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审美情感的普适现象——审美和谐 被引量:1
1
作者 冯芳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51-55,共5页
在人类一定社会阶段里,人们的审美活动是以情感为中介的综合统一,审美情感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对它的认识和把握存在着“雅”和“俗”两种不同的审美形态,但就其本质即追求审美和谐而言,它们是同一的,且是人类共有的。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 在人类一定社会阶段里,人们的审美活动是以情感为中介的综合统一,审美情感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对它的认识和把握存在着“雅”和“俗”两种不同的审美形态,但就其本质即追求审美和谐而言,它们是同一的,且是人类共有的。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艺术语言的普遍性解读方式给“雅俗共赏”提供了希望,这是文化传统选择性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和谐 文化传统 民间艺术 审美情感
下载PDF
论高校和谐审美教育的实践特征
2
作者 林英典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0-152,共3页
和谐审美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要使和谐审美教育真正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理想追求并取得成效,必须厘清和谐审美教育的实践特征。和谐审美教育的实践特征包括:和谐性、开放性、教育活动的民主互动性。
关键词 和谐 和谐审美教育 特征
下载PDF
论荀子“以玉观德”的和谐审美观
3
作者 钟英战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1-123,共3页
"以玉观德"是荀子的一种审美观,这种审美观有其来源和发展脉络;荀子的"以玉观德"审美思想的内涵,即和谐审美思想,而和谐审美思想在当今社会中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荀子 以玉观德 和谐审美
下载PDF
论王船山的和谐审美观及其当代价值
4
作者 周芬芬 周晓阳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4-17,共4页
王船山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集大成者,其博大精深的美学思想中蕴含着极具民族特色的和谐审美观。王船山和谐审美观的内涵包括:"和而不同"的审美标准、"中正平和"的审美理想、"情景合一"的审美路径。王船山和... 王船山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集大成者,其博大精深的美学思想中蕴含着极具民族特色的和谐审美观。王船山和谐审美观的内涵包括:"和而不同"的审美标准、"中正平和"的审美理想、"情景合一"的审美路径。王船山和谐审美观是推动当代中国文艺美学建设、设计艺术创新和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和谐审美 和而不同 中正平和 情景合一
下载PDF
论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和谐审美教育及其实现
5
作者 包莉秋 徐大威 《西部教育发展研究》 2006年第3期5-8,共4页
对人类自身的关怀与尊重成为世纪关注的焦点,这就使得在审美教育中体现人文关怀和坚持美的内在尺度成为迫切之需、当务之急。审美教育既包含传统理智教育的成分,也包括伦理教育的成分。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审美教育必须遵循理性、和谐的... 对人类自身的关怀与尊重成为世纪关注的焦点,这就使得在审美教育中体现人文关怀和坚持美的内在尺度成为迫切之需、当务之急。审美教育既包含传统理智教育的成分,也包括伦理教育的成分。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审美教育必须遵循理性、和谐的精神宗旨,在理性和感性达到二力平衡的和谐状态下完成社会群体、个性的社会化,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精神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和谐审美教育 实现
下载PDF
论和谐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实现路径
6
作者 林英典 《科教文汇》 2016年第16期33-35,共3页
和谐审美教育是包括和谐与审美两个方面的教育。一个原则、四个要素、七种关系、四个基本观念构成和谐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实现和谐审美教育的路径包括:制造教育悬念,激发参与热情;创设审美情景,寓教育于娱乐;激发审美情趣,引发感情共... 和谐审美教育是包括和谐与审美两个方面的教育。一个原则、四个要素、七种关系、四个基本观念构成和谐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实现和谐审美教育的路径包括:制造教育悬念,激发参与热情;创设审美情景,寓教育于娱乐;激发审美情趣,引发感情共鸣;加工知识意象,升华知识结构;培养美在生活的感受力,提高审美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审美教育 理论基础 实现路径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简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对培养大学生和谐审美观的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李鑫 沈畅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1年第2期98-99,共2页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了解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和谐美,有利于大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舞蹈艺术,塑造大学生正确和谐的审美情趣,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从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有助于大学生感...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了解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和谐美,有利于大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舞蹈艺术,塑造大学生正确和谐的审美情趣,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从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有助于大学生感受独特的动作和谐美,领悟丰富的情感和谐美,体会多彩的生活和谐美三个方面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和谐审美观的作用,使每一位大学生在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中实现自我完善的人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 大学生 和谐审美
下载PDF
执本善用以致和——从“观”看孔子的和谐审美意识
8
作者 郭敏 郑立峰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26-28,共3页
