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化型甲状腺癌中实性癌灶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观察
1
作者 刘克拉 张昌卿 +1 位作者 冯凯涛 侯景辉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38-340,共3页
对39例伴有实性癌灶的分化型甲状腺癌进行了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与典型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和未分化癌比较,结果表明:(1)实性癌灶可分为岛状和片状两型,岛状型与其周围分化型癌分界清楚,癌细胞较小,形态较一致,应与髓... 对39例伴有实性癌灶的分化型甲状腺癌进行了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与典型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和未分化癌比较,结果表明:(1)实性癌灶可分为岛状和片状两型,岛状型与其周围分化型癌分界清楚,癌细胞较小,形态较一致,应与髓样癌鉴别;片状型与分化型癌有移行,癌细胞有异型性和多型性,须与未分化癌鉴别。(2)两型实性癌灶的癌细胞甲状腺球蛋白表达阳性,降钙素和嗜络粒素A为阴性,表明均来源于滤泡上皮,两者形态的差异可能与它们发生的机制不同有关。(3)分化型癌伴实性癌灶者侵袭性较强,颈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与典型的分化型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与未分化癌相比无显著差异。因此,认为部分实性癌灶可能是分化型癌向未分化癌转化的中间形式,在临床病理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实性癌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2
作者 黄莹 王天云 +4 位作者 奎翔 李汝懿 孙成鹏 华结 王燕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5期396-399,404,共5页
目的探讨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ESC R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通过收集4例ESC RCC的临床资料,完成HE染色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2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54~62岁,左右肾发病率均等。4例均因腰部不适入院,2例伴有肉... 目的探讨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ESC R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通过收集4例ESC RCC的临床资料,完成HE染色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2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54~62岁,左右肾发病率均等。4例均因腰部不适入院,2例伴有肉眼血尿、尿痛,均手术切除治疗,随访6~33个月,1例死亡,3例未见复发及转移。肿瘤肉眼大小约1.8~4.5 cm,呈灰褐色质软囊壁样或突出型肿块。镜下肿瘤细胞以囊性、乳头状排列为主,胞质含嗜碱或嗜酸性颗粒物,细胞核圆形染色深,核仁明显,见多核或巨核细胞。免疫组化均表达CK20、CKL、PAX-8等,CK7均为阴性。结论ESC RCC是一种整体生物学行为惰性、预后较好的新型肾脏肿瘤,需充分掌握其病理特点,鉴别其他恶性肾肿瘤对临床治疗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和囊肾细胞 结节硬化症 临床病理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红凯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5-89,共5页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是一类对其认识不断更新的肿瘤类别,在临床诊治过程中也有较大困难。本文全面总结其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分子特征和预后,以增强对其诊断、鉴别诊断、临床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更好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是一类对其认识不断更新的肿瘤类别,在临床诊治过程中也有较大困难。本文全面总结其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分子特征和预后,以增强对其诊断、鉴别诊断、临床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更好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乳头状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乳腺具有实性乳头状癌或包裹性乳头状癌生长方式的浸润性小叶癌1例
4
作者 罗森源 陈修文 +1 位作者 赵为璘 汤显斌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59-360,共2页
患者女性,62岁,因“体检发现左乳肿块4 d”来我院就诊。乳腺专科检查:左乳外侧可触及一大小约1.5 cm×1 cm质硬包块,边界欠清,表面光滑,活动度一般,无压痛,局部皮肤无异常改变,腋窝及锁骨上下未触及肿大结节。B超提示左侧乳腺实性结... 患者女性,62岁,因“体检发现左乳肿块4 d”来我院就诊。乳腺专科检查:左乳外侧可触及一大小约1.5 cm×1 cm质硬包块,边界欠清,表面光滑,活动度一般,无压痛,局部皮肤无异常改变,腋窝及锁骨上下未触及肿大结节。B超提示左侧乳腺实性结节(BI-RADSⅣ类)。术前穿刺组织活检病理诊断为浸润性癌。遂行单侧乳腺改良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浸润小叶 乳头状 包裹乳头状 E-CADHERIN CDH1
下载PDF
免疫正常者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与实性肺腺癌的CT影像表现
5
