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德实践法则的特点及其所涉之困难
1
作者 徐福来 刘绛华 李雪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35,共6页
康德道德哲学的精粹在于其实践法则学说。他希望通过根源于本体界的纯粹理性来制定绝对的、普遍的、纯粹形式性的道德法则,以给人们的行为以绝对的道德价值的指导。但是,康德的实践法则学说存在着内在困难,应该在公共伦理学的领域加以... 康德道德哲学的精粹在于其实践法则学说。他希望通过根源于本体界的纯粹理性来制定绝对的、普遍的、纯粹形式性的道德法则,以给人们的行为以绝对的道德价值的指导。但是,康德的实践法则学说存在着内在困难,应该在公共伦理学的领域加以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实践法则 道德 困难
下载PDF
“尊道贵德”实践法则的生成逻辑
2
作者 曾勇 《老子学刊》 2021年第2期41-49,共9页
“尊道贵德”是《老子》倡导的生命伦理实践法则。这一实践法则的提出,基于如下的生命逻辑:“道生德畜”构成一切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本根依据,“尊道贵德”为生存与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内在统一,统一的原理基础在于“道性自然”;... “尊道贵德”是《老子》倡导的生命伦理实践法则。这一实践法则的提出,基于如下的生命逻辑:“道生德畜”构成一切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本根依据,“尊道贵德”为生存与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内在统一,统一的原理基础在于“道性自然”;修德合道的可能性在于,“德者得(道)也”的一致贯通性与顺任自然的普遍有效性。其基本实践路径表述为,立足个性之“德”,走向融通之“道”;始于“贵德”,终于“尊道”。在“尊其道而贵其德”的实践法则下,走向个体生命价值与宇宙生命价值的融通统一,实现对世俗社会伦理价值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尊道贵德” 实践法则 生成逻辑
原文传递
如何认识与刻画教育不平等:伯恩斯坦编码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兴 姜添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110,共18页
文化再生产现象凸显了不平等的教育结果这一事实,伯恩斯坦就此现象提出令人信服的编码理论,但因其理论涉及许多艰涩词语,阻碍了自身的推广。本文阐述分类、架构、认识法则、实践法则与编码取向之间的交错关系,同时,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解... 文化再生产现象凸显了不平等的教育结果这一事实,伯恩斯坦就此现象提出令人信服的编码理论,但因其理论涉及许多艰涩词语,阻碍了自身的推广。本文阐述分类、架构、认识法则、实践法则与编码取向之间的交错关系,同时,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解释认识法则与实践法则的意义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上述交错关系的筛选法则是存在于编码取向、分类与架构之间的内部逻辑,学术性课程与学术性教学讯息偏好理论性的逻辑活动,这种内部逻辑刚好契合精致性编码,所以高社经学生处于有利的学习位置。由于限制性编码的内部逻辑无法产生这种契合,低社经学生难以获得好的学习表现,因此这种内部逻辑法则可成为改善不平等教育结果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架构 编码取向 认识法则 实践法则 内部逻辑
下载PDF
论马克思创立的实践人类学哲学 被引量:1
4
作者 苗启明 马进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41,共6页
马克思实现了哲学视域的转换1.从“一切存在”转换到“人的社会存在”;2.从“人的类本质”转换到人类的生产交往共同体;3.确认“人类活动”是实践人类学哲学的思考框架;4.明确了哲学的目标理念人类的个体自由、生存合理性与发展规律性;5... 马克思实现了哲学视域的转换1.从“一切存在”转换到“人的社会存在”;2.从“人的类本质”转换到人类的生产交往共同体;3.确认“人类活动”是实践人类学哲学的思考框架;4.明确了哲学的目标理念人类的个体自由、生存合理性与发展规律性;5.强调了哲学的理论旨归从实践上改变“非人世界”,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6.创立了哲学的实践批判原则以实践作为观察世界和社会历史批判的本源;7.确立了实践人类学哲学的边际关系与中心法则等。这几方面共同形成了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实践人类学哲学,这是马克思一生理论关怀的总体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体境域 人类共同体 实践本源论 实践人类学哲学:边际关系与中心法则
下载PDF
《吕氏春秋》生态哲学思想探赜
5
作者 姚海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47-61,共15页
《吕氏春秋》思想承自稷下道学,具有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内涵。从类别和归属来看,属于稷下道家式的生态哲学。在以农业为本的古代社会条件下,《吕氏春秋》以贯通先验与经验的入思向度,建构起了集整体论生态世界观与具体生态实践法则于一... 《吕氏春秋》思想承自稷下道学,具有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内涵。从类别和归属来看,属于稷下道家式的生态哲学。在以农业为本的古代社会条件下,《吕氏春秋》以贯通先验与经验的入思向度,建构起了集整体论生态世界观与具体生态实践法则于一体的独特生态哲学思想。其整体论生态世界观,可谓之为天地人三才之道视域下天道、性命相贯通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具体言之有三:一为天道尚圜,地道尚方;二为天地阴阳,不言而信;三为贵公去私,养有五道。纲下有目,纲举目张。其具体生态实践法则包括道理与本分、生生与因时、律气与制度三大维度。具体言之有四:一是执道循理,审本定分;二是尊生重生,人物共存;三是贵因顺时,因类合宜;四是以律候气,风化建制。深入挖掘《吕氏春秋》内蕴的博大精深、淹贯精微的生态哲学思想,对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与现实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生态哲学 稷下道家 整体论生态世界观 生态实践法则