和谐之美,作为长久以来的美学追求,早在我国美学源头的孔子美学那便一再论及。孔子之论和谐美,多以中和之美涵之,而其所谈及和谐美遍现于其语、文中。一直以来,我们多从孔子的文论、乐论中找寻和谐审美意识的踪迹,而忽视了孔子在《论语... 和谐之美,作为长久以来的美学追求,早在我国美学源头的孔子美学那便一再论及。孔子之论和谐美,多以中和之美涵之,而其所谈及和谐美遍现于其语、文中。一直以来,我们多从孔子的文论、乐论中找寻和谐审美意识的踪迹,而忽视了孔子在《论语》中反复谈到的另一种切入和谐审美之视角——"观"!在《论语》二十篇中,孔子在将近一半的篇目中提及"观"意,且在《阳货》一篇中更是直接将诗纳入"观"之帷,赋予诗之可"观"的确论,从而从更深刻、宏观的角度确立了文艺之"观"的内涵及其社会内容和社会作用,进而开启了执本善用以致和的和谐审美意识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 孔子 和谐审美意识
下载PDF
舞蹈教育对塑造中职学生和谐审美观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何俊婷 《艺术评鉴》 2017年第18期111-112,共2页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使学生有更好的发展,许多家长开始注意兴趣爱好的培养,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学习舞蹈这一门艺术。在各式各样的教育模式中,艺术教育是最独具特色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不仅能使...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使学生有更好的发展,许多家长开始注意兴趣爱好的培养,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学习舞蹈这一门艺术。在各式各样的教育模式中,艺术教育是最独具特色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不仅能使孩子学习到各种有关艺术类的知识,还有利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艺术教育十分注重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而舞蹈最能体现出艺术教育的这一明显特性,深受人们的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教育 培养情操 塑造人格 中职学生 和谐审美 作用
下载PDF
舞蹈教育对塑造中职学生和谐审美观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武占军 《艺术评鉴》 2017年第14期83-84,共2页
在形形色色的教育模式中,艺术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与学生人格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其中,舞蹈教育以它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在艺术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舞蹈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作为一种表现性艺术,对中职学生和谐审美的塑造起到重要... 在形形色色的教育模式中,艺术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与学生人格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其中,舞蹈教育以它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在艺术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舞蹈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作为一种表现性艺术,对中职学生和谐审美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舞蹈能够使学生从更高的境界上认识世界、认识生活,在艺术的境界中完善和升华个人艺术修养。所以在舞蹈教学中,舞蹈老师可以借机培养学生们形成正确和谐的审美观,以提升舞蹈对于审美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教育 中职学生 和谐审美
下载PDF
美术课中技校学生和谐审美心理的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菊红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第12期158-158,共1页
和谐审美心理是审美教育活动的重要路径。和谐审美心理可以培养技校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人格,促进技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在美术课中和谐审美心理的探究,提出了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培养学生和谐审美意识,教给学生和谐审美方法,提... 和谐审美心理是审美教育活动的重要路径。和谐审美心理可以培养技校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人格,促进技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在美术课中和谐审美心理的探究,提出了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培养学生和谐审美意识,教给学生和谐审美方法,提高学生和谐审美能力,为技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课 技校生 和谐审美心理
下载PDF
中西音乐文化“和谐”审美追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时倩藜 《艺术家》 2021年第11期105-106,共2页
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西两种音乐文化均形成了各自的审美体系,呈并行发展的态势,从而使世界音乐文化更多元、更丰富。在两大审美体系中,“和谐”审美意识是二者为数不多的共同点之一。两种体系都将“和谐”作为最高追求,虽然表现方式不... 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西两种音乐文化均形成了各自的审美体系,呈并行发展的态势,从而使世界音乐文化更多元、更丰富。在两大审美体系中,“和谐”审美意识是二者为数不多的共同点之一。两种体系都将“和谐”作为最高追求,虽然表现方式不同,却殊途同归,这也是对音乐美学基本规律的揭示。基于此,文章对中西音乐文化中的“和谐”审美意识进行了对比,并对差异的成因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音乐文化 和谐审美意识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试论我国音乐教学的和谐审美
13
作者 方展珊 《科教导刊》 2015年第7期50-51,共2页
音乐是美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使学生的身心愉悦。中国的教育领域,对于音乐教育持有重视的态度,但是在教学设置上却没有体现出音乐的教育价值,由于教学目标的限制,对于音乐的教育程度往往会局限在专业领域... 音乐是美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使学生的身心愉悦。中国的教育领域,对于音乐教育持有重视的态度,但是在教学设置上却没有体现出音乐的教育价值,由于教学目标的限制,对于音乐的教育程度往往会局限在专业领域,而普适化的音乐教育则趋于形式化,对学生并没有严格的要求。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音乐教育被安排到重点教学日程上来,音乐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通过对学生审美品位的熏陶来提升其音乐素养。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突出和谐审美,真正体现音乐的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学 美育教育 和谐审美
下载PDF
原始和谐审美意识的形成及在发展中与前哲学意识的关系
14