作者 黄波 马家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索分析免疫正常者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PC)、实性肺腺癌CT影像学征象表现,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借鉴、提升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单县中心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治疗的免疫正常者孤立结节型PC患者(n=37)、实性肺腺癌患者(n=41)... 目的:探索分析免疫正常者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PC)、实性肺腺癌CT影像学征象表现,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借鉴、提升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单县中心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治疗的免疫正常者孤立结节型PC患者(n=37)、实性肺腺癌患者(n=41),对两者临床诊疗资料、CT影像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1)病灶大小:实性肺腺癌病灶大小高于孤立结节型P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分布:实性肺腺癌病灶以胸膜下(<1 cm)为主;孤立结节型PC则以远离胸膜(≥1 cm)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者平扫、动脉期、静脉期CT值以及动脉期CT增强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孤立结节型PC以晕征、宽基底、支气管充气征、毛刺征(长)、分叶征(浅)为主,实性肺腺癌则以毛刺征(短)、分叶征(深)、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为主(P<0.05);两组空泡征CT影像学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较大、胸膜下(<1 cm)、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等在实性肺腺癌中具备明显的特征性,和胸膜接触面宽基底为特征的CT影像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正常 孤立结节型 肺隐球菌病 肺腺 CT影像表现
下载PDF
乳腺MRI对实性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世杰 王丽君 +2 位作者 罗冉 管雯斌 汪登斌 《肿瘤影像学》 2023年第5期417-423,共7页
目的:分析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SPC)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探究MRI对于SP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并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 目的:分析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SPC)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探究MRI对于SP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并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SPC且行术前MRI检查的患者57例(共61个SPC病灶)。57例患者中,行术前乳腺X线摄影及超声检查者分别为45例(48个SPC)和52例(55个SPC)。根据术前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类结果,以BI-RADS≥4A类为可疑恶性,计算乳腺X线摄影、超声及MRI对SPC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度。病灶形态分为非肿块强化(non-mass enhancement,NME)与肿块两组,两组大小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伴随导管扩张的差异采用χ^(2)检验。结果:乳腺X线摄影、超声及MRI对SPC的检出率为分别为64.6%(31/48)、83.6%(46/55)和100.0%(61/61),诊断准确度分别为52.1%(25/48)、65.5%(36/55)和98.4%(60/61)。在MRI上,SPC表现为NME较肿块更多见(67.2%vs32.8%)。NME较肿块病灶更大[2.5(1.6,4.0)cmvs1.4(1.0,1.8)cm,P<0.001],伴随导管扩张的阳性率更高[82.9%(34/41)vs 25.0%(5/20),P<0.001]。结论:乳腺MRI对于SPC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度均高于乳腺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在MRI上,SPC表现为NME较肿块更多见,前者病灶更大,更常伴随导管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乳头状 磁共振成像 乳腺X线摄影 超声
下载PDF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及其病理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玉佳 黄备建 +2 位作者 夏罕生 刘利民 彭丽春 《肿瘤影像学》 2023年第6期500-505,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breast,SPC)的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表现,并探讨SPC的超声表现与其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分析71例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SPC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breast,SPC)的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表现,并探讨SPC的超声表现与其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分析71例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SPC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包括75个SPC病灶的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和35个SPC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表现。比较不同病理学亚型SPC的超声表现及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SPC的超声表现大多为单发的低回声实性肿块,呈水平生长,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后方回声增强或不变,可伴有导管扩张及钙化,Adler血流分级Ⅱ~Ⅲ级,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为0.62~0.84。几乎不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75个SPC病灶病理学分子分型均为Luminal A型。Ki-67增殖指数在42个原位SPC病灶中均<20%,在15个浸润性SPC中为20%~6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SPC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灰阶、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可提高其诊断准确度,但超声无法鉴别原位SPC及浸润性SPC,Ki-67增殖指数与SPC是否浸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乳头状 超声 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3例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韩思敏 刘玉婷 +1 位作者 闫婧 王全义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1611-1615,共5页
