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骨形成蛋白-2的cDNA探针的实验合成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宏杰 平飞云 《浙江创伤外科》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合成并标记人骨形成蛋白-2(hBMP-2)的cDNA探针。方法从人髁状突骨折标本中提取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扩增出hBMP-2成熟肽编码区基因的cDNA片段,将其插入pGEM-T质粒中,并转化到大肠杆菌;...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合成并标记人骨形成蛋白-2(hBMP-2)的cDNA探针。方法从人髁状突骨折标本中提取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扩增出hBMP-2成熟肽编码区基因的cDNA片段,将其插入pGEM-T质粒中,并转化到大肠杆菌;挑选阳性克隆培养,提取重组质粒,并作核苷酸序列分析;用限制性内切酶单酶切后,再经地高辛标记检测试剂盒随机引物法标记,合成地高辛标记的BMP-2cDNA探针;利用这一探针作人颌骨成骨性骨肉瘤标本中BMP-2mRNA表达的原位杂交研究,以鉴定探针的可靠性。结果通过实验方法合成了hBMP-2cDNA探针,利用这一探针的原位杂交研究证实颌骨成骨性骨肉瘤中有BMP-2mRNA表达。结论自行合成并标记的人BMP-2cDNA探针,性状稳定、可靠,能够应用于BMP-2mRNA表达的原位杂交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形成蛋白-2 CDNA探针 实验合成 基因克隆 原位杂交 骨肉瘤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的实验合成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田从学 《陶瓷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20-24,共5页
本文采用中和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制备HA ,并分析讨论了温度、pH值、加料方式、加料速率及超声波等对合成HA的影响。成品用化学分析法测定Ca P值 ,部分采用X射线衍射法 (XRD)和电镜照相 (SEM)来鉴定样品HA的纯度。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实验合成 研究 中和反应 复分解反应 温度 PH值 加料方式 加料速率 超声波 磷酸钙陶瓷
下载PDF
盐酸普鲁卡因实验合成条件的改革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冰 蔡小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20期179-180,共2页
目的针对目前很多高校学生做盐酸普鲁卡因合成实验时,实验结果几乎为零的现象,本文针对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条件进行了改革,提高了产品的收得率和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同时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方法通过二甲苯对对硝基苯甲酸进行脱水酯... 目的针对目前很多高校学生做盐酸普鲁卡因合成实验时,实验结果几乎为零的现象,本文针对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条件进行了改革,提高了产品的收得率和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同时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方法通过二甲苯对对硝基苯甲酸进行脱水酯化、利用铁粉还原硝基、再加浓盐酸成盐的方法得到盐酸普鲁卡因。结果改革后的实验条件有利于实验教学和学生实验。结论此方法可用于实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普鲁卡因 实验合成 改革
下载PDF
1.4-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实验合成 被引量:1
4
作者 匡滨海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133-134,共2页
控制心血管平滑肌细胞外 Ca^(2+)向细胞内流的药物称为钙拮抗剂。1.4-二氢吡啶型钙拮抗剂已公认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新型药物,临床疗效突出,其代表药有尼群地平,尼莫地平、尼卡地平、尼索地平、非洛地平。
关键词 钙拮抗剂 1.4-二氢吡啶 心血管疾病 实验合成方法
下载PDF
引入逆向思维和设计理念的有机合成实验教学改革——以基于逆合成分析法的肉桂酸合成为例
5
作者 郑媛 兰泉 +3 位作者 查正根 李玲玲 蒋俊 朱平平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6期207-213,共7页
以经典有机化学实验项目——肉桂酸的合成为例,介绍在有机合成实验教学中引入逆向思维的教学设计,经改进后,实验融入了丰富的思政元素,逆向推理思维模式的引入,避免了“照方抓药”式的实验教学;学生通过探究多条合成路线构建目标分子,... 以经典有机化学实验项目——肉桂酸的合成为例,介绍在有机合成实验教学中引入逆向思维的教学设计,经改进后,实验融入了丰富的思政元素,逆向推理思维模式的引入,避免了“照方抓药”式的实验教学;学生通过探究多条合成路线构建目标分子,进一步加深了对有机合成内涵的理解;本项目融入了三项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确保了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分析 有机合成实验 诺贝尔奖成果 逆向推理思维模式 肉桂酸的合成
下载PDF
树状聚合物合成实验融入高分子化学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6
作者 施雪涛 郑轲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2期185-186,211,共3页
设计了树状聚合物的合成实验,所得树状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该实验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加深对开环聚合理论的理解,掌握分子量测试方法,熟悉高分子常用表征手段,掌握相关仪器操作规则。另外,还将通过实验的趣味性,提高同... 设计了树状聚合物的合成实验,所得树状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该实验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加深对开环聚合理论的理解,掌握分子量测试方法,熟悉高分子常用表征手段,掌握相关仪器操作规则。另外,还将通过实验的趣味性,提高同学们学习高分子化学课程的兴趣,增强同学们的专业认同感,使同学加深了解科学前沿,提升科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状聚合物 高分子化学 合成实验 教学实践
