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秦儒道“人美学”思想及审美人生观建构
1
作者 孙思冰 柴文华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3期8-12,共5页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人文化成”的人文主义。与此相连,先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美学是以“人哲学”为基础的,提出了丰富多彩的“人美学”思想。儒道两家都认为“内美”重于“外美”,但在对“内美”含义的理解上差别明显,...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人文化成”的人文主义。与此相连,先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美学是以“人哲学”为基础的,提出了丰富多彩的“人美学”思想。儒道两家都认为“内美”重于“外美”,但在对“内美”含义的理解上差别明显,儒家是“仁且知”,道家是“法自然”。在实现“内美”的路径上,两家又很相似,都主张向内的功夫。儒道两家的“人美学”思想对于审美人生观的建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观,从超越功利、内外统一、情理交融、刚柔相济等方面去追求真善美统一的崇高人生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先秦道家 “人美学” “人哲学” 审美人生
下载PDF
经由语文之美 塑造审美人生
2
作者 刘兆军 《中国教工》 2024年第2期31-32,共2页
参加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经历,让我体悟到一名语文教师在讲台上呈现的专业能力,渗透和散发的经由语文课而实现的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会化为润物无声的细雨,抵达青春的心灵。师生亦经由语文之“美”的发现,去塑造积极的审... 参加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经历,让我体悟到一名语文教师在讲台上呈现的专业能力,渗透和散发的经由语文课而实现的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会化为润物无声的细雨,抵达青春的心灵。师生亦经由语文之“美”的发现,去塑造积极的审美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竞赛 语文之美 审美人生 润物无声 语文教师 中小学青年教师 语文课 独特理解
下载PDF
无常命运中的审美人生——从姚木兰看林语堂的文化理想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灿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84-87,共4页
由于历史、政治的原因,林语堂的文学作品在当时的中国曾遭遇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其英文小说更是由于翻译等众多原因不被中国读者所赏识。从文化角度而言,其早期代表作《京华烟云》通过姚木兰这一文学形象为读者营构了一个独特的审美时空... 由于历史、政治的原因,林语堂的文学作品在当时的中国曾遭遇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其英文小说更是由于翻译等众多原因不被中国读者所赏识。从文化角度而言,其早期代表作《京华烟云》通过姚木兰这一文学形象为读者营构了一个独特的审美时空,集中体现了林语堂的人文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京华烟云》 姚木兰 命运悲剧 审美人生 文化理想
下载PDF
玄学视野中的陶渊明人生观和审美人生境界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耀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23-28,共6页
“与化为一”是渊明在玄学影响下所确立的人生观 ,“以化为居”便能以平淡高远的胸襟面对人生一切境遇 ,创造出艺术化审美化的人生境界。渊明以自然性分作为选择仕隐出处的依据 ,把士大夫不屑躬行的劳作生活转化为超越的人生审美境界。... “与化为一”是渊明在玄学影响下所确立的人生观 ,“以化为居”便能以平淡高远的胸襟面对人生一切境遇 ,创造出艺术化审美化的人生境界。渊明以自然性分作为选择仕隐出处的依据 ,把士大夫不屑躬行的劳作生活转化为超越的人生审美境界。寄言出意的玄理被渊明融入到这种审美的人生境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学 人生 审美人生境界
下载PDF
审美与人的解放:孔子的审美人生境界观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小平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7-73,共7页
