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审美化生存的偏离与回归--基于慢速美学视域下对加速社会的审思
1
作者 吴煜琪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8期41-44,共4页
在理性至上的加速社会中,美越来越凸显出对实现人性解放、精神超越与心灵自由的作用,而慢速美学恰恰迎合了时代的潮流,更为彰显出美学的终极意旨。立足于慢速美学人性解放和关怀的立场,反思加速社会下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剖析其对人的审... 在理性至上的加速社会中,美越来越凸显出对实现人性解放、精神超越与心灵自由的作用,而慢速美学恰恰迎合了时代的潮流,更为彰显出美学的终极意旨。立足于慢速美学人性解放和关怀的立场,反思加速社会下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剖析其对人的审美化生存的偏离,基于慢速美学和慢速艺术的特征,揭示其对重塑人的审美化生存的意义,最后以共鸣为中介,建立快与慢之间的平衡,重塑个体与世界的关系,有助于走向人的审美化生存,提高人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速美学 慢速艺术 加速社会 审美化生存
下载PDF
从电视文艺节目的审美化生存看河南卫视系列节目晚会
2
作者 左立 《声屏世界》 2023年第8期65-67,共3页
河南卫视在近几年的舞台晚会节目角逐中频频出圈,将国内汹涌着的,宣扬国风国潮、传统文化的热度再次推向高潮,并在后续引发各地节目创意者对河南卫视舞台节目的翻演以及对节目风格的仿效。在传统美学观念中,电视艺术拥有大量审美因素。... 河南卫视在近几年的舞台晚会节目角逐中频频出圈,将国内汹涌着的,宣扬国风国潮、传统文化的热度再次推向高潮,并在后续引发各地节目创意者对河南卫视舞台节目的翻演以及对节目风格的仿效。在传统美学观念中,电视艺术拥有大量审美因素。河南卫视系列电视文艺节目作为近年来晚会节目的翘楚,在寻求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建构中国人的审美理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文艺节目 传统文化 审美化生存
下载PDF
休闲:人类的一种审美化生存状态 被引量:3
3
作者 梁振南 梁晓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35,共4页
休闲是人类的一种审美化生存状态。其表现在:自然生命的律动:恣情舒展,悠然闲适;自然生命的本真:随顺自然,适性随缘;自由生命的徜徉:任情任性,随意随心;和谐生命的濡养:协调平衡,优化共生。
关键词 休闲 审美化生存 自然生命 自在生命 自由生命 和谐生命
下载PDF
大众文化批判与审美化生存 被引量:12
4
作者 傅守祥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0-24,共5页
在20世纪,人类的生存与文化的发展是危机四伏、困境重重;霸权性的理性化进程,造成对人的全面统治与异化。作为人类整体反思的一部分,大众文化批判是针对技术理性和物欲至上思潮的一种文化哲学思考与辨析;而大众文化内蕴的审美化生存,即... 在20世纪,人类的生存与文化的发展是危机四伏、困境重重;霸权性的理性化进程,造成对人的全面统治与异化。作为人类整体反思的一部分,大众文化批判是针对技术理性和物欲至上思潮的一种文化哲学思考与辨析;而大众文化内蕴的审美化生存,即现代人感性存在的快感体验与大众向度,又是大众文化内在活力与文化市场机制外的民间智慧的体现,“感性、愉快、当下”应该是大众文化审美品格的起点。可惜的是,无信仰的繁盛与无原则的喧哗成为当今时代大众文化的普遍性样态,崇高品格的匮乏与英雄人格的稀缺成为消费时代文化被金钱和功利普遍“钙化”的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审美化生存 文化哲学 审美品格
下载PDF
歌满人生:黑衣壮人的审美化生存方式 被引量:5
5
作者 范秀娟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4期22-25,共4页
与歌相伴,这是黑衣壮人的审美化生存方式。黑衣壮人以山歌超越了苦难的人生,以山歌提升了平庸的人生,以山歌创造了诗意的人生。通过歌唱,黑衣壮人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生命的意义。黑衣壮山歌的重要意义在于,即使在生存环境最恶劣的地... 与歌相伴,这是黑衣壮人的审美化生存方式。黑衣壮人以山歌超越了苦难的人生,以山歌提升了平庸的人生,以山歌创造了诗意的人生。通过歌唱,黑衣壮人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生命的意义。黑衣壮山歌的重要意义在于,即使在生存环境最恶劣的地方,人也能实现审美化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衣壮 审美化生存 精神家园
