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2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持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相统一的哲学意蕴——兼论实践能动性与认识能动性的关系
1
作者 王正明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33-35,共3页
从哲学角度审视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它是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作用的三十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发挥实践能动性和认识能动性的过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的统一。
关键词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实践能动性与认识能动性
下载PDF
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翻译实践能动性研究
2
作者 孙晓曼 张庆华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8-135,共8页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动性对于提高其翻译能力和翻译实践效果起着关键作用,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社会文化理论,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翻译硕士研究生翻译实践能动...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动性对于提高其翻译能力和翻译实践效果起着关键作用,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社会文化理论,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翻译硕士研究生翻译实践能动性的维度和水平。研究发现:(1)翻译硕士研究生的翻译实践能动性可划分为情感认同、过程控制和自我驱动三个维度;(2)64.9%的学生翻译实践能动性总水平偏低,且翻译实践能动性三个维度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自我驱动维度得分最低。本文可为创新翻译实践研究视角、提高翻译硕士研究生翻译实践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 能动性 翻译实践 社会文化理论
下载PDF
实践——认识能动性的心理基因机制探索
3
作者 陈红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20,62,共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全过程理解认识的本质与规律。实践——认识过程中能动性的两个飞跃都是信息的加工、变换、组织过程。认识主体的自组织程序信息称为心理基因。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能动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全过程理解认识的本质与规律。实践——认识过程中能动性的两个飞跃都是信息的加工、变换、组织过程。认识主体的自组织程序信息称为心理基因。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能动性飞跃源于心理基因对信息资料的组织。从认识向实践的能动性飞跃源于心理基因对外界物质、能量、信息的控制,即将意识信息组织为后者的序。实践检验、修正、发展认识则与心理基因的控制反馈和变异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认识 能动性 飞跃 心理基因
下载PDF
中医理论中认识能动性和实践性思想的反映 被引量:2
4
作者 华红 《甘肃中医》 2003年第6期42-44,共3页
从中医基础理论中认识能动性和实践性思想反映的两方面,探讨了中医学辨证思维的科学性,其符合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 中医理论 能动性 实践
下载PDF
实践理性的自然基础——中国哲学对意识能动性的理解 被引量:7
5
作者 孙利天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18,共7页
人性即意识能动性 ,中西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对意识能动性反思规定的不同方向和结果。西方哲学把人的意识能动性理解为超越感觉经验的理论理性的能动性 ,形成了西方哲学理性主义形而上学传统。中国哲学把人的能动性理解为超越禽兽的道德... 人性即意识能动性 ,中西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对意识能动性反思规定的不同方向和结果。西方哲学把人的意识能动性理解为超越感觉经验的理论理性的能动性 ,形成了西方哲学理性主义形而上学传统。中国哲学把人的能动性理解为超越禽兽的道德理性的能动性 ,形成了中国哲学的道德形而上学传统。中国道德形而上学的合理性及其世界意义在于 ,人的满足自身生存的自然需求就内在地包含着实现自身的界限和规则 ,即“良知”、“良能” ,从而实现了性与理、天与人的内在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意识能动性 实践理性 自然基础
下载PDF
能动性与受动性:生命实践的双重之维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再林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6-44,共9页
广义的实践概念是一种生命实践的概念,而生命实践理应包括能动性与受动性这两个方面。在人类哲学史上,生命实践的这一双重维度不仅体现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灵与肉之间,不仅体现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现象学式的身体行为与实用主义式的身体... 广义的实践概念是一种生命实践的概念,而生命实践理应包括能动性与受动性这两个方面。在人类哲学史上,生命实践的这一双重维度不仅体现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灵与肉之间,不仅体现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现象学式的身体行为与实用主义式的身体行为之间,亦以所谓的"儒道之辨"、所谓的"理学、心学之辨"贯彻于整个中国古代的践行理论讨论之中。其实,正如古人的"阴阳合德"思想表明的那样,能动性和受动性双方在人类生命实践中始终是须臾不可分的,任何完善而完美的人类生命实践活动都是能受一体活动的体现。认识到这一点,不仅有助于克服现代实践观中日益膨胀的"唯心主义",也为我们走出现代主义文明与后现代主义文明的两难选择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启迪和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实践 能动性 受动性 阴阳合德
下载PDF
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 被引量:2
7
作者 孟春 杨铁滨 王海滨 《高教学刊》 2020年第1期104-106,共3页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要通过对课程设计重要性的强调提高学生对课程设计的重视程度,使学生在思想...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要通过对课程设计重要性的强调提高学生对课程设计的重视程度,使学生在思想上有较好完成课程设计的主观意愿;其次,通过设计任务书对学生产生完成任务的压力感,并转化为学生个人的有效内驱动力,使学生能主动调动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要达到预期的效果,突出重点,加强过程指导也是必不可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主观能动性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双重出发点”议题辨析——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看“物质始基性”和“自由能动性实践”间的辩证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雪阳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87,共7页
