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思辨正义到实践正义: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飞跃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建华 许祥云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115,共6页
正义作为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对于正义到底是什么,不同时代的哲学家用不同的方式,给出了不同的理论、不同的解答。通过对西方不同时期正义理论的梳理、考察和甄别,根据它们思考与解决正义问题的方式,... 正义作为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对于正义到底是什么,不同时代的哲学家用不同的方式,给出了不同的理论、不同的解答。通过对西方不同时期正义理论的梳理、考察和甄别,根据它们思考与解决正义问题的方式,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两大类:思辨正义观和实践正义观。而实现从思辨正义向实践正义转向的正义观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思辨正义 实践正义 马克思主义正义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浩斌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5,共5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弊端的基础上,形成了对于平等、公平及正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正义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一种实践正义观。围绕着实践的主体性、社会性以及历史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基于个体自由、社...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弊端的基础上,形成了对于平等、公平及正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正义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一种实践正义观。围绕着实践的主体性、社会性以及历史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基于个体自由、社会平等以及历史进步的实践正义观的理论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和恩格斯 实践正义 理论构建
下载PDF
对马克思经典文本中实践正义思想的阐释 被引量:1
3
作者 牟海侠 《长江论坛》 2015年第6期25-30,共6页
正义是思想史上最常探讨也是最多争议的课题,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所谈论的核心问题,更是现实世界多极秩序构建中的核心价值向度,国际社会所需要的正义以及在正义原则指导下所能采取的行动是现今国际事务合法合理的依据... 正义是思想史上最常探讨也是最多争议的课题,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所谈论的核心问题,更是现实世界多极秩序构建中的核心价值向度,国际社会所需要的正义以及在正义原则指导下所能采取的行动是现今国际事务合法合理的依据之一。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最具革命性和实践性,分析马克思不同时期的主要文本中实践正义思想的形成脉络和思想旨向对完善辩证唯物主义体系及指导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辨正义 实践正义 全球正义 异化 剥削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浩斌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4期73-76,共4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弊端的基础上事实上形成了对于平等、公平及正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一种实践正义观;围绕着实践的主体性、社会性以及历史性,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基于个体自由、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弊端的基础上事实上形成了对于平等、公平及正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一种实践正义观;围绕着实践的主体性、社会性以及历史性,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基于个体自由、社会平等以及历史进步的实践正义观的理论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实践正义 理论构建
下载PDF
中国式空间正义:党的实践、主张与经验
5
作者 朱国平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8-32,共5页
正义历经道德评判到辩证唯物主义,然后开启了空间向度。中国共产党人在汲取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作家空间正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空间正义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空间正义思想和国外空间正义思想优秀成果基础之上,在四个时期的伟大实... 正义历经道德评判到辩证唯物主义,然后开启了空间向度。中国共产党人在汲取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作家空间正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空间正义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空间正义思想和国外空间正义思想优秀成果基础之上,在四个时期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式空间正义。中国式空间正义主张人民群众是空间正义的创造者、空间正义是历史的、多元的、有指向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艰苦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理论结合实际、必须坚持敢于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空间 空间正义 空间正义实践 空间正义主张
