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渗流状态下砂岩的三维实时CT观测 被引量:9
1
作者 崔中兴 仵彦卿 +3 位作者 蒲毅彬 林峰 张飞跃 冯小太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90-1395,共6页
利用中低压多功能CT专用渗流实验装置,进行了三维应力状态下砂岩的渗流实时CT观测试验研究。为使试验具有对比性,分别进行干燥试样的常规三轴试验和渗流三轴试验的CT实时观测,取得了渗流对岩石损伤演化规律影响的初步成果。根据试验过... 利用中低压多功能CT专用渗流实验装置,进行了三维应力状态下砂岩的渗流实时CT观测试验研究。为使试验具有对比性,分别进行干燥试样的常规三轴试验和渗流三轴试验的CT实时观测,取得了渗流对岩石损伤演化规律影响的初步成果。根据试验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提出试样强度和变形折减率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干燥试样和渗透试样CT数与应力的相关关系;提出了确定裂缝宽度的像素量测法;提出根据测区平均CT数与测区面积的相关关系来确定裂缝宽度的数值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实时ct观测 渗流 三维应力状态 强度和变形折减率
下载PDF
实时CT监控下钻孔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被引量:1
2
作者 闵强 何主强 彭文茜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5期348-350,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实时CT监控下钻孔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48例,采用常规钻孔引流术治疗24例(对照组),采用CT实时监控下钻孔抽吸术治疗24例(观察组)。结果两组术后血肿体积均较... 目的探讨术中实时CT监控下钻孔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48例,采用常规钻孔引流术治疗24例(对照组),采用CT实时监控下钻孔抽吸术治疗24例(观察组)。结果两组术后血肿体积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少更为显著(P<0.05)。发病后3个月按GOS评分评估近期疗效,观察组恢复良好12例,中残8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对照组恢复良好2例,中残3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3例。观察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发病后6个月,按Barthel指数评估远期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68.13±19.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9.17±26.73)分;P<0.05]。结论术中实时CT监控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安全有效,有助于提高血肿清除率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术中实时ct监控 微创手术 疗效
下载PDF
基于实时CT扫描的岩石真三轴条件下三维破裂演化规律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兆霖 王连国 +2 位作者 姜崇扬 陆银龙 李文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37-949,共13页
实时准确掌握岩石破坏全过程中内部裂隙扩展演化规律,对于科学指导地下岩体工程稳定性控制,推动矿山资源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研制一套能够与CT扫描系统配套的真三轴加载试验设备,位于CT扫描区域的设备部件均采用新型碳纤维材... 实时准确掌握岩石破坏全过程中内部裂隙扩展演化规律,对于科学指导地下岩体工程稳定性控制,推动矿山资源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研制一套能够与CT扫描系统配套的真三轴加载试验设备,位于CT扫描区域的设备部件均采用新型碳纤维材料的设计,包含竖向加载系统、横向加载系统、真三轴压力室等核心部件,使得X射线能够有效通过装置中预先设计的CT扫描区域,实现了真三轴应力环境下实时CT扫描的功能。利用该设备开展了三轴不同应力条件下完整岩石和含裂隙岩石加载实时CT扫描试验,获得了整个加载过程中岩石应力-应变曲线。获取了不同工况下岩石内部裂纹形态的空间三维CT特征,结果发现:与CTT条件下岩石内部裂纹复杂的空间扩展形态相比,TTT条件下岩石内部裂纹空间形态简单,为一沿σ_(2)方向的平面裂纹。说明了真三轴条件下岩石内部裂隙具有明确的扩展方向(沿σ_(2)方向扩展)。TTT-c2(含裂隙且沿σ_(2)方向)和TTT-c3(裂隙沿σ_(3)方向) 2种工况下岩石内部均出现了4条萌生裂纹,但前者萌生裂纹均与预制裂纹前缘线共面,而且预制裂纹面仍然基本保持完整;后者均与预制裂纹前缘线垂直,呈现横切预制裂隙的趋势,最终形成了复杂的裂隙网络,导致预制裂隙多处出现挤压破坏。真三轴3种工况下所有的裂纹倾角分布极为集中,均与σ_(2)方向大致平行,表明了中间主应力对岩石内部萌生裂纹扩展方向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岩石内部裂隙扩展发育过程强烈依赖中间主应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真三轴 实时ct 裂隙扩展 空间三维重构
下载PDF
实时CT定位下脑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预后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奕秋 沈冠豪 +3 位作者 沈绍星 卢智 朱道平 华春华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457-460,共4页
