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末清初实践礼学发微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万华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48-53,共6页
明末清初的实践礼学思潮,主要是针对明末空疏的学风而兴起的,其代表人物有孙奇逢、陆世仪等人。他们针对当时动荡不安、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重倡儒学经世致用的宗旨,身体力行,实践礼学,重建儒家礼秩。实践礼学思潮在改良风俗、改造理学... 明末清初的实践礼学思潮,主要是针对明末空疏的学风而兴起的,其代表人物有孙奇逢、陆世仪等人。他们针对当时动荡不安、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重倡儒学经世致用的宗旨,身体力行,实践礼学,重建儒家礼秩。实践礼学思潮在改良风俗、改造理学、保存与发扬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他们的努力,传统理学最终成为清王朝的官方主流意识形态,获得了正统、合法的主导地位,从而彰显了儒家文化,奠定了清廷稳定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实践礼学 经世致用
下载PDF
明清时期实践礼学的兴衰:一种基于版本数量统计的分析
2
作者 徐到稳 《清史论丛》 2019年第2期152-163,共12页
实践礼学,是私家编写、以儒家精神指导民间礼仪的学问;是礼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实践性为最大特色,主旨可概括为"以礼化俗"。本文通过筛选有影响力的实践礼学著作,统计各著作的版本数量,发现实践礼学在明清时期确实有个"... 实践礼学,是私家编写、以儒家精神指导民间礼仪的学问;是礼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实践性为最大特色,主旨可概括为"以礼化俗"。本文通过筛选有影响力的实践礼学著作,统计各著作的版本数量,发现实践礼学在明清时期确实有个"转型",但这个"转型"不宜用"从‘私家仪注’的‘家礼学’走向‘以经典为法式’的‘仪礼学’"来概括,宜用"从实践礼学走向考证礼学"来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礼学 《中国古籍总目·经部》 版本数量
下载PDF
试论朱子对儒家道统的礼学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崔涛 韩金燕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8-53,共6页
面对宋学空疏的流弊,朱子认为儒家道统论极易流为主观不实的空谈,于是他将道统论与书院祭祀相结合,严肃地规整了书院祭祀中的道统谱系,这既是他基于儒家道脉实在性、统一性缺失的忧患意识做出的礼学实践行动,也与他长期思考士庶祭祖礼... 面对宋学空疏的流弊,朱子认为儒家道统论极易流为主观不实的空谈,于是他将道统论与书院祭祀相结合,严肃地规整了书院祭祀中的道统谱系,这既是他基于儒家道脉实在性、统一性缺失的忧患意识做出的礼学实践行动,也与他长期思考士庶祭祖礼密切相关。而针对道统祭祀中祭者与被祭者之间的"感格"及统绪非连续性等难题,朱子则以"气类相应"、"动心达气"、"行道传心"等理气论思想进行了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统 实践 书院祭祀 祭祖 理气论
下载PDF
以礼变俗:传统礼学推进乡村德治现代化的路径探析——基于北山学派的礼学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余慧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0-103,112,共5页
“礼”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规范,是构建现代化乡村礼俗秩序、实现精神富有的文化之源,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自南宋以来,金华北山学派作为“紫阳之嫡脉”,以敦化导民、醇厚乡俗为目的,在积极参与地方治理和家族规范构建的... “礼”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规范,是构建现代化乡村礼俗秩序、实现精神富有的文化之源,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自南宋以来,金华北山学派作为“紫阳之嫡脉”,以敦化导民、醇厚乡俗为目的,在积极参与地方治理和家族规范构建的礼仪实践中体现出强烈的仁学追求。当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可借鉴北山学派“以礼化俗、德业相劝”的礼学实践,从礼法结合、德业相劝、礼乐并举三个维度,构建道德意识和法律精神兼顾、致富理念与关怀精神相结合、乡土情怀与现代思维相衔接的乡村德治现代化建设路径,为进一步推动形成与共同富裕目标相匹配的乡村礼俗秩序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乡村德治 变俗 北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