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与户外环境试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艳艳 宣卫芳 王一临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0年第6期49-52,共4页
采用氙灯、紫外灯和金属卤素灯3种光源对聚苯乙烯进行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研究了与敦煌环境试验站户外自然暴露试验的相关性。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相关性的定量分析,用加速转换因子(ASF)法进行加速性评价,用t检验法进... 采用氙灯、紫外灯和金属卤素灯3种光源对聚苯乙烯进行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研究了与敦煌环境试验站户外自然暴露试验的相关性。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相关性的定量分析,用加速转换因子(ASF)法进行加速性评价,用t检验法进行重现性评价,以聚苯乙烯塑料缺口冲击强度为判据,结果表明,金属卤素灯暴露试验对敦煌环境试验站户外自然暴露试验的模拟性最好。金属卤素灯暴露试验对聚苯乙烯在敦煌环境试验站户外自然暴露试验的加速转换,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加速倍率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 户外暴露试验 相关性 聚苯乙烯
下载PDF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系列标准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陈金爱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00年第3期22-27,共6页
主要阐述关于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的我国标准、国际标准及部分先进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发展概况,讨论氙弧灯、荧光紫外灯、碳弧灯国家标准的主要技术条件,并介绍了该系列国际标准的最新修订及复审进展。
关键词 实验室光源 试验方法 标准 塑料 暴露试验
下载PDF
聚碳酸酯在不同试验方式下的光老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艳艳 陈亮 胡伟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2期71-76,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试验方式下聚碳酸酯的光老化行为。方法对比聚碳酸酯在自然暴露试验、自然加速光老化试验及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中的缺口冲击强度变化,分析各种加速试验方式对自然暴露试验的模拟性。结果聚碳酸酯在拉萨户外自然暴露中,其缺... 目的研究不同试验方式下聚碳酸酯的光老化行为。方法对比聚碳酸酯在自然暴露试验、自然加速光老化试验及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中的缺口冲击强度变化,分析各种加速试验方式对自然暴露试验的模拟性。结果聚碳酸酯在拉萨户外自然暴露中,其缺口冲击强度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单轴跟踪暴露和跟踪太阳反射聚能暴露这两种自然加速光老化试验方式对户外自然暴露的模拟性均较好,加速倍率分别约为1.5,6。氙弧灯下的暴露试验对自然暴露试验的模拟性比紫外冷荧灯、金属卤素灯高。结论跟踪太阳反射聚能暴露、氙弧灯下暴露可推荐为评价聚碳酸酯光老化行为的加速试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自然暴露试验 自然加速试验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 光老化 相关性
下载PDF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1995年总目录
4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1995年第4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材料老化 曝露试验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1995年 共聚物 光氧化机理 实验室光源 老化试验 热降解动力学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
下载PDF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1993年-2002年总目次
5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03年第4期57-60,55,共5页
关键词 抗氧剂 老化性能 防老剂 抗老剂 高聚物 高分子材料 曝露试验 聚合物 塑料 聚丙烯睛 聚烯烃 热稳定剂 非金属材料 聚碳酸醋 实验室光源 试验方法研究 弹性体 橡胶 材料老化 目次
下载PDF
The Usage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in Microbial Fuel Cell System for Electricity Energy Production
6
作者 Rita Arbianti Heri Hermansyah Tania Surya Utami Nova Chisilia Zahara Ira Trisnawati Ester Kristin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2年第9期814-819,共6页
A laboratory-scale MFC (microbial fuel cell) was studi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capacity and the efficiency of electricity production in microbial fuel cell system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The medium used is an i... A laboratory-scale MFC (microbial fuel cell) was studi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capacity and the efficiency of electricity production in microbial fuel cell system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The medium used is an isolated culture ofSaccharomces cereviciae. A number of media has been evaluated to provide the best growth phase for Saccharomces cereviciae using optical density method with spectrophotometer at a wavelength of 550 nm. Nation 117, Lyntech, USA is used as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and graphites with surface area 1.46 x 10.3 m2 are used as cathodes. Cathode chamber is fulfilled with a mixture of electrolyte compounds K3Fe(CN)6 and a buffer solution. Microbes that have been cultured are applied into anode chamber. A number of factors need to be controlled so that microbes can generate electrical energy efficiently, such as by measuring the degree of acidity and DO value in the anode compartment. In this research, the usage of riboflavin as a mediator is also investigated, while the usage of riboflavin increase production efficiency 53.90% compare to MFC without riboflavin as a media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C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electricity produ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