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滁州花山水文实验流域径流与氮素耦合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建群 王洋 +1 位作者 郭昆 刘松平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4,81,共6页
采用SWAT模型方法对滁州花山水文实验流域进行了径流与氮素耦合模拟,探讨了流域土地利用对氮素输移的影响。构建了花山水文实验流域SWAT模型,采用2008年1月~2013年12月的降雨、径流等数据对径流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以2012年5月~2013年1... 采用SWAT模型方法对滁州花山水文实验流域进行了径流与氮素耦合模拟,探讨了流域土地利用对氮素输移的影响。构建了花山水文实验流域SWAT模型,采用2008年1月~2013年12月的降雨、径流等数据对径流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以2012年5月~2013年12月的氮浓度监测数据对氮负荷模型进行验证。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现状土地利用情形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假设下进行了径流与氮素耦合模拟,计算了现状和不同土地利用情景假设下流域的径流深和氮负荷。结果表明:汛期的氮流失量占全年氮流失的比重较大,每年的汛期是控制氮流失的关键时期;旱地的氮流失潜力较水田大,林地的增加对氮负荷具有一定的消减作用;控制氮肥的使用,加强水土保持能力,可以有效减少流域氮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实验流域 氮输移 SWAT模型 土地利用
下载PDF
无机水化学离子在实验流域降雨径流过程中的响应及其示踪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顾慰祖 陆家驹 +1 位作者 赵霞 Norman E Peters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为研究无机水化学离子在降雨径流示踪中的可能性,在实验流域实测降雨、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水径流过程和流域内17个测孔的地下水过程中,施测了Na+,K+,Ca2+,Mg2+,Cl-,SO42-,HCO3-+CO32-,NO3-,F-,NH4-,PO42-,SiO2和pH,EC,18O的同步过程... 为研究无机水化学离子在降雨径流示踪中的可能性,在实验流域实测降雨、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水径流过程和流域内17个测孔的地下水过程中,施测了Na+,K+,Ca2+,Mg2+,Cl-,SO42-,HCO3-+CO32-,NO3-,F-,NH4-,PO42-,SiO2和pH,EC,18O的同步过程,还施测了少数土壤水水样。结果是:①在Ca2+与Cl-/SO42-和EC与Na+/(Na++Ca2+)的关系中以及除NO3-,NH4-,PO42-外的所有离子,都可识别出上述各种径流组分;②径流离子过程均与降雨离子过程相仿,随径流组分从地面到地下而渐趋坦化;③除个例外,离子浓度过程均以降雨为最小并从地面径流到地下水径流渐次增大;④降雨和地下水离子过程表现为径流离子过程的两端元;⑤在降雨和各径流组分中,18O过程与大部分离子过程有一定的同步性。从以上结果认为,降雨并不是流域径流离子输出的主要来源,然而却是形成它的主要控制因素。此外,有关试验结果还对应用Cl-进行地下水补给的估算方法提出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流域 同位素水文学 示踪技术 降雨径流过程 无机水化学离子
下载PDF
滁州花山水文实验流域氮收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建群 丁建华 郭昆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7-683,共7页
基于调查数据和监测实验数据,对滁州花山水文实验流域氮收入与支出进行了研究。对花山流域内人口、作物种植面积、施肥量、产量、畜禽养殖等进行调查,对大气氮湿沉降、径流含氮量、作物籽粒及秸秆含氮量等进行监测和分析,计算2012年10月... 基于调查数据和监测实验数据,对滁州花山水文实验流域氮收入与支出进行了研究。对花山流域内人口、作物种植面积、施肥量、产量、畜禽养殖等进行调查,对大气氮湿沉降、径流含氮量、作物籽粒及秸秆含氮量等进行监测和分析,计算2012年10月—2013年9月及2013年10月—2014年9月这2个灌溉年流域氮收支,分析降雨与径流对流域氮收支的影响。2个灌溉年大气氮沉降通量分别为26.10和26.32 kg·hm-2·a-1,氮径流流失模数分别为3.86和8.95 kg·hm-2·a-1,占氮总输出量的比例分别为6.54%和13.98%;2个灌溉年的化肥氮均为流域最主要的氮输入项,分别占氮总输入的50.46%和50.36%;作物收获是流域氮最主要的输出项,分别占氮总输出的56.68%和52.17%;氮盈余量分别为59.94和55.06 kg·hm-2·a-1。氮随径流流失量与径流量有关,花山流域存在潜在富营养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收支 氮流失 氮循环 非点源污染 水文实验流域
下载PDF
滁州花山水文实验流域氮流失特征分析
4
作者 王建群 郭昆 +1 位作者 刘松平 王洋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6,29,共7页
以滁州花山水文实验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各种形态的氮随径流流失的特征。基于2012年10月-2013年9月滁州花山水文实验流域氮素实验观测数据,对流域的氮随径流流失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林地比重较大的集水区... 以滁州花山水文实验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各种形态的氮随径流流失的特征。基于2012年10月-2013年9月滁州花山水文实验流域氮素实验观测数据,对流域的氮随径流流失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林地比重较大的集水区域径流中的TN质量浓度和N03-N质量浓度较高,农田比重较大的集水区域径流中的NH3-N质量浓度较高;在林地面积比例较大集水区域,TN质量浓度与N03-N质量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而在耕地面积比例较大的集水区域,TN质量浓度与NH3-N质量浓度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对于嵌套子流域,N03-N质量浓度沿河道往下游随集水区域的增大和森林覆被比例的减少而呈逐渐递减趋势;在农田非施肥季节,各个月的TN质量浓度空间上自上而下随森林覆被比例的减少而呈逐渐递减趋势,而NH3-N质量浓度变化较小;在施肥季节,TN质量浓度随NH3-N质量浓度的上升而上升。研究还发现:研究区域汪郢左支断面和军事牌断面的集水区域林地比重高达99.92%以上,虽然人类活动较少,但TN质量浓度较高,分别为2.830mg/L和4.028mg/L,高于集水区域农田比重较大的竹园沟断面和新坝断面(两断面农田比重分别为39.59%和35.63%),分别是竹园沟断面和新坝断面的1.42~2.5l倍、2.02-3.57倍;这一事实与人们通常的认识不一致,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实验流域 氮流失 非点源污染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平原水文实验区(流域)的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船海 华文娟 +2 位作者 杨海 向小华 李书建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5,共9页
