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枝茯苓胶囊对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实验性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改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孙兰 李家春 +2 位作者 周军 王振中 萧伟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对大鼠实验性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将75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0.50 mg/只,im给药)组以及桂枝茯苓胶囊低、中、高剂量(0.14、0.27、0.54 g/kg,ig给药)组,1次/d,连...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对大鼠实验性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将75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0.50 mg/只,im给药)组以及桂枝茯苓胶囊低、中、高剂量(0.14、0.27、0.54 g/kg,ig给药)组,1次/d,连续7 d。末次给药后30 min开腹找出肠系膜,观察滴加肾上腺素后选定区域的微动脉管径、微静脉管径、微动脉流速、微静脉流速及局部微循环血流恢复时间。结果局部区域滴加1∶100盐酸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溶液20μL/只后,观察区出现了典型的微循环障碍的表现。桂枝茯苓胶囊对微动脉管径、微静脉管径,微动脉流速,微静脉流速及局部微循环血流恢复时间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具有改善微循环障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胶囊 实验性肠系膜微循环障碍 微动脉管径 改善作用
原文传递
蜂毒有效成分对实验性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自元 孟令玗 +4 位作者 吴围屏 林玲 丁楠 姜秀芳 孙春玲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220-221,共2页
许多心脑血管疾患的发生发展都与心脑微循环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蜂毒可对心脑血管系统有显著的影响[1~5]。动物试验表明,全蜂毒可明显增加血流量,同时具有降压和扩张脑血管作用,故对原发性高血压所致的脑血液微循环障碍可能更... 许多心脑血管疾患的发生发展都与心脑微循环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蜂毒可对心脑血管系统有显著的影响[1~5]。动物试验表明,全蜂毒可明显增加血流量,同时具有降压和扩张脑血管作用,故对原发性高血压所致的脑血液微循环障碍可能更为适用[1]。蜂毒是多种具有药理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 肠系膜 微循环障碍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补骨生髓胶囊的活血化瘀作用及对实验性微循环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剑刚 许秀森 +2 位作者 季颖 张方直 谢雁鸣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255-257,共3页
补骨生髓胶囊是由补肾健骨生髓、益气活血等中药配制而成复方制剂。临床用于治疗原发性老年骨质疏松,为进一步探讨该药的活血化瘀作用及对微循环的影响,我们观察了其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并用肾上腺素造成小鼠实验性微循环障碍模型,观察... 补骨生髓胶囊是由补肾健骨生髓、益气活血等中药配制而成复方制剂。临床用于治疗原发性老年骨质疏松,为进一步探讨该药的活血化瘀作用及对微循环的影响,我们观察了其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并用肾上腺素造成小鼠实验性微循环障碍模型,观察补骨生髓胶囊对其的作用,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 Wistar 大鼠,体重350~450g,雄性,合格证号:(京动字)9203~R018。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8-22g,雌雄兼用,合格证号:(京动字)9209-M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生髓胶囊 微循环障碍 活血化瘀 老年骨质疏松 实验性 肾上腺素 血液流变性 昆明种小白鼠 益气活血 血液粘度
下载PDF
急性实验性高碳酸血症的微循环障碍 被引量:1
4
作者 曾昭炜 李清泉 +4 位作者 谢忠明 程丽兰 翁小端 杜梅珍 李发香 《微循环学杂志》 1992年第2期13-19,共7页
用吸入法作成小白鼠实验性高碳酸血症,用带彩色电视的微循环显微镜记录和拍照,也应用了微机分析,红细胞电泳,毛细管通透试验,结果:血液高碳酸血症越高,微循环障碍越严重。实验指出,临床上在高碳酸血症时,必须注意纠酸、脱水、红细胞解... 用吸入法作成小白鼠实验性高碳酸血症,用带彩色电视的微循环显微镜记录和拍照,也应用了微机分析,红细胞电泳,毛细管通透试验,结果:血液高碳酸血症越高,微循环障碍越严重。实验指出,临床上在高碳酸血症时,必须注意纠酸、脱水、红细胞解聚和降低血液粘度。在昏迷时慎用扩张血管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酸血症 微循环障碍 实验性 急性 微循环显微镜 扩张血管药物 红细胞电泳 彩色电视 微机分析 血液粘度 小白鼠 吸入法 毛细管
下载PDF
