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目的理论视角下饮食文化中实指和虚指数字的英译研究——以中华美食“八大菜系”为例
1
作者 张子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7期36-39,共4页
中国饮食文化极为繁荣,饮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文在目的论视角下,以中华美食“八大菜系”为例,对饮食文化中实指和虚指数字的英译进行分析,探究“八大菜系”中数字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避免实指和虚指数字英译的乱译... 中国饮食文化极为繁荣,饮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文在目的论视角下,以中华美食“八大菜系”为例,对饮食文化中实指和虚指数字的英译进行分析,探究“八大菜系”中数字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避免实指和虚指数字英译的乱译现象。研究内容分为4部分:首先,对目的论和饮食文化中虚实数字英译的介绍;其次,把目的论三原则运用到饮食文化虚实数字的英译中;再次,尝试以“八大菜系”为例提出中文菜名数字英译的建议和方法;最后,总结翻译方法和技巧,即弄清楚这些数字背后的真正含义,以及区别菜名中的实指和虚指数字,以达地道翻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 饮食文化 实指和虚数字 三原则 八大菜系 英译
下载PDF
再论语图符号的实指与虚指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敬鹏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6-162,共7页
语言和文字分属不同的符号系统,语言作为声音符号,其独特之处在于音中有"图像"(语象);而与一般图像相较而言,文字是可以发音的图像。进一步研究表明,语象和所指物相似与否,只能决定所指意与所指物的关系,却不能动摇语音与语... 语言和文字分属不同的符号系统,语言作为声音符号,其独特之处在于音中有"图像"(语象);而与一般图像相较而言,文字是可以发音的图像。进一步研究表明,语象和所指物相似与否,只能决定所指意与所指物的关系,却不能动摇语音与语象、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任意性关系,不足以影响语言符号的实指本性。但是图像并非声音的标示,其符号能指与所指物之间的"相似性"是图像虚指的根源,观者凭借心象"信假为真"地理解图像,则成为加剧图像虚指的主观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图像 符号 实指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实指”何在?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月红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68,共7页
目前翻译学与生态学的交叉研究主要体现为"喻指"研究,而对"实指"研究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在生态危机背景下,翻译研究与实践应当在夯实人们的生态意识方面发挥应有的功能。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生态"实指"... 目前翻译学与生态学的交叉研究主要体现为"喻指"研究,而对"实指"研究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在生态危机背景下,翻译研究与实践应当在夯实人们的生态意识方面发挥应有的功能。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生态"实指"概念下"生态翻译"应遵循的原则:(1)选择具有生态价值的文本进行译介;(2)翻译策略的选择应有助于保存原语文本中的生态观;(3)以增强目的语读者的生态意识为翻译目的。以汉译英为例,基于中西传统自然观的对比,分别从词汇层、句子层、篇章层探讨了"生态翻译"在汉译英实践中如何传译"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在中华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可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实指”研究 “生态翻译”
下载PDF
趋向的“向度”和“实指、虚指”问题——以“V开来/开去”的语义分析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宜广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31-36,共6页
论文首先梳理了趋向动词框架内"开"类趋向动词的形成过程,并基于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探讨了"开来"、"开去"的归属问题。依据以往的研究,论文探讨了趋向的"向度"(即单向、双向和多... 论文首先梳理了趋向动词框架内"开"类趋向动词的形成过程,并基于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探讨了"开来"、"开去"的归属问题。依据以往的研究,论文探讨了趋向的"向度"(即单向、双向和多向)问题,以及方向的实指、虚指和无指问题。同时,论文不仅分析了"V开来"和"V开去"的语义类别,还对两者的语义类别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向框架 向度 实指 语义
