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审美反映的拟人化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83-86,共4页
关于审美反映的拟人化问题张伟(复旦大学)卢卡契在晚年巨著《审美特性》中把马克思主义反映论运用于人的审美领域,提出了审美反映的拟人化思想,用以说明艺术把握现实的审美特性。卢卡契认为艺术本质上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最高的最适当... 关于审美反映的拟人化问题张伟(复旦大学)卢卡契在晚年巨著《审美特性》中把马克思主义反映论运用于人的审美领域,提出了审美反映的拟人化思想,用以说明艺术把握现实的审美特性。卢卡契认为艺术本质上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最高的最适当的表现形式,艺术通过塑造一个"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人化 审美反映 审美特性 卢卡契 客观现实 马克思主义反映 审美反映 审美领域 主体性 人的世界
下载PDF
审美反映的定位之解析——与郁沅先生就《感应美学》的艺术反映论问题商榷 被引量:1
2
作者 贺天忠 范司永 《襄樊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62-67,共6页
新时期以来 ,我国文艺美学界对艺术反映论的探讨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解决办法 :一是用审美感应论、形象思维论等代替艺术反映论 ;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映论推导审美反映论或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能够替代艺术反映论的概念范畴如艺... 新时期以来 ,我国文艺美学界对艺术反映论的探讨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解决办法 :一是用审美感应论、形象思维论等代替艺术反映论 ;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映论推导审美反映论或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能够替代艺术反映论的概念范畴如艺术生产论、审美中介论、艺术掌握论等等。这两种探讨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也还存在着不够完善的地方。审美感应论是否包容了审美反映论 ,后者是否只是审美感应中的物本感应 ,是否可以取代审美反映论。这些都直接牵涉到艺术美的本质问题解答 ,如果对马克思主义能动反映论仅作狭隘的理解 ,不可避免地在审美反映论与审美感应论二者关系问题的认识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沅 《感应美学》 能动反映 艺术反映 审美反映 审美感应论 审美反映 定位
下载PDF
审美反映与艺术形式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元骧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63,共7页
审美反映活动所获得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生动的审美意象,它本身就是有形式的。但这种形式是对象的自然形态与人们长期艺术实践经验所积累而形成、对作家创作来说是一种"预成的"规范形态的有机结合。忽视对象的自然形态就... 审美反映活动所获得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生动的审美意象,它本身就是有形式的。但这种形式是对象的自然形态与人们长期艺术实践经验所积累而形成、对作家创作来说是一种"预成的"规范形态的有机结合。忽视对象的自然形态就会导致艺术表现的僵化,忽视艺术的规范形态则会使艺术感知永远停留在自然主义的水平而上升不到艺术的境界;惟有把这种"预成的"形式与对象的自然形态有机结合而化为"生成的",才能使审美意象找到它自己所特有的艺术形式而得以真切、生动地表现之。同时表明与形式主义不同,真正的艺术形式不是游离于内容而独立的,正是与生活的天然联系才使得它具有生命和活力。惟有把审美反映与艺术形式看作是辩证统一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我们对艺术形式的研究才会走上科学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反映 艺术形式 诗学 修辞学
下载PDF
从反映论到审美反映论的发展和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杜卫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5期56-61,共6页
文学反映论是我国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描述新时期文学理论界对传统文学反映论的质疑和审美反映论的提出,着重分析了审美反映论的理论意义及其对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的贡献,认为:把审美范畴引入文学反映论是对文学反... 文学反映论是我国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描述新时期文学理论界对传统文学反映论的质疑和审美反映论的提出,着重分析了审美反映论的理论意义及其对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的贡献,认为:把审美范畴引入文学反映论是对文学反映理论的重要发展,丰富了对文学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反映 审美反映 情感反映 文学审美
下载PDF
从“审美反映”到“审美意识”——钱中文“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思想的内在逻辑理路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映冰 范建刚 《甘肃高师学报》 2014年第6期8-11,共4页
