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象性本体论之解构——海德格尔《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引言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一兵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68,288,共7页
《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讲座的主要内容是解构传统本体论:以实际性的此在生存取代对象性世界本原的基始探究。在海德格尔看来,对象性的本体论被遗忘的真正根据——存在者之存在,正是要通过此在实际性生存的解释学,重新生成为追问存... 《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讲座的主要内容是解构传统本体论:以实际性的此在生存取代对象性世界本原的基始探究。在海德格尔看来,对象性的本体论被遗忘的真正根据——存在者之存在,正是要通过此在实际性生存的解释学,重新生成为追问存在的非理论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 实际
下载PDF
海德格尔实际性解释学的两重突围
2
作者 黄小洲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6-51,共6页
海德格尔1923年夏季学期在弗莱堡的讲座《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可以看作是融合现象学与解释学工作的集中表达,同时也可以视为《存在与时间》的先行大纲。海德格尔的所谓"存在论"就是"实际性的解释学",而所谓... 海德格尔1923年夏季学期在弗莱堡的讲座《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可以看作是融合现象学与解释学工作的集中表达,同时也可以视为《存在与时间》的先行大纲。海德格尔的所谓"存在论"就是"实际性的解释学",而所谓"实际性"就是指此在的生存或生活,因而"实际性的解释学"也可以称为"此在的解释学"或"此在的现象学的解释学"。但是,要把胡塞尔的现象学与狄尔泰的解释学这两种看似水火不相容的哲学结合在一起,这是十分有难度的。无疑,海德格尔的两重突围在于对现象学和解释学都作出了某种改造,他把狄尔泰的方法论解释学提升到本体论解释学,并且把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改造成解释学的现象学。伽达默尔从海德格尔的这种工作得到启发,并在他自己的解释学充分加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实际解释 现象学
下载PDF
此在在其当下性的解释道路——海德格尔《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解读
3
作者 张一兵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30,共7页
在1923年题为《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的讲座中,海德格尔提出,解释学讨论的主题不是已经死去的学术文本,而是文本背后每一个当下的此在生存。由此他认定,解释学的真正学术任务是将此在在其自身中的存在基本特性中显现出来。此在不是... 在1923年题为《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的讲座中,海德格尔提出,解释学讨论的主题不是已经死去的学术文本,而是文本背后每一个当下的此在生存。由此他认定,解释学的真正学术任务是将此在在其自身中的存在基本特性中显现出来。此在不是实体性的"人",任何此在生存都只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现实条件下的在此生存。此在之"此"是被证伪的在场性。所以,不要简单地说无"此"的一般人的"人"和"个人","个人"生存总是已经处于一种今日的公众被解释状态之中的。此在在公众闲言中表达方式就是今日作为教化出现的历史意识和哲学意识。存在论意义上的解释学就是要"揭示在这种具体的对所形成的真实现象正确的看",即看到此在在其存在特征中的"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 “此在”
下载PDF
遗嘱解释论 被引量:5
4
作者 龙翼飞 窦冬辰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96-112,共17页
遗嘱自由是私法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作为意思表示主要工具和载体的语言文字常常充满着歧义,并由此出现漏洞,因此往往对其有解释的必要。建立完善的遗嘱解释体系事关遗嘱人遗愿能否顺利实现,也体现了国家对遗嘱自由的尊重。遗嘱解释的... 遗嘱自由是私法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作为意思表示主要工具和载体的语言文字常常充满着歧义,并由此出现漏洞,因此往往对其有解释的必要。建立完善的遗嘱解释体系事关遗嘱人遗愿能否顺利实现,也体现了国家对遗嘱自由的尊重。遗嘱解释的体系包括对遗嘱的实际解释以及推定性解释规则(任意性规范)。在实际解释后仍无法探求遗嘱人真实意思的,方能适用推定性解释规则。在民法典中,须对两种解释规则所涉及的法律条文进行妥善安置,将实际解释的相关规则规定于总则编中,将推定性解释规则规定于继承编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嘱行为 法律行为解释 实际解释 任意性规范 继承编
下载PDF
“人”与实际性此在的常人化夷平——海德格尔《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解读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一兵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共8页