下载PDF
生产资料所有制:马克思正义观实践转向的“基石” 被引量:1
6
作者 舒前毅 赵丽娟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共5页
依据思考正义和解决正义的途径之别,正义一般分为理念正义(思辨正义)和实践正义。马克思之前的正义观囿于人的德性、理性思辨来建构社会正义观,故被划归为理念正义。马克思在批判考察了之前的正义理论之后,转向了实践正义观的诉求... 依据思考正义和解决正义的途径之别,正义一般分为理念正义(思辨正义)和实践正义。马克思之前的正义观囿于人的德性、理性思辨来建构社会正义观,故被划归为理念正义。马克思在批判考察了之前的正义理论之后,转向了实践正义观的诉求与探索。马克思正义观在实现了三个阶段的实践转向后,将其“地基”落在了社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之上。马克思紧紧围绕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层层展开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深入批判,并最终提出了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所有制构想,即社会所有制。马克思正义观的终极目标是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理念正义 实践正义 所有制 “社会所有制” 基石
下载PDF
从哲学变革视角考察马克思对西方传统正义观的超越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文保 高香香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43,共9页
马克思在其哲学变革基础上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实现了对西方传统正义观的超越。从形式看,西方传统正义观都从某种原则(不证自明的前提)出发思辨地阐释正义问题——只是观念正义、形式正义、原则正义;马克思正义观把正义问题置于实践中考... 马克思在其哲学变革基础上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实现了对西方传统正义观的超越。从形式看,西方传统正义观都从某种原则(不证自明的前提)出发思辨地阐释正义问题——只是观念正义、形式正义、原则正义;马克思正义观把正义问题置于实践中考察,是实践正义,揭示的是事实正义、现实正义、实质正义。从内容看,西方传统正义观由于其纯粹思辨形而上学的形式,正义在它那里成了抽掉正义的具体实践内容的空洞普遍性,只能存在于先验理性之中,无法在经验世界获得意义,无法对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世界有实质改变;马克思正义观则是通过实践批判资本主义种种非正义现象来揭示正义的核心问题——物质利益问题、物质利益问题的关键——分配问题、马克思正义观的核心内容——分配正义,揭示资本主义一切非正义现象的根源——私有制,因此,消灭私有制及由私有制引发的一切不合理、不正当现象就成了马克思毕生的正义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变革 正义 原则正义 实践正义 分配正义 私有制
下载PDF
西方正义理论的实践转向
8
作者 许祥云 徐慧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50-55,共6页
正义作为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自古以来就成为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对于正义到底是什么,不同时代的哲学家用不同的方式给出了不同的理论、不同的解答。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不同时期正义理论的梳理、考察和甄别,根据哲学家们思考正义与解... 正义作为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自古以来就成为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对于正义到底是什么,不同时代的哲学家用不同的方式给出了不同的理论、不同的解答。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不同时期正义理论的梳理、考察和甄别,根据哲学家们思考正义与解决正义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正义理论 德性正义 理性正义 实践正义
下载PDF
我国教育分配正义实践的理论反思——兼论走进儿童教育生活的正义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唐小俊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1,共5页
我国当前的教育公平政策理念与实践多指向教育分配正义的实现,但没有深入学校教育的内部,没有触及微观领域丰富的儿童教育生活,忽视了儿童教育生活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走进儿童教育生活的正义实践是对教育分配正义的超越,其指向儿童教... 我国当前的教育公平政策理念与实践多指向教育分配正义的实现,但没有深入学校教育的内部,没有触及微观领域丰富的儿童教育生活,忽视了儿童教育生活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走进儿童教育生活的正义实践是对教育分配正义的超越,其指向儿童教育生活中关系正义、承认正义的实现,诉诸于一种微观的教育生活的优化,体现的是在教育日常实践中对教育"非正义"现象的消除,通过"教育承认"积极为儿童构建一种有尊严的教育生活,并通过教育公共领域的建构为教育生活提供正义的话语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分配正义 儿童教育生活 正义实践 教育公平
下载PDF
苏轼税务思想与实践正义
10
作者 余红艳 辜邻舟 《税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5-128,F0003,共5页
苏轼为民抱不平,力求赋税公平,倡行用度俭省。实践上,以减轻民众负担、让利于民为目的,减免赋役,反对民营变为官榷,怒斥有司聚敛。税收制度和机构建设上,坚持税法改革应慎重,机构设立应合理透明简省,执法要严明,手段要改进,赋税运输要... 苏轼为民抱不平,力求赋税公平,倡行用度俭省。实践上,以减轻民众负担、让利于民为目的,减免赋役,反对民营变为官榷,怒斥有司聚敛。税收制度和机构建设上,坚持税法改革应慎重,机构设立应合理透明简省,执法要严明,手段要改进,赋税运输要设法减少损失。关于赋税的使用,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苏轼认为官府不应利用赋税再行生利、与民争利,应充分发挥赋税的公益功能,官府用度应合理俭省,分配公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税务思想 实践正义
