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2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秦儒道“人美学”思想及审美人生观建构
1
作者 孙思冰 柴文华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3期8-12,共5页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人文化成”的人文主义。与此相连,先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美学是以“人哲学”为基础的,提出了丰富多彩的“人美学”思想。儒道两家都认为“内美”重于“外美”,但在对“内美”含义的理解上差别明显,...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人文化成”的人文主义。与此相连,先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美学是以“人哲学”为基础的,提出了丰富多彩的“人美学”思想。儒道两家都认为“内美”重于“外美”,但在对“内美”含义的理解上差别明显,儒家是“仁且知”,道家是“法自然”。在实现“内美”的路径上,两家又很相似,都主张向内的功夫。儒道两家的“人美学”思想对于审美人生观的建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观,从超越功利、内外统一、情理交融、刚柔相济等方面去追求真善美统一的崇高人生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先秦道家 “人美学” “人哲学” 审美人生观
下载PDF
中国式文艺现代化的审美人类学阐释
2
作者 周锋 王杰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65,共11页
中国式文艺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问题的一个部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审美人类学是当代美学一种新的理论范式,也是当代美学在观念上和方法论上从康德式的美学和形式主义为基本观念的美学向更为贴近审美经验研究特别是... 中国式文艺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问题的一个部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审美人类学是当代美学一种新的理论范式,也是当代美学在观念上和方法论上从康德式的美学和形式主义为基本观念的美学向更为贴近审美经验研究特别是地方性审美经验,对美学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具有更强解释能力的美学理论当代发展的重要形态。审美人类学和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可以为关于中国式文艺现代化的起源、发展和当代形态的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工具。文章从中国式文艺现代化和中国审美现代性理论问题的提出,以及中国悲剧人文主义的理论基础等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文艺现代化 审美人类学 中国审美现代性 悲剧人文主义
下载PDF
探寻“审美普遍规律”的人类学视角——从康德到泰勒:西方审美人类学的本土传统溯源
3
作者 陈杰 《美育学刊》 2024年第2期88-96,共9页
美国学者马歇尔·萨林斯将“人类学”概念区分为以“他者”为研究重心的现代文化人类学和西方古典的本土人类学两种模式,为我们理解审美人类学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西方古典美学家已经运用人类学的视野来探寻“审美的普... 美国学者马歇尔·萨林斯将“人类学”概念区分为以“他者”为研究重心的现代文化人类学和西方古典的本土人类学两种模式,为我们理解审美人类学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西方古典美学家已经运用人类学的视野来探寻“审美的普遍规律”问题,但这些理论尝试却一直未受到学界的重视和发掘。通过梳理西方古典式的人类学美学观到现代审美人类学的理论轨迹,可以发现审美人类学是西方古典本土人类学美学观现代化的一条理论路径。正是在古典的主体性哲学人类学向现代的文化人类学的转变过程中,西方理论家们逐渐明确了文化语境意识,进而使美学研究完成了从求助于哲学人类学视野到借用文化人类学方法的转变,这标志着现代审美人类学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人类学美学观 文化转向 语境 审美人类学
下载PDF
审美人类学下广西杂技的非遗文化探讨
4
作者 朱凤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7期0127-0130,共4页
杂技表演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时也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可以按照杂技艺术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即,分为表演艺术类,其功能具有多样化特征,既可以达到娱乐效果,同时也可以在祭祖、典礼等隆重的活动中进行表演。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 杂技表演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时也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可以按照杂技艺术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即,分为表演艺术类,其功能具有多样化特征,既可以达到娱乐效果,同时也可以在祭祖、典礼等隆重的活动中进行表演。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在中华文明发展与变迁过程中,各地区因为气候条件、生活习惯等因素作用,使得各地区的文化属性存在一定差异,对于广西地区而言,其较为流行的杂技表演中往往蕴含着祭祀语境,同时也可以看到一些民间神话、传奇故事的影子,因此,广西杂技也成了一种寄托民族精神、地区文化的重要表演活动,其也被列入了非遗文化体系中。基于此,本文也尝试从审美人类学的角度入手,对广西杂技的非遗文化特征、表达方式、当前发展形势等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人类学 广西杂技 非遗文化
下载PDF
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与学生审美人格的培养——以《玩偶之家》为例
5
作者 李娟 《中学语文》 2024年第14期31-33,共3页