下载PDF
柳亚子、毛主席唱和诗实指试探 被引量:2
5
作者 马以君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60-65,71,共7页
柳亚子《感事呈毛主席》与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一组七律唱和诗,因研究者取材与取法不同,故对其中实指长期悬而未释,聚讼纷纭。本文得出结论是:“弹铗”缘于“无以为家”,“牢骚”缘于“眼量”不足。
关键词 柳亚子 毛泽东 唱和诗 实指 住房 归隐 安顿 慰留
下载PDF
由颠倒色觉的逻辑可能性澄清实指定义
6
作者 鲁晨光 齐修远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9-51,59,共4页
石里克在《意义和证实》一文中写道:“没有一种理解意义的办法不需要最终涉及实指定义,这就是说,显然全都要涉及‘经验’或‘证实的可能性’。”“通过实指定义,可证实性就同第一种意义的经验(指感觉材料——笔者注)联系起来了。”什么... 石里克在《意义和证实》一文中写道:“没有一种理解意义的办法不需要最终涉及实指定义,这就是说,显然全都要涉及‘经验’或‘证实的可能性’。”“通过实指定义,可证实性就同第一种意义的经验(指感觉材料——笔者注)联系起来了。”什么是实指定义?实指定义就是用指明某些词的实际用法的行动解释这些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经验 实指定义 心理状态 心理哲学 一致性 感觉材料 逻辑可能性 客观存在 物体 色觉
下载PDF
叶圣陶《文心》教学理念的现实指导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阎宗学 《语文教学之友》 2010年第1期4-7,共4页
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生都在关注着教育,除了参加语文教学的实践,他还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育理论的研究,发表和出版了数百万字的教育论著。1934年叶圣陶先生与夏丐尊先生联手创作了《文心》一书。
关键词 《文心》 叶圣陶 教学理念 语文教育家 意义 实指 1934年 著名作家
下载PDF
明清传教士作品对儒释道思想的实指化误读倾向
8
作者 马云霞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55-59,共5页
明清时期的早期传教士在介绍、传播基督教思想的过程中,在思想策略和具体言说上都采取了类比策略。在他们对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的解释中,蔓延着实指化倾向。这集中体现在对某些范畴、概念的有意误读和对某些人物、神话的有意还原上。
关键词 早期传教士 儒释道 误读 还原 实指
下载PDF
“八十万禁军教头”是实指还是虚指?
9
作者 孙绪武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8-39,共2页
《水浒传》第二回:“高殿帅——点过,于内只欠一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半月之前,已有病状在官,患病未痊,不曾入衙门管事。”第十一回:“这位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姓林,名冲,
关键词 禁军 实指 《水浒传》
下载PDF
汉代“赵女郑姬”、“郑卫之音”的实指与泛化
10
作者 黄宛峰 《邯郸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5-17,共3页
汉代的"赵女郑姬"、"郑卫之音"之说,有时为实指,有时则成为民间歌舞与俗乐的替代语。对"赵女郑姬""郑卫之声"的批判代表了汉代儒家的乐教观。在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既包括事... 汉代的"赵女郑姬"、"郑卫之音"之说,有时为实指,有时则成为民间歌舞与俗乐的替代语。对"赵女郑姬""郑卫之声"的批判代表了汉代儒家的乐教观。在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既包括事实的存在,更包括观念的存在。汉代生活中活生生的"赵女郑姬"、"郑卫之音"之风貌,其歌舞的具体内容、形式、传播的渠道、流传的区域与影响,有待深入探讨。由此可窥知三晋旧地在汉代所传承的某些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汉代社会的音乐观、风俗观等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女郑姬” “郑卫之音” 实指 泛化
下载PDF
反预期“实指望”句的句法语义研究
11
作者 刘宗保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9期58-63,共6页