原文传递
客观的叙述 批判的眼光——《正义与历史实践》一书读后
11
作者 刘庆楚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8-128,共1页
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对西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进行客观的研究,批判扬弃之,是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当代使命.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思潮被大规模引进中国,拓宽了国人的视野,但也存在食西不化的问题,在报刊杂志上不乏... 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对西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进行客观的研究,批判扬弃之,是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当代使命.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思潮被大规模引进中国,拓宽了国人的视野,但也存在食西不化的问题,在报刊杂志上不乏用所谓"后现代思潮"包裹的学术文章.新年伊始,袁久红博士将他的博士论文付梓出版,定名为<正义与历史实践--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正义理论批判>,读来令人兴奋,深感这是一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剖现代西方正义理论的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与历史实践 批判精神 西方自由主义正义理论 历史主义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可实现的正义——实践的正义原则
12
作者 舒林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5-6,共2页
以罗尔斯的正义两原则为基础,推导正义原则在相异社会背景下的实践应用,尤其关注正义原则在消除社会制度与个人差异这两种不平等根源上的运用,探索基础正义原则在具体实践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 罗尔斯 正义原则 实践正义
下载PDF
袁久红著:《正义与历史实践》
13
作者 周晓桂 赵友芬 《学海》 CSSCI 2004年第2期200-201,共2页
关键词 袁久红 正义与历史实践 自由主义正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 平等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何以可能--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家关注中国问题的社会正义性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盛玉 《广西社会科学》 2023年第1期112-119,共8页
社会正义,通常被视为过程的合理性、结果的正当性,社会正义所指向的对象可以是历史事件、人物,也可以是重大理论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注中国问题具有一种维护民族国家独立发展的社会正义倾向,始终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信... 社会正义,通常被视为过程的合理性、结果的正当性,社会正义所指向的对象可以是历史事件、人物,也可以是重大理论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注中国问题具有一种维护民族国家独立发展的社会正义倾向,始终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揭示出正义的民族必然发出正义的呼声、正义的人民必然谋求正义的事业、正义的实践必然需要正义的理论。这一理论视角显示,马克思主义学说普遍的适用性离不开特殊的需求性,一旦“适用”与“需求”契合相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便得到人们的接受、运用和发展。这在实质上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理论创新过程。马克思主义的“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会通相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深刻基础在于中国具体实际。因此,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着力于中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着力于文化自觉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问题 社会正义 正义的民族 正义的人民 正义实践
下载PDF
浅论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意蕴
15
作者 屈琦 《湖湘论坛》 2009年第1期36-37,共2页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是从社会生产方式出发,在对近代资本主义非人道和剥削的批判基础上建构的包括价值正义、制度正义、实践正义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四位一体"的科学体系。
关键词 正义 价值正义 制度正义 实践正义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下载PDF
空间正义的出场逻辑、理论旨趣和批判方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武装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99,共7页