钱中文"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思想,以"审美反映"的提出为时间起点,以"审美意识"的发现为逻辑起点。其中,"审美反映"提出的初衷,是为着反对"机械反映"的文学观;把"审美意识"... 钱中文"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思想,以"审美反映"的提出为时间起点,以"审美意识"的发现为逻辑起点。其中,"审美反映"提出的初衷,是为着反对"机械反映"的文学观;把"审美意识"认定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逻辑起点,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变以集体意志为出发点的思维模式,同时基于对个体生存境遇的反思和本真生存方式的关怀。钱中文"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观,坚持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但强调的是文学的审美特性;文学如果丢掉了审美特性,不足以言文学;人丢掉了审美本性,则不能称为健全的人。钱中文"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建构过程,始终以人文精神贯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反映 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 人文精神
下载PDF
从“审美反映论”到“综合创新论”——对文艺学30年发展历程透视及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彭海云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19,共6页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进入了“文革”后的新时期,至今已经是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转型,反映在文艺学领域亦是如此,无论是文学研究观念还是方法,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在我看来,总体而言,这一期间...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进入了“文革”后的新时期,至今已经是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转型,反映在文艺学领域亦是如此,无论是文学研究观念还是方法,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在我看来,总体而言,这一期间的文艺学发展经过了由一到多,再由多到合的艰难历程。即由改革前的“反映论”一家独大,主导文坛到上世纪80年代“主体论”、“审美论”等流派的百家争鸣、众声喧哗式解说再到上世纪90年代后,在观念分化、多元竞争的基础上,渐次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走向交流对话、综合创新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创新论 审美反映 80年代 中国社会 70年代 “文革” 文学研究 百家争鸣
下载PDF
钱中文的“审美反映论”论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世涛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6-11,共6页
建国以来,中国文论界就"反映论"展开过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从当代文论史看,"反映论"曾被盲目崇拜,在新时期又被一些人视为文艺发展的障碍。但是,不少研究者在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的探索,重新赋予了... 建国以来,中国文论界就"反映论"展开过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从当代文论史看,"反映论"曾被盲目崇拜,在新时期又被一些人视为文艺发展的障碍。但是,不少研究者在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的探索,重新赋予了它新的阐释力和有效性。其中,钱中文对"反映论"的阐释很有代表性。他反对简单地、庸俗地、情绪化地对待"反映论",梳理了"反映论"的含义,在尊重"反映论"哲学基础的前提下,强调了审美因素之于文艺反映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审美反映"的概念。"审美反映"科学地说明了文艺反映的过程、作用,探索了文艺反映的意义和潜力,其"审美反映"赋予了"反映论"以新的内涵。具体来说,文艺反映是审美反映,它有独特的心理结构、动力源、心理定势,因审美介入了现实、改变了现实,并最终体现在文艺作品中。"审美反映论"不但挽救了"反映论",而且提高了文艺"反映论"阐释文艺现象的能力,还有助于促进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 反映 审美反映 心理结构 动力源 心理定势
下载PDF
从审美反映论看傅东华《飘》的翻译过程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书梅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27-129,共3页
从译者的翻译审美看,译者在文学翻译中通过其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情感的折射反映原作,形成对原作的审美评价;相应地,在译作中译者再现原作的同时也会表现自己的审美评价。本文运用审美反映论浅析译者的审美对傅东华《飘》的汉译本翻译过... 从译者的翻译审美看,译者在文学翻译中通过其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情感的折射反映原作,形成对原作的审美评价;相应地,在译作中译者再现原作的同时也会表现自己的审美评价。本文运用审美反映论浅析译者的审美对傅东华《飘》的汉译本翻译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反映 审美评价 《飘》 傅东华
下载PDF
