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的“审美功利主义”传统 被引量:38
1
作者 杜卫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28,共8页
20世纪前半期 ,以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为代表的一些中国美学家 ,从重建中国思想文化和改造人心的启蒙目的出发 ,引进西方现代哲学和美学思想 ,并创造性地发掘中国传统学说 ,形成了既不同于西方现代审美主义 ,又不同于中国古代政治或... 20世纪前半期 ,以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为代表的一些中国美学家 ,从重建中国思想文化和改造人心的启蒙目的出发 ,引进西方现代哲学和美学思想 ,并创造性地发掘中国传统学说 ,形成了既不同于西方现代审美主义 ,又不同于中国古代政治或道德功利主义文艺观的“审美功利主义”思想。审美功利主义思想从中国的具体语境出发 ,对西方“审美无利害性”命题作了“误读” ,提出了“无用之用”的创造性命题 ,试图从审美的无利害性引申出洗刷人心、纯洁情感、拯救人生的人本主义启蒙功能 ,以独特的方式来解决审美的无利害性与功利目的之间的二元对立 ,并由此成为了中国美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现代传统 ,它对于我们深刻理解 2 0世纪前半期中国审美思潮乃至文学艺术思潮的本土性特征 ,总结中国现代美学 ,都具有弥足珍贵的思想和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现代 审美功利主义 美学思想 学术价值 人本主义 启蒙功能 美育 以人为本
下载PDF
感性愉悦的实现与理性超越的可能——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审美功利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强 姚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263-268,共6页
在大众文化语境中,审美功利更加突出地生成于感性愉悦和理性超越的相互作用之中。这种相互作用是在悖论式的复杂性中开展的,但是,这种复杂性往往被忽视。要么运用理性话语对感性愉悦进行否定,漠视大众审美感性愉悦的合法性,这种精英式... 在大众文化语境中,审美功利更加突出地生成于感性愉悦和理性超越的相互作用之中。这种相互作用是在悖论式的复杂性中开展的,但是,这种复杂性往往被忽视。要么运用理性话语对感性愉悦进行否定,漠视大众审美感性愉悦的合法性,这种精英式的话语依然举足轻重,审美接受者在享受感性愉悦切近性的同时,却没有可利用的话语资源对感性愉悦进行合法性确认;要么放弃理性超越的功能,对感性愉悦进行民粹式的肯定,没有看到或有意忽视感性愉悦的沉沦性。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既肯定大众审美感性愉悦的合法性,又对感性愉悦过度可能产生的沉沦性保持警惕;既对理性的压抑特质保持清醒,又寻求理性超越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功利 感性愉悦 感性沉沦 理性压抑 理性超越
下载PDF
审美功利主义:中国美学、美育的现代传统之维——读杜卫的《审美功利主义—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肖明华 《绥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6-100,共5页
本文从本土意识、语境意识与实践意识的研究旨趣和现代性的研究角度对杜卫的《审美功利主义———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研究》一书进行了解读,论析了独特中国现代性景观下审美功利主义作为中国美学、美育的现代传统之维的合法性及其研究意义。
关键词 审美功利主义 现代性 现代传统
下载PDF
审美功利:从积极自由实现到消极自由维护
4
作者 张强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经由审美达至自由是审美功利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取向。在精英文化时代如此,在大众文化语境下,这种期待仍然具有现实性,只是实现自由的取向不同。在精英文化时代,人们寄望于审美实现的是一种积极自由;在大众文化时代,人们寄望于审美实现的... 经由审美达至自由是审美功利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取向。在精英文化时代如此,在大众文化语境下,这种期待仍然具有现实性,只是实现自由的取向不同。在精英文化时代,人们寄望于审美实现的是一种积极自由;在大众文化时代,人们寄望于审美实现的是一种消极自由,后者显然比前者在当下更具现实感。审美积极自由取向靠感性生命的无限张扬来实现自由;审美消极自由取向依靠一种有限理性来透视美的表象以实现一种有限的消极自由。积极自由取向是一种昂扬的战斗姿态,消极自由取向则是无奈之下的逃避姿态。前者更多的是一种是理论姿态,而后者则是一种大众实践状态;前者寻求无根基的超越,后者寻求超越无望之后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功利 积极自由 消极自由 感性张扬 理性批判
下载PDF
无用之用——王国维审美功利说及其影响简论
5
作者 丁智才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1-83,107,共4页