仅从表述而言,《德意志意识形态》似乎陷入了一种难以否认的表述矛盾,即在将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点标明为"直接生活物质生产"的同时却又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因而,有学者开始质疑:历史唯物主义的出... 仅从表述而言,《德意志意识形态》似乎陷入了一种难以否认的表述矛盾,即在将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点标明为"直接生活物质生产"的同时却又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因而,有学者开始质疑: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到底是"物质生产实践"还是"现实的个人"?事实上,"物质生产实践"和"现实的个人"并不构成如言辞上所呈现出的那般对立与矛盾,换言之,二者实质具有高度共通性、涵摄性、圆融性。真正处于历史唯物主义体系辩证两极的乃是:"物质始基性"同"现实的个人"之"自由能动性实践"。唯有深入辨析并真正理解这一对辩证关系,才能有效避免庸俗"经济决定论"指认及建基于僵化结构主义之上的"历史无主体"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始基性 能动性实践 历史主体
下载PDF
讨论式教学的能动性及实践 被引量:3
9
作者 阎贺静 段春红 韩晓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3期34-35,共2页
对讨论式教学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同时根据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尝试了采用基于问题的讨论式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实践经验的分析和总结,对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在现有条件下实施讨论式教学提出了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讨论式教学 能动性 实践
下载PDF
论主体能动性在认识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淼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34-35,共2页
 主体具有能动性,表现主体能动的选择性、目的性和创造性在对客体的认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主体能动性所产生的认识结果是否正确要依靠实践检验,认识与实践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主体在认识活动中能动作用的发挥要受到主体所...  主体具有能动性,表现主体能动的选择性、目的性和创造性在对客体的认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主体能动性所产生的认识结果是否正确要依靠实践检验,认识与实践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主体在认识活动中能动作用的发挥要受到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所使用的认识工具和所认识对象的自身规律性等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但人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学习专业知识和运用科学方法充分有效地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从而形成对客体的正确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主体 能动性 客体 认识
下载PDF
论影响主体认识能动性的主观因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喜道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7-89,共3页
主体在实践中获得并证明了认识的能动性。辩证唯物主义正是在强调认识的能动性这一基础上超越了旧唯物主义。而认识的能动性是受认识主体自身因素的影响的。本文仅从主体方面探讨了影响认识能动性的主观因素,分析了主体的目的动机、情... 主体在实践中获得并证明了认识的能动性。辩证唯物主义正是在强调认识的能动性这一基础上超越了旧唯物主义。而认识的能动性是受认识主体自身因素的影响的。本文仅从主体方面探讨了影响认识能动性的主观因素,分析了主体的目的动机、情感意志、利益价值和知识经验对认识能动性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认识 能动性 目的动机 情感意志 利益价值 知识经验
下载PDF
“被认识”问题与客体能动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卫平 《求索》 CSSCI 2001年第5期67-69,共3页
本文指出了“被认识”问题在今天的普遍性和紧迫性 ,主张把“被认识”作为一个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加以研究。同时说明了研究这一问题的具体科学基础以及这一问题需要研究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 认识 认识 客体能动性
下载PDF
论实践的客观性与能动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岸起 《晋阳学刊》 2004年第5期42-44,共3页
人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具有客观性,另一方面具有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客观性和能动性的统一。研究实践的客观性与能动性及其关系,有助于人们正确地理解实践的主体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积极的实践的主体性的活力... 人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具有客观性,另一方面具有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客观性和能动性的统一。研究实践的客观性与能动性及其关系,有助于人们正确地理解实践的主体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积极的实践的主体性的活力,防止和避免消极的实践的主体性的发生,把实践的主体性建构在科学的基础上,以保证积极的实践的主体性获得充分地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实践的客观性与能动性及其关系,不仅在理论上是必要的,而且在现实上也是有价值的。对实践的客观性与能动性及其关系的分析与研究,需要大量的新成果、新事实来丰富和发展。随着实践的客观性与能动性及其关系的深入研究,整个人类的实践的主体性水平将大大地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客观性 能动性
下载PDF
高校思政实践课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映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32-134,共3页
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是解决高校思政实践课教学困境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学生需求、教师魅力及课程设计等方面对高校思政实践课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给予了初步的思考。
