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附分子CD44介导的雌激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1
作者 徐晓娅 郭晓聪 +3 位作者 邱涛 蒲荣梅 王明金 李作孝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与黏附分子CD44的关系。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个组:正常对照组、EAE组、大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组,每组10只。观察大鼠发病情况及脑组织病理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与黏附分子CD44的关系。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个组:正常对照组、EAE组、大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组,每组10只。观察大鼠发病情况及脑组织病理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CD44的含量。结果EAE组及大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但大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组EAE临床症状均较EAE组轻。免疫组织化学显示,EAE组及大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组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质及灰白质交界处可见不同程度的CD44阳性细胞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与EAE组比较,大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组CNS白质CD44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组比较,大剂量雌激素治疗组CNS白质的CD44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EAE大鼠中存在黏附分子CD44的高表达,雌激素可能通过抑制黏附分子CD44的表达而发挥对EAE大鼠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硬化 CD44 雌激素 实验性变态反应脊髓 自身免疫疾病 大鼠
下载PDF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穹窿下器室管膜细胞的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1
2
作者 檀国军 曹翠丽 +3 位作者 杨天祝 马常生 周丽霞 李学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0-423,共4页
目的:观察穹隆下器(SFO)室管膜细胞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时的形态学变化,探讨其病变的意义。方法:建立Wistar大鼠EAE模型,应用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方法,动态观察EAE发病的潜伏期、发病期、恢复期SFO室管膜细胞的形态学... 目的:观察穹隆下器(SFO)室管膜细胞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时的形态学变化,探讨其病变的意义。方法:建立Wistar大鼠EAE模型,应用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方法,动态观察EAE发病的潜伏期、发病期、恢复期SFO室管膜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1)SFO室管膜细胞病变早于.EAE发病,且与:EAE病情明显正相关。(2)恢复期室管膜下层出现密集排列的染色质浓染的新生细胞。结论:(1)SFO参与了EAE时脑内的免疫反应;而且是EAE发病的早期病变之一,可能是外周免疫介质优先入脑位点。(2)室管膜下神经干细胞可被激活,对室管膜进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脊髓 穹窿下器室管细胞 形态学改变 光镜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下载PDF
γδT细胞在多发性硬化和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膜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金慧艳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8-249,共2页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性的血管周CD4^+T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会导致脱髓鞘反应,引起渐进性的瘫痪。在急性脱髓鞘MS病人的硬化斑块中可以检测到γδT细胞的存在,分...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性的血管周CD4^+T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会导致脱髓鞘反应,引起渐进性的瘫痪。在急性脱髓鞘MS病人的硬化斑块中可以检测到γδT细胞的存在,分离MS患者硬化斑块中的γδT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会导致Vδ1和Vδ2 γδT细胞的扩增。研究发现,只有从急性起病患者体内分离的γδT细胞才可以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脊髓 ΓΔT细胞 多发硬化 实验性 CD4^+T细胞 自身免疫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 单核细胞浸润
原文传递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正中隆起室管膜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4
作者 刘梅 曹翠丽 +2 位作者 马常升 王丽梅 王荣耕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5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正中隆起(ME)在不同发病时期室管膜细胞的变化。方法将20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和对照组5只,实验组以豚鼠脊髓匀浆加完全福氏佐剂制备免疫抗原,注射于大鼠四肢足垫内,建立EA... 目的观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正中隆起(ME)在不同发病时期室管膜细胞的变化。方法将20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和对照组5只,实验组以豚鼠脊髓匀浆加完全福氏佐剂制备免疫抗原,注射于大鼠四肢足垫内,建立EAE模型;对照组四肢足垫内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于注射后7 d(潜伏期)、14 d(发病极期)、21 d(恢复期)分别随机选择5只处死,对照组于实验21 d处死,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组不同时期及对照组ME室管膜细胞的形态改变。结果光镜下对照组室管膜带室管膜细胞排列整齐,呈单层或双层,较稀疏;实验组7 d室管膜带细胞数目增多,14 d达到高峰,21 d基本恢复正常;透射电镜下对照组室管膜细胞脑室面可见微绒毛和微突起,核染色质疏松,细胞之间可见紧密连接;实验组7、14 d室管膜细胞分泌功能旺盛,21 d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ME在EAE时发生病理改变早于临床症状,且与病情进展程度呈正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脑的免疫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脊髓 正中隆起 室管细胞 分泌颗粒 大鼠