审美和功利的矛盾是贯穿美学与文学始终的矛盾。作为中国近现代美学思想的发轫者,王国维在借鉴以康德等为代表的西方审美超利害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糅进古老的诗教传统,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功利主义。蔡元培、鲁迅和朱光潜等在... 审美和功利的矛盾是贯穿美学与文学始终的矛盾。作为中国近现代美学思想的发轫者,王国维在借鉴以康德等为代表的西方审美超利害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糅进古老的诗教传统,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功利主义。蔡元培、鲁迅和朱光潜等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建立自己的美学世界,从而完成了中国古代美学向现代美学的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功利 审美功利主义 王国维 蔡元培 鲁迅 朱光潜
下载PDF
从审美功利主义看宗白华谈《世说新语》
6
作者 张悦欢 《文教资料》 2016年第14期78-79,共2页
"审美功利主义"思想是中国20世纪前半期多数美学家的一种共同美学倾向。既不同于西方现代审美主义,又区别于中国古代政治或道德功利主义文艺观。宗白华的美学亦不例外。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语境中,宗白华试图以中西哲学、文学资源构建新... "审美功利主义"思想是中国20世纪前半期多数美学家的一种共同美学倾向。既不同于西方现代审美主义,又区别于中国古代政治或道德功利主义文艺观。宗白华的美学亦不例外。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语境中,宗白华试图以中西哲学、文学资源构建新的思想文化,在浮躁沉闷的社会环境中启蒙人民构筑艺术的人生观,发挥文学、美学对人心与人格的积极作用。宗白华的《论〈世说新语〉和晋人之美》一文充分展现了魏晋文人崇尚个性、立意反抗、向往自由的生命形象,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一个构建价值理想与生命形象的清晰的参照体系,从魏晋美学与人的生存发展关系阐释中渗透了他的审美功利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功利主义 宗白华 晋人之美 中国现代美学
下载PDF
中国文艺学美学的时代症候、当代建构与现代传统——重读杜卫《走出审美城》、《美育论》与《审美功利主义》
7
作者 冯学勤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3年第1期8-14,共7页
重读杜卫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新世纪初出版的《走出审美城》、《美育论》及《审美功利主义》等著作,不仅对深入理解当前文艺美学界的一些理论热点问题有较大助益,而且还能帮助我们系统认识中国美学和文论百年发展的历史进程。这... 重读杜卫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新世纪初出版的《走出审美城》、《美育论》及《审美功利主义》等著作,不仅对深入理解当前文艺美学界的一些理论热点问题有较大助益,而且还能帮助我们系统认识中国美学和文论百年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三本逻辑关联十分紧密的著作,准确诊断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美学的理论症候,积极建构了中国当代美育理论,深度挖掘了本土现代美学传统,反映了作者融本土性、实践性、开放性、超前性于一体的理论特色,以及集问题意识、语境意识、透视意识于一身的方法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出审美城》 审美功利主义 美育理论 中国美学 美学传统 文艺学美学 症候 杜卫
下载PDF
浅谈中西方审美功利性的差异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玉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78-82,共5页
从艺术的起源看 ,文学艺术是有功利性的。在文学艺术产生之初 ,它总是与原始人类的生存需要紧密联系着 ,或者是精神方面的 ,或者是物质方面的 ;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对文学艺术的功利性的认识也各有特点 :在中国文学史... 从艺术的起源看 ,文学艺术是有功利性的。在文学艺术产生之初 ,它总是与原始人类的生存需要紧密联系着 ,或者是精神方面的 ,或者是物质方面的 ;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对文学艺术的功利性的认识也各有特点 :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不存在非功利的美学观点 ,功利的美学观在中国始终占统治地位 ;在西方 ,模仿说几乎“雄霸”西方文化领域两千年 ,有着广泛的影响。模仿说本身就承认文学的功利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功利 模仿说 劳动说 文化模式 中国 西方国家 文学审美
下载PDF
论梁启超小说观的“审美功利主义”特征
9
作者 胡海 《美育学刊》 2021年第5期44-52,共9页
梁启超接续以政教为中心的文艺传统,立足政治革新和思想启蒙目标阐述小说的特殊功效,揭示了小说的审美本质与艺术特征,开启了文艺功用与本质同一的审美功利主义观念,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在教育极度落后的情势下,小说及其他通俗文艺形式对... 梁启超接续以政教为中心的文艺传统,立足政治革新和思想启蒙目标阐述小说的特殊功效,揭示了小说的审美本质与艺术特征,开启了文艺功用与本质同一的审美功利主义观念,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在教育极度落后的情势下,小说及其他通俗文艺形式对于儿童启蒙和大众启蒙都具有特殊效用;小说可以在政治革新和移风易俗方面发挥“不可思议之力”;启蒙事业和文艺创作都需要灵感、热情、意志和动力,美和艺术具有并且能够激发不可思议的精神力量;小说借助想象与虚构广阔反映生活、深刻表现心灵,具有熏陶、浸染美好心性、激发思想和热情、提升精神境界的功效。文艺功效与审美本质、形式技巧密切相关,审美与功利统一于现代美育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功利主义 灵感 熏浸刺提 启蒙 新民