目的分析脑出血治疗中实时CT定位下脑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英德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72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以接受术前CT定位下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者为常规定位组,以接受实时CT定位下脑内... 目的分析脑出血治疗中实时CT定位下脑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英德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72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以接受术前CT定位下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者为常规定位组,以接受实时CT定位下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者为实时定位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4周药物治疗并随访12周,对比2组治疗及随访过程中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疗效。结果在12周治疗及随访时间内,2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12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呈升高趋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呈降低趋势(P<0.05),而在4周、8周及12周治疗后,实时定位组GCS评分及ADL评分高于常规定位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定位组(P<0.05)。同时12周治疗后,实时定位组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定位组(P<0.05)。结论实时CT定位下脑内血肿清除术可显著提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实时ct定位 脑内血肿清除术 预后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脑出血治疗中实时CT定位下血肿清除术的应用价值及对术后血肿残留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华春华 李奕秋 +3 位作者 沈冠豪 沈绍星 卢智 朱道平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8期169-170,共2页
目的 探讨实时CT定位下脑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术后血肿残留量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实时组两组,常规组接受术前CT定位下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实时组接受实时CT定位下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每... 目的 探讨实时CT定位下脑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术后血肿残留量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实时组两组,常规组接受术前CT定位下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实时组接受实时CT定位下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每组42例.对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血肿残留量进行分析.结果 在治疗8周内,两组NIHSS评分及残余血肿量均呈降低趋势(P<0.05),在治疗1周及4周后,实时组NIHSS评分及残余血肿量均低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8周内,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出血治疗中,实时CT定位下脑内血肿清除术可在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同时,显著减少术后血肿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实时ct定位 脑内血肿清除术 神经功能 血肿残留量
下载PDF
术中实时CT监测下软通道穿刺清除脑内血肿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朱道平 卢智 +1 位作者 李奕秋 沈冠豪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29期88-89,92,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于CT实时监测下经软通道穿刺清除脑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60例脑溢血脑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分别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CT实... 目的探讨术中于CT实时监测下经软通道穿刺清除脑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60例脑溢血脑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分别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CT实时监测软通道穿刺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实施手术前,两组患者血肿量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的血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实施手术前,两组患者的NIHSS、ADL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相比手术前,观察组、对照组术后NIHSS、ADL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于实时CT监测下软通道穿刺清除患者脑内血肿的效果显著,不仅可有效清除血肿组织,同时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血肿 ct实时监测 软通道穿刺术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实时CT透视在肺活检中的应用