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eosinophilic solid and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ESC RCC)是一种发生于女性的肾细胞癌的新亚型。绝大多数ESC RCC是散发性的,少数伴结节性硬化症。本研究回顾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3例ESC RCC患者的临床资... 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eosinophilic solid and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ESC RCC)是一种发生于女性的肾细胞癌的新亚型。绝大多数ESC RCC是散发性的,少数伴结节性硬化症。本研究回顾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3例ESC 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组织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特点。3例患者组织学均表现为腺泡状和巢状分布的嗜酸性大细胞并混有微囊区域,囊壁被覆细胞呈“鞋钉样”排列,病理学诊断为ESC RCC。患者1行肾根治术,随访26个月,无复发或远处转移;患者2、3行肾楔形切除术,随访分别随访14个月、4个月,无复发或远处转移。ESC RCC预后一般良好,但有极少数患者预后不良。本研究3例患者均不伴结节性硬化症,术后预后良好,无局部浸润和转移倾向,随访至今,均无复发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和囊肾细胞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CT定量分析鉴别肺亚实性肺腺癌不同病理亚型的价值
9
作者 骆科纯 包军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8期18-22,共5页
目的:研究CT定量分析鉴别肺亚实性肺腺癌不同病理亚型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海安市中医院肺亚实性肺腺癌患者57例,根据病理亚型分为浸润性肺腺癌(IAC)和非浸润性肺腺癌(n-IAC),比较IAC患者与n-IAC患者临床特征及CT定量... 目的:研究CT定量分析鉴别肺亚实性肺腺癌不同病理亚型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海安市中医院肺亚实性肺腺癌患者57例,根据病理亚型分为浸润性肺腺癌(IAC)和非浸润性肺腺癌(n-IAC),比较IAC患者与n-IAC患者临床特征及CT定量分析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定量参数对肺亚实性肺腺癌病理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IAC患者与n-IAC患者性别、年龄、结节部位、吸烟史、家族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AC患者结节直径、Ⅲ~Ⅳ期占比、低分化占比、淋巴结转移占比均大于n-IAC患者(P<0.05);IAC患者结节总体积、实性成分体积、三维平均CT值、实性成分体积比、结节总质量、实性成分质量、实性成分质量比均大于n-IAC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实性成分体积比、实性成分质量比鉴别肺亚实性肺腺癌病理亚型的cut-off值分别为24.59%、28.74%,AUC分别为0.865、0.928,敏感度分别为84.85%、93.94%,特异度分别为87.50%、79.17%。结论:CT定量分析对肺亚实性肺腺癌病理亚型具有较高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亚肺腺 CT 定量分析 病理亚型
下载PDF
囊实性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的超声鉴别诊断 被引量:42
10
作者 王延海 杨华 郭宝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囊实性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囊实性甲状腺癌与7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囊实性甲状腺癌实性部分多分布于肿物一侧(偏心分布)或包绕...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囊实性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囊实性甲状腺癌与7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囊实性甲状腺癌实性部分多分布于肿物一侧(偏心分布)或包绕囊性部分,多呈低回声或极低回声,多伴砂砾样钙化,血流信号多为中央型。结节性甲状腺肿实性部分多与囊性部分交叉分布,多呈低回声、等回声,多有粗大钙化,多为混合型血流信号。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囊实性甲状腺癌及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 结节甲状腺肿
下载PDF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立英 皋岚湘 +1 位作者 丁华野 许春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71-975,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 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 S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组织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对9例SPC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行AB-PAS染色和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染色,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跟踪随访、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 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 S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组织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对9例SPC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行AB-PAS染色和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染色,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跟踪随访、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例SPC患者年龄32~83岁,平均69.2岁,其中以乳头溢液发病3例;9例核级别为低~中级别,7例细胞内和细胞外伴黏液分泌,2例伴钙化,3例伴粉刺样坏死。