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不仅是为了娱乐观众,更是通过角色塑造、情节展开等,深度挖掘人性的内在冲突,反映社会问题,可以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以《玩偶之家》为例,揭示戏剧教学对于学生审美人格培养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在高中语... 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不仅是为了娱乐观众,更是通过角色塑造、情节展开等,深度挖掘人性的内在冲突,反映社会问题,可以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以《玩偶之家》为例,揭示戏剧教学对于学生审美人格培养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在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人格,激发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戏剧教学 审美人格的培养 《玩偶之家》
下载PDF
平菇菌棒带来的“热辣滚烫”——情境习作培育儿童审美人格探微
6
作者 施敏华 《师道(人文)》 2024年第8期30-32,共3页
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美。当代作家王蒙在《风格散记》中列举了多种艺术风格,如潇洒、幽默、痛苦、含蓄、赤诚、老辣等,诚然,他讲的是文艺评论,但又何尝不是在论生命的不同姿彩呢?甲辰龙年正月初一,贾玲导演的电影《热辣滚烫》引爆了春... 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美。当代作家王蒙在《风格散记》中列举了多种艺术风格,如潇洒、幽默、痛苦、含蓄、赤诚、老辣等,诚然,他讲的是文艺评论,但又何尝不是在论生命的不同姿彩呢?甲辰龙年正月初一,贾玲导演的电影《热辣滚烫》引爆了春节档。大自然赋予每个生命不同的斑斓,每个生命都可以倾力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是这部电影借杜乐莹蝶变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道理。看完影片,我不由得想起和孩子们一起养护菌棒,观察、写作的经历。平菇,用它短暂、平凡的一生,带给了孩子们“热辣滚烫”的观察体验和美的感悟,培育了他们的审美人格,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人 文艺评论 当代作家 观察体验 平菇菌 情境 习作 艺术风格
下载PDF
经由语文之美 塑造审美人生
7
作者 刘兆军 《中国教工》 2024年第2期31-32,共2页
参加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经历,让我体悟到一名语文教师在讲台上呈现的专业能力,渗透和散发的经由语文课而实现的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会化为润物无声的细雨,抵达青春的心灵。师生亦经由语文之“美”的发现,去塑造积极的审... 参加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经历,让我体悟到一名语文教师在讲台上呈现的专业能力,渗透和散发的经由语文课而实现的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会化为润物无声的细雨,抵达青春的心灵。师生亦经由语文之“美”的发现,去塑造积极的审美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竞赛 语文之美 审美人 润物无声 语文教师 中小学青年教师 语文课 独特理解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审美人类学:缘起、内涵及趋势 被引量:3
8
作者 袁同凯 冀禹洁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9-165,共7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是自然界本身具有的特性,也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它反映了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和完善人类自身的能动过程。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使马克思主义美学有了实证的基础,消解了西方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是自然界本身具有的特性,也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它反映了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和完善人类自身的能动过程。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使马克思主义美学有了实证的基础,消解了西方理论视野中美学只存在于精神世界的虚幻性。因此,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人类学材料的支撑。在国内,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审美人类学相互交融,为研究中国多重语境叠合下的审美、艺术活动提供了切合的框架,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马克思主义美学 审美人类学 审美制度 社会生活
下载PDF
审美人类学视域中的电影技术与艺术——从《流浪地球2》说开去
9
作者 周锋 王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4-14,共11页
《流浪地球2》是一部现象级国产科幻电影。这部影片把“希望”作为自身本体论基础和核心理念,试图通过“希望”及其艺术表达来回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问题,但是影片传达的希望始终是模糊的,缺失了艺术家对改造人... 《流浪地球2》是一部现象级国产科幻电影。这部影片把“希望”作为自身本体论基础和核心理念,试图通过“希望”及其艺术表达来回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问题,但是影片传达的希望始终是模糊的,缺失了艺术家对改造人类自身的想象力。基于哲学人类学和审美人类学以及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历史的必然要求”的基本方法和理念,我们认为,只有当技术承载马克思所说的真正的艺术想象,用“最朴素的形式”表达出“最现代的思想”,才能找到一种通向未来道路的有建设性的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人类学 《流浪地球2》 电影技术 艺术
下载PDF
洋为中用,共创美好——英美文学作品对新时代大学生审美人格的陶养
10
作者 张莉雯 成敏 《科教文汇》 2023年第20期56-60,共5页