通过对国内平原水文实验区(流域)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与目前国外水文实验区观测水平和研究方向进行简要对比,总结平原水文实验区在研究和应用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及遇到的问题。以在太湖流域平原的实验研究为例,分析金坛水文实验区的研究... 通过对国内平原水文实验区(流域)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与目前国外水文实验区观测水平和研究方向进行简要对比,总结平原水文实验区在研究和应用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及遇到的问题。以在太湖流域平原的实验研究为例,分析金坛水文实验区的研究和建设过程,做出相关展望和提议,以期为未来平原水文实验区(流域)的新建、恢复和扩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实验 水文实验流域 平原区 发展历程 实验区建设 太湖流域 金坛水文实验 综述
下载PDF
实验小流域尺度下高精度水位计的比测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廖爱民 刘九夫 +3 位作者 张建云 姜广旭 郑锦涛 王妞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7-347,共11页
目前,小流域的水文实验迫切需要高精度的水位数据,但常规使用的厘米级水位计难以满足实验小流域测量水位的高精度要求。为了帮助实验小流域选择适用的高精度水位计,初选出多种较高精度的水位计,系统开展了4个比测实验,包括静水稳定性、... 目前,小流域的水文实验迫切需要高精度的水位数据,但常规使用的厘米级水位计难以满足实验小流域测量水位的高精度要求。为了帮助实验小流域选择适用的高精度水位计,初选出多种较高精度的水位计,系统开展了4个比测实验,包括静水稳定性、阶步式升降水位、现场模拟洪峰和天然径流过程比测。结果表明:根据综合绝对误差,探针式、压力式2型(电容型)和磁致伸缩式水位计精度达到0.4 mm以内,浮子式水位计的精度为 0.5 mm ,压力式1型(电阻型)水位计精度达不到毫米级;磁致伸缩式水位计可以精确地获取低水头条件下的水位过程,适合实验小流域的高精度水位监测。比测结果可为径流、降雨、蒸发和下渗等过程的高精度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计 高精度 比测实验 实验流域
下载PDF
流域水环境监测共建共管实验室建设回顾和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卓海华 刘辉 +2 位作者 吴云丽 谭凌智 兰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5-9,共5页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是水利系统加强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此,在长江流域片开展了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共建工作,这也是实现流域片省(国)界及重要水功能区监测和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从长江流域片共建实验室的遴选、...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是水利系统加强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此,在长江流域片开展了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共建工作,这也是实现流域片省(国)界及重要水功能区监测和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从长江流域片共建实验室的遴选、建设、运行管理、信息管理以及潜在问题及其解决思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的环境下开展实验室共建工作,能够实现社会、流域和地方的多赢结果,是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在机制创新上的一次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监测 水资源管理 流域实验 长江流域
下载PDF
流域植被对径流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乔光建 成淑敏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54,共5页
根据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山区两个小流域实验站的水文监测资料,研究了不同流域内的不同植被对径流的影响。分析了流域植被对径流的年内分配、径流系数、削减洪峰以及枯季径流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植被对涵养水源、调节径流量、增大枯... 根据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山区两个小流域实验站的水文监测资料,研究了不同流域内的不同植被对径流的影响。分析了流域植被对径流的年内分配、径流系数、削减洪峰以及枯季径流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植被对涵养水源、调节径流量、增大枯季径流量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植被 径流调节 枯季径流量 实验研究 流域实验
下载PDF
流域植被对减缓土壤侵蚀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乔光建 檀领革 陈峨印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3期52-56,共5页