关键词 思政实践 激发 主观能动性
下载PDF
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对毛泽东主观能动性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喜荣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17,共4页
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实践主体性思想,要求从实践出发来理解人,既要从客体、客观方面理解人,又要从主体、主观方面来理解人,毛泽东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正是对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的继承发展,文章具体分析了毛泽东的唯物论思想侧... 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实践主体性思想,要求从实践出发来理解人,既要从客体、客观方面理解人,又要从主体、主观方面来理解人,毛泽东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正是对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的继承发展,文章具体分析了毛泽东的唯物论思想侧重于从客观方面来理解人,他的辩证法思想则侧重于从主观方面来理解人,只有将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起来,才能实现人的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和双重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主观 客观 主观能动性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动性受制困境及有效疏导策略
16
作者 陈群 肖亚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08-111,共4页
大学生是社会实践的核心参与者和最终受益者,其能动性发挥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实践成果的好坏和自身受益的多寡。当前,外部实践环境的破坏和内在主体动力的匮乏相互叠加,共同构成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动性的双重困境。通过认知调整、朋辈... 大学生是社会实践的核心参与者和最终受益者,其能动性发挥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实践成果的好坏和自身受益的多寡。当前,外部实践环境的破坏和内在主体动力的匮乏相互叠加,共同构成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动性的双重困境。通过认知调整、朋辈互助、目标控制、时间运筹等疏导策略对大学生心理状态施加积极影响,能够帮助其成功化解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能动性 困境 疏导策略
下载PDF
论康德认识论的主体能动性
17
作者 宋惠芳 《东岳论丛》 CSSCI 1999年第3期105-107,共3页
主体能动性是认识论的一个古老而重要的问题,也是康德认识论的核心。康德提出了自己关于认识论的基本观点:物自体提供感性材料,主体自我提供认识形式,并首次对主体能动性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具体论证。
关键词 康德 认识 主体能动性
下载PDF
论康德认识主体能动性思想
18
作者 徐瑞康 《江海学刊》 1988年第5期101-106,共6页
康德认识论是欧洲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综合”;其任务就在于“克服两种世界观,两种对认识问题的片面的,因而是错误的观点——独断论和怀疑论”。康德的“综合”是其认识论的重要概念。这种“综合”旨在把经验论和唯理论各自所片面... 康德认识论是欧洲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综合”;其任务就在于“克服两种世界观,两种对认识问题的片面的,因而是错误的观点——独断论和怀疑论”。康德的“综合”是其认识论的重要概念。这种“综合”旨在把经验论和唯理论各自所片面强调的、在他那里是两种来源各不相同而互相隔裂了的认识,即感性和知性、直观和概念外在地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能动性 康德 认识问题 唯理论 经验论 认识 世界观 怀疑论
下载PDF
在激发青年特有之主观能动性中增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认同感——兼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革命的实践”概念
19
作者 刘歆立 李文博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11期90-93,共4页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了以"改变世界"为价值旨趣与行动指向的"革命的实践"的崭新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旧唯物主义关于环境和教育作用上的机械观点进行了批判,高扬了在人和世界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与...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了以"改变世界"为价值旨趣与行动指向的"革命的实践"的崭新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旧唯物主义关于环境和教育作用上的机械观点进行了批判,高扬了在人和世界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与主观能动性作用。在大学生中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场复杂而深刻的个人"三观"除旧布新的思想革命,在引领大学生认同核心价值的具体实践中,要以习近平在庆祝建党95周年讲话中提出的"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为要求,尊重大学生固有的主体地位,从其所处人生阶段特有的追梦理想之激情理性、求新求异的求知理性、明辨是非的辩证理性、富于正义感的道德理性中来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巴哈的提纲 主观能动性 核心价值 革命的实践 大学生
下载PDF
实践·能动性·受动性
20
作者 陈仕伟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2-44,共3页
实践是人特有的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并且总是在人的意识参与指导下进行的。意识的作用表现出人的能动性 ,实践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由于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 ,是外在于人的 ,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受动的过程。所以在实践的过... 实践是人特有的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并且总是在人的意识参与指导下进行的。意识的作用表现出人的能动性 ,实践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由于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 ,是外在于人的 ,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受动的过程。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 ,不但要看到人的能动性 ,也要看到人的受动性。这样才能对实践的过程做出更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能动性 受动性 目的计划 选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