下载PDF
左归丸和右归丸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髓鞘及轴突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蕾 樊永平 +5 位作者 龚海洋 叶明 周莉 赵晖 穆阳 闫晓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左归丸和右归丸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神经髓鞘和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应用髓鞘碱性蛋白(MBP)与完全福氏佐剂(CFA)按1∶1(体积比)制成抗原,给动物两后足皮下注射MBP抗原免疫,建立大鼠EAE模型。以醋酸泼尼松作对... 目的:研究左归丸和右归丸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神经髓鞘和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应用髓鞘碱性蛋白(MBP)与完全福氏佐剂(CFA)按1∶1(体积比)制成抗原,给动物两后足皮下注射MBP抗原免疫,建立大鼠EAE模型。以醋酸泼尼松作对照,利用髓鞘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造模后14,28 d大脑和脊髓髓鞘和轴突损伤及再生的变化。结果:左归丸成右归丸干预后大鼠髓鞘脱失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MBP及神经丝蛋白(NF200)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或0.01)。结论:左归丸和右归丸能够修复EAE大鼠神经髓鞘和轴突的损伤,可能是其促进神经康复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丸和右归丸 实验性变态反应脊髓 髓鞘再生 轴突再生
下载PDF
二黄方防治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蕾 樊永平 +4 位作者 刘秀贞 龚海洋 王利军 丰平 李小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75-477,共3页
目的:研究二黄方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llergic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的作用。方法:通过皮下注射豚鼠脊髓匀浆和完全福氏佐剂制成的混合液诱导Lewis大鼠EAE动物模型,以醋酸泼尼松作为对照药物,观察应用不同剂... 目的:研究二黄方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llergic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的作用。方法:通过皮下注射豚鼠脊髓匀浆和完全福氏佐剂制成的混合液诱导Lewis大鼠EAE动物模型,以醋酸泼尼松作为对照药物,观察应用不同剂量的二黄方对EAE大鼠发病情况、神经组织病理变化及其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影响。结果:二黄方大剂量可显著改善EAE的发病程度,降低血清MBP的含量及抑制脑和脊髓的炎症反应和脱髓鞘改变,与醋酸泼尼松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二黄方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反应,调节免疫功能,而对EAE大鼠起到防治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黄方 多发硬化 实验性变态反应脊髓 LEWIS大鼠 防治作用 实验 ALLERGIC 血清髓鞘碱蛋白 醋酸泼尼松 组织病理变化
下载PDF
BATF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小鼠的炎症反应的研究
7
作者 傅增辉 姜岩 +5 位作者 张广萍 林再红 金艳 刘晶 于绘丽 刘旸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276-281,296,共7页
目的探讨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B cell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BATF)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EAE组、EAE+shRNA scra... 目的探讨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B cell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BATF)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EAE组、EAE+shRNA scramble(干扰对照)组和EAE+shRNA BATF组,每组10只。每天行神经功能评分评价小鼠神经功能,免疫后第7、14、21和28天时进行转棒实验和旷场实验。免疫后第28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淋巴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表达,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和勒克斯固蓝(Luxol fast blue,LFB)染色评估脊髓炎性细胞浸润和脱髓鞘程度。结果与EAE组小鼠相比,EAE+shRNA BATF组小鼠的EAE发作时间平均推迟7天;从免疫后第8天开始与EAE组小鼠相比,EAE+shRNA BATF组小鼠临床症状评分显著偏低;EAE+shRNA BATF组小鼠在免疫后第7、14和28天时出现运动功能的受损,但运动功能的受损与EAE组相比较轻(P均<0.05)。在免疫后第7、14、21和28天时,与对照组相比,EAE组和EAE+shRNA scramble组小鼠的总行进距离和垂直计数明显缩短(P均<0.05);而EAE组和EAE+shRNA scramble组小鼠较EAE+shRNA BATF组小鼠的总行进距离和垂直计数明显增加(P均<0.05);EAE+shRNA BATF组小鼠较EAE组血清IL-17水平和Th17/CD4^(+)百分比值显著降低(P均<0.05);EAE+shRNA BATF组较EAE组小鼠的脊髓中观察到较少的细胞浸润和神经髓鞘脱失(P均<0.05)。结论抑制EAE小鼠BATF可显著缓解其神经功能损伤,抑制IL-17和Th17细胞表达水平,改善脊髓炎性细胞浸润和脱髓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硬化 实验性自身免疫脊髓 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 TH17细胞
下载PDF
Wistar大鼠多病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模型建立 被引量:12
8