下载PDF
卢梭与康德伦理思想的比较
6
作者 钟英法 《兰州学刊》 2006年第6期20-21,26,共3页
康德深受卢梭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不是表现为继承和发展,而是表现为震撼和挑战。卢梭伦理思想以情感作为最终的根据和基础,而康德则把道德严格地建立在人类的理性能力之上。但是,卢梭和康德的伦理道德观念无论其具有多么大的差别,有一... 康德深受卢梭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不是表现为继承和发展,而是表现为震撼和挑战。卢梭伦理思想以情感作为最终的根据和基础,而康德则把道德严格地建立在人类的理性能力之上。但是,卢梭和康德的伦理道德观念无论其具有多么大的差别,有一点则是共同的,这就是在他们看来,道德责任的担当者乃是作为个体的人,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无需他人的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情感 实践法则 卢梭 康德
下载PDF
论康德自在之物不可知及其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宋炳延 《浙江学刊》 CSSCI 2004年第5期14-19,共6页
康德哲学一方面高扬主体性 ,使主体成了其对象世界的构造者 ,另一方面又以自在之物限定了主体 ,因为作为现象的基础 ,自在之物是永远不显现、不可知的 ,因而也就成了认识主体的界限。对认识主体的限制虽然突现了人的有限性 ,但并不是对... 康德哲学一方面高扬主体性 ,使主体成了其对象世界的构造者 ,另一方面又以自在之物限定了主体 ,因为作为现象的基础 ,自在之物是永远不显现、不可知的 ,因而也就成了认识主体的界限。对认识主体的限制虽然突现了人的有限性 ,但并不是对人的贬低 ,相反 ,留下了自在物恰恰给人留下了希望。因为自在物作为完整性和统一性的存在。它在任何时候都在提示我们 :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并不仅仅是我们所认识到的那样 ,我们的生活世界还有其他可能性。对自在之物的觉悟、思想会使我们具有能从眼下生活与眼下世界摆脱出来的超越性眼光 ,从而展开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哲学思想 自在之物 主体性 自由 超越性 实践法则 不可知论
下载PDF
对“康德道德律证明”的论述 被引量:1
8
作者 柏林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229-230,共2页
康德通过理论概念分析的方式证明实践法则必须是纯粹形式化的,但这时实践法则只是一个假定,他随即转向对道德律实在性的论证,指出道德律是可以直接意识到的,并进而确立了自由的实在性及意志的自律。康德的这一道德观点其实是一次向“伦... 康德通过理论概念分析的方式证明实践法则必须是纯粹形式化的,但这时实践法则只是一个假定,他随即转向对道德律实在性的论证,指出道德律是可以直接意识到的,并进而确立了自由的实在性及意志的自律。康德的这一道德观点其实是一次向“伦理学的主体主义”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实践法则 道德律
下载PDF
对“康德道德律证明”的论述
9
作者 柏林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7年第1期53-55,共3页
康德通过理论概念分析的方式证明实践法则必须是纯粹形式化的,但这时实践法则只是一个假定,他随即转向对道德律实在性的论证,指出道德律是可以直接意识到的,并进而确立了自由的实在性及意志的自律。康德的这一道德观点其实是一次向“伦... 康德通过理论概念分析的方式证明实践法则必须是纯粹形式化的,但这时实践法则只是一个假定,他随即转向对道德律实在性的论证,指出道德律是可以直接意识到的,并进而确立了自由的实在性及意志的自律。康德的这一道德观点其实是一次向“伦理学的主体主义”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实践法则 道德律
下载PDF
软件技术下的空间形(型)学路径探究
10
作者 王政蒙 《工业设计》 2017年第9期111-113,共3页
"形"有宏观与微观之分,物质世界的形以其独有的客观表象而存在从而构成整个形态世界。然而,不同领域对"形"有不同研究。在建筑、景观、产品设计等领域,形态要素是其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将"空间形态"引... "形"有宏观与微观之分,物质世界的形以其独有的客观表象而存在从而构成整个形态世界。然而,不同领域对"形"有不同研究。在建筑、景观、产品设计等领域,形态要素是其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将"空间形态"引入计算机数字化环境中,并以作者长期以来利用计算机进行"形学"研究所获得的虚拟建造经验为基础,对计算机软件环境下空间形态的生成特点、规律与方式等进行研究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技术 空间形态 研究方法 实践法则
下载PDF
康德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志伟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8-83,共6页
康德不仅在认识领域文现了一场革命,而且在实践领域也同样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建立起了道德形而上学。他通过论证纯粹性的实践形式法则,反思自主性的实践理性活动,阐释完满性的实践终极目的,为我们展示了纯粹先验的自由王国。由此,西方... 康德不仅在认识领域文现了一场革命,而且在实践领域也同样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建立起了道德形而上学。他通过论证纯粹性的实践形式法则,反思自主性的实践理性活动,阐释完满性的实践终极目的,为我们展示了纯粹先验的自由王国。由此,西方传统实践哲学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康德的实践哲学也陷入了内在困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实践法则 实践理性 至善 康德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