孔子的《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在这部经典文献中,他对个体人格和人生境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孔子看来,人生可分为四种境界:凡俗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孔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审美的境界,即"乐&q... 孔子的《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在这部经典文献中,他对个体人格和人生境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孔子看来,人生可分为四种境界:凡俗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孔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审美的境界,即"乐"的境界。在《论语》中,"仁"、"德"、"诚""礼"、"乐"是孔子特别强调的,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国"礼乐文化"的基础。孔子对"礼乐文化"重要性的强调开启了中国文化重视"仁爱"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传统,也开启了中国文化政治与伦理结合的传统。它对中国传统的"道德至上主义"和近代的"审美救世主义"潮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以《论语》为核心的传统儒家文化是关于真、善、美的文化,更是关系到人的自由解放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文化 孔子的审美人生境界观 人的自由解放
下载PDF
弘扬耻感文化 确立现代审美人生观——关于深化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罗义群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4-77,共4页
高校思想德育教育,必须正视大学生当中呈现的某些耻感缺失的现状,多角度地对大学生开展基于传统耻感文化的审美人生教育。古代文学教学对此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学科定位要作适当调整,扩大它的教学作用,具体办法是激活... 高校思想德育教育,必须正视大学生当中呈现的某些耻感缺失的现状,多角度地对大学生开展基于传统耻感文化的审美人生教育。古代文学教学对此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学科定位要作适当调整,扩大它的教学作用,具体办法是激活古代文学作品,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弘扬耻感文化,在大学生中确立现代审美人生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学科定位 耻感文化 审美人生
下载PDF
“微型课题导引”:以鉴赏家的姿态学习——“审美人生教育”下的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宏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8年第6期33-37,共5页
把“微型课题导引”作为“审美人生教育”的一种教学策略进行实践研究,旨在推动师生共同营造一种以科研为途径,以学生获得主动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形态,让学生在高中美术主题鉴赏教学中体会到“以鉴赏家的姿态”进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把“微型课题导引”作为“审美人生教育”的一种教学策略进行实践研究,旨在推动师生共同营造一种以科研为途径,以学生获得主动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形态,让学生在高中美术主题鉴赏教学中体会到“以鉴赏家的姿态”进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其教学实施的基本流程为:诱以玄奥、引以路径、递以援手、施以温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课题导引 鉴赏家 审美人生教育
下载PDF
论陶渊明“雅”“俗”并容的审美人生境界 被引量:1
8
作者 段幼平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74-77,共4页
"雅"和"俗",这一对看似矛盾的审美特质却在东晋诗人陶渊明身上得到了最和谐的统一。他儒道调和的价值取向,安贫乐道的生活方式,吟诗、品酒、弹琴、读书的生活艺术,以及关注田园,追求冲和自然的诗文创作风格,无不在... "雅"和"俗",这一对看似矛盾的审美特质却在东晋诗人陶渊明身上得到了最和谐的统一。他儒道调和的价值取向,安贫乐道的生活方式,吟诗、品酒、弹琴、读书的生活艺术,以及关注田园,追求冲和自然的诗文创作风格,无不在质朴中透显高雅,在超远中浸润平俗,形成了他别具一格的"雅","俗"并容的审美人生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雅” “俗” 审美人生
下载PDF
一种诗意追寻与艺术化生存路径的开拓——审美人生刍议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益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0年第3期17-19,共3页
现代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功利需求导致人自我本性的逐渐丧失,人的诗意安居作为一种审美现象引入反映了人们对审美人生的渴望。人在生存和发展中一方面想要得到物质的功利的满足,另一方面又意欲摆脱此中的纠缠与负累,人生的诸多意义也因... 现代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功利需求导致人自我本性的逐渐丧失,人的诗意安居作为一种审美现象引入反映了人们对审美人生的渴望。人在生存和发展中一方面想要得到物质的功利的满足,另一方面又意欲摆脱此中的纠缠与负累,人生的诸多意义也因此被不断遮蔽了,世界存在着的美也在人们的心底悄然流逝。但人不能就此沉沦,人既要能正视现实的苦痛,也要敢于和善于在悲剧性的生存中进行快意体验,只有在心灵阳光的普照下人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和谐,人生的境界也由此而高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人生 艺术化生存 诗意 路径 现代社会 审美现象 实现自我 悲剧性
