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岩自调节成拱特性的实验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梁晓丹 赵坚 宋宏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6-102,共7页
本文在围岩应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物理实验模拟和数值计算,分析了由于隧道开挖后应力变化引起的围岩自调节成拱的特性及相关影响因素作用下的压力拱成拱规律。在本文中,将压力拱内边界距洞口的距离和拱体厚度作为判定压力拱成拱和评价... 本文在围岩应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物理实验模拟和数值计算,分析了由于隧道开挖后应力变化引起的围岩自调节成拱的特性及相关影响因素作用下的压力拱成拱规律。在本文中,将压力拱内边界距洞口的距离和拱体厚度作为判定压力拱成拱和评价围岩稳定的参数。当内边界靠近隧道洞口,围岩基本稳定;压力拱的厚度小意味着需要较少的岩体来承担拱体自身和其上岩体的荷载。在此基础上,运用平面应变相似模拟实验模拟隧道开挖过程,对开挖过程中洞口周围应力升高区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明确了压力拱的成拱,以及随着距离洞口越近变形增加的幅度越大等现象。运用数值分析发现,随着节理的间距的减小,压力拱内边界靠近洞口,压力拱厚度增大;在2组节理围岩中,节理倾角分别为30°和60°时,成拱最不利;而节理的黏结强度对压力拱成拱的影响程度与节理摩擦角的大小相关联,摩擦角大于20°时,节理黏结强度对压力拱成拱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拱特性 实验及数值分析 内边界 厚度 节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