作者 董梅 刘瑞春 +1 位作者 郭力 李春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多病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动物模型,并进行病理学研究,为多发性硬化(MS)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豚鼠全脊髓匀浆(GPSCH)为抗原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的动物模型,并在光镜下观察不同发病类型EAE的...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多病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动物模型,并进行病理学研究,为多发性硬化(MS)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豚鼠全脊髓匀浆(GPSCH)为抗原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的动物模型,并在光镜下观察不同发病类型EAE的病理改变。结果:根据病理和临床表现可将Wistar大鼠EAE模型分为5种发病形式:急性型、缓解-复发型、持续进展型、良性型和隐匿型。光镜下可见不同发病时期的EAE的病理改变有所不同,但都以血管“袖套”状改变、脑室周围及白质有脱髓鞘改变为主,伴有神经元肿胀变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大鼠多病程的EAE,是研究多发性硬化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脊髓 多发硬化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嗅鞘细胞移植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髓鞘修复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郭守刚 靳峰 +3 位作者 汪春娟 唐洲平 陈寒 张苏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20,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嗅鞘细胞(OECs)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髓鞘修复的意义。方法:培养、纯化OECs后,移植组将OECs悬液注入EAE大鼠的侧脑室;假手术组按以上方法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二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神经元... 目的:观察嗅鞘细胞(OECs)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髓鞘修复的意义。方法:培养、纯化OECs后,移植组将OECs悬液注入EAE大鼠的侧脑室;假手术组按以上方法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二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神经元细胞凋亡表达情况。结果:OECs移植组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组织病理切片可见嗅鞘细胞移植组髓鞘修复明显优于假手术组;OECs移植组在各时间点上神经细胞凋亡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OECs移植可以促进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髓鞘修复,改善运动功能,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的程度,对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移植 实验性变态反应脊髓
下载PDF
姜黄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学志 王赵伟 +3 位作者 李剑敏 张正学 尤文挺 朱洁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期169-171,I0004,共4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脑脊髓炎大鼠神经行为学及脑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豚鼠脊髓匀浆诱导EAE模型,治疗组给予姜黄素进行干预,观察行为学变化,LFB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EAE组相比,姜黄素治疗组临床评分明显下...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脑脊髓炎大鼠神经行为学及脑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豚鼠脊髓匀浆诱导EAE模型,治疗组给予姜黄素进行干预,观察行为学变化,LFB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EAE组相比,姜黄素治疗组临床评分明显下降,病程缩短,而且恢复较快。脑组织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髓鞘脱失略有减轻。正常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姜黄素能明显改善EAE大鼠临床症状,抑制炎症细胞浸润,促进恢复,对EAE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脊髓 姜黄素 症浸润
下载PDF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联合磁化传递对比成像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芳 陆菁菁 +3 位作者 金征宇 徐雁 关鸿志 蔡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7-181,I0005,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比剂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USPIO)增强磁共振(MR)检出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动物模型病变的敏感性及其增强病灶的磁化传递率(MTR)的变化。方法11只EAE组大鼠及10只对照组大鼠行常规T1加权像、T2加权像、三维T...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比剂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USPIO)增强磁共振(MR)检出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动物模型病变的敏感性及其增强病灶的磁化传递率(MTR)的变化。方法11只EAE组大鼠及10只对照组大鼠行常规T1加权像、T2加权像、三维T1磁化传递、三维T1非磁化传递、钆对比剂(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增强T1加权像及USPIO增强T2加权像扫描。计算USPIO及钆增强检出EAE病变的敏感性、EAE组大鼠第1次出现US-PIO异常强化的区域及前一次扫描相应区域的MTR。大鼠脑组织行HE及髓鞘染色。结果钆对比剂增强扫描未发现EAE大鼠脑内异常对比增强灶,USPIO增强扫描显示11只大鼠脑内均有异常沉积。EAE组大鼠USPIO异常强化区的MTR值与出现强化前同一区域的MTR值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USPIO强化区可见炎细胞浸润及脱髓鞘改变,对照组大鼠MR平扫及增强扫描无阳性显示。结论USPIO增强MR检出EAE病变的敏感性高。与USPIO增强扫描相结合,磁化传递成像能够提示EAE病变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对比剂 多发硬化 实验性变态反应脊髓
下载PDF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病理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吕雪莹 张凤蕴 +2 位作者 王丽群 于伟玲 张莉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研究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的病理变化。方法 利用光镜、电镜观察豚鼠 EAE模型的组织学改变。结果 光镜下可见脑实质及珠网膜下腔小血管充血 ,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 ,呈“袖套”状改变 ,侧脑室旁白质及脊髓后联合、侧角... 目的 研究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的病理变化。方法 利用光镜、电镜观察豚鼠 EAE模型的组织学改变。结果 光镜下可见脑实质及珠网膜下腔小血管充血 ,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 ,呈“袖套”状改变 ,侧脑室旁白质及脊髓后联合、侧角出现髓鞘肿胀、崩解或消失。电镜下可见血管周围明显脱髓鞘 ,髓鞘呈松散状 ,部分区域斑块状脱落 ,明暗相间结构消失 ,轴突细胞器消失 ,神经元细胞尼 (氏 )小体消失 ,内质网扩张脱颗粒。结论  EAE的病理改变主要为血管周围炎性浸润及白质脱髓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 变态反应 脊髓 超微结构 病理