下载PDF
审美救赎论:从“人生的艺术化”到“审美化生存” 被引量:2
6
作者 叶世祥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5,共5页
在阐述审美救赎论时,不倚重被目前的学术界炒得很热的社会批判理论,把关注的重心投向被学界淡忘的朱光潜先生和宗白华先生的审美思想。与西方现代的学术思潮有着密切联系的朱光潜先生,其“人生艺术化”主张还是相当“古典”的,而学术取... 在阐述审美救赎论时,不倚重被目前的学术界炒得很热的社会批判理论,把关注的重心投向被学界淡忘的朱光潜先生和宗白华先生的审美思想。与西方现代的学术思潮有着密切联系的朱光潜先生,其“人生艺术化”主张还是相当“古典”的,而学术取向颇具古典味的宗白华先生,其“审美化生存”思想则更具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救赎 朱光潜 宗白华 人生的艺术化 审美化生存
下载PDF
论视觉文化时代下艺术文本结构的审美化生存——艺术家朱书贤、常陵艺术实践的多维路径分析
7
作者 李芳 《中国市场》 2015年第13期130-131,179,共3页
本文从视觉文化时代的艺术转向出发,结合中国画论与西方哲学等文艺理论,以艺术家朱书贤、常陵的艺术作品为具体切入点,讨论当今艺术文本结构的审美化生存,可以为之的路径与方式。
关键词 视觉文化时代 艺术文本叙事结构 审美化生存
下载PDF
《“审美化生存”: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被引量:1
8
作者 汤拥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5-76,共2页
当下的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 ,有必要从知识社会学、存在论的角度作一些新的开拓。将宗白华由一个叙述者还原为一个具体的人 ,将宗白华的美学思想还原为一种特定的知识 ,考察具体的人在具体的环境中所经受的具体困境 ,以某种话语体系的构... 当下的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 ,有必要从知识社会学、存在论的角度作一些新的开拓。将宗白华由一个叙述者还原为一个具体的人 ,将宗白华的美学思想还原为一种特定的知识 ,考察具体的人在具体的环境中所经受的具体困境 ,以某种话语体系的构建作为当事人对其生存困境的反抗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美学与存在的关系。本文将着重讨论所谓“审美化生存”的问题。宗白华其一生实践着“审美化生存”的人生境界 ,这种人生实践如何与他的美学、艺术理论相吻合 ?他的精神资源来自哪里 ?他是怎样通过经典的“误读”来开辟自己的言说空间的 ?对古代社会的“记忆”以什么样的方式融入学理之中 ?他如何重建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 ?古典式的诗情能否见容于当下现实 ?就宗白华这个具体的人来说 ,这种“审美化生存”的特殊困难是什么 ?他如何应付并且如何用学理的言说来自我支持 ?这些都是我要考察的问题。在考察中 ,我注重区分作为共名的时代困境与结合着特定生存体验的个人困境。宗白华的美学可以说就是一种比较美学。它体现的是比较美学的一个特定形态 ,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初期 ,二元对立思维还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出现的 ,它不可避免地带着一些传统学术的痼疾。比方说 ,集体叙事 ,逻辑问题先于存在真实 ,价值判断的色彩过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化生存”: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 中国 知识社会学 存在论 精神资源
下载PDF
从《饮酒·其五》看陶渊明的审美化生存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晓芳 《宜春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99-100,181,共3页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陶渊明可谓实现人的审美化生存追求的典范。这突出体现在他的诗文作品中。以其诗作《饮酒·其五》为窗口,可探析陶渊明的诗意人生,体悟他的审美化生存追求。陶渊明生活在实实在在的人间,却与尘俗保持了心理距离,...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陶渊明可谓实现人的审美化生存追求的典范。这突出体现在他的诗文作品中。以其诗作《饮酒·其五》为窗口,可探析陶渊明的诗意人生,体悟他的审美化生存追求。陶渊明生活在实实在在的人间,却与尘俗保持了心理距离,做到了"心远",坚守了内心的淡泊宁静,他向往自由和谐的自然之境,并融入自然,深得其中"真意",达到了精神的超越,追求生存的本真与澄明,真正实现了审美化生存追求。陶渊明对于今天人们实现审美化生存具有多方面的启示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饮酒·其五》 审美化生存