头风饮改善实验性大鼠微循环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雅 包旭 +2 位作者 张建萍 王正荣 包定元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头风饮对实验性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大鼠ip戊巴比妥钠 5 0mg·kg-1麻醉 ,十二指肠内给予头风饮 (生药 3. 0、6 .0、12 .0g·kg-1) ,2 0min后 ,在肠袢肠系膜观测区滴加 1∶1× 10.5盐酸肾上腺素 10... 目的观察头风饮对实验性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大鼠ip戊巴比妥钠 5 0mg·kg-1麻醉 ,十二指肠内给予头风饮 (生药 3. 0、6 .0、12 .0g·kg-1) ,2 0min后 ,在肠袢肠系膜观测区滴加 1∶1× 10.5盐酸肾上腺素 10 μl,滴加前、后的不同时间用微循环显微镜观察肠系膜微血管管径、血液流态及毛细血管网交点计数的变化情况 ,观察记录直至肠系膜观测区微循环恢复至滴加盐酸肾上腺素前的情况为止。结果生药 6 .0、12 .0g·kg-1能非常显著地缩短盐酸肾上腺素所致肠系膜血管血流减慢或停滞的恢复时间 ;具有显著地拮抗盐酸肾上腺素收缩肠系膜微动脉、静脉血管的作用 ;相同剂量可显著改善盐酸肾上腺素所致肠系膜微动脉、静脉血液血流减慢或停滞的作用 ,并且显著地增加肠系膜毛细血管网交点的开放数。结论头风饮在大鼠十二指肠内给药具有显著地改善肠系膜微循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微循环 头风 盐酸肾上腺素 实验性大鼠 生药 血流 微循环障碍 显微镜观察 毛细血管网 改善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大鼠肠系膜和软脑膜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蜜 宋丹丹 +5 位作者 李玉珍 徐菲菲 陶天琪 李冬 刘秀华 郭渝成 《微循环学杂志》 2015年第4期11-14,I0002,共5页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肠系膜和软脑膜微循环的改变及其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和PTSD组(n=12)。采用单程延长刺激法复制PTSD大鼠模型,通过旷场实验检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采用活体微循...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肠系膜和软脑膜微循环的改变及其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和PTSD组(n=12)。采用单程延长刺激法复制PTSD大鼠模型,通过旷场实验检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采用活体微循环观测技术观察大鼠肠系膜及软脑膜微血管内径和血流速度的改变;采用ELISA检测大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A)、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SD组大鼠在旷场中穿行格数及直立次数显著减少(P<0.01);肠系膜及软脑膜细动脉、细静脉管径明显变细(P<0.05),血流速度趋缓;血浆NA和ET-1含量显著升高(P<0.01),但eNOS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PTSD大鼠存在肠系膜和软脑膜微循环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肠系膜 软脑膜 微循环 大鼠
下载PDF
蝮蛇抗栓酶对家兔DIC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席允平 徐宏玺 +1 位作者 孙玉宝 张雅丽 《微循环学杂志》 1993年第1期13-15,共3页
本实验结果表明,蝮蛇抗栓酶可明显改善微循环障碍,增快血流速度,解除RBC聚集,促进毛细血管血流再通,减少白细胞贴壁粘附(P<0.01)。证明蝮蛇抗栓酶对实验性家兔DIC有显著治疗作用。
关键词 蝮蛇抗栓酶 DIC 肠系膜 微循环障碍
下载PDF
中药合剂改善急性胰腺炎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海平 李钢 《浙江中医杂志》 2005年第6期268-269,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合剂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分成正常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测定血清淀粉酶和腹水淀粉酶,应用荧光显微流速测试系统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微循环进行观察,并与病理情况作对比。结果... 目的:观察中药合剂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分成正常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测定血清淀粉酶和腹水淀粉酶,应用荧光显微流速测试系统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微循环进行观察,并与病理情况作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灌注中药合剂的治疗组的血清淀粉酶和腹水淀粉酶明显下降(P<0.01),实验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处于修复状态。结论:中药合剂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微循环 实验研究 实验性急性胰腺炎 血清淀粉酶 剂改 中药合剂 实验大鼠 胰腺微循环 测试系统 改善作用 治疗组 对照组 正常组 腹水
下载PDF
酸中毒和微循环障碍在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9
作者 李化民 王红 +1 位作者 张凤珍 马志华 《微循环学杂志》 1994年第3期15-17,T001,共4页
通过夹闭成年大耳白兔肠系膜上动脉(SMA)60min后松夹,复制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SMAO休克),以血压下降50%为指针。休克组兔颈动脉血压下降,血气的变化为:PH值降低、PaCO_2降低、BE负值增大,微循环... 通过夹闭成年大耳白兔肠系膜上动脉(SMA)60min后松夹,复制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SMAO休克),以血压下降50%为指针。休克组兔颈动脉血压下降,血气的变化为:PH值降低、PaCO_2降低、BE负值增大,微循环障碍。对照组,上述指标的数值前后变化不显著。结果表明:酸中毒、微循环障碍,在SMAO休克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障碍 发病机制 动脉闭塞性休克 酸中毒 肠系膜上动脉闭塞 SMAO休克 血液流变性 发生机理 溶酶体酶 氧自由基 循环血量 血液粘度 血液气体 内毒素