下载PDF
经典肉桂酸合成实验的改进与拓展
7
作者 高庆英 罗涛 +6 位作者 苏建源 俞超凡 李家柱 焉炳飞 李文佐 张震 刘义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5期243-250,共8页
肉桂酸合成实验是高等学校现行《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单列基础实验。该实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残余苯甲醛气味难闻、原料对水敏感、购存困难、高温副产物多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对经典肉桂酸合成实验进行了改进:... 肉桂酸合成实验是高等学校现行《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单列基础实验。该实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残余苯甲醛气味难闻、原料对水敏感、购存困难、高温副产物多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对经典肉桂酸合成实验进行了改进:采用苯甲醛/丙二酸/三乙烯二胺的均相反应体系制备肉桂酸,采用亚硫酸氢钠洗涤、萃取的后处理方法去除残余苯甲醛,使其更符合现代实验教学和绿色化学的要求。改进后的实验不仅可有效去除难闻的残余苯甲醛,还具有原料稳定性好、价格低廉、后处理操作简单等优点。通过增加波谱学表征、柱色谱分离等环节,该实验可以拓展为以精细化学品阿魏酸为合成目标的8学时综合性创新实验,提高对学生化学综合素质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酸 合成实验 亚硫酸氢钠 实验创新
下载PDF
新工科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探索——以“纳米材料合成制备实验”课程改革为例
8
作者 姜前蕾 刘晶冰 王如志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0期61-65,共5页
“纳米合成制备实验”课程是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的必修环节实验课程。针对目前传统工科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新工科建设的发展趋势,以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为目标,对“纳米材料合成制备实验”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 “纳米合成制备实验”课程是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的必修环节实验课程。针对目前传统工科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新工科建设的发展趋势,以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为目标,对“纳米材料合成制备实验”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主要措施包括:以科教融合设计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教学效率;以多元化考核完善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改进教学并提高质量。通过以上改革探索,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升。第一届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毕业班深造率为61.1%,就业率达97.2%,表明北京工业大学“纳米材料合成制备实验”课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新工科背景下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其他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路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合成制备实验 教学改革 创新型工程人才
下载PDF
工学一体背景下的《精细有机合成实验》教学探索
9
作者 代坤 任兰正 +3 位作者 王金秀 祝英忠 刘家扬 孙轶民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47-148,129,共3页
基于创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产学研融合的办学目标和应用化学专业培养目标,我们针对《精细有机合成实验》课程实验内容与企业生产脱钩、工艺设计环节较少、安全环保意识淡薄等问题,进行更新实验内容、融合生产实例、增强工艺设计和... 基于创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产学研融合的办学目标和应用化学专业培养目标,我们针对《精细有机合成实验》课程实验内容与企业生产脱钩、工艺设计环节较少、安全环保意识淡薄等问题,进行更新实验内容、融合生产实例、增强工艺设计和强化安全环保意识等教学探索,以期提高《精细有机合成实验》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融合 应用化学 精细有机合成实验 教学探索 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化学合成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
10
作者 邹晨 《化工管理》 2024年第6期116-118,122,共4页
化学合成实验室是提供化学实验条件与进行各类合成研究的重要场所,通常在该类实验室中进行小试、中试、放大等工艺的开发。由于化学合成实验易发生燃爆、人员中毒等事故,因此强化化学合成实验室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文章对实验人员的安全... 化学合成实验室是提供化学实验条件与进行各类合成研究的重要场所,通常在该类实验室中进行小试、中试、放大等工艺的开发。由于化学合成实验易发生燃爆、人员中毒等事故,因此强化化学合成实验室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文章对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实验室安全环境进行了分析,对引入本质安全设计、开展工艺安全评估、应急处置与三废处理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以及通过科学的管理理念与成熟的技术方法提高化学合成实验室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实验 安全管理 应急处置 安全评估
下载PDF
某有机化学实验室项目通风空调系统设计
11
作者 吴玲红 《暖通空调》 2024年第2期47-51,共5页
