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扶手椅”到“实验室”:级差含义研究的实证转向与困境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廷辉 曹笃鑫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30,共9页
级差含义((1))兼具规约意义和会话含义特征,被视作回答语义语用界面之争的“试金石”。其意义本质和加工属性引发长久的理论争鸣,进而促进该领域的实证转向,使级差含义研究从“扶手椅”走向“实验室”。本文梳理“扶手椅”上的理论争辩... 级差含义((1))兼具规约意义和会话含义特征,被视作回答语义语用界面之争的“试金石”。其意义本质和加工属性引发长久的理论争鸣,进而促进该领域的实证转向,使级差含义研究从“扶手椅”走向“实验室”。本文梳理“扶手椅”上的理论争辩,总结“实验室”里的实证进展,发现:级差含义实证研究虽在实验语用学等语用学交叉领域取得较多成果,但仍面临着实证对理论的验证程度和角度有限、实证结果不一致等困境。最后,文章从语义语用界面问题的理论本质、实证结果分歧的解决路径,以及理论与实证的互动3个方面针对如何引导实证研究规避新的“僵局”展开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差含义 加工机制 语义语用界面 语言哲学 实验语用学 实证转向
下载PDF
后“经典”认知语言学:社会转向和实证转向 被引量:19
2
作者 束定芳 张立飞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0-429,共10页
"经典"认知语言学以理论构建为主,为语言的认知阐释搭建理论框架,主要回答语义、语法及语言知识的心理表征等三方面的问题,后"经典"认知语言学主要体现为社会转向和实证转向。社会转向源自语言的交际本质,要求在搭... "经典"认知语言学以理论构建为主,为语言的认知阐释搭建理论框架,主要回答语义、语法及语言知识的心理表征等三方面的问题,后"经典"认知语言学主要体现为社会转向和实证转向。社会转向源自语言的交际本质,要求在搭建语言模型时考虑社会互动因素,体现了认知语言学在理论构建方面的深化和拓展,并成为一门兼容并包的语言学理论的企图。实证转向是认知语言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包含语料库方法、心理实验方法和脑成像方法三个方面,体现了认知语言学寻求"汇聚证据"的趋势。后"经典"认知语言学亦面临着理论构建时是"重新聚焦"还是"重新定义"的困境以及实证转向中"为数据而数据"和对研究者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等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承诺 社会转向 实证转向 汇聚的证据
原文传递
国内语言学近十年研究热点识别 被引量:4
3
作者 杨书霞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7-94,共8页
本文以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R语言和Gephi等开源工具,对2007—2016年的语言学课题进行了内部文献特征分析,并将结果通过可视化技术呈现。通过对课题的年度分布、热点语种和研究领域进行考查,并对高频主题词进行... 本文以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R语言和Gephi等开源工具,对2007—2016年的语言学课题进行了内部文献特征分析,并将结果通过可视化技术呈现。通过对课题的年度分布、热点语种和研究领域进行考查,并对高频主题词进行共现图谱绘制,发现当前我国语言学研究正在经历实证转向,语料库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翻译研究三个学科发展势头强劲。此外,汉语和英语是课题的重点关注语种,少数民族语言和日俄等小语种在立项数量和分析角度上均明显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课题 实证转向 强劲学科 重点语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