反映论、审美反映论与文化研究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知识型的一个考察
9
作者 邢建昌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152-166,共15页
就知识型而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反映论、审美反映论和文化研究论的理论演进。这种理论演进既是现代以来文学理论学术史传统的内在逻辑使然,也与特定时代意识形态塑造和党派政治介入文学有关,还与全球化语境下西方... 就知识型而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反映论、审美反映论和文化研究论的理论演进。这种理论演进既是现代以来文学理论学术史传统的内在逻辑使然,也与特定时代意识形态塑造和党派政治介入文学有关,还与全球化语境下西方理论从总体性叙事向依托于特定知识型提问的思潮的转向构成某种互文关系。从知识生产多角度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的知识状况及其理论演进,可以使我们获得对于文学理论作为不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特殊知识"的深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映 审美反映 文化诗学 知识型
下载PDF
论审美反映中介系统
10
作者 徐昌翰 《文艺评论》 1987年第3期15-22,共8页
这篇文章里也许并没有任何值得称之为“新发现”的东西。笔者只是试图把文艺创作过程视为中介的审美反映过程,把中介视为完整的系统,并试图从这样的角度,对文艺的许多基本问题进行一些考察,从中引出自己的结论。 一、关于中介 现在,越... 这篇文章里也许并没有任何值得称之为“新发现”的东西。笔者只是试图把文艺创作过程视为中介的审美反映过程,把中介视为完整的系统,并试图从这样的角度,对文艺的许多基本问题进行一些考察,从中引出自己的结论。 一、关于中介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文学艺术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着的特殊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时时闪动着外在世界的影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反映 中介系统 文学艺术 文艺创作 基本问题 现实世界 外在世界 审美认知 影子 情感逻辑
下载PDF
译者主体性的审美反映论视角
11
作者 刘书梅 童晓燕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133-135,共3页
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因此翻译必然符合文艺创作的一般规律。审美反映论作为文艺创作的一个重要理论,可以指导和启发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也即主体性研究。因此,在审美反映论关照下,可以看到在翻译的各个阶段译者主体性... 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因此翻译必然符合文艺创作的一般规律。审美反映论作为文艺创作的一个重要理论,可以指导和启发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也即主体性研究。因此,在审美反映论关照下,可以看到在翻译的各个阶段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从而证明译者主体性的必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反映 文学翻译 译者主体性
下载PDF
论卢卡契审美反映论中的超越思想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伟 《社科纵横》 1996年第1期52-54,共3页
论卢卡契审美反映论中的超越思想张伟卢卡契之所以被誉为“美学方面的马克思”,(1)是因为他在《审美特性》中实践了他自己的奋斗目标即“在美学问题上尽可能正确地应用马克思主义。,’(2)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映论的基础上建立... 论卢卡契审美反映论中的超越思想张伟卢卡契之所以被誉为“美学方面的马克思”,(1)是因为他在《审美特性》中实践了他自己的奋斗目标即“在美学问题上尽可能正确地应用马克思主义。,’(2)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映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美学。关于哲学反映论问题,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契 审美反映 审美特性 客观现实 主体性 哲学反映 马克思主义 本质与现象 主观辩证法 人类自我意识
下载PDF
论音乐艺术审美反映特性的形成
13
作者 贺天忠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64-67,共4页
音乐艺术的审美反映特性主要通过表情达意的间接性和超越性、情感的概括性和不确定性等方面体现出来,再加上音象的象征性和暗示性,形式的流动性与合乎美的规律性,它们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流动的美,体现了音乐情感艺术的本质。
关键词 音乐艺术 间接性 超越性 表情本质 审美反映特性
下载PDF
王元骧与“审美反映论”的理论建构
14
作者 郑玉明 《天中学刊》 2020年第3期6-17,共12页