有机化学实验往往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有效的通风空调系统可以避免有害物泄漏,以保证实验人员在工作环境里的安全和健康。不同的有机化学实验室要求不同,其通风空调系统设计也有相应的不同要求。合成实验室通风量大,但对房间温湿度... 有机化学实验往往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有效的通风空调系统可以避免有害物泄漏,以保证实验人员在工作环境里的安全和健康。不同的有机化学实验室要求不同,其通风空调系统设计也有相应的不同要求。合成实验室通风量大,但对房间温湿度要求不高;分析仪器实验室中仪器设备较多,发热量较大,且对环境温湿度有一定的要求。本文结合某实际工程,对不同功能化学实验室通风量的确定、新风送风温度及空调设置情况和通风系统控制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 合成实验 分析仪器实验 排风柜 通风空调系统 新风 变风量控制
下载PDF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合成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逸伟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9-72,共4页
在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合成实验”课程需要更好地完成培养目标。通过更新培养方式和课程大纲、教学内容与教师科研相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合成实验”的思维、强调课程实验中的团队意识、强调实验的绿色化、设计多步骤连续合成... 在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合成实验”课程需要更好地完成培养目标。通过更新培养方式和课程大纲、教学内容与教师科研相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合成实验”的思维、强调课程实验中的团队意识、强调实验的绿色化、设计多步骤连续合成实验、利用虚拟仿真软件以及改进“合成实验”课程考核形式等措施,可以改进课程的教授效果,有助于培养出能力更强的化学合成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实验”课程 改革 探索
下载PDF
“单元合成系列实验”MOOC建设与实践
13
作者 宋瑾 吴凤龙 《现代盐化工》 2023年第3期119-121,共3页
“单元合成系列实验”是以化学合成实验项目为主、性质和提取实验项目为辅的综合类实验课程,对学生双创思维的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基于教学理论介绍了“单元合成系列实验”课程体系,并从线下课程建设、MOOC线上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 “单元合成系列实验”是以化学合成实验项目为主、性质和提取实验项目为辅的综合类实验课程,对学生双创思维的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基于教学理论介绍了“单元合成系列实验”课程体系,并从线下课程建设、MOOC线上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3个方面明确了课程资源的建设方向。同时,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要注重实验过程的监管,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并制定和完善多元化实验教学考核体系,实现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有机融合,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单元合成系列实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可见光催化在药物合成反应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建 吴万霞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215-217,共3页
药物合成反应实验是药学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当前的实验内容是多以传统酸碱催化有机反应为基础的药物合成反应。可见光催化有机反应具有绿色、高效、可持续等特点,是当前研究热点和前沿。为促进药物合成反应实验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创新,... 药物合成反应实验是药学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当前的实验内容是多以传统酸碱催化有机反应为基础的药物合成反应。可见光催化有机反应具有绿色、高效、可持续等特点,是当前研究热点和前沿。为促进药物合成反应实验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创新,本文从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反应机理、光催化剂、反应装置五个方面,分析和探讨在药物合成反应实验教学中引入可见光催化策略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合成反应实验 可见光催化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单元合成实验优化整合与实践
15
作者 宋瑾 吴凤龙 《安徽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198-200,共3页
单元合成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化学化工综合实验课程,其存在实验项目之间仅是机械组合、缺少整体匹配的弊端,制约了实验教学的发展。为了实现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了单元合成实验教学现状,并从有效... 单元合成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化学化工综合实验课程,其存在实验项目之间仅是机械组合、缺少整体匹配的弊端,制约了实验教学的发展。为了实现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了单元合成实验教学现状,并从有效整合传统实验项目、构建多样化实验教学内容和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制定多元化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等出发,探讨了单元合成实验教学内容优化整合教学改革具体措施和其在“双创”思维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作用,旨在加强和完善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合成实验 优化整合 课程改革
下载PDF
红色和近红外发光染料的微量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的测定
16
作者 白浩彤 苏崇杰 +1 位作者 冯黎阳 庄俊鹏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148-156,共9页
