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5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审美—审丑—新审美:论审美文学批评的演进 被引量:1
1
作者 曾艳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审美批评是一切文学批评的基础,是其他文学批评显在或者潜在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外来理论既拓展了文学研究视野,也导致了文学评论中艺术分析和审美评价的匮乏,研究者以理论概念肢解研究对象,迎合各种理论预设的结论,我国文学理论... 审美批评是一切文学批评的基础,是其他文学批评显在或者潜在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外来理论既拓展了文学研究视野,也导致了文学评论中艺术分析和审美评价的匮乏,研究者以理论概念肢解研究对象,迎合各种理论预设的结论,我国文学理论界与文学研究界也因此在去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批评、去审美理性与审美理性批评等二元对立中不断摇摆。本文将梳理审美文学原理得以生成演变的学术史和学科史,分析从审美到审丑再到新审美主义的发展演进,揭示其所从出的历史文化语境与思想学术渊源,用辩证理性观在恢复传统美学的审美自主性和当代反审美主义的激进立场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从文学经典和大众文化研究中找到审美批评的共通之路,强化审美批评为“三大体系”建设提供纠偏机制的作用,为建构新的审美批评范式提供一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主义
下载PDF
短视频平台审丑现象的文化生成逻辑、负面影响与应对策略
2
作者 李亚男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18期93-96,共4页
为探索短视频平台审丑现象的文化生成逻辑,研究从被观看的审丑主角与作为观看者的受众两大主体出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与审丑视频主角追求经济利益、反叛精英文化以及对自我表达的需求密不可分,而受众猎奇与颠覆传统审美的心理机制... 为探索短视频平台审丑现象的文化生成逻辑,研究从被观看的审丑主角与作为观看者的受众两大主体出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与审丑视频主角追求经济利益、反叛精英文化以及对自我表达的需求密不可分,而受众猎奇与颠覆传统审美的心理机制、期冀从中寻得优越快感以及追求身体规训的解放,更促进了对“丑”文化接受度的提升。审丑现象在带来文化多元与市场活力的同时,也带来审美文化异化、价值观扭曲及平台市场乱象等问题。因此,在包容多元文化的同时更应加强平台监管与美育的作用,共同营造良好媒介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平台 视觉文化 美异化 媒介环境 新媒体
下载PDF
雨果与余华小说的审丑表现方式比较研究
3
作者 王丽娜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3-79,共7页
维克多·雨果是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的领军人物,在诗歌、戏剧、小说和文艺理论方面成绩卓著,而余华是中国二十世纪先锋派新人,其创作在国内外备受好评。运用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方法对二者的审丑表现方式进行比较研究,阐释了二者... 维克多·雨果是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的领军人物,在诗歌、戏剧、小说和文艺理论方面成绩卓著,而余华是中国二十世纪先锋派新人,其创作在国内外备受好评。运用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方法对二者的审丑表现方式进行比较研究,阐释了二者相似的审丑表现和相异的审丑表现方式,不仅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进一步为中西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更广阔的研究空间,而且顺应了二十世纪以来的世界性文学批评的发展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果 余华 表现方式 异同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流量时代“审丑”短视频的形成机制——基于资本、主播、观众三方视角的分析