7
作者 石安斌 向红 +3 位作者 汪明全 陈明煌 罗江平 陆明 《中华综合医学杂志(河北)》 2003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评价实时CT透视在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CT透视引导下对204例肺部病变行肺活检,主要评价穿刺成功率,每次穿刺所需次数和并发症等。结果:CT透视成功应用于所有病例,一次穿刺成功率约37%,平均需要穿刺次数为2.4次。... 目的:评价实时CT透视在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CT透视引导下对204例肺部病变行肺活检,主要评价穿刺成功率,每次穿刺所需次数和并发症等。结果:CT透视成功应用于所有病例,一次穿刺成功率约37%,平均需要穿刺次数为2.4次。主要并发症为气胸和咯血。结论:CT透视是肺活检中非常有用的工具,使得肺活检更加迅速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ct透视 肺活检 临床应用 并发症 穿刺成功率 穿刺次数 肺部病变
下载PDF
岩石卸荷损伤演化机理CT实时分析初探 被引量:66
8
作者 任建喜 葛修润 +2 位作者 蒲毅彬 马巍 朱元林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97-701,共5页
利用作者已研制成功的与 CT机配套的专用三轴加载试验设备 ,在国内外首次完成了岩石卸荷损伤断破裂坏全过程的实时 CT试验。得到了岩石卸荷损伤演化过程中从裂纹发育、扩展、贯通到断裂破坏全过程的 CT图像。通过与岩石连续加载破坏过... 利用作者已研制成功的与 CT机配套的专用三轴加载试验设备 ,在国内外首次完成了岩石卸荷损伤断破裂坏全过程的实时 CT试验。得到了岩石卸荷损伤演化过程中从裂纹发育、扩展、贯通到断裂破坏全过程的 CT图像。通过与岩石连续加载破坏过程细观试验结果的比较发现 ,岩石卸荷破坏比连续加载情形下岩石破坏更具突发性。由静态连续加载岩石细观损伤机理出发 ,将静态岩石全过程曲线划分为 5个阶段。得到了卸荷条件下岩石损伤扩展的初步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ct实时分析 损伤扩展机理 卸荷细观损伤
下载PDF
单轴压缩岩石损伤扩展细观机理CT实时试验 被引量:46
9
作者 任建喜 葛修润 杨更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0-133,共4页
利用最新研制的CT机专用加载设备,完成了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岩石细观损伤扩展特性CT实时试验。得到了清晰的岩石破坏全过程中微孔洞被压密,微裂纹萌生、发展、贯通破坏和卸荷等不同发展阶段的CT图像。基于岩石损伤扩展的细观机理,将... 利用最新研制的CT机专用加载设备,完成了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岩石细观损伤扩展特性CT实时试验。得到了清晰的岩石破坏全过程中微孔洞被压密,微裂纹萌生、发展、贯通破坏和卸荷等不同发展阶段的CT图像。基于岩石损伤扩展的细观机理,将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分为5段,为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基础。结果表明,利用这套设备进行岩石细观损伤力学特性的研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损伤扩展 细观机理 ct实时试验 单轴压缩荷载作用
下载PDF
模拟节理岩体水压致裂的CT实时试验初探 被引量:12
10
作者 简浩 朱维申 +2 位作者 李术才 蒲毅彬 齐良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655-1662,共8页
采用自行研制与CT机配套的专用注水加载装置,对含单裂纹试件在水压作用下裂纹扩展并贯通的全过程进行了CT实时监测试验。在不同水压情况下,试件原生裂纹扩展导致微裂纹萌生、发展,最终试件劈裂,同时伴随周围颗粒被挤密压实。CT实验得到... 采用自行研制与CT机配套的专用注水加载装置,对含单裂纹试件在水压作用下裂纹扩展并贯通的全过程进行了CT实时监测试验。在不同水压情况下,试件原生裂纹扩展导致微裂纹萌生、发展,最终试件劈裂,同时伴随周围颗粒被挤密压实。CT实验得到了各阶段清晰的CT图象及CT数和方差。通过分析,从细观上掌握了节理岩体水压致裂的损伤演化特性及裂纹扩展规律,提出了损伤和劈裂门槛值概念,并推导了基于CT数的损伤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致裂 ct实时试验 损伤演化规律
下载PDF
三轴压缩条件下基于CT实时监测的冻结兰州黄土细观损伤变化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郑剑锋 马巍 +1 位作者 赵淑萍 蒲毅彬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39-845,共7页
在1 MPa围压下,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冻结兰州黄土三轴压缩试验过程进行CT动态扫描,获得了由CT数表示的土体损伤量表达式.结果表明:冻结兰州黄土最初在围压作用下,试样沿径向方向被压缩,导致试样轴向伸长;低温冻结试样的弹性变形持续时间... 在1 MPa围压下,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冻结兰州黄土三轴压缩试验过程进行CT动态扫描,获得了由CT数表示的土体损伤量表达式.结果表明:冻结兰州黄土最初在围压作用下,试样沿径向方向被压缩,导致试样轴向伸长;低温冻结试样的弹性变形持续时间长于高温试样,如-2.3℃试样在应变达到0.32%时即开始屈服进入塑性变形,而-7℃试样的屈服应变值达到了1.33%;试样塑性变形阶段持续较长时间,即使样品轴向变形达到了20%,试样截面积有了显著增大,但偏应力仍在持续增大;各试样整体损伤量基本都在0.1以下,相对于单轴受力状态下试样的损伤度要小得多,故围压对于冻土试样有"抗损伤"的功效.随着应变与偏应力的增大,损伤量也不断增大;对不同温度的试样而言,要产生相同的损伤,低温试样需要的偏应力远比高温试样需要的偏应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兰州黄土 三轴压缩 ct实时动态监测 损伤变量
