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德格尔的尼采阐释与实存哲学的基本形象
1
作者 马小虎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24,共9页
海德格尔在阐释尼采的过程中,动用了阐释形而上学的新模式——"本质"(essentia)与"实存"(existentia),或"什么存在"(Was-sein)与"如此存在"(Daβ-sein)。这一新模式有助于海德格尔实存哲学的建... 海德格尔在阐释尼采的过程中,动用了阐释形而上学的新模式——"本质"(essentia)与"实存"(existentia),或"什么存在"(Was-sein)与"如此存在"(Daβ-sein)。这一新模式有助于海德格尔实存哲学的建构,但是,就实存哲学而言,海德格尔的尼采阐释仍有不充分的地方。通过重读尼采和希腊哲学,我们发现,倘若在肉身性、个体性和创造性方面增添质料性和操作性的内容,实存哲学的基本形象才会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主义 实存哲学 肉身性 个体性 创造性
下载PDF
本质与实存——西方形而上学的实存哲学路线 被引量:29
2
作者 孙周兴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81,共11页
本文尝试从海德格尔的存在历史观出发 ,根据“本质—先验”之问与“实存—超验”之问的形而上学基本问题结构来清理作为形而上学的实存哲学的路线。本文认为 ,作为西方形而上学史上的一条隐线 ,实存哲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 本文尝试从海德格尔的存在历史观出发 ,根据“本质—先验”之问与“实存—超验”之问的形而上学基本问题结构来清理作为形而上学的实存哲学的路线。本文认为 ,作为西方形而上学史上的一条隐线 ,实存哲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但后世的阐释重点多半落在亚里士多德的实体 (本质 )—范畴论上 ;至于他的个体实现之论 ,则在中古哲学中被转化为神性作用—现实论 ,并进一步在近代哲学中被纳入主体—客体现实论之中。近世基督教神秘主义思潮中的实存哲学倾向未能形成气候。而自谢林以降 ,通常所谓的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把实存问题与意志、情绪等内在因素联系在一起 ,其反本质主义形而上学传统的动机日益彰现 ,终于在 2 0世纪上半叶成就了实存哲学—实存主义主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形而上学 实存哲学路线 在学 神学 本质主义 个体-此在论
原文传递
如何重建生活世界经验?——论实存哲学的心理学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周兴 《伦理学术》 2020年第1期96-125,共30页
哲学本来就具有心理学的意义,因为除了物之理,哲学要讲心之理,是谓"哲学心理学",但在近代科学乐观主义的时代里,物理压抑了心理。19世纪后期人文心理学兴起,形成了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现象学心理学(胡塞尔),实存主义(存在主... 哲学本来就具有心理学的意义,因为除了物之理,哲学要讲心之理,是谓"哲学心理学",但在近代科学乐观主义的时代里,物理压抑了心理。19世纪后期人文心理学兴起,形成了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现象学心理学(胡塞尔),实存主义(存在主义)心理学(尼采、海德格尔)等思潮,构成现代"哲学心理学"的主体。本演讲重点探讨以个体此在结构和存在意义分析为基本任务的实存哲学研究以及与此相关的心理学问题,围绕"生活世界经验之重建"这一基本课题,讨论实存哲学与生活世界经验的关系。本演讲认为,作为滥觞于19世纪后期的新哲学,实存哲学本身是对自然生活世界与技术生活世界之断裂的反应,因此对当代人类的心理经验具有建构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存哲学 哲学心理学 生活世界经验
原文传递
田边元的海德格尔批判与道元诠释:实存哲学与现实哲学
4
作者 廖钦彬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9-99,129,共12页
京都学派哲学家田边元乃海德格尔的实存哲学在日本的接受与转化之肇始者。田边元经由消化黑格尔的辩证法及批判西田几多郎的场所论,来建构出自己以"种的逻辑"为中心的哲学体系。在此过程中,海德格尔的哲学扮演着推进者的角色... 京都学派哲学家田边元乃海德格尔的实存哲学在日本的接受与转化之肇始者。田边元经由消化黑格尔的辩证法及批判西田几多郎的场所论,来建构出自己以"种的逻辑"为中心的哲学体系。在此过程中,海德格尔的哲学扮演着推进者的角色。相对于道元的时间性存在具有宗教体证的现实论向度,田边元的时间性存在明显停留在哲学信仰的层面,而海德格尔的时间性存在则充满了解释学现象学或此在生存论的观念论维度。道元与田边元的宗教哲学在超越论的辩证性格上,和海德格尔的实存哲学有一线之隔,但田边元与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在观念论的分析性格上,和道元的现实哲学(真实哲学)之间则有着一道巨大的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存哲学 “种的逻辑” 宗教体证 观念论 哲学
原文传递
观念与行动——广义现象学与当代艺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周兴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4-110,159,共8页
狭义的当代艺术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落幕,但它的意义和影响未曾消隐,反而拓展为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隐而未显的是,当代艺术是以20世纪上半叶西方哲学的重大革新为观念前提的,广义现象学(包括实存哲学、阐释学、解构理论... 狭义的当代艺术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落幕,但它的意义和影响未曾消隐,反而拓展为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隐而未显的是,当代艺术是以20世纪上半叶西方哲学的重大革新为观念前提的,广义现象学(包括实存哲学、阐释学、解构理论等)构成当代艺术的哲学基础。当代艺术何以是现象学的?因为广义现象学对观念(本质)的直观性的理解,特别是其中所蕴含的直接性、关联性和行动性要求,正是博伊斯所谓“扩展的艺术概念”的基本内容。由此我们就为作为“观念艺术”的当代艺术作了一次辩护;由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当代艺术完成了尼采所开启的艺术-哲学关系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艺术 观念艺术 现象学 实存哲学
下载PDF
历史主义与“如何是” 被引量:1
6
作者 卓立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6,50,共5页
关于历史主义的中心意旨,学界通常有两种归纳,文章另辟蹊径,认为历史主义根本上是"如何是"对"是什么"的理论转换。在"如何是"的两层理论展开中,历史主义的多种立场获得了根本的一致性,并基于"如何是... 关于历史主义的中心意旨,学界通常有两种归纳,文章另辟蹊径,认为历史主义根本上是"如何是"对"是什么"的理论转换。在"如何是"的两层理论展开中,历史主义的多种立场获得了根本的一致性,并基于"如何是"的两层展开区分出前后两期。前期历史主义的理论内核是历史情境视角下的"个体"而非与一般相对的"个别"。而后期历史主义则与实存哲学合流,在"存在的联系"、"不可通约的实存个体"与"实存时间观"的三个维度上完成了对"是什么"的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义 实存哲学 个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