较之于作为“某种良善品性”的人的一般正义,作为“某种良善状态”的空间正义,其本质在于澄明事物的整体特别是事物内构或外溢的各种关系“应当”如何的问题。“新马克思主义”独特而睿智的社会批判视点与视界,径直开启了哲学社会科学... 较之于作为“某种良善品性”的人的一般正义,作为“某种良善状态”的空间正义,其本质在于澄明事物的整体特别是事物内构或外溢的各种关系“应当”如何的问题。“新马克思主义”独特而睿智的社会批判视点与视界,径直开启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视角;而在西方社会批判理论实现“空间转向”的进程中,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及其焦虑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空间正义问题的热络不仅彰显了国人审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化、全球化、城镇化和网络化(这可以称为中国“新四化”)进程的全新视角,而且勾连起“后道德时代”国人伦理价值“转型”之新的社会正义范型。新时代空间正义的阐释和想象,理当秉持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并着眼于现代经济社会运行及其空间生产方式的新变化、新特点,在竭力廓清架构空间正义之人与自然、人权与产权、空间生产与物质生产、空间生产与空间分配、权力与权利、权力与抗争、结构与主体等关系性内涵基础上,着力呈现这个复杂、多质和差异的社会空间“应得”之基本规定。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正义厘定并不耽于笼统地提供一个根本遵循和方法论原则,其批判方位更在于“引致”或激发新的实践正义关切点。为此,还需要在五个方面做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良善状态” 实践正义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技术进步中正义困境的生发与消解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同舫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41,254,共11页
伦理正义与政治正义之间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正义观演进的基本主题。技术进步促使伦理正义与政治正义的冲突转变为生产领域中劳动正义与资本正义、经济正义之间的对立形式。技术进步中正义困境形式的变化导源于其所依托的技术理性逻辑。... 伦理正义与政治正义之间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正义观演进的基本主题。技术进步促使伦理正义与政治正义的冲突转变为生产领域中劳动正义与资本正义、经济正义之间的对立形式。技术进步中正义困境形式的变化导源于其所依托的技术理性逻辑。技术理性逻辑与资本增殖逻辑的合谋实现了对整个社会生产生活的强制操控,忽视了人类理性的固有局限在技术进步中滋生异化的必然性,造成物质财富生产与人本质力量发展的悖反、人工智能场域中社会正义观念的迷失以及人生活意义的幻灭等现实危机。面对技术进步中生发的正义困境,必须推动技术理性实现从统摄资本与劳动根本对立的现实逻辑到突显劳动自我矛盾和自我超越的辩证理性逻辑的转向,并在此前提下扬弃技术进步,构建正义实践,还原劳动属人的本质力量,建构与人的本源性存在方式相契合的正义性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正义性的总体逻辑中实现伦理正义与政治正义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正义困境 技术理性 正义实践
下载PDF
论生态正义的五个维度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洁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65-70,共6页
探究与实现生态正义是人类迈向生态文明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是改善社会关系与追随时代主题的必然使命。从存在、时间、场所、运动、精神五个维度对人类生态非正义进行归纳与反思,并对生态正义中的主体正义、代际正义、空间正义、实践正义... 探究与实现生态正义是人类迈向生态文明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是改善社会关系与追随时代主题的必然使命。从存在、时间、场所、运动、精神五个维度对人类生态非正义进行归纳与反思,并对生态正义中的主体正义、代际正义、空间正义、实践正义和文化正义进行解读,旨在从不同视角厘清生态正义的内涵,为社会文明进步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正义 主体正义 代际正义 空间正义 实践正义 文化正义
下载PDF
人民的正义:正义理论的中国问题意识 被引量:10
19
作者 高兆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0,17,共7页
通过深入当代中国正义问题的语境,揭示当代中国正义问题的真实语义,认为"人民的正义"受到伤害是当代中国正义问题提出的历史语境;"人民的正义"是普遍、普通的正义;应当坚持人民的正义,反对父权正义、庸俗功利主义... 通过深入当代中国正义问题的语境,揭示当代中国正义问题的真实语义,认为"人民的正义"受到伤害是当代中国正义问题提出的历史语境;"人民的正义"是普遍、普通的正义;应当坚持人民的正义,反对父权正义、庸俗功利主义正义与权贵正义;人民的正义在克服日常生活中的不正义中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的正义 权贵正义 父权正义 庸俗功利主义正义 正义理论与实践
下载PDF
批判理论在21世纪的最新发展——兼评王凤才教授新著《承认·正义·伦理》
20
作者 赵长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26,共8页
王凤才教授新著《承认·正义·伦理——实践哲学语境中的霍耐特政治伦理学》一书试图对霍耐特政治伦理学进行系统重构与批判性反思,主要是阐发霍耐特思想发展第二阶段"承认理论完善与正义论构建",同时也兼顾了霍耐特... 王凤才教授新著《承认·正义·伦理——实践哲学语境中的霍耐特政治伦理学》一书试图对霍耐特政治伦理学进行系统重构与批判性反思,主要是阐发霍耐特思想发展第二阶段"承认理论完善与正义论构建",同时也兼顾了霍耐特从承认理论到政治伦理学思想发展的整个轨迹。该书作为《蔑视与反抗》的"姊妹篇",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学界关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最新发展研究的新领域。在作者宏大的学术规划——"批判理论六部曲"中,该书的研究成果处于整个批判理论研究的重要位置。应该说,该书作为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研究的一部力作,为21世纪国内外的霍耐特研究、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研究、当代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当代实践哲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耐特 政治伦理学 王凤才 《承认·正义·伦理——实践哲学语境中的霍耐特政治伦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