4
作者 许加明 曾子行 《新闻论坛》 2024年第4期27-30,共4页
流量时代催生了流量经济,为了更好地吸引流量,短视频平台呈现出了日益明显的“审丑”导向,逐渐成为网络“审丑”的主导场域。“审丑”短视频的形成是资本、主播、观众三方力量共谋的结果,资本通过图式化运作创造了“小丑”形象吸引流量... 流量时代催生了流量经济,为了更好地吸引流量,短视频平台呈现出了日益明显的“审丑”导向,逐渐成为网络“审丑”的主导场域。“审丑”短视频的形成是资本、主播、观众三方力量共谋的结果,资本通过图式化运作创造了“小丑”形象吸引流量,指引了短视频的“审丑”方向;主播为了吸引流量任由资本对其人格进行重塑以便于其“商品化”,由于“小丑”形象既能快速吸引流量,又能进行流水线批量生产,因此成为主播人格商品化的首选;观众接受了主播扮演的“小丑”形象进行娱乐,并因“小丑”形象吸引的巨大流量对其产生向往,在嘲讽“小丑”的同时也眼红其带来的丰厚收益,从而构建起“审丑”拜物教。正是在资本、主播、观众三方力量的持续交互作用下,才汇聚成了一场流量时代的短视频“审丑”狂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小”形象 人格“商品化” ”拜物教
下载PDF
审丑教育:当代美育的必要补充
5
作者 董小玉 王鹏辉 《教育家》 2024年第18期10-11,共2页
在互联网“审丑”现象盛行的当下,我们所谈论的“丑”早已不再是传统美学范畴内的“丑”,而是一种与“审丑”完全背离的、扭曲了的网络文化现象,即“异化的审丑”,它反映了某种深层次的文化趋势与社会心态。当部分青少年醉心于模仿网络... 在互联网“审丑”现象盛行的当下,我们所谈论的“丑”早已不再是传统美学范畴内的“丑”,而是一种与“审丑”完全背离的、扭曲了的网络文化现象,即“异化的审丑”,它反映了某种深层次的文化趋势与社会心态。当部分青少年醉心于模仿网络丑星的生活方式、服装打扮、语气口吻时,会逐渐产生自我认知的异化。这种异化的自我认知不仅体现在他们的行为方式上,更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社会意识和自我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认知 互联网 社会心态 自我意识 美学范畴 当代美育 青少年
下载PDF
青少年“审丑”现象的形成机理与危害
6
作者 孙宏艳 宣飞霞 《教育家》 2024年第18期12-13,共2页
近年来,一些恶搞、装傻、扮土等类型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在人们的生活中蔓延,并且很快下沉到青少年群体,形成了青少年的“审丑”现象,使青少年的审美观念发生异化与扭曲,甚至成为“审丑”的亚文化。例如,有的青少年以... 近年来,一些恶搞、装傻、扮土等类型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在人们的生活中蔓延,并且很快下沉到青少年群体,形成了青少年的“审丑”现象,使青少年的审美观念发生异化与扭曲,甚至成为“审丑”的亚文化。例如,有的青少年以丑为美,拍照时经常披头散发、歪嘴斜眼;有的青少年对“药水哥”“郭老师”等网络红人形象推崇备至成为“铁粉”,不仅喜欢丑而且主动去效仿丑;还有的青少年把丑看作是时髦与个性,故意打扮得邋里邋遢、穿着稀奇古怪。青少年“审丑”亚文化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密青少年“审丑”的生成机理,有利于对青少年做好正向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文化 网络红人 为美 青少年群体 推崇备至 内外因 恶搞
下载PDF
当代“审丑”艺术观念下的平面设计探究
7
作者 张健 酒路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在审美观念中,“丑”并非“美”的对立面,而是“美”的一个方面。“审丑”也是一种“审美”活动。通过艺术家的处理,“丑”的事物可以变得具有审美价值和生命力。平面设计作品是艺术作品的一部分,离不开艺术表达形式和内在情感传达。如... 在审美观念中,“丑”并非“美”的对立面,而是“美”的一个方面。“审丑”也是一种“审美”活动。通过艺术家的处理,“丑”的事物可以变得具有审美价值和生命力。平面设计作品是艺术作品的一部分,离不开艺术表达形式和内在情感传达。如何界定“美”与“丑”以及“丑”的存在意义是平面设计的关键问题。“新丑风”作为一种有意义的个性表现,在当代平面设计中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更多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平面设计
下载PDF
“审丑”时代,如何教孩子们审视“丑”?