下载PDF
浅析电视剧《琅琊榜》的审美化生存
10
作者 耿婧琦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6期60-63,共4页
作为2015年中国电视的现象级事件之一,电视剧《琅琊榜》不仅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也在业界收获了颇多赞誉。在电视剧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这部电视剧是如何在残酷的角逐中脱颖而出的呢?本文将从中国古典意境之美、浪漫主义的故事架... 作为2015年中国电视的现象级事件之一,电视剧《琅琊榜》不仅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也在业界收获了颇多赞誉。在电视剧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这部电视剧是如何在残酷的角逐中脱颖而出的呢?本文将从中国古典意境之美、浪漫主义的故事架构、情感演绎,以及由悲剧本身延展出的崇高感和生命感出发,探讨电视剧《琅琊榜》如何以其精良的制作和不凡的气度实现自身的审美化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琅琊榜》 审美化生存 意境 浪漫主义 悲剧 崇高
下载PDF
以音声为佛事——禅门音乐审美化生存方式 被引量:4
11
作者 皮朝纲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9-110,共12页
禅宗大师十分重视"以音声为佛事",不仅在理论上提倡、阐释,更在实践中丰富、发展。所谓佛事,指有益于佛法、发扬佛德、教化众生之事。在禅宗典籍中,音乐歌舞乃"音声佛事"的主要内容,它们涉及赞呗音乐、教化音乐、... 禅宗大师十分重视"以音声为佛事",不仅在理论上提倡、阐释,更在实践中丰富、发展。所谓佛事,指有益于佛法、发扬佛德、教化众生之事。在禅宗典籍中,音乐歌舞乃"音声佛事"的主要内容,它们涉及赞呗音乐、教化音乐、供养音乐、法事音乐、修行音乐等各个方面。音声佛事乃是宣扬佛法、教化众生、自我修持的重要法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修行法事乃是每个僧尼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其经常性的修行法事活动项目,为每天必须进行的"朝暮课诵",它是佛教最基本、最普遍的法事活动,是僧侣每天生活的基本内容,"犹人日用饮食,不可无也";而"朝暮课诵"乃是"以音声作佛事",即用诵经、唱佛名、歌梵呗等赞颂佛、供养佛,所以禅僧们是天天生活在美妙和雅的佛音的熏陶之中,因而音乐审美活动成为他们生活的基本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声佛事 音声教体 朝暮课诵 音乐审美活动 审美化生存方式
原文传递
艺术化生存的淡化与侗族歌师的精神皈依——侗歌艺术传承研究系列(七)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泽忠 韦芳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4-140,共7页
在社会转型期,侗族社会以歌唱为重要乐生手段的艺术化生存方式发生了日趋淡化的变化,因而,侗歌艺术传承场域如何实现现代性转型,有侗歌"活态"仓库之称的歌师为此担当着重任。然而,当下传统型歌师、民间新型歌师、学者型歌师... 在社会转型期,侗族社会以歌唱为重要乐生手段的艺术化生存方式发生了日趋淡化的变化,因而,侗歌艺术传承场域如何实现现代性转型,有侗歌"活态"仓库之称的歌师为此担当着重任。然而,当下传统型歌师、民间新型歌师、学者型歌师等类型歌师的概念内涵、外延已发生了变化,歌师日常生活状态由于文化市场化操作、利益最大化等诱因的影响亦悄然发生了改变,侗歌艺术传承场域模式也发生了颇具现代性特征的衍化。因此,呼吁传统型、民间新型、学者型等类型歌师重拾歌师精神,皈依侗歌"养心"论的经典性和神圣性,即提请"最受人尊重的歌师"①如何实现"专注于以歌‘养心’②"的歌师精神的崇高性、神圣性和价值归位,为转型期侗歌艺术传承场域的健康发展继续发挥主体性作用,这乃是一个关乎"祛魅"与"复魅"③的抉择性的问题及具有现代性启示意义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歌艺术 审美化生存 价值归位 歌师精神
下载PDF
论晚明文人的日常生活审美实践——以《长物志》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军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70-75,共6页