9例ER、PR均阳性且阳性率较高(均〉70%),HER-2均阴性。9例SPC中神经内分泌标志物Syn呈弥漫阳性(8例)、灶阳性(1例);CgA有4例呈弥漫阳性,1例部分阳性,4例呈阴性;6例有部分区域肌上皮标志物表达缺失,3例肌上皮标志物连续表达;Ki-67增殖指数为3%~20%。9例SPC中有1例伴小灶性浸润性导管癌(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最大径2 mm),其余8例均不伴其它类型乳腺癌,前哨和(或)腋窝/锁骨下淋巴结均未见癌转移。9例中有8例进行乳腺癌保乳根治术,1例为局部肿物切除过程中偶然发现微小病灶,未行根治术;9例中有1例因伴有IDC,行4周期TC方案化疗,化疗耐受可,目前处于化疗后恢复期;其余8例术后口服内分泌药物治疗,临床密切随访观察,随访时间3~61个月(平均19.6个月),均未发现复发。结论9例SPC均表现为核级别较低、常伴细胞内外黏液分泌、神经内分泌标志物阳性、淋巴结转移率低等特点,随访未发现复发,提示SPC临床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头状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1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映梅 郭双平 +3 位作者 范超亮 韩铭 王璐 李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2,28,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方法对11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1例实性乳头状癌均为女性,8例为原位癌,3例伴浸润癌成分,平均年龄63.2岁。11例实性乳头...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方法对11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1例实性乳头状癌均为女性,8例为原位癌,3例伴浸润癌成分,平均年龄63.2岁。11例实性乳头状癌均表现为乳腺肿块,其中3例为乳头溢血。所有病例大体界限清楚,肿瘤细胞围绕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呈实性结节状增生,肿瘤细胞形态单一,核染色质细腻,核分裂象<5个/10 HPF,8例可见细胞内外黏液。免疫表型:ER、PR均弥漫强阳性,CK5/6和HER-2均阴性,5例在瘤巢周围可见稀少的p63阳性细胞,4例瘤巢周围可见CK5/6和CD10阳性细胞,3例伴浸润癌成分者,瘤巢周围无p63、CK5/6、CD10阳性细胞;5例表达神经内分泌免疫标记Syn,6例表达Cg A。9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其中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乳腺实性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的好发于老年女性的乳腺癌,以肿瘤细胞排列呈实性乳头状结节为特征,常有细胞内外黏液分泌,为腺腔A型乳腺癌的免疫表型,并表达神经内分泌免疫标记,预后良好,较少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头状 神经内分泌 淋巴结转移 免疫表型
下载PDF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文静 张江宇 +4 位作者 陈中扬 吴坤河 郜红艺 林慧娟 王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94-1597,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SPC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的特征及预后随访。结果 23例SPC患者首发症状乳头溢液16例,乳腺肿块7例。超声检查BI-RADS 4级以上占60%(6/10)。钼靶检查BI-RAD...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SPC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的特征及预后随访。结果 23例SPC患者首发症状乳头溢液16例,乳腺肿块7例。超声检查BI-RADS 4级以上占60%(6/10)。钼靶检查BI-RADS 4级以上占61.53%(8/13)。8例SPC伴浸润中Luminal A型5例,Luminal B型3例。原位SPC组和SPC伴浸润组比较,在平均年龄、平均直径、神经内分泌标志物、Ki67及淋巴结转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肌上皮标志物P63和CK5/6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9)。21例患者随访均未见复发。结论 SPC是一种预后良好且少见的独立亚型的乳腺癌。影像学及乳管镜易漏诊,病理易误诊,临床病理医生应重视更好的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头状 神经内分泌 免疫表型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杨苗苗 翁海燕 孟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1-49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9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根据WHO(2012)乳腺肿瘤标准进行分类。结果 9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中原位实性乳头状癌7例、浸润性实性乳头状癌2例。肿瘤细胞呈多结节状生长...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9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根据WHO(2012)乳腺肿瘤标准进行分类。结果 9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中原位实性乳头状癌7例、浸润性实性乳头状癌2例。肿瘤细胞呈多结节状生长,结节呈圆形、类圆形,边缘光滑,可见神经及脂肪组织内浸润。结节内瘤细胞常见假菊形团及细胞核围绕脉管轴心呈栅栏状排列,7例见较明显黏液产生。9例癌组织巢内细胞CK8、ER均弥漫阳性,巢周及巢内肌上皮SMA、p63、CD10均阴性。8例Syn阳性,3例CgA阳性。2例浸润性实性乳头状癌:浸润成分类似浸润性导管癌,但细胞形态类似原位癌,且免疫组化标记Syn阳性。结论乳腺实性乳头状癌呈结节状生长,可见结节浸润神经及脂肪组织内,癌巢周围肌上皮SMA、p63、CD10均阴性。