新时期以来的审美反映论研究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理论建构和90年代中期以后的理论深化、演进两个发展阶段。在理论建构期,王元骧的审美反映论研究主要是从认识的角度,充分挖掘了文艺活动的审美性质,对以审美情感反映... 新时期以来的审美反映论研究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理论建构和90年代中期以后的理论深化、演进两个发展阶段。在理论建构期,王元骧的审美反映论研究主要是从认识的角度,充分挖掘了文艺活动的审美性质,对以审美情感反映活动为核心的文艺反映活动进行了多层次的全面辩证研究;这与钱中文、童庆炳满足于对文艺活动审美性质的探讨而不重视文艺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性有所不同。在理论深化、演进期,钱中文主张新理性精神文学论,童庆炳倡导“文化诗学”,重视对“审美关系”的研究,与王元骧的审美反映论研究从认识角度转向实践角度,力图通过对文艺实践功能的充分发掘来呼应时代的文艺需要有了更为明显的反差。通过认识与实践两个角度的深入研究,王元骧的审美反映论研究以不同于钱中文、童庆炳的深刻理论思辨实现了理论研究的彻底化,推动了审美反映论研究的深化和演进。在当今文艺学研究中,反思型研究的理论价值由王元骧的研究得到充分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元骧 审美反映 理论建构期 深化演进期 描述型 思辨型
下载PDF
从审美反映看文学翻译的创造与叛逆
15
作者 刘书梅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28期159-159,共1页
通过描写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反映过程,指出译者对原作创造与叛逆同时是其对原作进行审美的过程,进而分析了在理解与阐释阶段以及表达阶段译者的创造与叛逆。
关键词 审美反映 叛逆性创造 忠实性创造
下载PDF
审美反映论的再思考
16
作者 杨向荣 杨雪筠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42-46,共5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命题,审美反映论有着非常深远的理论渊源,而文学反映论经由别林斯基、恩格斯和毛泽东的丰富和发展,已成为审美反映论不可分割的理论因素。审美反映论注入文学反映论审美的新鲜血液,使文学反映论获得了... 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命题,审美反映论有着非常深远的理论渊源,而文学反映论经由别林斯基、恩格斯和毛泽东的丰富和发展,已成为审美反映论不可分割的理论因素。审美反映论注入文学反映论审美的新鲜血液,使文学反映论获得了新的理论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反映 文学反映 渊源 反思
下载PDF
简论卢卡契考察审美反映的方法与原则
17
作者 刘秀兰 《唐都学刊》 2000年第1期70-72,共3页
简论卢卡契从审美反映方法论入手,提出审美反映历史形成与发展原则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审美反映 方法论 发展原则 卢卡契
下载PDF
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
18
作者 陈晓云 《安徽科技》 2012年第12期40-40,共1页
本文将"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与"审美反映论"相联系,阐明审美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反映论的特殊形式,由此具体论述文学作品与艺术形态中的反映形态的特殊性和审美反映与一般反映的区别。
关键词 文学 社会生活 审美反映
下载PDF
审美反映论评述
19
作者 张瑜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1年第2期14-28,250-251,共17页
审美反映论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文艺学界取得最早也是相对最成熟的理论成果之一,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和当代文学理论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也在改革开放40年文学理论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这一观点,我国学界的认识一直... 审美反映论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文艺学界取得最早也是相对最成熟的理论成果之一,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和当代文学理论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也在改革开放40年文学理论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这一观点,我国学界的认识一直存在着分歧,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审美反映论的来龙去脉和诸家代表性观点,并站在21世纪的高度对审美反映论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做出评价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反映 审美反映 审美
下载PDF
评文艺反映论与审美反映论——就《感应美学》答客难
20
作者 郁沅 《襄樊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2-57,共6页
哲学反映论、文艺反映论、审美反映论是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内涵不同的三个概念 ,不能混淆。文艺反映论导致认识论文艺学 ,造成许多局限性。审美感应论和审美反映论是为纠正其弊病而产生的两种不同的理论。审美反映论不能包容审美感应论 ,... 哲学反映论、文艺反映论、审美反映论是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内涵不同的三个概念 ,不能混淆。文艺反映论导致认识论文艺学 ,造成许多局限性。审美感应论和审美反映论是为纠正其弊病而产生的两种不同的理论。审美反映论不能包容审美感应论 ,二者的哲学基础不同 ,各有其自身的价值。但“审美反映论”适用的范围较小 ,一进入艺术和美学领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反映 文艺反映 认识论文艺学 审美反映 审美感应论 感应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