下载PDF
重症中暑大鼠肠系膜淋巴微循环变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童华生 段鹏凯 +4 位作者 张兴钦 万鹏 唐柚青 唐丽群 苏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观察重症中暑肠系膜淋巴微循环和动力学变化规律,探讨肠系膜淋巴在重症中暑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制备重症中暑大鼠模型,观察热应激时大鼠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重症中暑的发生时间。分别于热暴露前、热暴露后60min、重症中暑发生时... 目的观察重症中暑肠系膜淋巴微循环和动力学变化规律,探讨肠系膜淋巴在重症中暑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制备重症中暑大鼠模型,观察热应激时大鼠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重症中暑的发生时间。分别于热暴露前、热暴露后60min、重症中暑发生时动态观察大鼠肠系膜淋巴微循环参数Index-Ⅰ、Index-Ⅱ和L.D-Index及淋巴管压力变化,每间隔30min动态计量肠系膜淋巴生成量。结果成功建立了稳定的重症中暑大鼠模型,大鼠中心体温达42℃的时间约为60min,而重症中暑发生时间约为77min。大鼠于热环境下暴露60min,肠系膜淋巴管自主收缩频率、Index-Ⅰ、Index-Ⅱ、L.D-Index、淋巴管压力和淋巴生成量明显下降(P<0.05),而在重症中暑发生时肠系膜淋巴管自主收缩频率、收缩活性指数Index-Ⅰ、Index-Ⅱ、D-Index、淋巴管压力和淋巴生成量较中心体温为42℃时有所上升(P<0.05),但未达到热暴露前水平(P<0.05)。结论重症中暑大鼠的肠系膜淋巴微循环变化具有一定动态规律,可能参与了重症中暑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热应激障碍 肠系膜 淋巴 微循环
下载PDF
石菖蒲挥发油对吗啡戒断大鼠微循环障碍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秀平 董超 +2 位作者 廉海晨 王亚龙 李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9-529,532,共2页
关键词 石菖蒲挥发油 654-2(山莨菪碱) 吗啡戒断 肠系膜 微循环障碍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姚树桐 李玉珍 +1 位作者 刘秀华 王家富 《微循环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4,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变化的影响。方法:6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后处理(I-postC)组及缺血预处理(IPC)组,分别于再灌注2h、12h观测肠系膜微循环、肠...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变化的影响。方法:6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后处理(I-postC)组及缺血预处理(IPC)组,分别于再灌注2h、12h观测肠系膜微循环、肠壁血流量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按Hackel氏分度法判定肠道出血损伤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平均动脉压、±dp/dtmax明显降低(P<0.05),小肠明显水肿、出血,Hackel氏分度显著升高(P<0.01);I-postC组与IPC组动脉压和±dp/dtmax明显高于I/R组(P<0.05),上述小肠病理变化明显减轻(P<0.05);I-postC明显减轻I/R所致的细动静脉收缩(P<0.05)、血流速度减慢(P<0.05)和微血管内白细胞贴壁滚动、粘附;肠缺血再灌注2h时,I-postC组肠壁血流量降低程度较I/R组减轻(P<0.05),与IPC的保护效果接近。结论:I-postC通过改善微循环减轻小肠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肠系膜微循环 缺血后处理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小肠I/R损伤 内源性保护机制 大鼠 心肺功能不全
下载PDF
大川芎丸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建萍 王正荣 +3 位作者 包定元 包旭 周总光 冯兴民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0年第2期5-7,共3页
在显微电视录像系统下观察了大川芎丸 (DCXW )对局部滴加肾上腺素造成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影响 ,结果DCXW高剂量和中剂量对局部滴加肾上腺素造成的肠系膜微循环障碍无论在微动脉管径、流速和毛细血管密度方面均有改善作用 ,并能明显... 在显微电视录像系统下观察了大川芎丸 (DCXW )对局部滴加肾上腺素造成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影响 ,结果DCXW高剂量和中剂量对局部滴加肾上腺素造成的肠系膜微循环障碍无论在微动脉管径、流速和毛细血管密度方面均有改善作用 ,并能明显缩短微循环血流完全恢复正常的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川芎丸 肠系膜微循环 活血化瘀 微循环障碍
下载PDF
多功能保健垫中药提取物对小鼠微循环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房秋寒 王世军 董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1年第5期35-38,73,共5页
