-
题名芳草:唐宋诗词中的多情意象
- 1
-
-
作者
朱文成
-
机构
安徽省利辛县第一中学
-
出处
《语文天地》
2005年第17期26-27,共2页
-
文摘
中国诗词素以含蓄蕴藉为特证,作者们总是尽量从自然景物中撷取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相对应的物象进入诗词,成为融合了主观情思的意象。“芳草”便是诸多意象中的一个,它因长期的艺术积淀,在唐宋诗词中有着丰富的情感内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关键词
唐宋诗词
宜阳城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汉语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下)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李新魁
-
出处
《语文建设》
1987年第6期11-18,共8页
-
文摘
三魏晋南北朝时共同语的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是中原汉语向四方“辐射”的历史时期,共同语传向北方和东南一带。这一时期,汉语与外语的交流大规模进行。一是汉语向国外传播,日本、朝鲜等国的语言接受汉语语音的强烈影响,这一趋势已在三国时开始;另一是汉语对国内其他各民族语影响的增强。《晋书·匈奴传》说:“前汉末,匈奴大乱,五单于争立,西呼韩邪失其国,携率部落入臣于汉。汉嘉其志,割并州北界以安之。于是匈奴五千余落,入居朔北诸郡,与汉人杂处。”魏时,匈奴大水、塞泥、墨难等二万余落前来归化,定居于河西宜阳城下。到了晋代,平阳、西河、太原、新兴、上党等地都有“胡人”与汉人杂居。《魏略·西戎传》说:“
-
关键词
宜阳城
西戎
于汉
中原雅音
呼韩邪
洛下
中州乐府
晋书
古今词话
宋元明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2005年高考全国16套试卷诗歌鉴赏题大放送
- 3
-
-
-
机构
<文教资料>资料室
-
出处
《文教资料》
2005年第12期50-54,共5页
-
文摘
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请具体说明。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 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 诗。
-
关键词
诗歌鉴赏
全国卷
宜阳城
修辞方法
芳树
水东流
诗歌创作
山有花
汉宫秋
徐凝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抓住唐诗中的“动情点”
- 4
-
-
作者
宋成英
-
机构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
出处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6年第1期70-70,共1页
-
文摘
诗歌的创作离不开诗人对外界的观察,外界的变化触动了人的内心,诗的媒介也因此生发出来。作者选择特定的时空布设人或物的形态,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这些情态往往是社会中的常态,有着时代的烙印,当然也不乏个性化的生活。优秀的诗歌作品,除了特殊的时空布局,对社会情态的反映之外,诗人还要在诗中凝练生活中的典型细节。
-
关键词
时空变化
诗歌作品
感情基调
思乡之情
宜阳城
从军行
杜审言
顾璘
黄昏时分
宦游人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甘茂巧谏秦武王
- 5
-
-
-
出处
《机构与行政》
2014年第8期64-64,共1页
-
文摘
秦武王雄心勃勃要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有一天,他召集左丞相甘茂、右丞相樗里疾商讨攻打韩国的事,问哪一个丞相愿意带兵出征。右丞相不同意。左丞相说:"要打韩国,必须联合魏国才有力量。魏王那里,我可以去做工作。"秦武王同意了甘茂的建议。甘茂很有口才,很快说服魏王一起发兵攻韩。可是,他担心樗里疾在秦武王面前做小动作,到时攻韩不成还会丢了性命。于是派人向秦武王汇报说:"魏王方面的工作已经做通了。
-
关键词
秦武王
甘茂
樗里疾
左丞
魏国
宜阳城
曾参杀人
同名同姓
一封信
给你
-
分类号
K23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古代诗歌阅读之鉴赏题得分升级指南
- 6
-
-
作者
陈志杰
-
机构
汉川中职
-
出处
《高中生学习(试题研究)》
2016年第9期22-23,共2页
-
文摘
古诗鉴赏有它自身的规范,只要按规范操作,注意一些基本的答题模式,组织好语言,是完全可以让平庸的答案升级成满分的。下面通过例题进行解说。
-
关键词
宜阳城
古代诗歌
芳树
水东流
次石湖书扇韵
留春令
姜夔
史达祖
南宋词人
白石道人
-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