下载PDF
审美人生:现代人亟需的处世哲学——评《苏轼哲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甄巍然 《采写编》 2015年第6期60-60,共1页
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着文史哲不分家的特点,很多思想家同时是艺术家,苏轼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人民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的河北大学刘燕飞的著作《苏轼哲学思想研究》,以哲学为线索,梳理了苏轼的思想历程,诠释了他潇洒超脱人生的原因。
关键词 哲学思想 审美人生 苏轼 处世哲学 现代人 人民出版社 中国传统文化 河北大学
下载PDF
审美素质与审美人生──就《美的欣赏与创造》中的几个问题与作者商榷
11
作者 杨可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8年第2期111-114,共4页
审美素质与审美人生──就《美的欣赏与创造》中的几个问题与作者商榷杨可(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长沙410081)自古以来,审美素质都被看作是能够改变生活品位的一种极为高尚的精神品质,美成为工有超越意向的人们渴... 审美素质与审美人生──就《美的欣赏与创造》中的几个问题与作者商榷杨可(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长沙410081)自古以来,审美素质都被看作是能够改变生活品位的一种极为高尚的精神品质,美成为工有超越意向的人们渴求、追随和崇拜的对象。但在当代,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素质 审美素质 审美人生 美的欣赏 审美趣味 审美精神 几个问题 当代审美文化 科学素质 审美人生
下载PDF
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逆境歌吟中的审美人生
12
作者 徐定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6-69,共4页
在中国历史上,苏轼是一位魅力四射的文化人物。他富于戏剧性的仕宦经历,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不幸和严峻的挑战,面对一幕幕的人生忧患,他以其独特的心智一一加以化解,并将其升华至审美的境界。在那无数的逆境歌吟中,苏轼给后人树起了... 在中国历史上,苏轼是一位魅力四射的文化人物。他富于戏剧性的仕宦经历,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不幸和严峻的挑战,面对一幕幕的人生忧患,他以其独特的心智一一加以化解,并将其升华至审美的境界。在那无数的逆境歌吟中,苏轼给后人树起了一座生命之美的丰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逆境歌吟 超凡入圣 审美人生
下载PDF
审美人生的尴尬——析《金瓶梅》中的情欲人生
13
作者 苗绿 《长春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42-44,共3页
《金瓶梅》因晚明特定的时代、思想背景,从审美人生的角度书写情欲,释放人性,而过度的情欲将滑向毁灭的深渊,造成审美人生的尴尬。《金瓶梅》正是试图用高悬的天命来化解这尴尬。
关键词 《金瓶梅》 审美人生 情欲 毁灭 天命
下载PDF
“审美人生”教育的缩影——丰子恺《竹影》的“三重”解读
14
作者 王威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7-48,共2页
丰子恺说:“我教艺术科……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世,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丰子恺《教师日记》)涵养儿童的“审美心灵”,使其以“审美心态”观照世态百相、处理... 丰子恺说:“我教艺术科……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世,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丰子恺《教师日记》)涵养儿童的“审美心灵”,使其以“审美心态”观照世态百相、处理衣食住行,营造“审美的生活”,这种“审美心灵”与“审美生活”内外和谐的教育,可称之为“审美人生”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人生 丰子恺 《竹影》 教育 解读 生活美 审美心态 衣食住行
下载PDF
审美人生与审美生境共生民族艺术
15
作者 徐俊六 《红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28-31,共4页
从生态审美的角度看,民族艺术是生态审美者与生态审美对象在审美场域中的耦合对生。民族地区人们的审美人生与审美生境相生共长,递次生发生态审美范畴,即审美人生与审美生境共生民族生态审美场、审美人生与审美生境范生民族生态美感、... 从生态审美的角度看,民族艺术是生态审美者与生态审美对象在审美场域中的耦合对生。民族地区人们的审美人生与审美生境相生共长,递次生发生态审美范畴,即审美人生与审美生境共生民族生态审美场、审美人生与审美生境范生民族生态美感、审美人生与审美生境聚生民族生态审美意象,民族生态审美意象的整生即是民族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人生 审美生境 民族艺术 整生
下载PDF
论审美人生态度的构建
