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价值形成与收入分配:西部数据的实证解释
1
作者 王玉玲 《西北人文科学评论》 2012年第1期173-181,共9页
由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还不完善,产品形成中的要素投入以及与之有关的收入分配呈现多元化发展状态,出现收入分配的偏差是客观存在的,其中一线劳动要素——工资收入分配成为导致收入差距形成的核心问题。本文从我国市场经济转型的现实背... 由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还不完善,产品形成中的要素投入以及与之有关的收入分配呈现多元化发展状态,出现收入分配的偏差是客观存在的,其中一线劳动要素——工资收入分配成为导致收入差距形成的核心问题。本文从我国市场经济转型的现实背景出发,以劳动价值论为视角,集中讨论转型时期价值形成和分配关系,结合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利用中西部地区一线劳动收入分析数据,通过建立简单模型,探索有效的收入分配机制。研究的结果表明,转型时期,需要对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分配理念进行重新思考,认真界定劳动的内在含义,拓展一线劳动的考察范围,在分配领域中更多的体现一线劳动报酬的比重,以市场交易为基础,形成监管有序,分配规范的收入分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形成 收入分配 实证解释
原文传递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2
作者 方元茂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第33期129-130,共2页
教师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阅读、思考、评判,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完成对历史问题的诠释、论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学史情趣和正确史观,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感悟学科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实证解释 实践探究
下载PDF
科学与道德相综合的三种解释
3
作者 李露亮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2期13-17,共5页
关键词 科学 道德 综合 理论解释 审美解释 实践解释 实证解释
全文增补中
地方立法资源分配的选择性差异研究——基于60份地方法规样本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郑泰安 李红军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4-207,2,共14页
本文利用统计学方法对60份矿产资源类和环境保护类地方法规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地方立法资源选择性分配现象,并指出这种现象是立法权行使过程中"决策"与"不决策"二维品格的产物,它透过偏好动员、议程控制和议题选... 本文利用统计学方法对60份矿产资源类和环境保护类地方法规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地方立法资源选择性分配现象,并指出这种现象是立法权行使过程中"决策"与"不决策"二维品格的产物,它透过偏好动员、议程控制和议题选择等手段将立法议题和立法资源分配限制在特定范围之内,并形成对其他立法议题的忽视或排斥。尽管在我国经济高速起飞和发展过程中,地方立法者采取此种策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够有效整合立法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新常态"的到来,这种立法策略的弊端日益显现,它不仅导致地方法规类别之间质量上的高低差异,更扭曲了立法作为社会利益平衡机制的功能,阻碍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逐步予以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 实证解释 资源分配 选择性差异 立法策略
原文传递
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原则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作用
5
作者 包桂芹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80,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表明,是依循实证科学解释原则还是依循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原则,不仅关系到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问题,而且直接关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实证科学解释原则会遮蔽人的主体选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表明,是依循实证科学解释原则还是依循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原则,不仅关系到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问题,而且直接关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实证科学解释原则会遮蔽人的主体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即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从而会削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原则能够贯彻马克思主义的严格的科学性(合规律性)和彻底的革命性(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价值原则,从而能够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科学解释原则 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原则 意识形态话语权
原文传递
SPECIAL ISSUE: EXAMINING THE DEATH PENALTY IN CHINA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death penalty
6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9年第2期191-204,共14页
This empirical study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takes as its sample all "capital crimes" from among the Supreme Court's exemplary cases. The study finds significant variations in which crimes are construed as being ca... This empirical study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takes as its sample all "capital crimes" from among the Supreme Court's exemplary cases. The study finds significant variations in which crimes are construed as being capital crimes, which capital crimes carry the death penalty, and whether the death sentence is carried out immediately.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legal interpretation involves both normative and autonomous judgments, and that the law itself should be clarified to the maximum extent possible so as to bring about a greater degree of standardiza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erarchy of capital crimes death penalty legal interpretation empirical research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