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读者反应理论下的《变色龙》解读
1
作者 夏二姣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10期61-63,共3页
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读者与文本的互动。解读文本过程中教师常以“理想的读者”姿态面对学生这群“实际的读者”,从而拉大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以《变色龙》为例,透过填补小说中的空白,从“实际的读者”出发,召唤出“理想的读者”,围... 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读者与文本的互动。解读文本过程中教师常以“理想的读者”姿态面对学生这群“实际的读者”,从而拉大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以《变色龙》为例,透过填补小说中的空白,从“实际的读者”出发,召唤出“理想的读者”,围绕“谁是'变色龙'”进行批判性阅读、创意性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促使学生走向深层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反应理论 理想的读者 实际的读者 召唤结构 《变色龙》
下载PDF
性别政治还是婚姻约束——《一小时的故事》的主题及其在当代中国读者中的接受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杰伟 唐伟胜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0-46,共7页
关于凯特.肖邦(Kate Chopin)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The Story of an Hour)的主题,以往的研究认为,该小说主要涉及反抗男权压迫的女性意识觉醒以及在男性中心主义背景下女性追求自由的困境。但近来又有学者提出,该小说并不涉及性... 关于凯特.肖邦(Kate Chopin)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The Story of an Hour)的主题,以往的研究认为,该小说主要涉及反抗男权压迫的女性意识觉醒以及在男性中心主义背景下女性追求自由的困境。但近来又有学者提出,该小说并不涉及性别政治,而仅涉及婚姻枷锁与单身自由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一小时的故事》的阅读调查,本文旨在揭示,多数当代中国读者(尤其是有较高文化层次的读者)认为该小说的主题是多层次的,但主要涉及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意识的觉醒,但对这种女性意识,男女读者又表现出相当复杂的伦理态度。我们认为,《一小时的故事》多层主题的起因在于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读者对小说人物的复杂伦理态度则是文本外框架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小时的故事》 主题 中国实际的读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