晚明文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展开了丰富的日常生活审美实践,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构出自然的和如画的两种生活情境,将日常生活陌生化;二是以感物和玩物的方式对生活之物进行了审美观照,建立起了人与物之间交感互动的审美关系;... 晚明文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展开了丰富的日常生活审美实践,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构出自然的和如画的两种生活情境,将日常生活陌生化;二是以感物和玩物的方式对生活之物进行了审美观照,建立起了人与物之间交感互动的审美关系;三是从细节着眼对插花和饮茶进行了审美经营,将日常生活细腻化和精致化。通过日常生活审美实践,文震亨建构起了日常生活的审美之维,这不仅对于当代人实现审美化生存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而且展现了生活美学的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物志》 文震亨 日常生活审美实践 审美化生存 生活美学
下载PDF
精神价值层面的审美现代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新兵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12-116,共5页
审美现代性作为现代性精神危机的表达,作为现代社会中现代审美关系的反映、产物,它首先是一个历史范畴。从主客体结构关系来看,审美古典性是客体理性观的文艺,审美近代性是工具理性观的文艺,审美现代性是生命理性观的文艺,审美当代性是... 审美现代性作为现代性精神危机的表达,作为现代社会中现代审美关系的反映、产物,它首先是一个历史范畴。从主客体结构关系来看,审美古典性是客体理性观的文艺,审美近代性是工具理性观的文艺,审美现代性是生命理性观的文艺,审美当代性是生态理性观的文艺。综观人类历史上的审美形态或审美主潮,它由为自然、为社会、转而指向现代性社会中人类生存困境,关注人类感性生存的可能性,关注人类主体审美化生存的可能性。至此,可以说,精神价值层是审美现代性的深层存在方式,它的一个最具本原性的含义,就是一种建立在现代性之中的与时俱进的时代审美精神以及人的个体生成和审美化生存的进步性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 审美化生存
下载PDF
博客写作与网络生存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畅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75-77,81,共4页
博客写作是网络时代的新生活方式。许多人凭借博客网站大玩娱乐媚俗的写作游戏,但它也给人们提供了自由民主的创作空间。人们在博客中实现审美化的生存虽然艰难,但却不是没有可能。如能真正抓住未来的发展方向,博客将会成为人们网上诗... 博客写作是网络时代的新生活方式。许多人凭借博客网站大玩娱乐媚俗的写作游戏,但它也给人们提供了自由民主的创作空间。人们在博客中实现审美化的生存虽然艰难,但却不是没有可能。如能真正抓住未来的发展方向,博客将会成为人们网上诗意栖居的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博客 创作空间 媚俗 审美化生存
下载PDF
生存论的新视界:人的生态性优存
16
作者 盖光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79-83,共5页
"生态性优存"的前提应该在人与自然建立的和谐生存关系中生成人的"能动性"存在。优存结构应该呈现"适者生存—美者优存—生态者优存"的逻辑链条。我们从生态优存的视阈中认识人的存在的意义,能够深层次... "生态性优存"的前提应该在人与自然建立的和谐生存关系中生成人的"能动性"存在。优存结构应该呈现"适者生存—美者优存—生态者优存"的逻辑链条。我们从生态优存的视阈中认识人的存在的意义,能够深层次地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能够合理且有效地设计人类生存发展的路向,打通人类走向未来的生存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性优存 审美化生存 生命体验 生态性生命
下载PDF
精神价值层面的审美现代性
17
作者 侯新兵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6期106-109,共4页