通过几十毫克级别的微量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分别合成了两种同时具有光致发光和化学发光性能的功能染料。红色的染料具有红光发光性能,而蓝色染料具有近红外发光性能。通过紫外光谱仪和荧光光谱仪测定了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 通过几十毫克级别的微量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分别合成了两种同时具有光致发光和化学发光性能的功能染料。红色的染料具有红光发光性能,而蓝色染料具有近红外发光性能。通过紫外光谱仪和荧光光谱仪测定了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化学发光光谱。本实验通过薄层色谱监测了反应的进程,并用制备薄层色谱板分离纯化了产品,尽量减少染料合成可能带来的污染。采用红色和绿色激光笔分别照射染料的溶液和含有染料的薄膜,可以直观观察到光致发光现象。绿色激光可以被红色染料吸收,通过光致发光现象转化为红光。而红色激光可以被近红外发光染料直接转化为近红外发光。在化学发光体系中,两种染料分别发出了明亮的红光和近红外光。本实验将光功能材料引入本科教学实验中,不仅锻炼了学生微量有机合成和分离的技术,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实验的趣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苝功能染料 近红外发光染料 光致发光 化学发光 微量有机合成实验
下载PDF
探究式教学法在“纳米材料合成与制备”实验课程中的实践
17
作者 吴灿 蒋选丰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4-58,共5页
为了改善“纳米材料合成与制备”实验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了传统讲义式教学方法与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不同,并结合实验课程教学目标,阐述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于“纳米材料合成与制备”实验课程教... 为了改善“纳米材料合成与制备”实验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了传统讲义式教学方法与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不同,并结合实验课程教学目标,阐述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于“纳米材料合成与制备”实验课程教学中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实践策略。应用结果表明,该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实际原理、了解实验过程、提升分析关键影响因素的能力,改善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法 “纳米材料合成与制备”实验课程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含金黄铁矿的模拟合成实验及热液作用中金富集机制 被引量:22
18
作者 赵伦山 陈岳龙 叶荣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301-310,共10页
热液矿床中金主要以包体金和裂隙金两种赋存状态产出,裂隙金构成富矿石。金的两种析出形式,分别为热液演化过程中金的两组成矿化学反应的结果。同时,金的活化和沉淀作用与热液流体中铁的活动有密切关系。为阐明热液富金矿石形成的机... 热液矿床中金主要以包体金和裂隙金两种赋存状态产出,裂隙金构成富矿石。金的两种析出形式,分别为热液演化过程中金的两组成矿化学反应的结果。同时,金的活化和沉淀作用与热液流体中铁的活动有密切关系。为阐明热液富金矿石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含金黄铁矿的模拟合成实验。实验是在自紧式冷封高压釜(石英管衬套)中完成的。实验的物理化学条件模拟胶东玲珑等金矿的实测成矿参数t=400~200℃;p=50~10MPa;c(NaCl+Na2S)=05~1mol/L;pH=2~65。装填物料为Fe2O3+6S+AuCl3·HCl·4H2O或金粉。恒温时间为7~12d。合成黄铁矿具有完好的立方体或五角十二面体晶形。盐酸分步提取法实验证明,在黄铁矿晶体的核心部分含90×10-6~60×10-6的分散包体金,而黄铁矿边缘部分及以外的残余Fe2O3中仍含有大量的反应残余金粒。实验结果证明,在合成反应体系中只有少量的金与黄铁矿同时析出;而更多的金在残余溶液中富集,在自然热液成矿过程中这部分金可形成晚期裂隙金。实验结果与在胶东等地区热液金矿床观察到的事实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金 黄铁矿 模拟合成实验 热液成矿 金富集
下载PDF
本科药物合成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2
19
作者 朱小康 李琼 袁吕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6-238,共3页
药物合成实验本科教学是药学专业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实验课的开设主要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验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根据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对药物合成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药物合成实验 综合性 创新性
下载PDF
碳酸盐岩中烃类包裹体的人工合成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倪培 孟凡巍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1-165,共5页
运用Sterner和Bodnar在1984年提出的愈合裂隙的实验技术,利用冰洲石作为主矿物,进行了烃类包襄体的合成实验研究。并将实验产物磨制成双面抛光的薄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对合成的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观察。结果表明本次研究... 运用Sterner和Bodnar在1984年提出的愈合裂隙的实验技术,利用冰洲石作为主矿物,进行了烃类包襄体的合成实验研究。并将实验产物磨制成双面抛光的薄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对合成的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观察。结果表明本次研究在冰洲石中成功地合成了含液态烃类的包裹体,这也是国内外首次在碳酸盐岩矿物中成功合成的烃类包裹体,它为研究碳酸盐岩中油气藏的形成机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也为正确理解和解释自然界碳酸盐岩油气藏中烃类包裹体的资料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包裹体 人工合成实验 碳酸盐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