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创造活动的极致境界——谈科学创造与艺术创造的审美共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宏福 《学术论坛》 2002年第6期93-97,共5页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主要方式。在人类的审美创造实践中 ,科学与艺术作为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在美学基础上得到了融合和统一 ,具有更深层面的审美共性。文章主要探讨了科学与艺术的审美创造本质、形式美法则以及科学创造与艺...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主要方式。在人类的审美创造实践中 ,科学与艺术作为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在美学基础上得到了融合和统一 ,具有更深层面的审美共性。文章主要探讨了科学与艺术的审美创造本质、形式美法则以及科学创造与艺术创造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创造 艺术创造 审美共性
下载PDF
从“荷包”工艺看民间美术的审美共性 被引量:9
2
作者 程旭光 《阴山学刊》 2004年第6期46-48,共3页
荷包是民间刺绣工艺品,它是实用的艺术,也是爱情的信物。荷包工艺的题材内容具有独特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它的抒情手法是以图象为媒体,但又和古代民歌中的比兴寓意修辞方法一脉相承。它与民间剪纸艺术是孪生姊妹,民间荷包工艺集中体现着... 荷包是民间刺绣工艺品,它是实用的艺术,也是爱情的信物。荷包工艺的题材内容具有独特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它的抒情手法是以图象为媒体,但又和古代民歌中的比兴寓意修辞方法一脉相承。它与民间剪纸艺术是孪生姊妹,民间荷包工艺集中体现着民间美术的审美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包工艺 民间美术 审美共性
下载PDF
试析闽南、粤东、台湾庙宇屋顶装饰之审美共性
3
作者 唐孝祥 王永志 《华中建筑》 2014年第5期135-139,共5页
闽南、粤东、台湾三地之建筑审美文化,乃文化承袭与地域性、时代发展等因素共同建构与导引出的文化现象,此审美文化共性并非单纯独立存在,紧系于各种庶民生活文化积累的生活形态与审美之中,并以建筑形式与装饰图样表现于庙宇屋顶装饰。... 闽南、粤东、台湾三地之建筑审美文化,乃文化承袭与地域性、时代发展等因素共同建构与导引出的文化现象,此审美文化共性并非单纯独立存在,紧系于各种庶民生活文化积累的生活形态与审美之中,并以建筑形式与装饰图样表现于庙宇屋顶装饰。藉由文化解读与审美分析的方式,解析闽南、粤东、台湾三地庙宇屋顶装饰的分布与图样,辅以对照此三地的庶民文化,得悉此三地因为文化承袭与地域性、时代发展等因素,建构出同质性高且形态相似的审美体制、装饰观念、审美文化与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美学 闽南 粤东 台湾地区 庙宇装饰 审美共性
下载PDF
论翻译学与建筑学的审美共性
4
作者 张令千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49-52,129,共5页
人类的审美理念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与蜕变过程。通过对翻译学和建筑学审美之源的对比研究发现,古典美学是翻译学与建筑学的美学之源。两者具有审美的兼容性、互补性和借鉴性。因此可以断定,建筑审美与翻译审美的对比与溯源研究... 人类的审美理念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与蜕变过程。通过对翻译学和建筑学审美之源的对比研究发现,古典美学是翻译学与建筑学的美学之源。两者具有审美的兼容性、互补性和借鉴性。因此可以断定,建筑审美与翻译审美的对比与溯源研究对拓展当今翻译美学理论新视域具有参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学 建筑学 审美共性 审美同源
下载PDF
古琴音乐与中国服饰艺术的审美共性研究——评《服装与表演艺术》 被引量:2
5
作者 肖漫宇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I0010-I0011,共2页
艺术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当中创造出的重要的精神文明之一,其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人们熟知的绘画、音乐、摄影、舞蹈等,也可以是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艺术创作具有一定的认知功能,人们可以通过艺术作品来认知该作品创作时的历史背... 艺术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当中创造出的重要的精神文明之一,其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人们熟知的绘画、音乐、摄影、舞蹈等,也可以是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艺术创作具有一定的认知功能,人们可以通过艺术作品来认知该作品创作时的历史背景。其次,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艺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会融入自身的情感。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够感知到作者的情感,同时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艺术作品 服饰艺术 审美共性 古琴音乐 艺术创作 审美修养 表演艺术
下载PDF
审美共性视域下的高考小说命题热点透视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阿永 吴智勇 《中学语文》 2019年第7期72-76,共5页
“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是高考语文的重点考查目标之一,近几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虽侧重于考查小说,但“试题均关涉思想情感、人物形象、叙事艺术、语言风格等文学阅读的核心要素,在全面检阅考生文学素... “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是高考语文的重点考查目标之一,近几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虽侧重于考查小说,但“试题均关涉思想情感、人物形象、叙事艺术、语言风格等文学阅读的核心要素,在全面检阅考生文学素养的基础上,突出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①“以层层设问考查发现美、欣赏美、梳理美的能力”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语文 热点透视 审美共性 小说 审美鉴赏能力 命题 视域 文学素养
下载PDF