8
作者 周丽 曹霁 +2 位作者 严从根 宋修见 刘惠 《教育家》 2024年第18期14-17,共4页
有学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审丑,实则是一种现代审美能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只看到“丑”的负面价值,缺乏一种全面理性的分析,把审丑教育排除在美育之外。在美育广为普及、重要性日益凸显的当下,我们亟须思考:如何跟孩子们谈论“丑”,如... 有学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审丑,实则是一种现代审美能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只看到“丑”的负面价值,缺乏一种全面理性的分析,把审丑教育排除在美育之外。在美育广为普及、重要性日益凸显的当下,我们亟须思考:如何跟孩子们谈论“丑”,如何在美育中补上“审丑教育”这一课。议题一:针对青少年的“审丑教育”包含哪些内容,要把握哪些“度”,从而与审美教育协调配合,齐力培养青少年的审美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面价值 美素养 美教育 美育 青少年 现代 协调配合
下载PDF
审丑教育不可“放流”
9
作者 顾红梅 《教育家》 2024年第18期9-9,共1页
在教授《阿Q正传》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分析第二章《优胜记略》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内涵:“本章写到阿Q三次‘心满意足的得胜的……’,结合文本,请大家说说阿Q是如何实现‘心满意足’‘得胜’的?”有学生回答道:“阿Q是通过‘我... 在教授《阿Q正传》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分析第二章《优胜记略》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内涵:“本章写到阿Q三次‘心满意足的得胜的……’,结合文本,请大家说说阿Q是如何实现‘心满意足’‘得胜’的?”有学生回答道:“阿Q是通过‘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来实现‘心满意足’的。”我又问:“那你认为阿Q是怎样的人?”那名学生不假思索地答道:“我觉得阿Q是个乐观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胜利法 《阿Q正传》 教育 结合文本 阿Q 课文
下载PDF
网络“审丑”异化的文化评析:建构、解构与重构
10
作者 吴智勇 鲁明媚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17-124,共8页
“审丑”文化作为文化悖论的存在,一经产生便具有矛盾性。文化内部的不确定性带来“审丑”文化在价值功能上的悖论,进而在对文化主体价值思维的建构上出现矛盾。由于文化的开放共享,网络“审丑”作为现代化的文化消费行为,受文化价值、... “审丑”文化作为文化悖论的存在,一经产生便具有矛盾性。文化内部的不确定性带来“审丑”文化在价值功能上的悖论,进而在对文化主体价值思维的建构上出现矛盾。由于文化的开放共享,网络“审丑”作为现代化的文化消费行为,受文化价值、文化传播、文化消费的多重建构,在资本逻辑的强力诱导下走向异化。异化的发生作为消极力量导致对现存文化的解构,“文化雾霾”现象愈发严重,催生了文化“内卷化”和文化“逆淘汰”,亟需通过价值复归进行文化重构,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审美价值与附属价值相统一,达至网络“审丑”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的统一,从而实现文化生态共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异化 文化悖论 资本逻辑 美价值
下载PDF
审丑风潮:短视频视域下异化的个体呈现
11
作者 林可心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17期70-73,共4页
短视频是新媒体环境下重要的媒介消费形式,已然成为当代大众文化,影响受众的认知与判断。近年来,短视频平台的扮丑、卖丑现象屡禁不止,异化的网络呈现冲击了个体的价值养成与社会的正常秩序。从审丑的成因、样态、冷析三个层面出发,分... 短视频是新媒体环境下重要的媒介消费形式,已然成为当代大众文化,影响受众的认知与判断。近年来,短视频平台的扮丑、卖丑现象屡禁不止,异化的网络呈现冲击了个体的价值养成与社会的正常秩序。从审丑的成因、样态、冷析三个层面出发,分析传播链条中创作者、媒体与接收者的多元驱动;解读丑文化在短视频平台中显在与潜在的二维演绎;反思审丑热潮下个体与社会的困境。审视短视频的审丑风潮,关注现实困境,以期共同营造绿色、健康的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流量经济 泛娱乐化 个体呈现
下载PDF
论王跃文小说《漫水》的审美与审丑
12
作者 许贤旺 刘嘉俊 王晓慧 《湘南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1-67,共7页