作者 龚宏 赵东栓 《蒲峪学刊》 1997年第2期4-8,共5页
原始和谐审美意识的形成与艺术起源是同步的,都是在劳动工具的创造中诞生的,在其发展中又与各种前哲学意识相关联。原始的和谐审美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群体性及原始人对形式的感知能力是原始人和谐审美意识形成的根本所在。原始和... 原始和谐审美意识的形成与艺术起源是同步的,都是在劳动工具的创造中诞生的,在其发展中又与各种前哲学意识相关联。原始的和谐审美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群体性及原始人对形式的感知能力是原始人和谐审美意识形成的根本所在。原始和谐审美意识与前哲学意识的关系是由原始意识本身的“混沌性”和原始思维的互渗性所决定的。①普列汉诺夫《论艺术》三联书店1973年版第11、100页。②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上,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58页。③刘骁纯《从动物快感到人的美感》,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18页。④柯文斯《原始文化史纲》人民出版视社中译本第27页。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上,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页。⑦转引自朱光潜《美学拾穗》第28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⑧柏拉图《蒂迈欧》(Timaeus),转引自朱狄《原始文化研究》第438页,三联书店1988年版。⑨刘庆柱《试论秦之渊源》,《人文杂志》1980年增刊《先秦史论文集》。⑩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六朝文》辑。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译本第11页。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译本,1986年版第217页。班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和谐审美意识 群体性 前哲学意识 宗教巫术
下载PDF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编辑的审美意识
15
作者 杨玉东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82-84,共3页
通过编辑对期刊未来可能呈现的面貌作出的判断过程的剖析,指出了在具体的编辑过程中,编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引领自己的审美意识——审美导向意识、审美创新意识与审美和谐意识,才能使期刊充分发挥传播知识的作用。
关键词 编辑 科学发展观 审美导向意识 审美创新意识 审美和谐意识
下载PDF
论文学翻译之“和谐”
16
作者 张姝 李志坤 张王健 《电影评介》 2012年第12期105-106,110,共3页
和谐翻译主要指翻译主体通过和谐思维达致文本之间、主体之间与文化之间的和谐。和谐翻译观发源于中西哲学和美学传统以及文学翻译和宗教翻译实践。文学翻译应该采取一种协调、折中和圆满的翻译途径,目的是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通顺流畅... 和谐翻译主要指翻译主体通过和谐思维达致文本之间、主体之间与文化之间的和谐。和谐翻译观发源于中西哲学和美学传统以及文学翻译和宗教翻译实践。文学翻译应该采取一种协调、折中和圆满的翻译途径,目的是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通顺流畅,同时还要兼顾翻译中的各种要素,以达到圆满调和的理想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翻译 文学翻译 审美和谐 适中
下载PDF
和谐美的理论价值探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梁振南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7-90,共4页
和谐美体现了美产生的基本规律、人类审美的根本原则和基本价值取向、美学的根本精神取向、审美的基本功能追求、人类终极的价值追求和人文关怀,因而和谐具有多方面的美学理论价值。
关键词 和谐 和谐审美 终极人文关怀
下载PDF
论杜甫咏怀诗的和谐思想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平安 《鄂州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35-37,共3页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杜甫受中国和谐文化影响最深,和谐文化在杜甫的思想与诗歌中有强烈体现,并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杜甫精神主要指他的忧患意识、民本思想、自觉的社会良知与社会道德情感,在杜甫理想的社会蓝图里,始终贯穿着社会和谐...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杜甫受中国和谐文化影响最深,和谐文化在杜甫的思想与诗歌中有强烈体现,并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杜甫精神主要指他的忧患意识、民本思想、自觉的社会良知与社会道德情感,在杜甫理想的社会蓝图里,始终贯穿着社会和谐思想观念。杜甫咏怀诗透视了他的精神主旨,探讨杜甫咏怀诗与中国和谐文化的密切关系,对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文化 和谐审美思想
下载PDF
我对“中华美学精神”“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理解 被引量:1
19
作者 施建业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5年第11期16-20,共5页
"中华美学精神""中国人审美追求"即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有以下特征:一、以和谐为美,把和谐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二、审美观念与伦理观念紧密联系,高度重视人格美;三、审美观念的现实性;四、内向深沉... "中华美学精神""中国人审美追求"即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有以下特征:一、以和谐为美,把和谐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二、审美观念与伦理观念紧密联系,高度重视人格美;三、审美观念的现实性;四、内向深沉的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美学精神 中国人审美追求 审美意识 和谐为美 人格美 内向深沉
下载PDF
《诗经》、《楚辞》自然审美情结的当代意义——读李金坤《风骚比较新论》的启示
20
作者 林艺鸣 《昌吉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36-37,47,共3页
《风骚比较新论》从自然审美和生态美的角度审视《诗经》与《楚辞》的物象,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理论上,它有助于我们解读中国古典文化中的自然审美传统。现实上,它利于我们充分发挥自然审美的当代文化价值,重视生态美建设,重... 《风骚比较新论》从自然审美和生态美的角度审视《诗经》与《楚辞》的物象,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理论上,它有助于我们解读中国古典文化中的自然审美传统。现实上,它利于我们充分发挥自然审美的当代文化价值,重视生态美建设,重建人与自然的精神联系,服务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当代人类文化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骚比较新论》自然审美生态美和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