英美文学是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其中包含大量描写丰富、立意深刻的文学作品。该文探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元素,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情感之美、语言之美、哲理之美、人生之美等,指出其中传达的对自然的尊重、对生活的... 英美文学是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其中包含大量描写丰富、立意深刻的文学作品。该文探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元素,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情感之美、语言之美、哲理之美、人生之美等,指出其中传达的对自然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对他人的理解与同情等积极向上的情感。这些情感逾越时空、启迪思想、激荡心灵,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审美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陶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文学作品 新时代大学生 审美人
下载PDF
审美人类学视野下鱼通服饰考察
11
作者 吴明刚 高椿霞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70-74,共5页
以荷兰学者范丹姆三维度审美人类学研究方法考察“藏羌彝走廊”上的鱼通贵琼藏族的服饰,可以看到,鱼通贵琼藏族服饰在“时-空-族群”的语境和地方审美经验上体现出多元生态审美价值。其色彩的形式美、生活的智慧美、粗犷的阳刚美、俊俏... 以荷兰学者范丹姆三维度审美人类学研究方法考察“藏羌彝走廊”上的鱼通贵琼藏族的服饰,可以看到,鱼通贵琼藏族服饰在“时-空-族群”的语境和地方审美经验上体现出多元生态审美价值。其色彩的形式美、生活的智慧美、粗犷的阳刚美、俊俏的秀丽美、质地的凝重美、材质加工的工艺美、深刻的意蕴美以及他们的审美制度与文化,是认识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鱼通贵琼藏族的重要文化符号,同时也为中国审美人类学学科的建构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通 服饰 多元审美价值
下载PDF
美育视域下高校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审美人格的构建研究
12
作者 赵淑红 《山东高等教育》 2023年第2期21-25,共5页
审美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需求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必不可缺。当代人格建构离不开审美人格建构,教育是构建审美人格的重要力量。某种程度而言,构建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人格是当代教育的使命。当前高校教育对学生的审美人格构建还存在受重视程... 审美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需求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必不可缺。当代人格建构离不开审美人格建构,教育是构建审美人格的重要力量。某种程度而言,构建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人格是当代教育的使命。当前高校教育对学生的审美人格构建还存在受重视程度不足、灵活性不足、实践性不足以及引导性不足等问题,亟需构建联动系统,重视审美人格构建;挖掘生活素材,创新审美教育;开展审美活动,丰富审美实践;壮大师资队伍,加强审美人格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审美人 教育 美育
下载PDF
庄子人格理想及其对新时代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启示
13
作者 刘玮玮 任家颖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68-74,共7页
对于人格理想,庄子主张顺应自然、反对束缚的至真人格和淡然无极、不离于真的至美人格。庄子的人格理想对于审美人格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它开拓了至真至美的最高境界,确立了独特的处世思路,提供了人的本质异化的解决路径。庄子对... 对于人格理想,庄子主张顺应自然、反对束缚的至真人格和淡然无极、不离于真的至美人格。庄子的人格理想对于审美人格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它开拓了至真至美的最高境界,确立了独特的处世思路,提供了人的本质异化的解决路径。庄子对真善美的追求使得其人格理想对新时代大学生审美人格的培育有着深刻的启示,我们应该引导大学生树立以真为贵的自然审美观,追求合理限制的精神自由,实现人的自然本性的复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人格理想 新时代 大学生 审美人
下载PDF
美育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审美人格构建研究
14
作者 赵淑红 《山东高等教育》 2023年第5期57-61,共5页
审美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需求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必不可缺。当代人格建构离不开审美人格建构,教育是构建审美人格的重要力量。某种程度而言,构建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人格是当代教育的使命。当前高校教育对学生的审美人格构建还存在受重视程... 审美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需求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必不可缺。当代人格建构离不开审美人格建构,教育是构建审美人格的重要力量。某种程度而言,构建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人格是当代教育的使命。当前高校教育对学生的审美人格构建还存在受重视程度不足、灵活性不足、实践性不足以及引导性不足等问题,亟需构建联动系统,重视审美人格构建;挖掘生活素材,创新审美教育;开展审美活动,丰富审美实践;壮大师资队伍,加强审美人格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大学生 审美人格构建
下载PDF
积淀岭南记忆的文化符号——广州余荫山房窗饰风格的审美人类学阐释
15
作者 阎方正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23年第2期214-223,共10页