下载PDF
节理岩石卸载损伤破坏过程CT实时检测 被引量:15
12
作者 任建喜 葛修润 蒲毅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5-578,共4页
在国内外首次利用CT专用岩石三轴试验加载设备,完成了单一裂纹岩石卸围压应力作用下损伤破坏全过程CT实时监测试验,得到了非常清晰的节理岩石卸围压破坏全过程中从裂纹发展、贯通到破坏等各个阶段的CT图像。结果表明,节理岩石的卸载破... 在国内外首次利用CT专用岩石三轴试验加载设备,完成了单一裂纹岩石卸围压应力作用下损伤破坏全过程CT实时监测试验,得到了非常清晰的节理岩石卸围压破坏全过程中从裂纹发展、贯通到破坏等各个阶段的CT图像。结果表明,节理岩石的卸载破坏具有突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岩石 卸载 ct实时试验 裂纹 突发性 围压
下载PDF
不同温度条件下冻结兰州黄土单轴试验的CT实时动态监测 被引量:16
13
作者 赵淑萍 马巍 +1 位作者 郑剑锋 焦贵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92-97,共6页
改进了与CT扫描系统配套使用的三轴仪。改进后三轴仪由控温精度达到±0.1℃的压力罐和加载装置组成,能够实现对冻土力学试验过程真正的CT实时动态监测。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冻结兰州黄土单轴压缩过程进行了CT动态扫描,得到如下结论,... 改进了与CT扫描系统配套使用的三轴仪。改进后三轴仪由控温精度达到±0.1℃的压力罐和加载装置组成,能够实现对冻土力学试验过程真正的CT实时动态监测。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冻结兰州黄土单轴压缩过程进行了CT动态扫描,得到如下结论,应变0~0.7%的阶段,试样发生弹性变形,CT数轻微增大;应变0.7%~6.5%的阶段,开始发生塑性变形,但还没有发生损伤,CT数变化不大;当应变大于6.5%时,试样的CT数明显变小,损伤开始发生,直至应变达到10%时,试样发生破坏,随后CT数也急剧减小。因此,冻结兰州黄土的屈服应变为0.7%,损伤应变临界值为6.5%,破坏应变临界值为10%。另外,温度对试样的CT数也有影响,在-0.6~-1.7℃的温度范围内,试样CT数变化具有很明显的规律,即温度越低,CT数越小,在-1.7℃和-5℃试验条件下CT数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兰州黄土 ct实时动态监测 损伤应变临界值 破坏应变临界值
下载PDF
三轴压缩载荷作用下单裂隙扩展的CT实时扫描试验 被引量:34
14
作者 李廷春 吕海波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9-296,共8页
为研究岩石裂隙在三轴加载作用下的扩展规律,精选出一种与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相似的陶瓷制作试件,并在试件中部预置一条圆币状裂隙,进行三轴加载过程中的CT实时扫描试验。采取3种不同区域划分方案,通过对不同层、不同阶段的CT数、CT方差... 为研究岩石裂隙在三轴加载作用下的扩展规律,精选出一种与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相似的陶瓷制作试件,并在试件中部预置一条圆币状裂隙,进行三轴加载过程中的CT实时扫描试验。采取3种不同区域划分方案,通过对不同层、不同阶段的CT数、CT方差、CT图像的对比分析,获得裂隙被压密、自相似扩展、翼裂纹扩展、微裂纹扩展、裂纹加速扩展直到试件破坏的整个裂隙扩展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三轴压缩荷载作用下,裂隙被压密较为明显,翼裂纹扩展缓慢,自相似扩展更大,而且翼裂纹的扩展是从自相似扩展后的边缘开始的。总之,预置裂隙的扩展受围压影响很大,扩展过程相当艰难,试件破坏类似于延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内置裂隙 三轴压缩 扩展规律 ct实时试验
下载PDF
冻结红砂岩单轴损伤破坏CT实时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宋勇军 杨慧敏 +1 位作者 张磊涛 任建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52-160,共9页
为探究冻结岩石的宏观力学特性及损伤演化机理,对20、-5、-10℃红砂岩进行单轴加载CT实时扫描,获得各扫描层的CT扫描图像。利用Matlab自编程序生成灰度直方图和二值图像,基于CT数H值正比于密度的关系定义岩样扫描层的安全区、损伤区、... 为探究冻结岩石的宏观力学特性及损伤演化机理,对20、-5、-10℃红砂岩进行单轴加载CT实时扫描,获得各扫描层的CT扫描图像。利用Matlab自编程序生成灰度直方图和二值图像,基于CT数H值正比于密度的关系定义岩样扫描层的安全区、损伤区、破坏区,结合温度效应、水的软化作用及冰的冻胀力对岩样的影响,定量地研究冻结岩石的损伤破坏演化规律。试验研究表明,(1)温度由20℃降至-5、-10℃时未冻水含量减少而冻结冰含量增加,岩样强度增大、抗变形能力提高、整体稳定性提高,CT图像呈现出岩样裂纹尺寸发展减慢、损坏程度减弱的规律;(2)不同温度下岩石单轴加载的损伤演化经历了裂隙萌生、闭合、延伸、汇集及形成宏观主裂纹的阶段,岩样变形增大发生破坏;(3)由于端部效应,中间较两端扫描层的损伤程度高,外侧较内侧扫描层先发生损伤,损伤边缘化并向内部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岩石 ct实时试验 灰度直方图 二值图像 温度效应 冻胀力 损伤演化
下载PDF
岩石加卸荷破坏细观机理CT实时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代革联 李新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利用与CT(computerizedtomography)机配套的专用岩石三轴加载试验设备 ,采用CT实时试验的手段对连续加载试验条件下和卸围压应力作用下砂岩破坏细观机理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岩石的卸荷损伤演化破坏具有突发性 。
