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与时异趣:唐宋宠物文学中的士人审美与情理对话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萧依
-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8-175,共8页
-
文摘
中唐时期,宠物受到文学观照的场合逐渐由闺阁、宫廷转移到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场所和情感世界,宠物养玩与书写成为文人士大夫普遍喜爱的休闲方式,而白居易晚年的双鹤诗可视为宠物文学日常化、文人化的写作范式。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博物文化的兴盛以及休闲娱乐生活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文人关于宠物的生活经验与社会见闻,而士人群体的道德精神与文学追求则推动他们进一步提升宠物文学的品质格调,赋予其颇具时代特点的理性精神和深刻的情理内涵。
-
关键词
宠物文学
日常化
文人化
审美趣味
理性精神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宋代宠物文学与士人精神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萧依
-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7-164,共8页
-
文摘
宋代宠物文学通常被视为保存社会生活细节的重要史料。事实上,这类作品还在日常休闲活动的视角下彰显了独特的士人精神。宋代文人士大夫关于养玩宠物的具体方式的文学书写,集中反映了他们对待文人雅玩的审美趣味与面对自然生命时的特殊观物体验。宠物的自然天性同主人的好尚与私欲之间存在难以避免的矛盾,宋人将这种现实与道德的双重困境称为“物惑”,他们在内心的情理纠葛中反思物我生命关系,传达出体贴物性的自然观,并努力化解“物惑”困境下的精神负担与玩物丧志的道德风险。最终,宋代文人士大夫凭借其理性精神将宠物文学导向了由情入理、由趣入道的思想道路,将感性层面的个人情感体验转化为关于生命、社会、历史的理性思考,赋予了宠物文学深刻的精神内涵。
-
关键词
宋代宠物文学
自然观
物性
物惑
士人精神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