1923年海德格尔在《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中提出了替代抽象的"人"学的此在实际生存论,然而这却是以沉沦于世为本质的悲苦证伪。此在当下的实际性生存,是常人化的公众被解释状态建构起来的今日,在这种被夷平化的平日之中,... 1923年海德格尔在《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中提出了替代抽象的"人"学的此在实际生存论,然而这却是以沉沦于世为本质的悲苦证伪。此在当下的实际性生存,是常人化的公众被解释状态建构起来的今日,在这种被夷平化的平日之中,常人在而此在不在。这也是大学常人学术场中被遮蔽起来的秘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实际性的解释 此在 平日 常人
原文传递
实际生命:此在是一个在世界中的存在——海德格尔《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解读 被引量:6
6
作者 张一兵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10,共6页
传统哲学认识论中的误解:一是主—客体二元模式;二是所谓无立场的客观性。这是海德格尔让我们预先要拒绝的误入歧路的两种陷阱入口。这个世界不是主—客体二分中的物性对象实在之总和,此在存在之所在的世界就是此在生存所遭遇的事情。... 传统哲学认识论中的误解:一是主—客体二元模式;二是所谓无立场的客观性。这是海德格尔让我们预先要拒绝的误入歧路的两种陷阱入口。这个世界不是主—客体二分中的物性对象实在之总和,此在存在之所在的世界就是此在生存所遭遇的事情。遭遇即是场境的当下建构。由此,周围世界不是对象性客体之和,它就是此在去存在中的指引性建构本身,指引即周围性之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 主-客体二元模式 世界 遭遇 意蕴
原文传递
教化:今日的被解释状态——海德格尔《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一兵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21,共9页
在海德格尔看来,一个时代的教化意识就是一种公众化和夷平化的常人意识,它通常是指大学和学术场中"占统治地位的解释方向"。当一种深刻的学术思想生成为学术场中的公众的被解释状态时,它就成为意识形态意义上的"今日&qu... 在海德格尔看来,一个时代的教化意识就是一种公众化和夷平化的常人意识,它通常是指大学和学术场中"占统治地位的解释方向"。当一种深刻的学术思想生成为学术场中的公众的被解释状态时,它就成为意识形态意义上的"今日"。历史意识中的图表化认知和哲学意识中的有序等级结构,就是一种深刻的学术"今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 教化 历史意识 哲学意识
原文传递
海德格尔:实际性解释学的现象学道路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一兵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26,共5页
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有意义的"决定性的因素"已经由胡塞尔提出来了:现象不是感性的对象,而是某物对象性存在的突现方式。当你面对一个似乎是自在的认知对象时,其实你没有注意到这个假想对象的被建构性,因为你并没有真正发现&q... 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有意义的"决定性的因素"已经由胡塞尔提出来了:现象不是感性的对象,而是某物对象性存在的突现方式。当你面对一个似乎是自在的认知对象时,其实你没有注意到这个假想对象的被建构性,因为你并没有真正发现"对象"本身是如何显现为对面站立的东西的。任何成为对象的东西必生成于一种"一定的看",这个能看到本身就是被建构的,因你能看到一个东西,是由于你已经在关于这一事物的一定的实际存在中熟悉和了解它。在海德格尔这里,现象学是方法论的入门,是一条在其上行走的思想道路,关键是我们要能够学会真正的倾听和思考,要把其中真正的可能性开放出来,而并非将其变成一种死去的理论和学问。任何把现象学凝固成一种哲学体系的做法都将被贬谪,胡塞尔也不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 现象学 胡塞尔
原文传递
《山海经》原貌及本质探讨
9
作者 徐显之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2期54-55,共2页
历史上第一个对《山海经》的某些内容感到不解而质疑的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在《天问》中问的问题,不少出自于《山海经》.历史上第一个对《山海经》作出比较合乎实际解释的,是晋代郭璞.以后历代学者都作了不懈的努力,对后人正确理解... 历史上第一个对《山海经》的某些内容感到不解而质疑的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在《天问》中问的问题,不少出自于《山海经》.历史上第一个对《山海经》作出比较合乎实际解释的,是晋代郭璞.以后历代学者都作了不懈的努力,对后人正确理解《山海经》,作了不朽的贡献.虽然如此,但迄今为止,对《山海经》的全部原貌及其本质,仍有待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山经》 氏族社会 正确理解 原貌 实际解释 爱国诗人 《天问》 图腾 塔里木河
下载PDF
“前理论的东西”与“形式指引”——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时期对哲学的重新界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永刚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7-392,共6页