实验表明,多功能保健垫中药总提取物对局部滴注肾上腺素导致的小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具有显著的对抗作用。表现为延缓微血管内血流停止或变慢的时间、血流恢复正常时间提前、阻止肾上腺素引起微血管管径收缩的强度、延缓其引起微血管收... 实验表明,多功能保健垫中药总提取物对局部滴注肾上腺素导致的小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具有显著的对抗作用。表现为延缓微血管内血流停止或变慢的时间、血流恢复正常时间提前、阻止肾上腺素引起微血管管径收缩的强度、延缓其引起微血管收缩的最明显时间、提前了微血管管径恢复正常的时间。上述各项测定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保健垫 中药提取物 肠系膜微循环 微循环障碍 实验研究 小鼠
下载PDF
颅高压与脑软膜微循环障碍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昭炜 马珍梅 +2 位作者 李发香 谢忠明 翟继恂 《微循环学杂志》 1994年第3期19-20,31,共3页
借助一种新技术,测定活体动物的颅内压,在测定过程中,应用微循环显微镜通过颅骨窗观察了脑软膜的微循环。结果表明,随着颅高压增高,脑软膜的微循环障碍就越严重,表现出严重的细胞聚集和脑软膜微血管的扩张,最后脑软膜微循环停止... 借助一种新技术,测定活体动物的颅内压,在测定过程中,应用微循环显微镜通过颅骨窗观察了脑软膜的微循环。结果表明,随着颅高压增高,脑软膜的微循环障碍就越严重,表现出严重的细胞聚集和脑软膜微血管的扩张,最后脑软膜微循环停止流动,动物死亡。实验提示:临床上脑高压症必须早治,要在脑微循环障碍出现临床症状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障碍 颅高压 软膜 肠系膜微循环 微血流流态 外周微循环 毛细血管 压力 静脉端 测定
下载PDF
固环止血胶囊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秦大莲 肖顺汉 +3 位作者 陈美娟 李晓冰 刘明华 黄兴武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 :观察固环止血胶囊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局部滴肾上腺素复制微循环障碍模型 ,观察正常和微循环障碍时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结果 :固环止血胶囊 1.5 0g kg组在两种状态下微动脉、微静脉直径分别为 19.5 1± 3.90、39.... 目的 :观察固环止血胶囊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局部滴肾上腺素复制微循环障碍模型 ,观察正常和微循环障碍时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结果 :固环止血胶囊 1.5 0g kg组在两种状态下微动脉、微静脉直径分别为 19.5 1± 3.90、39.0 2± 3.98和 12 .0 4± 3.2 5、30 .12± 3.98,毛细血管网点数分别为 5 .2 5± 0 .93和 3.73± 1.0 5 ,与生理盐水组 (12 .0 4± 2 .5 7,30 .14± 5 .2 3;4 .86± 2 .0 9,8.2 4± 5 .2 3;3.90± 0 .74 ,2 .2 0± 1.14 )比较p <0 .0 5 ,且血色红、血流快。结论 :固环止血胶囊能改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节育器 血瘀症 微循环障碍 肠系膜 固环止血胶囊 中药制剂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颈椎通胶囊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17
作者 朱全红 郑有顺 +1 位作者 赵聚凯 晏荣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9-41,共3页
以高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注射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了颈椎通胶囊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颈椎通胶囊能明显扩张处于微循环障碍病理状态下的大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
关键词 肠系膜微循环 颈椎 大鼠 胶囊 循环障碍 右旋糖酐 微血管 高分子 改善
下载PDF
正常淋浆对内毒素休克大鼠微循环障碍的干预作用
18
作者 张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38-2038,共1页
关键词 内毒素休克 微循环障碍 大鼠 肠淋巴管 肠系膜微循环 细胞间黏附分子 模型组 细胞黏附 选择素 平均动脉血压
下载PDF
白蚀丸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梁海清 田少鹏 陈丹曼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69-1370,共2页
关键词 肠系膜微循环 白蚀丸 大鼠 急性微循环障碍 影响的研究 中药组成 右旋糖酐 补骨脂 何首乌
下载PDF
酸中毒和微循环障碍在SMAO休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0
作者 李化民 王红 许玉杰 《锦州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7-10,共4页
通过夹闭成年大耳白兔肠系膜上动脉(SMA)60min 后松夹,复制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SMAO 休克),以血压下降50%为指针。休克组兔颈动脉血压下降,血气的变化为:pH 值降低、PaCO_2降低、B、E、负值增大,微循环障碍。对照组,上述指标的数值... 通过夹闭成年大耳白兔肠系膜上动脉(SMA)60min 后松夹,复制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SMAO 休克),以血压下降50%为指针。休克组兔颈动脉血压下降,血气的变化为:pH 值降低、PaCO_2降低、B、E、负值增大,微循环障碍。对照组,上述指标的数值前后变化不显著,结果表明:酸中毒和微循环障碍,在 SMA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中毒 肠系膜疾病 动脉闭塞性 休克 微循环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