乳腺实性乳头状癌可能是呈推挤性生长的浸润性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头状 病理学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2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钟定荣 孙萍萍 梁智勇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观察和分析22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选用ER、PR、p53、Ki-67、cerbB-2,S-100、p63,CgA、E-cadherin和CD31等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标记并随诊患者。结果 22例均...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观察和分析22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选用ER、PR、p53、Ki-67、cerbB-2,S-100、p63,CgA、E-cadherin和CD31等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标记并随诊患者。结果 22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8.63岁,占我科同期切除乳腺癌的0.97%。大体观察肿瘤界限清楚,均可见纤维性包膜。镜下为缺乏显著异型性的实性细胞巢,局部可见乳头,其中21例纤维血管周围可见黏液;8例合并黏液癌,但其比例<40%;癌细胞巢周边均缺乏肌上皮标记,瘤细胞比较一致,部分细胞胞质中含黏液;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20例均无腋窝淋巴结转移;13例随访3~110月(平均39.8个月),无1例复发和转移。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ER、PR强(+),仅有2例c-erbB-2(+),p53、S-100、p63、CgA均(-),Ki-67指数平均8%(1%~20%)。结论乳腺实性乳头状癌是一少见病理类型,好发于老年女性,具有其独特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表达,即使伴有浸润切除后也不易转移和复发,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黏液 乳头状 病理诊断
下载PDF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罗华荣 徐铖 +2 位作者 郑海红 翁寿向 甘梅富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364-368,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8例SPC患者资料,总结其临床和病理特征,选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 B-2)、增殖标记(Ki-67)、细胞角蛋白5/6(CK5/6)、细胞角蛋白14(CK14...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8例SPC患者资料,总结其临床和病理特征,选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 B-2)、增殖标记(Ki-67)、细胞角蛋白5/6(CK5/6)、细胞角蛋白14(CK14)、肌上皮标记(P63)、突触素(Syn)和嗜铬素A(Cg A)等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用荧光原位杂交法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检测。结果:肿瘤主要表现为中心性的乳腺肿块或乳头溢血。镜下肿瘤由边界清楚的膨胀性生长的结节构成,结节内可见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55.6%伴有黏液分泌,16.7%伴有浸润性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瘤细胞ER、PR呈强阳性,Cerb B-2大部分呈阴性,仅4例Cerb B-2(1+)。肿瘤细胞均不表达CK5/6、CK14及P63,9例肿瘤细胞巢周围显示完整的肌上皮围绕,5例显示肌上皮部分缺失,4例完全缺失。Syn阳性率为72.2%,Cg A阳性率为55.6%,Ki-67增殖指数平均为8.5%。3例伴浸润的SPC均无HER-2基因扩增。17例腋窝淋巴结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活检中仅1例见癌转移。获得随访的17例(占94.4%)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乳腺SPC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癌,好发于老年女性,具有独特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多项临床病理特征及随访资料显示SPC具有惰性的生物学行为和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头状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中的肌上皮细胞改变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焕文 刘旭光 +4 位作者 李俊杰 王婧 张卉 庞俊译 梁智勇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892-896,共5页
目的观察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的癌巢周围及纤维血管轴心中肌上皮细胞存在与分布情况,探讨肌上皮标记在SPC鉴别诊断及浸润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3例乳腺SPC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形态学观察及肌上皮细胞免疫组化结果判读,并复习相关文... 目的观察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的癌巢周围及纤维血管轴心中肌上皮细胞存在与分布情况,探讨肌上皮标记在SPC鉴别诊断及浸润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3例乳腺SPC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形态学观察及肌上皮细胞免疫组化结果判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3例SPC中,18例(78.3%)在癌巢周围及纤维血管轴心中至少有一种肌上皮标记的表达,其中12例(52.2%)具有基本完整的癌巢外周及纤维血管轴心肌上皮细胞层,6例(26.1%)有不同程度的肌上皮细胞缺失,仅5例(21.7%)肌上皮细胞完全缺失。然而,与周围正常导管/小叶相比较,SPC的肌上皮细胞数目均明显减少(尤以p63染色最为明显,表现为p63染色的肌上皮细胞核间距增宽)。p63、CK14在肌上皮细胞染色强度与范围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背景反应少,较易判读。CD10对部分病例癌巢外周肌上皮染色效果欠佳。