关键词 岩石 损伤扩展机理 ct实时试验 连续加载 卸载
下载PDF
单轴压缩岩石蠕变损伤扩展细观机理CT实时试验 被引量:13
17
作者 任建喜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5,共6页
采用作者研制的CT (computerizedtomography)机专用三轴加载试验设备 ,完成了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岩石蠕变细观损伤演化CT实时试验 .得到了岩石蠕变损伤演化全过程中从裂纹萌生、伸长、增宽、分叉、断裂到破坏等各个阶段清晰的CT图象 .... 采用作者研制的CT (computerizedtomography)机专用三轴加载试验设备 ,完成了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岩石蠕变细观损伤演化CT实时试验 .得到了岩石蠕变损伤演化全过程中从裂纹萌生、伸长、增宽、分叉、断裂到破坏等各个阶段清晰的CT图象 .从CT数和CT图象的变化规律出发 ,对岩石蠕变损伤三阶段的扩展细观机制进行了分析 ,完成了裂纹宽度、长度随时间发展的变化规律的定量研究 ,给出了岩石蠕变细观损伤演化的初步规律 .建议用CT数下降速度的概念来判断岩石蠕变损伤第 3阶段的门槛值 .试验结果表明 ,单轴压缩岩石蠕变CT试验的结果令人满意 ,CT机专用三轴加载设备的研制是成功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蠕变 细观损伤 ct实时试验 损伤演化机理
下载PDF
裂隙花岗岩卸载损伤破坏全过程CT实时试验 被引量:8
18
作者 任建喜 葛修润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5-280,共6页
利用自制的CT专用岩石三轴试验加载设备,完成了单一裂纹岩石卸围压应力作用下损伤破坏全过程CT实时监测试验。得到了非常清晰的裂隙岩石卸围压破坏全过程中从裂纹发展、贯通到破坏等各个阶段的CT图像。结果表明,裂隙岩石的卸载破坏具有... 利用自制的CT专用岩石三轴试验加载设备,完成了单一裂纹岩石卸围压应力作用下损伤破坏全过程CT实时监测试验。得到了非常清晰的裂隙岩石卸围压破坏全过程中从裂纹发展、贯通到破坏等各个阶段的CT图像。结果表明,裂隙岩石的卸载破坏具有突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裂隙岩石 卸载破坏 损伤破坏全过程 ct实时试验 破坏机理 岩石力学
下载PDF
三轴压缩岩石细观损伤扩展特性CT实时检测 被引量:19
19
作者 任建喜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7-395,共9页
利用作者最新研制的与 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机配套的专用加载设备 ,完成了三轴压缩荷载作用下岩石破坏全过程的细观损伤扩展规律的实时 CT检测试验 .得到了在不同荷载作用下岩石中微孔洞被压密、微裂纹萌生、分叉、发展、断裂... 利用作者最新研制的与 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机配套的专用加载设备 ,完成了三轴压缩荷载作用下岩石破坏全过程的细观损伤扩展规律的实时 CT检测试验 .得到了在不同荷载作用下岩石中微孔洞被压密、微裂纹萌生、分叉、发展、断裂、破坏、卸载等各个阶段清晰的 CT图像 .对得到的 CT数、CT图像等数据进行了分析 ,引入了初始损伤影响因子和闭合影响系数 ,定义了一个基于 CT数的新的损伤变量 ,基于岩石细观损伤演化 CT试验的结果 ,给出了岩石应力损伤门槛值 ,将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分为 5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实时试验 细观损伤演化 三轴压缩岩石 岩石损伤力学
下载PDF
CT实时引导下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冠豪 华春华 +3 位作者 李奕秋 朱道平 卢智 李怀国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2期24-26,共3页
目的探究CT实时引导下对脑出血患者实施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2例幕上出血(出血量15~30 ml)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保守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于CT实时引导下行血... 目的探究CT实时引导下对脑出血患者实施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2例幕上出血(出血量15~30 ml)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保守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于CT实时引导下行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意识状态、肌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d,观察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11.81±1.01)分高于对照组的(10.24±1.4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肌力评分(3.50±1.12)分高于对照组的(3.02±1.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幕上出血量较小(15~30 ml)患者行CT实时引导下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可显著改善其昏迷状态与肌力,安全性较高,建议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实时引导 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 脑出血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