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质董事责任探究
1
作者 黄焕秋 《法制与经济》 2013年第24期66-67,共2页
来自英国的"实质董事"概念与我国法条中"实际控制人"等相类似,文章对中外实质董事制度进行比较,并试图对实质董事责任之定性、构成要件等问题进行分析,并认为实质董事责任为双重责任。
关键词 实质董事 事实上董事 影子董事 双重责任 构成要件
下载PDF
董事会中心主义下的公司实际控制人治理
2
作者 虞家宝 《法学(汉斯)》 2023年第5期3381-3386,共6页
股东本位的公司治理思路下,公司实际控制人治理出现主体定位模糊、责任规则缺失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异化后的公司控制权以及公司控制权架构同工业时代的公司法制度脱轨。顺应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转型,引入实质董事规则成为兼容公司... 股东本位的公司治理思路下,公司实际控制人治理出现主体定位模糊、责任规则缺失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异化后的公司控制权以及公司控制权架构同工业时代的公司法制度脱轨。顺应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转型,引入实质董事规则成为兼容公司法与实际控制人制度的桥梁,在此基础上从董事规则中提取控制规则,能够搭建起公司实际控制人权责体系,对优化营商环境、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控制人 实质董事 董事会中心主义 公司治理
下载PDF
重塑董事范畴:从形式主义迈向实质主义 被引量:40
3
作者 刘斌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98,共17页
我国公司法对董事范畴的界定奉行形式主义,仅承认经过选任所产生的形式董事。该种形式主义的董事界定路径存在明显短板:无法涵盖存在选任瑕疵的董事、失格董事、逾期董事乃至于非为董事但为董事行为者,支配或影响公司行为的幕后主体更... 我国公司法对董事范畴的界定奉行形式主义,仅承认经过选任所产生的形式董事。该种形式主义的董事界定路径存在明显短板:无法涵盖存在选任瑕疵的董事、失格董事、逾期董事乃至于非为董事但为董事行为者,支配或影响公司行为的幕后主体更是在董事责任的射程之外。在我国公司股权集中的公司治理实践中,形式董事易于受到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不当影响而失却其固有价值,进而沦为公司治理中的花瓶。相较于形式主义的董事范畴,实质主义的董事范畴能够全面覆盖各类董事的外延类型,锚定我国公司治理中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不当影响及其责任边界,避免强化控股股东义务对公司组织体产生的过度干涉,夯实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我国公司法修改应当着力于建构包括事实董事和影子董事在内的实质董事范畴,共同与形式董事构成完整的董事类型体系。对事实董事的界定应当建立在我国董事职权的本土规范基础之上,排除非属于履行董事职权的行为。对影子董事的认定应当重在认定行为人操纵公司董事的行为,并放弃对公司董事会的控制要件。符合前述构成条件的实质董事,与形式董事负担同等法律责任,以厘清股东与公司的行为边界,淳化公司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董事 实质董事 事实董事 影子董事 控制股东
原文传递
实际控制人公司法规制的体系性思考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洁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70,共12页
实际控制权是游离于公司权力法律配置之外客观存在的特殊经济现象。由于实际控制权涉及多维的法律关系以及复杂的运行机制,现行公司法的相关文本未能基于实际控制人控制权配置的动因、对公司法定权力控制形态的影响以及实际控制人滥用... 实际控制权是游离于公司权力法律配置之外客观存在的特殊经济现象。由于实际控制权涉及多维的法律关系以及复杂的运行机制,现行公司法的相关文本未能基于实际控制人控制权配置的动因、对公司法定权力控制形态的影响以及实际控制人滥用控制权的法律后果做清晰明确的厘清与规范。在未来公司法修改中,应在建构广义实际控制人概念、义务与责任内在统一的整体框架下,明确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及其他股东的诚信义务以及实际控制人滥用控制权的责任实现机制,合理创设对实际控制人与控股股东一体化规制的逻辑自洽的规范结构,以体现并提升公司法规定的体系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控制人 控股股东 实质董事 权利滥用
下载PDF
论引进控制股东信义义务的否定——美国法上控制股东制度起源的启示
5
作者 李天遥 《法学(汉斯)》 2023年第4期3167-3172,共6页
控制股东是公司治理的关键主体。部分学者主张引进美国普通法以“实用主义法官造法”为特征的控制股东信义义务,以约束控制权滥用。然而,该主张与我国公司法基本理论相悖,并不适应我国公司土壤。我国应当通过实质董事制度,在控制股东超... 控制股东是公司治理的关键主体。部分学者主张引进美国普通法以“实用主义法官造法”为特征的控制股东信义义务,以约束控制权滥用。然而,该主张与我国公司法基本理论相悖,并不适应我国公司土壤。我国应当通过实质董事制度,在控制股东超越股东边界对公司进行实质性决策和管理时,承担类似董事的责任和义务,建立起一个既顺应法理逻辑、又有助于中小股东保护的控制权约束机制,在功能上替代控制股东信义义务的预设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股东 信义义务 实质董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