园林在中国古典艺术发展历程里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同地域的园林建筑遵循着共性的艺术规律,却也表现出特殊的审美偏好。通过实地性的田野考察可以发现,广州番禺的余荫山房在窗户设计中所使用的图案以牡丹、桃花、芋头、凌霄等花草居多,颜... 园林在中国古典艺术发展历程里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同地域的园林建筑遵循着共性的艺术规律,却也表现出特殊的审美偏好。通过实地性的田野考察可以发现,广州番禺的余荫山房在窗户设计中所使用的图案以牡丹、桃花、芋头、凌霄等花草居多,颜色则以红、白、蓝、黄充当主体色调,并排列成六边形与花形,呈现出兼具岭南、中原两种风情的审美特征。实用层面上,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对余荫山房窗饰的图案、颜色选择具有直接影响。审美层面来看,这些窗饰真实反映出中原儒家、岭南本土两种文化的间性关系。通过阐释余荫山房的窗饰,进而解构古代长期被视作“他者”的岭南地域观念,有助于学界重新审视评价这种文化形态具有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荫山房 岭南文化 审美人类学 园林窗饰 他者
下载PDF
基于审美人格培育的江海美术文化阶梯教学路径研究
16
作者 金春华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104-105,共2页
对学生进行审美人格培育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养成审美人格可让学生懂得欣赏美、热爱美,并能根据美的规律创造美。而把地方文化和审美人格培育进行衔接,可通过把学校附近的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等与培育学生的审美人格相结合,通过阶... 对学生进行审美人格培育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养成审美人格可让学生懂得欣赏美、热爱美,并能根据美的规律创造美。而把地方文化和审美人格培育进行衔接,可通过把学校附近的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等与培育学生的审美人格相结合,通过阶梯教学模式在初中美术教育过程中挖掘平衡点,确保审美人格教育和本土文化教育得到高效开展。本文结合实际,重点针对以审美人格培育为主的江海美术文化阶梯教学路径展开深层次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人格培育 江海文化 阶梯教学
下载PDF
指向审美人格养成的校本课程实践——以“亲水”课程拓展性作业设计为例
17
作者 黄凯 《江苏教育》 2023年第16期59-61,共3页
基于“亲水”课程资源的学生拓展性作业的设计以江海美术文化为依托,遵循了新课标理念,优化了学生评价机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促进学生的文化反思和理解等,最终指向学生审美人格的形成。
关键词 审美人 江海美术文化 “亲水”课程 作业设计
下载PDF
审美人类学视野下的延平闽蛇崇拜民俗
18
作者 魏璟芸 《武夷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6-10,共5页
运用审美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考察延平的闽蛇崇拜,该民俗流行于福建延平樟湖地区,是一种以祭蛇遣灾、祷神、保平安的民间信仰活动。蛇王庙、游蛇灯和迎游蛇神等独具特色的民俗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反映着“生生”的审美机制;从地方... 运用审美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考察延平的闽蛇崇拜,该民俗流行于福建延平樟湖地区,是一种以祭蛇遣灾、祷神、保平安的民间信仰活动。蛇王庙、游蛇灯和迎游蛇神等独具特色的民俗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反映着“生生”的审美机制;从地方性审美经验的维度来看,延平闽蛇崇拜是蛇图腾崇拜与道教神仙信仰的混融以及通过仪式的规则与禁忌来构建严肃而热烈的情感氛围;从审美功能来看,该民俗活动通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超验性这三个层面的审美交流来强化审美认同,从而实现保境平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人类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 闽蛇崇拜 延平 樟湖
下载PDF
审美人类学与日常生活美学的“边界”——兼谈“内在超越”
19
作者 农文聪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7期22-27,共6页
审美人类学与日常生活美学作为不同的美学话语形态,以打破美学与日常生活边界的相同方式拓展美学研究领域,共同昭示美学研究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固守美学与日常生活的边界已然不可取,边界的全然破除却有可能使美学沦为日常生活的附庸而... 审美人类学与日常生活美学作为不同的美学话语形态,以打破美学与日常生活边界的相同方式拓展美学研究领域,共同昭示美学研究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固守美学与日常生活的边界已然不可取,边界的全然破除却有可能使美学沦为日常生活的附庸而丧失学科品性。审美人类学与日常生活美学一方面以日常生活作为美学研究的生长点,另一方面与日常生活维持灵活的界线。“内在超越”本质上关联着美学与日常生活边界的破除和重建,它意味着美学研究不再寻求外在于日常生活的乌托邦式超越,而坚守内在于日常生活的审美超越,是对美学走向日常生活与保持自觉独立的双重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人类学 日常生活美学 美学边界 内在超越
下载PDF
《审美人类学》评介
20
作者 戴星慧 《美育学刊》 2023年第2期I0008-I0008,共1页
荷兰学者范丹姆(Wilfried van Damme,1960—)的《审美人类学》是艺术人类学的经典之作,本书中文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李修建研究员和云南大学向丽教授共同翻译。此书有两大特点:一是生物进化论,二是审美人类学的具体研究方法。范丹姆提倡... 荷兰学者范丹姆(Wilfried van Damme,1960—)的《审美人类学》是艺术人类学的经典之作,本书中文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李修建研究员和云南大学向丽教授共同翻译。此书有两大特点:一是生物进化论,二是审美人类学的具体研究方法。范丹姆提倡将生物进化论的视角贯彻进人类学概念体系和具体研究中,同时,范丹姆将文化人类学研究中的经验性、语境性和跨文化比较这三点视为审美人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方法,因为这三点体现出了鲜明的人类学学科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人类学 人类学学科 中国艺术研究院 生物进化论 艺术人类学 跨文化比较 文化人类学研究 云南大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