审美现代性作为现代性精神危机的表达,作为现代社会中现代审美关系的反映、产物,它首先是一个历史范畴。从主客体结构关系来看,审美古典性是客体理性观的文艺,审美近代性是工具理性观的文艺,审美现代性是生命理性观的文艺,审美当... 审美现代性作为现代性精神危机的表达,作为现代社会中现代审美关系的反映、产物,它首先是一个历史范畴。从主客体结构关系来看,审美古典性是客体理性观的文艺,审美近代性是工具理性观的文艺,审美现代性是生命理性观的文艺,审美当代性是生态理性观的文艺。综观人类历史上的审美形态或审美主潮,它由为自然、为社会转而指向现代性社会中人类生存困境,关注人类感性生存的可能性,关注人类主体审美化生存的可能性。至此,可以说,精神价值层是审美现代性的深层存在方式,它的一个最具本原性的含义,就是一种建立在现代性之中的与时俱进的时代审美精神以及人的个体生成和审美化生存的进步性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 审美化生存
下载PDF
边疆高职院校教师生存状态及其职业倦怠思索
18
作者 周琴 王小聪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72-73,共2页
鉴于教师职业与劳动的特殊性,教师已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这一问题困扰着教师本身的发展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边疆高职院校的教师由于内在和外在原因,更易出现职业倦怠问题,因此,从生存视角对边疆高职院校教师进行职业倦怠... 鉴于教师职业与劳动的特殊性,教师已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这一问题困扰着教师本身的发展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边疆高职院校的教师由于内在和外在原因,更易出现职业倦怠问题,因此,从生存视角对边疆高职院校教师进行职业倦怠问题探析就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化生存 生存视角 教师职业倦怠
下载PDF
略论《红楼梦》中性别文化的旨趣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毅力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85-90,共6页
《红楼梦》所彰显的性别文化,延续了先秦时期《归藏易》、《道德经》一系的"崇阴"观念,但注入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兴价值观内容,开显出一种超越世俗名利场的审美化生存方式。《红楼梦》对传统文化的损益,乃至言情、写景,渲染... 《红楼梦》所彰显的性别文化,延续了先秦时期《归藏易》、《道德经》一系的"崇阴"观念,但注入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兴价值观内容,开显出一种超越世俗名利场的审美化生存方式。《红楼梦》对传统文化的损益,乃至言情、写景,渲染丰富多彩的审美生活内涵,均围绕这一旨趣展开。洞悉该旨趣,"曹学"乃至整个"红学"中的一些难题,将得以迎刃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性别文化 “崇阴”观念 审美化生存
下载PDF
侗族诗歌的生态艺术趣味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牧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73-76,共4页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植根于优美的自然生态和"主体和谐"的精神生态之中,彰显着"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意蕴。侗族诗歌向读者呈现出侗乡福地恬淡自适、远离尘嚣、和谐天放的良性生态世界,是少数民族"艺术精神"...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植根于优美的自然生态和"主体和谐"的精神生态之中,彰显着"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意蕴。侗族诗歌向读者呈现出侗乡福地恬淡自适、远离尘嚣、和谐天放的良性生态世界,是少数民族"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生动写照。侗族诗歌的生态艺术趣味不仅体现在侗乡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之中,同时也体现在侗民族的审美化生存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诗歌 生态艺术 审美化生存 少数民族艺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