下载PDF
左旋咪唑激发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勇 李剑敏 +5 位作者 郑荣远 杨学志 邵蓓 何金彩 金嵘 潘建春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 :观察左旋咪唑 (LMS)激发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的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分为 5组 :Control组、GPSCH(豚鼠全脊髓匀浆 ) +CFA(完全福氏佐剂 )组、LMS组、LMS +CFA组和CFA组 ,采用动物行为学、常规HE和LFB染色法观... 目的 :观察左旋咪唑 (LMS)激发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的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分为 5组 :Control组、GPSCH(豚鼠全脊髓匀浆 ) +CFA(完全福氏佐剂 )组、LMS组、LMS +CFA组和CFA组 ,采用动物行为学、常规HE和LFB染色法观察动物的发病情况与中枢神经系统 (CNS)的病理变化情况。结果 :①LMS +CFA组 2 /10和GPSCH +CFA组 5 /10大鼠出现典型的EAE行为学改变、CNS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②CFA组 8/10大鼠出现佐剂性关节炎症状 ,未见CNS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③LMS组和Control组都未见动物行为学和CNS病理学改变。结论 :LMS +CFA可直接激发EAE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咪唑 实验性变态反应脊髓 动物模型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几种细胞因子的检测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凤蕴 吕雪莹 +3 位作者 于伟玲 王丽群 王琳 李殿俊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和方法 为研究细胞因子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及多发性硬化 (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用 CTL L细胞株滴定法检测了 EAE动物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 - 2 (IL- 2 )的生物学活性 ,用EL ISA分别检测了白细胞介素 - 4 (IL ... 目的和方法 为研究细胞因子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及多发性硬化 (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用 CTL L细胞株滴定法检测了 EAE动物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 - 2 (IL- 2 )的生物学活性 ,用EL ISA分别检测了白细胞介素 - 4 (IL - 4 )及干扰素 -γ(IFN-γ)水平。结果  EAE组 IL - 2活性及 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均为 P<0 .0 5) ,而其 IL- 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IL- 2、IFN- γ等细胞因子参与了 EAE的发病 ,并对 IL- 4的产生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 变态反应 脊髓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左旋咪唑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星形细胞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钊 郑荣远 +2 位作者 邢清和 张磊 贺彩芳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287-290,共4页
目的 :观察左旋咪唑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用豚鼠全脊髓匀浆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动物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左旋咪唑在不同给药方式(1次给药或 3次给药 )和不同剂量 (分别为 5、... 目的 :观察左旋咪唑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用豚鼠全脊髓匀浆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动物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左旋咪唑在不同给药方式(1次给药或 3次给药 )和不同剂量 (分别为 5、1 0、30mg/kg)的情况下对EAE大鼠炎性脱髓鞘病灶内或周围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和形态影响的变化。结果 :左旋咪唑可提高Wistar大鼠EAE的发病率 ,加重其临床症状 ,在免疫后 1 6d ,炎性脱髓鞘病灶内和周围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增多 ,胞体肥大 ,其中 3次给药的作用强于 1次给药 ,在 3次给药时剂量为 1 0mg/kg时最重。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咪唑 实验性变态反应脊髓 星形细胞 EAE 药理学
下载PDF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穹窿下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曹翠丽 杨天祝 +2 位作者 朱望东 马常升 李学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3-294,共2页
穹窿下器属于感受性室周器官,缺乏血脑屏障,可能是外周免疫信息进入脑内的窗口之一。为证实这一观点,我们观察了在外周致敏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情况下,即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大... 穹窿下器属于感受性室周器官,缺乏血脑屏障,可能是外周免疫信息进入脑内的窗口之一。为证实这一观点,我们观察了在外周致敏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情况下,即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穹窿下器脑室面的形态变化。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用雌性Wistar大鼠(体重 180~230g)12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脊髓 大鼠 穹窄下器 扫描电镜观察
下载PDF
Wistar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模型建立 被引量:19