16
作者 陈军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01-104,共4页
审美通常被人们等同于艺术修养,其实它的内涵远比艺术修养丰富、深刻,它涉及人对生活的基本态度、基本生活方式等问题。完整意义上的审美的人是指能够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人生,即形成审美人生态度。从审美眼光、自然之美、艺术沉醉三... 审美通常被人们等同于艺术修养,其实它的内涵远比艺术修养丰富、深刻,它涉及人对生活的基本态度、基本生活方式等问题。完整意义上的审美的人是指能够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人生,即形成审美人生态度。从审美眼光、自然之美、艺术沉醉三个方面着力探讨了审美人生态度如何得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人生态度 审美眼光 自然美 艺术陶醉
下载PDF
从“庙堂”到“市井”:走向审美人生的明末清初江南士人
17
作者 赵洪涛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2-34,共3页
明末清初江南士人的人生轨迹表现出从"庙堂"向"市井"转变的趋向,这种转变一方面基于明代中后期政治与仕途的黑暗的原因,另一方面基于江南一带物质繁荣与风景秀丽的原因,二者使江南士人在人生价值的权衡中显现出新... 明末清初江南士人的人生轨迹表现出从"庙堂"向"市井"转变的趋向,这种转变一方面基于明代中后期政治与仕途的黑暗的原因,另一方面基于江南一带物质繁荣与风景秀丽的原因,二者使江南士人在人生价值的权衡中显现出新的思考,他们认为自然山水与仕途经济之间形成了一种对立,这种对立背后是不同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前者代表的是一种充满审美意义的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士人 庙堂 市井 审美人生
下载PDF
浅论阮籍的审美人生和《咏怀诗》
18
作者 胡中山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1-14,共4页
中国古代的作家们,由于生活在不同时代的政治生态中,以及自身的哲学追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魏晋之际特殊的政治生态环境和老庄哲学思想成就了阮籍这样的畸零人格和审美的人生。从阮籍的人生可以窥见一代士人长久历史苦难的内化沉积,他... 中国古代的作家们,由于生活在不同时代的政治生态中,以及自身的哲学追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魏晋之际特殊的政治生态环境和老庄哲学思想成就了阮籍这样的畸零人格和审美的人生。从阮籍的人生可以窥见一代士人长久历史苦难的内化沉积,他通过对自然本体境界的追求,与苦难现实相对抗,在审美领域中寻找心灵慰藉。但展现在阮籍眼前的是价值的毁灭而不是实现,他在矛盾冲突中感受到的只是虚无。这也是82首《咏怀诗》所诠释出的他的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籍 审美人生 庄子 本体境界 咏怀诗
下载PDF
《边城》的审美人生
19
作者 李炎超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年第14期172-173,179,共3页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边城》,以他那"乡下人"独特的情怀,独特的审美观照,以翠翠和傩送爱情的演变为主线,向人们展示了一种重义而不重利的人生形式;而美好社会和人生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使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复杂的、以优美和...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边城》,以他那"乡下人"独特的情怀,独特的审美观照,以翠翠和傩送爱情的演变为主线,向人们展示了一种重义而不重利的人生形式;而美好社会和人生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使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复杂的、以优美和谐为主旋律,又夹杂着哀怨凄婉的惆怅情调,充分体现出作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审美人生 矛盾冲突
下载PDF
文学作品阅读与审美人生教育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新伟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42-43,共2页
审美活动的任务旨在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艺作品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文学作品是艺术美的显现,文学作品阅读是一种至高境界的审美活动,理应着眼于人的精神旨趣、完善人格塑... 审美活动的任务旨在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艺作品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文学作品是艺术美的显现,文学作品阅读是一种至高境界的审美活动,理应着眼于人的精神旨趣、完善人格塑造,培养高尚的审美人生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阅读 审美人生教育 审美意识 创新精神 中学 语文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