根据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山区两个小流域实验站的水文泥沙监测资料,对不同流域在不同植被情况下,流域植被对减缓土壤侵蚀的作用进行分析,阐明流域植被对年输沙模数、地表径流含沙量以及次暴雨对输沙模数的影响等,结果表明,较好的流域植被... 根据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山区两个小流域实验站的水文泥沙监测资料,对不同流域在不同植被情况下,流域植被对减缓土壤侵蚀的作用进行分析,阐明流域植被对年输沙模数、地表径流含沙量以及次暴雨对输沙模数的影响等,结果表明,较好的流域植被对涵养水源、控制土壤侵蚀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植被 降水量 土壤侵蚀模数 含沙量 流域实验
下载PDF
中国东部不同特征小流域水文对比观测试验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强 许有鹏 +4 位作者 王跃峰 王杰 周才钰 傅维军 赵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7-476,共10页
为探讨中国东部地区变化环境下水循环演变机制,通过水文站网加密观测、构建不同特征试验流域等方法,揭示了不同土地利用和不同城镇化水平下水文要素分布及响应规律。结果表明:①小流域内场次极端降雨局部差异较大,主要受到微地形和风向... 为探讨中国东部地区变化环境下水循环演变机制,通过水文站网加密观测、构建不同特征试验流域等方法,揭示了不同土地利用和不同城镇化水平下水文要素分布及响应规律。结果表明:①小流域内场次极端降雨局部差异较大,主要受到微地形和风向的影响。②鄞江镇试验流域水位涨幅和单位雨量水位涨幅均高于天然画龙溪试验流域,主要受到了流域大小和城镇化率等因素的影响。③城镇用地和耕地土壤水消退过程较快,林地退水过程相对较慢;浅层10cm、20cm和40cm土壤含水率对降雨滞后响应时间分别为0~0.25h、0.25~0.75h和0.5~0.75h,而深层(60cm和80cm)土壤含水率由于受到优势流的影响,响应较为复杂,响应时间变动范围较大。④小流域地下水对降雨的响应存在滞后性,响应时间为6.5~1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循环 水文观测 实验流域 变化环境 东部沿海地区
下载PDF
水文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雷 许有鹏 +2 位作者 王跃峰 徐羽 林芷欣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2-640,共9页
阐述了水文实验的概念与内涵,归纳了水文实验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流域水文实验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应用实验方法进行植被截留与阻滞作用、降水径流关系、非饱和带水分运移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文过程研究... 阐述了水文实验的概念与内涵,归纳了水文实验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流域水文实验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应用实验方法进行植被截留与阻滞作用、降水径流关系、非饱和带水分运移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文过程研究的进展,分析了当前水文实验发展的不足,提出未来水文实验的发展方向:传统的实验流域着重于地表水研究,没有深入水文循环系统的内部,应将水文实验的研究范围从地表扩展为关键带部分,并加强跨流域的补给、径流与排泄关系研究;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观测实验与协同研究是水文实验的发展趋势;当前水文实验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仍显不足,应重视水文实验站网建设,加强水文实验的规范性,以促进实验数据交换和研究成果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实验 水文循环过程 实验流域 综合观测实验
下载PDF
江西兴国侵蚀荒山森林小流域泥沙流出量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昌华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89-96,共8页
用小流域和量水堰方法测定和估算了中国南方重侵蚀荒山森林丘陵区的固体物流失量(侵蚀量)。对3个量水堰控制的4个小流域经1994年~1997年共4a 的测定结果是,沉积在堰后沉沙池中的固体沉积物,1号小流域为56.6t/hm^2·4a。2号加3号小... 用小流域和量水堰方法测定和估算了中国南方重侵蚀荒山森林丘陵区的固体物流失量(侵蚀量)。对3个量水堰控制的4个小流域经1994年~1997年共4a 的测定结果是,沉积在堰后沉沙池中的固体沉积物,1号小流域为56.6t/hm^2·4a。2号加3号小流域为36.2t/hm^2·4a,5号小流域为47.5t/hm^2·4a。侵蚀量的估算结果是,1号小流域为70.6t/hm^2·4a,2号加3号小流域为45.2t/hm^2·4a,5号小流域为59.3t/hm^2·4a。1号小流域4a 侵蚀量大体相当于侵蚀掉平均厚度为6.5mm 的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量 实验流域 堰内固体沉积物 量水堰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雷达降雨临近预报及洪水预报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建柱 李磊菁 +1 位作者 冯平 唐若宜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3-684,共12页
为探究深度学习的雷达降雨临近预报在流域洪水预报中的适用性,采用U-Net、嵌入注意力门的Attention-Unet和添加转换器的多级注意力TransAtt-Unet开展雷达降雨临近预报,将预报降雨作为HEC-HMS水文模型的输入,对柳林实验流域进行洪水预报... 为探究深度学习的雷达降雨临近预报在流域洪水预报中的适用性,采用U-Net、嵌入注意力门的Attention-Unet和添加转换器的多级注意力TransAtt-Unet开展雷达降雨临近预报,将预报降雨作为HEC-HMS水文模型的输入,对柳林实验流域进行洪水预报。结果表明:1 h预见期时,Attention-Unet对短时强降雨预报结果较好,TransAtt-Unet预报降雨模拟的洪峰流量和径流量相对误差小于20%,各深度学习模型对量级较大的降雨和洪水预报精度较高;2 h预见期的预报降雨强度、降雨总量、洪峰流量和径流量存在显著低估,U-Net能取得相对较好的降雨预报结果。基于深度学习的1 h预见期雷达降雨临近预报及洪水预报可为流域防洪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降雨临近预报 降雨定量估计 深度学习 洪水预报 柳林实验流域
下载PDF