17
作者 董梅 刘瑞春 +1 位作者 郭力 李春岩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6期425-428,共4页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多病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动物模型,并进行病理学研究,为多发性硬化(MS)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豚鼠全脊髓匀浆(GPSCH)为抗原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的动物模型,并在光镜下观察不同发病类型EAE的...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多病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动物模型,并进行病理学研究,为多发性硬化(MS)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豚鼠全脊髓匀浆(GPSCH)为抗原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的动物模型,并在光镜下观察不同发病类型EAE的病理改变。结果:根据病理和临床表现可将Wistar大鼠EAE模型分为5种发病形式:急性型、缓解-复发型、持续进展型、良性型和隐匿型。光镜下可见不同发病时期的EAE的病理改变有所不同,但都以血管"袖套"状改变、脑室周围及白质脱髓鞘改变为主,伴有神经元肿胀变性。结论:首次建立了Wistar大鼠多病程EAE,是研究多发性硬化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E WISTAR大鼠 实验性变态反应脊髓 动物模型 病理改变 多发硬化 病程 光镜 神经元
下载PDF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勇 郑荣远 +4 位作者 王小同 李剑敏 邵蓓 潘建春 杨学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3-234,i002,共3页
目的观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脊髓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探讨EAE大鼠的发病相关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豚鼠全脊髓匀浆诱导的Wistar大鼠EAE的过程中,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EAE大鼠症状高... 目的观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脊髓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探讨EAE大鼠的发病相关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豚鼠全脊髓匀浆诱导的Wistar大鼠EAE的过程中,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EAE大鼠症状高峰期时星形胶质细胞开始激活,恢复期时激活达到高峰,而且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未见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结论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可能与EAE大鼠的恢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脊髓 星形胶质细胞 主要组织相容抗原
下载PDF
二黄胶囊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大鼠急性期炎性反应和髓鞘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康宁 樊永平 +4 位作者 陈克龙 周建平 邵燕 刘洪艳 杨文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目的观察二黄胶囊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大鼠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用豚鼠脊髓匀浆和完全福氏佐剂1∶1混合,制成乳剂作为免疫抗原,给Lewis大鼠4足垫内注射,建立大鼠EAE... 目的观察二黄胶囊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大鼠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用豚鼠脊髓匀浆和完全福氏佐剂1∶1混合,制成乳剂作为免疫抗原,给Lewis大鼠4足垫内注射,建立大鼠EAE模型。观察二黄胶囊对EAE大鼠发病情况、神经组织病理变化及其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水平的影响。结果 二黄胶囊可显著改善EAE的发病程度,降低血清MBP的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黄各剂量组大鼠大脑的2个取材部位、小脑、脑干炎性反应细胞浸润灶计数均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黄各剂量组大脑和小脑、脑干的髓鞘病变灶计数均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黄中剂量组脊髓纵切标本、二黄大、中剂量组脊髓横切标本的髓鞘病变灶计数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黄胶囊对EAE大鼠的体质量、动物发病情况和脑、脊髓病理改变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硬化 实验性变态反应脊髓 二黄胶囊
下载PDF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发病初期血脑屏障的变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瑞春 董梅 +1 位作者 郭力 李春岩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的动物模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发病初期血脑屏障(BBB)的变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Wistar大鼠EAE动物模型,取发病初期未出现临床症状的EAE大鼠,取脊髓组织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的动物模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发病初期血脑屏障(BBB)的变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Wistar大鼠EAE动物模型,取发病初期未出现临床症状的EAE大鼠,取脊髓组织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伊文思兰在BBB中的通透性,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G)的沉积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分布。探讨发病初期BBB的变化。结果:CM观察发现,未发病的EAE大鼠沿脊膜下有桔红色荧光分布,同样,EAE大鼠脊髓切片可见有IgG渗出,表现为神经纤维网和神经胶质细胞胞浆呈棕褐色染色,MMP9,-2在脊膜和血管内皮细胞内呈阳性表达,而对照组均呈阴性表达。结论:BBB在EAE发病初期已经受损,MMPs是BBB破坏的重要因素,有降解血管基底膜的作用,可促使炎细胞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硬化 实验性变态反应脊髓 屏障 基质金属蛋白酶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