《漫水》是一部温情弥漫的乡土性小说,在其中蕴含作者独特的乡土审美与审丑观念。小说人物之语言、品性与其情感,都有其对立面,构建了美丑二元对立的模式。小说《漫水》中的“美”“丑”二元形态以及二者之间的微妙联系,从一个新颖的角... 《漫水》是一部温情弥漫的乡土性小说,在其中蕴含作者独特的乡土审美与审丑观念。小说人物之语言、品性与其情感,都有其对立面,构建了美丑二元对立的模式。小说《漫水》中的“美”“丑”二元形态以及二者之间的微妙联系,从一个新颖的角度探索了乡土小说“在今天的更多可能”。在《漫水》二元世界中,既有对人性善美的讴歌,也有对心灵晦暗的窥探;既有对淳美乡风的颂扬,也有对恶俗陋习的批判。这样的二元世界,并非分裂的对立,而是统一于乡土文学审美思想的整体建构——审丑终向审美升华,《漫水》以审美立体思维展现出乡土文学更为广阔的美学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跃文 《漫水》
下载PDF
基于符号消费视域的当代青年审丑文化研究——以“淘宝丑东西颁奖盛典”为例
13
作者 冯兰凤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22,66,共6页
基于鲍德里亚“物的理论”对历届“淘宝丑东西颁奖盛典”进行研究发现,消费社会中物的三重转向——从功能到非功能再到符号,使得“丑东西”逐渐超越物品自身的意义而转向一种抽象意指存在的符码。“丑东西”的符号消费特征既体现在它拥... 基于鲍德里亚“物的理论”对历届“淘宝丑东西颁奖盛典”进行研究发现,消费社会中物的三重转向——从功能到非功能再到符号,使得“丑东西”逐渐超越物品自身的意义而转向一种抽象意指存在的符码。“丑东西”的符号消费特征既体现在它拥有趣味性、“真实性”两种独特的设计原则,又体现在其衍生出消费者和商家层面的符号动因。需要以辩证和审慎的态度看待“丑文化”的火爆和流行,挖掘“丑东西”背后多种符号内涵的深层指涉,让受到传统审美文化区分的美丑二元式分立在交流、对话中生发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消费 文化
下载PDF
哈罗德·品特戏剧《归家》中的审丑艺术研究
14
作者 王玉环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在当代英国戏剧家哈罗德·品特的戏剧《归家》中,剧中人广泛使用暴力、粗鄙的语言并采取颠覆传统道德观念的行为,与文明社会的正常生活方式格格不入,文中的女主人公在婚姻的情感生活中上下求索而不知何处是归宿,最终沦陷在社会所编... 在当代英国戏剧家哈罗德·品特的戏剧《归家》中,剧中人广泛使用暴力、粗鄙的语言并采取颠覆传统道德观念的行为,与文明社会的正常生活方式格格不入,文中的女主人公在婚姻的情感生活中上下求索而不知何处是归宿,最终沦陷在社会所编织的堕落的罗网里。对于该部作品,大多数学者关注到的是其荒诞性和女性主义主题,但却鲜有学者注意到剧作的表现方式,也就是剧中广泛运用的负面审美艺术——审丑的艺术。文学是隐喻的世界,作者试图用荒诞的手法撕开现实的丑陋,以审丑的方式展示了社会生活的荒诞性,以此来隐喻西方男权社会中的男女不平等关系,折射出他的两性观及其对当代社会生活中女性境遇的关注与同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特戏剧 《归家》 荒诞 女性 艺术 两性观
下载PDF
在美育中补上“审丑教育”这一课
15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教育家》 2024年第18期7-7,共1页
如著名导演周星驰所说:“这世界上,人们只看两种人:英雄与小丑。”娱乐至上的时代,“审丑”渐成互联网上的热门现象。从早期的“芙蓉姐姐”“凤姐”,到近年的“郭老师”“giao哥”“人类高质量男性”等,“卖丑网红”们层出不穷,他们有... 如著名导演周星驰所说:“这世界上,人们只看两种人:英雄与小丑。”娱乐至上的时代,“审丑”渐成互联网上的热门现象。从早期的“芙蓉姐姐”“凤姐”,到近年的“郭老师”“giao哥”“人类高质量男性”等,“卖丑网红”们层出不穷,他们有意识地用庸俗、低俗、媚俗的言行哗众取宠,收割着大波“审丑流量”,创造着可观的“审丑经济”,也缔造着逐渐异化的“审丑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星驰 互联网 芙蓉姐姐 娱乐至上 低俗
下载PDF
《孔乙己》审丑教学探析
16
作者 江庆 《最小说》 2024年第7期41-44,共4页
《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白话短篇小说,其中的审丑元素具有极大的教学价值。本文通过审环境之丑、形象之丑、制度之丑和人性之丑,进而深入理解其中思想深刻的内容。探究《孔乙己》中审丑元素带来的教学价值,教师能... 《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白话短篇小说,其中的审丑元素具有极大的教学价值。本文通过审环境之丑、形象之丑、制度之丑和人性之丑,进而深入理解其中思想深刻的内容。探究《孔乙己》中审丑元素带来的教学价值,教师能够使学生获得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乙己》 鲁迅 语文教学
下载PDF
立足文本,“丑”中见“美”——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审丑教育初探
17