下载PDF
墨家思想的审美功利性及其存在的缺陷
10
作者 刘雁 《咸宁学院学报》 2011年第9期45-47,共3页
首先通过阐释"美"字的含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论述审美功利性的内容和意义,结合墨家思想审美功利性产生的社会背景,探讨墨家代表作《墨子》中"唯贤是用,以天为法,兼爱天下"的政治观念,"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强... 首先通过阐释"美"字的含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论述审美功利性的内容和意义,结合墨家思想审美功利性产生的社会背景,探讨墨家代表作《墨子》中"唯贤是用,以天为法,兼爱天下"的政治观念,"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强本节用"的经济观念,"博大精深,实用辩证,修身治国"的文化观念,"不义不战,攻守有道,防患未然"的军事思想,最后分析墨家思想的审美功利性存在的不足,借此全面考察墨家思想的审美功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家 审美功利 兼爱 相利
下载PDF
审美功利主义的现代性反思
11
作者 徐向阳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53-157,共5页
审美发生学的事实表明审美经验中人们是以有用先于审美快感的观点去对待事物。中西方视美善一体,善为美的本质。当审美作为一种内省经验来认识,对象的形式感不再成为某种概念的逻辑思考时,美从而超越于一切现行价值体系而获自足和独立... 审美发生学的事实表明审美经验中人们是以有用先于审美快感的观点去对待事物。中西方视美善一体,善为美的本质。当审美作为一种内省经验来认识,对象的形式感不再成为某种概念的逻辑思考时,美从而超越于一切现行价值体系而获自足和独立。审美现代性致力于对日常生活平庸状态的批判,审美消解了西方传统美学的崇高,审美艺术承担了宗教“救赎”的超越功能,进而对大众审美生活进行先锋性的引导。甄辨适于中国本土的审美异质因素,将对当下的文化生活范式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审美功利主义 审美救赎
下载PDF
“审美功利主义”作为一种“现代传统”的意义
12
《社会科学论坛》 2003年第3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美学研究 书评 "审美功利主义" "现代传统" 中国
下载PDF
以美正心:中国现代审美功利主义与儒家心性文化传统 被引量:9
13
作者 杜卫 冯学勤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15,共11页
"正心"为《大学》八条目之一,是实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之三纲领的中心环节,是儒家心性文化传统的主要命题和关键词。儒家正心道术,虽然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具有复杂的差异性内涵,但... "正心"为《大学》八条目之一,是实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之三纲领的中心环节,是儒家心性文化传统的主要命题和关键词。儒家正心道术,虽然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具有复杂的差异性内涵,但其基本走向是以德正心、由心主身并达到修齐治平的事功目的。中国现代审美功利主义思想,既是对康德、叔本华、尼采等西方时学的理论取法和话语吸纳,同时也是对儒家心性文化传统及其正心道术的传承和转化。儒家的心性之学,尤其是陆王心学,不仅构成中国现代美学吸纳西方时学的决定性的前理解结构,更是形成独具本土文化特色的现代审美功利主义思想。该思想即"以美正心",通过以情感为基本内核的感性启蒙来正国人之心,也就是改造国民性,从而完成"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事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 审美功利主义 儒家心性 文化传统
原文传递
试论民间吉祥美术的审美功利主义色彩
14
作者 赵焕刚 张丽敏 刘静 《作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6X期271-272,共2页
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对于有危害事物的避让,这是民间生活的一个最鲜明的特点。本文就民间吉祥美术中功利性主义色彩的主题、民间吉祥美术中审美功利主义色彩的特征表现,以及民间吉祥美术的审美功利主义存在的文化原因做出了一定的论述。
关键词 民间 吉祥美术 审美功利主义 色彩
原文传递
试论民间吉祥美术的审美功利主义色彩 被引量:1
15
作者 曲艳玲 《作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33-234,共2页
求吉、纳福、辟邪是民间吉祥美术主题的文化内涵,关注民间老百姓的生存与繁衍是民间吉祥美术的文化内蕴。民间吉祥美术的审美功利主义的文化根源是试图通过诉诸视觉的物化形式,寄寓某种合于主体目的性的超验力量,并以意念性方式超越现... 求吉、纳福、辟邪是民间吉祥美术主题的文化内涵,关注民间老百姓的生存与繁衍是民间吉祥美术的文化内蕴。民间吉祥美术的审美功利主义的文化根源是试图通过诉诸视觉的物化形式,寄寓某种合于主体目的性的超验力量,并以意念性方式超越现实制约,摆脱人生苦难,追求未遂意愿的替代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吉祥美术 审美功利主义 功利主题 艺术特征 文化根源