融雪降雨径流模型在日径流量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冶超 吴素芬 +2 位作者 韩萍 李燕 薛燕 《新疆水利》 2005年第6期13-18,36,共7页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流域 实验流域 降雨径流模型 融雪
下载PDF
国外稠密雨量观测站网的布设与资料分析
15
作者 王家祁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76-79,共4页
国外稠密雨量观测站网的布设与资料分析王家祁(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1前言世界上广大地区雨量站网密度较稀,中国和美国平均每站代表面积a值约500~1000km2,非洲有些地区更在6000km2以上。只有人口密集、... 国外稠密雨量观测站网的布设与资料分析王家祁(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1前言世界上广大地区雨量站网密度较稀,中国和美国平均每站代表面积a值约500~1000km2,非洲有些地区更在6000km2以上。只有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而面积又较小的地区才可能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的布设 资料分析 试验区 观测站 分析研究 圣路易斯 气象试验 试验地区 观测资料 实验流域
下载PDF
国内外实验小流域水科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16
16
作者 付丛生 陈建耀 +2 位作者 曾松青 蒋华波 董林垚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9-267,共9页
在回顾和分析小流域/实验小流域相关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实验小流域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中国现存及历史时期存在过的实验小流域做了统计,依流域概念、研究内容进行分类,并对国内外的实验小流域研究做了比较。在... 在回顾和分析小流域/实验小流域相关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实验小流域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中国现存及历史时期存在过的实验小流域做了统计,依流域概念、研究内容进行分类,并对国内外的实验小流域研究做了比较。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实验小流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未来相关研究提出了建议,以期对中国未来的实验小流域研究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流域 发展历程 综述
原文传递
近代水文和水资源主要研究方向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海仑 《水文》 1982年第S1期93-96,共4页
1981年8月15日至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在巴黎联合召开国际水文学和水资源合理管理的科学基础大会。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国际水文计划第三阶段(1984~1989)规划纲要。本文参照此纲要,并参考了最近一段时期国际上举行的一些重... 1981年8月15日至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在巴黎联合召开国际水文学和水资源合理管理的科学基础大会。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国际水文计划第三阶段(1984~1989)规划纲要。本文参照此纲要,并参考了最近一段时期国际上举行的一些重要学术讨论会的主要内容,扼要地介绍当前水文、水资源研究的一些方向供有关部门和学术界同志们参考。纲要把当前水文和水资源科学分为三大类问题:(一)水文过程和水利工程的参数这部分包括加强对水循环过程中各要素的研究,以便用之于水资源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它的范围包括各种水源,如地面、土壤、地下、冰川、沼泽、湖泊、水库等等。特别要注意改进研究方法,如数学模型、遥感和核技术、水量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 人类活动 代表流域 实验流域 水资源规划 水量平衡 资源
下载PDF
Energy Balance-Based SWAT Model to Simulate the Mountain Snowmelt and Runoff——Taking the Application in Juntanghu Watershed(China) as an Example 被引量:10
18
作者 MENG Xian-Yong YU Dan-Lin LIU Zhi-Hu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2期368-381,共14页
In order to predict long-term flooding under extreme weather conditions in central Asia, an energy balance-based distributed snowmelt runoff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coupled with the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 In order to predict long-term flooding under extreme weather conditions in central Asia, an energy balance-based distributed snowmelt runoff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coupled with the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 model. The model was tested at the Juntanghu watershed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Tian Shan Mountains, Xinjiang,China. We compared the performances of temperature-index method and energy balanced method in SWAT model by taking Juntanghu river basin as an application example(as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Juntanghu River, we call the energy balanced method as SWAT-JTH).