作者 廖菁菁 《教育家》 2024年第18期18-19,共2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随着语文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在选文风格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美育的内涵和概念仅仅限定在审美范畴,而应涵盖审美教育和审丑教育两个维度,使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对丑陋现象有所警觉和反思,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材 选文 教育 立足文本 美教育 美体验 美意识 健康向上
下载PDF
拓展审丑教育,让心灵向美而行
18
作者 刘艳 尚超 《教育家》 2024年第18期20-21,共2页
相比城市教育中健全的美育课程体系,乡村美育面临着课程设置不完整、师资力量薄弱、家长和教师对美育不够重视等诸多挑战。由于缺少对美的教育和引导,加之现实生活和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乡村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往往容易沉溺于审丑旋涡... 相比城市教育中健全的美育课程体系,乡村美育面临着课程设置不完整、师资力量薄弱、家长和教师对美育不够重视等诸多挑战。由于缺少对美的教育和引导,加之现实生活和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乡村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往往容易沉溺于审丑旋涡——平日,乡村学校的教师精力有限,很难细致关照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学生内心深处的焦虑、压抑、空虚、茫然,给“丑”的滋长提供了空间;周末,他们有抖音、“大吉大利今晚吃鸡”,当身边大多数同学标榜自己是“精神小伙”,讲着各种“段子”,分享自己的游戏战果时,如果不加入这种群体“潮流”,便会显得格格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 现实生活 乡村儿童 留守儿童 课程设置 教育 每一个学生 美育
下载PDF
自然审丑的知识学考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友峰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152,168,共12页
“丑”的研究在美学史上往往处在边缘位置,并成为与“美”相对立的负面存在。自然美学深化了对自然丑陋事物的思考,并在以理性信仰为枢轴的知识语境中形成“否定论”和“转化论”两种观点。立足于哲学史与美学史的知识考察,自然审丑可... “丑”的研究在美学史上往往处在边缘位置,并成为与“美”相对立的负面存在。自然美学深化了对自然丑陋事物的思考,并在以理性信仰为枢轴的知识语境中形成“否定论”和“转化论”两种观点。立足于哲学史与美学史的知识考察,自然审丑可以划分为“以实用价值为核心”“以理性信仰为核心”“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三个知识层面。首先,以实用价值为核心的审丑模式表明人类整体尚处在自然环境的压迫之下,并开始凭借理性初步掌控丑陋自然。理性崭露锋芒的背后是人类日益高涨的自信。神话中的赫西俄德、珀尔修斯等体现出人类内在审美活动的自由与丑陋自然的对立。其二,以理性信仰为核心的审丑模式认为,丑陋自然的观念性根源不再是感性经验,而是超越性与精神性的纯粹理念。自然丑陋、精神自由、审美愉悦等都统一在理性信仰的根基之上,并可以通过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方式深入阐发。其三,以审美价值为核心的审丑模式认为,基于自然生态状况能够包容自然中的丑陋事物,也能凸显其内在审美价值。自然审丑不仅可以直接呈现审美形象,也能够以“转化”的形式实现深层次审美意蕴。“人化自然”与“艺术自然”的呈现则给自然审丑的辩证思考提供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环境 理性信仰 人化自然 美价值
下载PDF
倾覆与包容:短视频的审丑复归
20
作者 李婧琪 潘可武 《文化产业研究》 2023年第1期359-370,共12页
在审美关系中,“丑”具有相对性,其依附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及社会文化。当下短视频的“审丑文化”与传统意义的精英姿态逐渐剥离,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强调视觉刺激及身体展演。具体表现出社会批判、解构常规等特点,一方面为社会大众提供... 在审美关系中,“丑”具有相对性,其依附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及社会文化。当下短视频的“审丑文化”与传统意义的精英姿态逐渐剥离,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强调视觉刺激及身体展演。具体表现出社会批判、解构常规等特点,一方面为社会大众提供了反思的入口,另一方面为个体的自我实现提供了契机。对短视频“审丑文化”的研究有利于重新寻回“丑”的价值,在保持道德和伦理觉察的同时,更辩证地看待审丑文化,将助推民主交流及社会对话,促进树立主流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文化 后现代 视觉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