原文传递
浅谈民间美术的审美功利主义意识 被引量:1
16
作者 曲艳玲 《中国教师》 2009年第S1期19-19,共1页
审美功利主义就是以审美的超越性和普遍性使国人的本能和情感得到解放和升华,摆脱物欲和私欲,最终形成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德性[1]。民间美术的审美功利主义与中国下层文化中的民间文化观念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它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精... 审美功利主义就是以审美的超越性和普遍性使国人的本能和情感得到解放和升华,摆脱物欲和私欲,最终形成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德性[1]。民间美术的审美功利主义与中国下层文化中的民间文化观念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它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精神的"善""美"转化观念。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关照是民间美术审美功利主义的中国特色,也是其艺术价值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美术 审美功利主义 民间文化观念 艺术价值
原文传递
人类学视域中的审美判断——“审美非功利”论之再反思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元贵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4-7,共4页
从人类学视域出发去探索美与审美在不同文化情境下的具体呈现样态,不难见出在审美判断中常常夹杂了太多的现实的功利的考虑,审美判断标准与相应的文化背景有着难以斩断的紧密联系。由此,对美学界习见的"审美非功利"论以及争... 从人类学视域出发去探索美与审美在不同文化情境下的具体呈现样态,不难见出在审美判断中常常夹杂了太多的现实的功利的考虑,审美判断标准与相应的文化背景有着难以斩断的紧密联系。由此,对美学界习见的"审美非功利"论以及争执不休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问题提出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视域 审美功利 文化情境
下载PDF
审美层次浅论——兼论审美与功利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惠芳 《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1期51-52,56,共3页
文章对审美过程中的直觉审美、功利审美、艺术审美等三个层次作了梳理,并简要阐述了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 审美活动 直觉审美 功利审美 艺术审美
下载PDF
论审美的功利性
19
作者 张爱民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3年第2期34-37,共4页
审美功利性这个老而又老的话题,至今仍在争论不休。然而这种争论毕竟标志着研究的深入。本文结合西方美学与当前论争,从语义分析与审美经验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在西方美学史上,主张审美无功利性的理论家有一长串。早在中世纪,著... 审美功利性这个老而又老的话题,至今仍在争论不休。然而这种争论毕竟标志着研究的深入。本文结合西方美学与当前论争,从语义分析与审美经验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在西方美学史上,主张审美无功利性的理论家有一长串。早在中世纪,著名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套那就强调美与善的区别,认为善是欲念的对象,美则是认识的对象,“凡是只为满足欲念的东西叫做善,凡是单凭认识到就立刻使人愉快的东两就叫做美”,他把美视为一种“在善之外和善之上的东西”。这大约是审美没有功利目的超越功刊需要的最早的断言。系统地鼓吹审美无利害关系的则是康德。在康德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利 审美功利 西方美学史 康德 美与善 审美主体 审美判断 精神需要 审美功利 理性
下载PDF
论审美的功利基础
20
作者 李志宏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57-62,共6页
一、审美功利性问题辨析审美的非功利性,是西方古典美学很早就提出的一项原则。我国当代美学工作者一方面接受了这一原则,一方面又对它加以限定,普遍地持有“真善美相统一”的观点,或者更进一步地说,美就是真与善的统一,“善”主要表现... 一、审美功利性问题辨析审美的非功利性,是西方古典美学很早就提出的一项原则。我国当代美学工作者一方面接受了这一原则,一方面又对它加以限定,普遍地持有“真善美相统一”的观点,或者更进一步地说,美就是真与善的统一,“善”主要表现为功利性。为了协调功利性与非功利性(或日超功利性)的关系,有代表性的说法是:“美是以功利为基础而又超越了功利的”,所谓以功利为基础,就是说,美不是为了满足狭隘的自私自利的需要,而是要“同社会存在发展的整体利益相一致”。①与此类似的其他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功利 审美价值 审美对象 审美关系 功利价值 功利 事物 功利 情感反应 审美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