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WAT snowmelt model had overall Nash-Sutcliffe efficiency(NSE) coefficients ranging from 0.61 to 0.85 while the physical based approach had NSE coefficients ranging from 0.58 to0.69. Overall, on monthly scale, the SWAT model provides better results than that from the SWAT-JTH model. However, results generated from both methods seem to be fairly close at a daily scale. Thestructure of the temperature-index method is simple and produces reasonable simulation results if the parameters are well within empirical ranges. Although the data requirement for the energy balance method in current observation is difficult to meet and the existence of uncertainty is associat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of physical processes, the SWAT-JTH model still produced a reasonably high NSE. We conclude that using temperature-index methods to simulate the snowmelt process is sufficient, but the energy balance-based model is still a good choice to simulate extreme weather conditions especially when the required data input for the model is acqui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 Snowmelt model The physical process Energy balance Temperature-index Water balance
下载PDF
Hydrodynamic processes and depositional styles of glacierassociated deposits in the Moxi basin, Southwest China 被引量:1
19
作者 TIE Yong-bo FENG Xing-lei +1 位作者 RAN Jing XU We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3期557-568,共12页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depositional styles of glacierassociated deposits in the Moxi basin in southwest China. Based on field surveys, 28 samples from glacier-associated depos...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depositional styles of glacierassociated deposits in the Moxi basin in southwest China. Based on field surveys, 28 samples from glacier-associated deposits(including glacial till,fluvioglacial, debris flow, river and lake deposits)were collected and tested in the laborato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lacier-associated deposits can be differentiated based on particle gradation,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accumulated percentages. We evaluated the evolution of a former dammed lake in the Moxi basin based on glacierassociated deposit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Moxi Platform was not formed by a single depositional process but is composed of both fluvioglacial and debris flow deposits.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depositional style analysis is useful in identifying different glacier-associated deposits in high mountain regions. Moreover, the evaluation of the differences in particle sizes of the glacierassociated deposits is useful in reconstructing geohazard events in periglacial regions, and this information can help in identifying and reducing the potential risks associated with geo-haz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cial fluvial deposits Dynamic difference Geohazard High mountain region Moxi basin
下载PDF
感知体系建设
20
《北京水务》 2023年第5期I0006-I0007,共2页
“天空地”感知监测网络建设,北京西台子实验流域综合实验点通过多种无线通讯技术融合,利用北斗卫星及高通量卫星等资源,搭建地空立体式通讯架构,解决“最后1km”通讯难题,实现密林山丘间观测点数据的回传。视频感知平台建设成果和成效。
关键词 无线通讯技术 北斗卫星 回传 观测点数 实验 立体式 通讯架构 实验流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