“实指望”句在形式上由一个期望义宾语小句及有预期关联的后续小句构成。从质的分类上看,其后续小句的预期义按照反预期义由弱到强可排序为“合预期<潜在预期<反预期”,但结合量的统计分析,其反预期义后续小句是凸显类型,即“实... “实指望”句在形式上由一个期望义宾语小句及有预期关联的后续小句构成。从质的分类上看,其后续小句的预期义按照反预期义由弱到强可排序为“合预期<潜在预期<反预期”,但结合量的统计分析,其反预期义后续小句是凸显类型,即“实指望”是一个强势触发反预期后续小句的反预期触发语。“实指望”对反预期后续小句的触发性是“指望”句本身隐含的否定性特征及主观情态副词“实”添加强化合力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指 反预期 触发语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三大作风理论及其对财政工作的现实指导意义
12
作者 罗俊 《财政监督》 2013年第6期70-72,共3页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在这个政治报告中,毛泽东同志第一次从理论上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在这个政治报告中,毛泽东同志第一次从理论上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优良作风 财政工作 《论联合政府》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同志 意义 实指
下载PDF
“崇礼就是崇礼”——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崇礼讲话的哲学意蕴及现实指导
13
作者 李南阅 郭晓东 梁爱君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第17期34-35,共2页
和北京联合筹办冬奥会是张家口重大的历史机遇,也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2017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张家口崇礼视察,就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为崇礼的发展指示定位、把正方向.这是中央关于2022年冬奥会筹... 和北京联合筹办冬奥会是张家口重大的历史机遇,也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2017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张家口崇礼视察,就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为崇礼的发展指示定位、把正方向.这是中央关于2022年冬奥会筹办工作的直接指示,要求我们深刻理解其哲学内涵,以期准备把握相关讲话精神实质,指导实际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书记 习近平 哲学意蕴 视察 实指 冬奥会 政治任务 哲学内涵
下载PDF
论实指定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小华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1,共5页
本文以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工作为基础,批判以实指定义作为意义解释可靠起点的意义理论。这些理论或者按照严格递归的方式以实指定义所解释的词项为起点来解释语言意义,或者按照非严格递归程序以实指定义、辅助语词以及身体动等作为起点来... 本文以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工作为基础,批判以实指定义作为意义解释可靠起点的意义理论。这些理论或者按照严格递归的方式以实指定义所解释的词项为起点来解释语言意义,或者按照非严格递归程序以实指定义、辅助语词以及身体动等作为起点来解释整个一种语言的意义。本文认为,实指定义易于引起误解,因而不能成为意义解释的可靠起点。并且,实指定义以理解一门语言为前提,正是对以实指定义为基础来解释意义的意义理论的颠覆。实指定义的使用预设使用者的在场,这意味着意义的解释是语用学与语义学的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指定义 意义 递归方式 语言学习 维特根斯坦
下载PDF
实指定义在小学科学概念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璞 叶宝生 《现代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9-91,共3页
从实指定义在逻辑学和哲学中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实指定义属于外延定义的一种,对语言的"前理解"是运用实指定义的重要前提。通过对比科学概念的小学定义与科学定义,分析小学科学概念教学中运用实指定义的原因,发现小学阶段的... 从实指定义在逻辑学和哲学中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实指定义属于外延定义的一种,对语言的"前理解"是运用实指定义的重要前提。通过对比科学概念的小学定义与科学定义,分析小学科学概念教学中运用实指定义的原因,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从外部表征的角度体验、感受、认知事物,因而实指定义在小学科学概念的教学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为学生提供多种可感知的同类典型材料,增强学生头脑中概念原型的准确性,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指定义 小学 科学 概念教学 外部表征