音乐与服饰艺术的审美共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垚 《绥化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90-92,共3页
服装艺术和音乐艺术作为两种表达形式不同的艺术形态,虽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在艺术语言的运用及审美信息的传达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首先对音乐艺术与服饰艺术起源发展情况加以简要的论述,随后重点从形式美构成、时空性、色彩... 服装艺术和音乐艺术作为两种表达形式不同的艺术形态,虽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在艺术语言的运用及审美信息的传达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首先对音乐艺术与服饰艺术起源发展情况加以简要的论述,随后重点从形式美构成、时空性、色彩表述审美意向、节奏展示审美情感等方面对两种不同艺术形式具有的审美共性加以探讨,期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相关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服饰艺术 审美共性
下载PDF
论徐迟诗歌创作的审美共性
8
作者 周颖怡 《文教资料》 2013年第36期16-18,共3页
细读徐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的诗歌,在审视徐迟诗歌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层次挖掘徐迟不同时期的诗作在“诗歌的现实品格”、“诗歌的核心元素”、“诗歌的修辞美”、“诗歌的忧伤基调”方面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共性,感受徐迟诗... 细读徐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的诗歌,在审视徐迟诗歌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层次挖掘徐迟不同时期的诗作在“诗歌的现实品格”、“诗歌的核心元素”、“诗歌的修辞美”、“诗歌的忧伤基调”方面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共性,感受徐迟诗歌创作中体现出来的精神人格、情感倾向和理想志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迟 诗歌 审美共性
下载PDF
泗州戏“虚实相生”的戏曲审美共性
9
作者 刘莉 《戏剧之家》 2010年第9期4-4,共1页
从泗州戏的发展历史和本体特征,与中国戏曲的大小姊妹艺术相比,在戏曲审美共性上,以表演为主的"虚实相生"这一点,几乎达到了完美的吻合。
关键词 中国戏曲 审美共性 虚实相生 泗州戏 本体特征 发展历史 姊妹艺术
下载PDF
音乐艺术与服装艺术的审美共性研究
10
作者 王海燕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1年第24期15-17,共3页
音乐艺术与服饰艺术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表达音乐艺术的过程中,需要将声音作为基础,改变声音的旋律来展现人们的主观情感,音乐属于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听觉艺术。而服饰艺术则是将人们的设计理念通过材料及做工展现出来,作用于人... 音乐艺术与服饰艺术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表达音乐艺术的过程中,需要将声音作为基础,改变声音的旋律来展现人们的主观情感,音乐属于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听觉艺术。而服饰艺术则是将人们的设计理念通过材料及做工展现出来,作用于人的视觉,属于视觉艺术。音乐与服饰艺术在呈现方式上存在非常明显差异,音乐艺术属于无形表达,而服装艺术则是有形表达。但从审美艺术角度来分析,两者间存在无法割舍的内在契合性。基于此,文章从多个角度深入以及全面地探究音乐艺术与服装艺术的审美共性,期望经过该研究可以为将来音乐艺术及服装艺术的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服装 审美 审美共性
下载PDF
色彩中的历史脉络和民族审美共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3-56,共4页
以研究彝族"红、黄、黑"三色文化为着眼点,追溯其根源,发现与原始彩陶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传承关系,体现了原始人类的审美意识。同时,进一步分析色彩中的"民族的共同观念",相隔甚远的地域或受自然宗教的影响或文化... 以研究彝族"红、黄、黑"三色文化为着眼点,追溯其根源,发现与原始彩陶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传承关系,体现了原始人类的审美意识。同时,进一步分析色彩中的"民族的共同观念",相隔甚远的地域或受自然宗教的影响或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不同的种族或民族的艺术色彩间存在一定审美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红黄黑 审美共性
原文传递
以姚最《续画品》为历史透视点论中古绘画民族共性审美体系历史演进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峰秀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4年第4期80-83,共4页
姚最于《续画品》虽以逆向反驳论辩谢赫品评之言,但从中却隐旨出如何在"共性"中去追讲从"天人合一"到"人画合一"这一民族特性审美。不仅如此,他在例实论辩谢赫过程更是进一步明确了"六法"与&qu... 姚最于《续画品》虽以逆向反驳论辩谢赫品评之言,但从中却隐旨出如何在"共性"中去追讲从"天人合一"到"人画合一"这一民族特性审美。不仅如此,他在例实论辩谢赫过程更是进一步明确了"六法"与"气韵生动"、"有法"与"无法"等"共性"中具体实施过程的内质价值,以此凸显出中古绘画在民族共性审美中的重要性。特别是于绘画品第过程所追致的"气韵生动",在接下来的隋唐宋元明清历史承袭演化中,已逐步形成了中古绘画审美共同境界的标准而被世代承袭、创新、再承传……,以此形成了民族审美意识中的共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性理念 共性意识 共性审美
下载PDF
笔飞墨舞 气韵生动——论中国舞蹈与书法的审美共性
13
作者 汤其林 《舞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2-33,共2页