出于对当时哲学现状的不满,海德格尔重新界定了哲学。他根据"问题体验"区分了"理论的东西"与"前理论的东西",认为哲学真正的研究对象是"前理论的东西";而要考察"前理论的东西"就要摒... 出于对当时哲学现状的不满,海德格尔重新界定了哲学。他根据"问题体验"区分了"理论的东西"与"前理论的东西",认为哲学真正的研究对象是"前理论的东西";而要考察"前理论的东西"就要摒弃"普遍化"方法而采用"形式指引"方法。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提出了"实际性的解释学现象学",这是对狄尔泰的生命哲学和胡塞尔现象学的超越,但"形式指引"作为一种方法也不可避免地带有理论化特征,因而最终为海德格尔所放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理论的东西 形式指引 实际性的解释学现象学
下载PDF
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中的实践哲学问题
11
作者 宋蕊 《大观周刊》 2012年第34期24-24,共1页
实践哲学问题作为海德格尔哲学思想尤其是早期思想中突出的特征,不仅表现了海氏哲学对人的生存一以贯之的关注,同时把哲学自身的研究引向了对于生命实践的探究。以前期的实际性解释学作为开端,到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海德格尔澄明了... 实践哲学问题作为海德格尔哲学思想尤其是早期思想中突出的特征,不仅表现了海氏哲学对人的生存一以贯之的关注,同时把哲学自身的研究引向了对于生命实践的探究。以前期的实际性解释学作为开端,到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海德格尔澄明了一种生命实践的存在论境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解释 此在 生命 实践哲学
下载PDF
视域差与翻译解释的度——从哲学诠释学视角看翻译的理想与现实 被引量:32
12
作者 朱健平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2,共8页
翻译标准要求译者在翻译中应把握理想的解释度,翻译现实则表明,翻译中实际的解释度常会偏离理想的解释度。理想的解释度和实际的解释度均与视域差有关:目的语文化与源语文本的视域差影响理想的解释度,译者与源语文本的视域差影响实际的... 翻译标准要求译者在翻译中应把握理想的解释度,翻译现实则表明,翻译中实际的解释度常会偏离理想的解释度。理想的解释度和实际的解释度均与视域差有关:目的语文化与源语文本的视域差影响理想的解释度,译者与源语文本的视域差影响实际的解释度,译者与源语文本的视域差以及译者与目的语文化的视域差则是导致实际的解释度偏离理想解释度的根本原因。理想的解释度是一种动态的存在,它与目的语文化和源语文本的视域差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域差 理想的解释 实际解释 翻译标准 哲学诠释学
原文传递
伦理学与解释学
13
作者 窦绪凯(译) 《伦理学术》 2018年第2期76-89,共14页
在现代,伦理学与解释学已经处于相互关联之中,其结果之一就是实践哲学的总体化。这一总体化由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借助对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的转化而分别相对独立地加以发展。海德格尔的方案是实际性的解释学,关注的是此在的实际生活,但... 在现代,伦理学与解释学已经处于相互关联之中,其结果之一就是实践哲学的总体化。这一总体化由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借助对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的转化而分别相对独立地加以发展。海德格尔的方案是实际性的解释学,关注的是此在的实际生活,但由此却导致原本意义上的实践理性不再是实践的;伽达默尔从海德格尔的方案出发,其关注点则在于传统与理解之间的关联,由此强调实践理性的解释学特征,但在伽达默尔这里却没有相应的哲学伦理学的解释学表达。不过,两者的思考却启示一种哲学伦理学的解释学方案的发展方向:从理论角度出发对此在存在学进行重构和重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哲学 海德格尔 实际性的解释 伽达默尔 实践智慧
原文传递
海德格尔1923年夏季学期讲座的要义及其他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卫平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0-123,共14页
海德格尔1923年夏季学期的讲座是其弗莱堡早期思想的总结性文献,它最终确立了以"实际性的解释学"为核心的海德格尔思想的开端。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个讲座的基本概念、观点的内涵和联系,揭示了它们深刻的理论价值以及对后来伽达... 海德格尔1923年夏季学期的讲座是其弗莱堡早期思想的总结性文献,它最终确立了以"实际性的解释学"为核心的海德格尔思想的开端。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个讲座的基本概念、观点的内涵和联系,揭示了它们深刻的理论价值以及对后来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影响,着重突出了这个讲座的两个方面的意义:对海德格尔自己思想起点的意义以及在现代解释学转向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论 实际性的解释 现象学 生命 海德格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