下载PDF
谈汉语不定指中的实指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婷婷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4-19,共6页
数量结构,特别是"一·量·名"结构,常被认为是典型的不定指。然而,有一种不定指,所指称对象能够被发话人所识别,可称实指,其在词形、入句表现、话题功能等方面都有别于普通的不定指。实指是发话人语用意图的产物。我... 数量结构,特别是"一·量·名"结构,常被认为是典型的不定指。然而,有一种不定指,所指称对象能够被发话人所识别,可称实指,其在词形、入句表现、话题功能等方面都有别于普通的不定指。实指是发话人语用意图的产物。我们认为,从不定指到定指,或从定指到不定指,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连续统,它们通过实指实现相互转化。实指的特殊性应该受到学界的关注与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定 实指
下载PDF
英语中无实指意义的it
17
作者 田蕾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1-73,共3页
英语代词it在某些习惯用法中有时并无实际意义或很难说it具体指代什么。有人称之为“假宾语”,有人称之为“无确切含义的it”。it的这种用法在一般英语辞书中论述较少。下面本文对it这种无实指意义的用法进行较为详尽的分类和解析。
关键词 际意义 IT 英语 实指 习惯用法 人称 代词
下载PDF
“九”的虚、实指——兼谈《九歌》之“九”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星林 《阅读与写作》 1999年第12期12-13,共2页
教郭沫若的《雷电颂》,自然涉及对屈原《九歌》的“九”的解释。若按传统说法,却不能自圆其说。明代学者杨慎在《丹铅录》里说: 古人言数多止于九,逸《周书》云:“左儒九谏于主”,《孙武子》:“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伏于九地之下”... 教郭沫若的《雷电颂》,自然涉及对屈原《九歌》的“九”的解释。若按传统说法,却不能自圆其说。明代学者杨慎在《丹铅录》里说: 古人言数多止于九,逸《周书》云:“左儒九谏于主”,《孙武子》:“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伏于九地之下”,此岂实数也?《楚辞·九歌》乃十一篇,《九辩》亦十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实指 雷电颂 楚辞章句 人言 屈原 九辩 孙武 主观感受 杨慎
下载PDF
人间语:蒲松龄诗歌的现实指向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文华 臧阜平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61-63,共3页
人间语:蒲松龄诗歌的现实指向张文华,臧阜平蒲松龄因创作《聊斋志异》而闻名中外。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蒲松龄“爱听秋坟鬼唱”,但并非象王士祯所说“厌作人间语”,①他创作的大量诗词、俚曲、骈文等,就是明证。在诗歌创作中,... 人间语:蒲松龄诗歌的现实指向张文华,臧阜平蒲松龄因创作《聊斋志异》而闻名中外。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蒲松龄“爱听秋坟鬼唱”,但并非象王士祯所说“厌作人间语”,①他创作的大量诗词、俚曲、骈文等,就是明证。在诗歌创作中,蒲松龄一改《聊斋志》的浪漫笔法,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诗歌创作 《聊斋志异》 劳动人民 统治阶级 科举制度 封建社会 认识价值 实指 生活场景
下载PDF
“贺兰山”是实指还是借指?——也谈岳飞《满江红》的真伪
20
作者 张启成 《贵州社会科学》 1982年第1期90-92,共3页
夏承焘先生曾以“贺兰山”为证据之一,疑岳飞《满江红》词是伪作。其理由是:贺兰山在西北甘肃河套之间,而岳飞伐金要直捣的黄龙府在今吉林省,与“踏破贺兰山缺”方向背乖。(详见夏承焘《岳飞〈满江红〉词考辨》一文)去年十月,香港《明... 夏承焘先生曾以“贺兰山”为证据之一,疑岳飞《满江红》词是伪作。其理由是:贺兰山在西北甘肃河套之间,而岳飞伐金要直捣的黄龙府在今吉林省,与“踏破贺兰山缺”方向背乖。(详见夏承焘《岳飞〈满江红〉词考辨》一文)去年十月,香港《明报月刊》又登了徐著新先生的《不是岳飞的〈满江红〉》一文。该文在夏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挥说:“全词最可疑的一句,是‘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贺兰山’一地,在古代并不知名,北宋时始见于史籍。其地点,则是在甘肃宁夏一带,该地宋时是属于西夏,而当时西夏与宋,并无战争。所以贺兰山与岳飞心目中所要直捣的黄龙府不但相差甚远,而方向也大不相同。以岳飞这样一个文武全材,熟知地理形势的人,绝无可能有此南辕北辙的说法。”这些见解,从贺兰山的地理位置和当时的历史事实来看,自然是论据确凿,言之成理的。但文学作品往往不同于历史著作,特别是我国的古代作家都擅长用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黄龙府 实指 地理形势 历史事 北宋词 甘肃 伪作 考辨 满江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