所有病例的肿瘤细胞CK5/6均(-),且至少有一种神经内分泌标记的表达。结论 SPC在癌巢外周及纤维血管轴心内可存在完整或部分的肌上皮细胞层。SPC病例中肌上皮细胞核间距增加、数目减少。肌上皮细胞存在与否对于SPC与UDH的鉴别诊断以及SPC浸润的判断应用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乳头状 肌上皮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媛媛 张伟 +2 位作者 齐殿军 杨恩东 张学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SPC)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3例SPC病例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总结其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特征,选用抗体包括Syn、CgA、CD56等。结果本组13例均为女性...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SPC)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13例SPC病例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总结其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特征,选用抗体包括Syn、CgA、CD56等。结果本组13例均为女性患者,发病平均年龄63.7岁,肿瘤直径0.5cm-3cm(平均1.5cm),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在导管内实性膨胀生长,形成假菊形团样结构,导管内可见肿瘤细胞Paget样扩散,细胞核轻至中度异型,核分裂象<5个/10HPF。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弥漫表达ER、PR、Syn等,Ki67平均阳性指数为9%。结论 SPC具有较独特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和免疫表型,诊断依靠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与普通型导管上皮增生、小叶瘤变及低级别导管原位癌等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乳头状 神经内分泌
下载PDF
61例肺实性型腺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娜 李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70-973,共4页
目的:探讨肺实性型腺癌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75年7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61例肺实性型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54例、非手术治疗7例分别对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淋巴结转... 目的:探讨肺实性型腺癌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75年7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61例肺实性型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54例、非手术治疗7例分别对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等因素进行预后分析。Kaplan-Meie 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价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全部患者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7.3%、44.8%和25.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01)、有无淋巴结转移(P=0.014)、M分期(P=0.013)、pTNM分期(P=0.006)、治疗方式(P<0.001)和手术方式(P=0.006)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15)、有无淋巴结转移(P<0.001)、M分期(P=0.013)和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肺实性型腺癌发生率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征,较易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差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主要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M分期和治疗方式根治性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争取早期正确诊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是提高生存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腺 肺腺 预后
下载PDF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敏达 赵金丽 +2 位作者 徐剑峰 周美亚 田薇 《中国临床医学》 2017年第4期540-544,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SPC)的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乳腺SPC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临床...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SPC)的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乳腺SPC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临床病史、FFDM表现及病理特征,并对SPC的FFDM征象进行二项式检验。结果:15例SPC患者中,1例合并高级别导管内癌,1例合并黏液腺癌。13例患者FFDM图像上发现肿块,其中12例表现为高密度影;9例病灶边缘清晰,4例边缘模糊;13例均表现为边缘浅小分叶;5例病灶内见钙化。1例表现为不对称性致密影,1例未见明显肿块。二项式检验结果显示,边缘浅小分叶、高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SPC的FFDM表现为边缘浅小分叶、高密度等,大多数病灶边缘清晰,且与病理特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头状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 病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