舞蹈与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两种有特点的艺术形态,自古以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的艺术媒介虽然不同,但其艺术表现规律却是相通的。人们常说书法是“无声的乐、无行的舞”,唐代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其神”,其草书“而后... 舞蹈与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两种有特点的艺术形态,自古以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的艺术媒介虽然不同,但其艺术表现规律却是相通的。人们常说书法是“无声的乐、无行的舞”,唐代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其神”,其草书“而后能自我作古,以立我法”,宗白华先生说:“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舞蹈 审美共性 书法 气韵生动 艺术形态 中国文化 艺术表现 艺术境界
原文传递
盆景造型的破格创新与审美共性——兼与曾宪烨先生商榷
14
作者 彭友洲 《中国花卉盆景》 2000年第6期35-35,共1页
大自然千变万化,丰富多彩。人们认识、欣赏大自然,往往受到个人文化修养、心理个性、道德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审美观念上存在着见仁见智的现象。但人们在审美活动中之所以能够互相沟通,就是因为审美个性虽有差异,但审美意识还存... 大自然千变万化,丰富多彩。人们认识、欣赏大自然,往往受到个人文化修养、心理个性、道德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审美观念上存在着见仁见智的现象。但人们在审美活动中之所以能够互相沟通,就是因为审美个性虽有差异,但审美意识还存在许多共同之处,这便是审美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桩盆景 造型艺术 创新造型 审美共性
原文传递
论李煜李清照词相似的审美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帆 李海帆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2-148,共7页
李煜被誉为词中之帝,李清照被称为词中之“婉约主”,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历史年代,但在词的创作上却具有十分相似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二李词抒写真感情、真性灵、自然率真,流利天成。他们的词都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开拓了词境的... 李煜被誉为词中之帝,李清照被称为词中之“婉约主”,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历史年代,但在词的创作上却具有十分相似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二李词抒写真感情、真性灵、自然率真,流利天成。他们的词都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开拓了词境的时空和跨度;渲染其哀伤的深度、广度,具有普遍的人生意义和永恒的艺术魅力。二李词都善用独特的抒情手法:准确传神的特征写意法,将抽象的思维概念赋予可感可视的形象;绘画的点染法,画龙点睛突出情事;白描法,以寻常语、口语入音律。形成这种“当行本色”审美共性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李清照对李煜创作有意识地借鉴与继承;二是他们都具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及相似人生际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煜 李清照 审美共性
下载PDF
传统绘画艺术与数码图形艺术的审美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林大梓 李勋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8-141,共4页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正确把握艺术形态间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从一般审美共性和特殊审美个性两方面,对传统绘画艺术与数码图形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揭示它们之间具有审美共性的同时又具有各自审美特点的美学本质。
关键词 传统绘画艺术 数码图形艺术 审美共性 审美个性
下载PDF
数码图形与传统绘画的审美特性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大梓 李勋祥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9-74,共6页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中,正确把握艺术形态间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从形式美、物质媒介性与技艺性、历史文化积淀性、沉浸感、交互性五个方面,对传统绘画艺术与数码图形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揭示它们之间具有各自审美特点的美学...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中,正确把握艺术形态间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从形式美、物质媒介性与技艺性、历史文化积淀性、沉浸感、交互性五个方面,对传统绘画艺术与数码图形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揭示它们之间具有各自审美特点的美学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绘画艺术 数码图形艺术 审美共性 审美个性
下载PDF
传统柴烧与现代柴烧陶瓷艺术审美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云飞 胡文毅 《陶瓷研究》 2017年第S4期59-62,共4页
中国传统柴烧经历了由原始向高级发展的历史演变,现代柴烧则源于西方现代陶艺并传入我国,二者具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在审美工艺与艺术形式及审美内蕴方面既具有共同特性,又具有显著区别。
关键词 传统柴烧 现代柴烧 审美共性 审美差异
下载PDF
适应与演变——时装审美心理描述
19
作者 胡平 《天津纺织科技》 2004年第1期49-52,共4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类在时装的审美取向上出现了多元化 ,服装的发展点缀于审美需求的过程中。从人们的适应和转变的过程中 ,服装走过了“追求、发展、完善”的过程 ,以其民族审美心态来体现着民族的审美共性 。
关键词 时装 审美心理 审美共性 民族审美心态 审美取向
下载PDF
从唐尚法到宋元尚意——书画审美之比较研究
20
作者 马祥和 《书画世界》 2011年第4期85-86,共2页
法即法则,理法,即规律。它具有守恒的性质,是可学可传可操作的一种定式,是对由晋以来的表现技法的理性归纳和总结。意的解释应为意趣、意境、意味、意象、自我、心性。宋人尚意是对唐法的解构,本质上是对晋韵的回望。
关键词 书画 理法 尚意 审美共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