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辞价值的审美实现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春泉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8-142,共5页
修辞是一种"以达到社会性的传达作用"为价值取向、以语言为美的载体的关于美的艺术。修辞价值的实现主要体现为审美价值的实现。由语言到言语的生成过程是一个创造过程,在这一创造过程中形成特定的语言美,是为有效修辞话语的... 修辞是一种"以达到社会性的传达作用"为价值取向、以语言为美的载体的关于美的艺术。修辞价值的实现主要体现为审美价值的实现。由语言到言语的生成过程是一个创造过程,在这一创造过程中形成特定的语言美,是为有效修辞话语的特质。有效修辞话语的审美效果具有一定的情感体验性。所有这些使得修辞审美体现出一定的人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价值 审美实现 情感体验 接受心理 人本性
下载PDF
竹笛艺术的再度创作和审美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娜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2期110-113,共4页
再度创作和审美实现对竹笛艺术具有深刻的意义,竹笛艺术家的再度创作能力是审美实现的重要保证因素。竹笛艺术的再度创作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是实现审美价值的必经途径,只有当一度创作的乐谱进入到再度创作阶段,竹笛艺术的审美功能才得... 再度创作和审美实现对竹笛艺术具有深刻的意义,竹笛艺术家的再度创作能力是审美实现的重要保证因素。竹笛艺术的再度创作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是实现审美价值的必经途径,只有当一度创作的乐谱进入到再度创作阶段,竹笛艺术的审美功能才得以酣畅淋漓地发挥。文章针对竹笛艺术的再度创作、再度创作的基础,以及再度创作的提高和审美实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笛艺术 再度创作 审美实现
下载PDF
环境艺术的形式美及其审美实现
3
作者 屈云东 曾钊新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9-190,共2页
环境艺术作为一门创造人类生存环境的综合性的艺术和科学,对它的审美,应建立在传统的形式美法则之上,并结合人类自身的各种需求,追求环境与人在新的更高层次上的平衡和发展。所以本文试图从人的生存观、美感心理、适度原则、内在旋律性... 环境艺术作为一门创造人类生存环境的综合性的艺术和科学,对它的审美,应建立在传统的形式美法则之上,并结合人类自身的各种需求,追求环境与人在新的更高层次上的平衡和发展。所以本文试图从人的生存观、美感心理、适度原则、内在旋律性等四个方面探讨环境艺术的形式美感表现,以及这种表现是如何同人类审美的自我实现相融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艺术 形式美 审美实现
下载PDF
略论审美实现
4
作者 李欣复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71-74,共4页
审美实现,作为审美创造的目的、结果和归途,是一切文化艺术创造者所期盼的最大愿望。在现代,由于文化市场的发达,竞争的激烈,审美实现日益突出,成为决定文化艺术品价值、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从而构成一个相对独立和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美... 审美实现,作为审美创造的目的、结果和归途,是一切文化艺术创造者所期盼的最大愿望。在现代,由于文化市场的发达,竞争的激烈,审美实现日益突出,成为决定文化艺术品价值、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从而构成一个相对独立和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美学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实现 审美创造 美学范畴 实现 现代文化市场 审美价值 审美需求 文化艺术 审美趣味 现代社会
下载PDF
浅论自然景观的审美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汉武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5期18-22,35,共6页
浅论自然景观的审美实现王汉武审美实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美学范畴。近年来,对文化艺术的审美实现的研究开始得到重视,有了新的进展,而对大自然的审美实现的研究似乎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缺乏新的、较为系统的论述。本文拟对后者作... 浅论自然景观的审美实现王汉武审美实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美学范畴。近年来,对文化艺术的审美实现的研究开始得到重视,有了新的进展,而对大自然的审美实现的研究似乎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缺乏新的、较为系统的论述。本文拟对后者作一点探索,以期引起美学界同仁更进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景观 自然美 形式美 审美实现 联想和想象 “表现” 艺术素养 自然风景 审美功能 艺术素质
下载PDF
“陌生化”的审美实现探析
6
作者 李艳丽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16-119,共4页
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理论,打破传统文论的樊篱,从理论到实践实现了文艺学研究方向的内转,对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探讨"陌生化"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审美突破,进一步从3个... 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理论,打破传统文论的樊篱,从理论到实践实现了文艺学研究方向的内转,对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探讨"陌生化"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审美突破,进一步从3个层面分析了达到"陌生化"审美效果实现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 审美实现 审美心理
下载PDF
论大学语文从“怡情”到“移情”的审美实现
7
作者 张萍 《文教资料》 2007年第21期152-154,共3页
从"怡情"到"移情"是大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完成了学生的审美实现。而审美实现的完成让学生学会关注个体生命,肯定生命的意义,培养起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实现内心的和谐圆满。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怡情 移情 审美实现 生命情感
下载PDF
浅论自然景观的审美实现
8
作者 王汉武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23-25,共3页
审美实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美学范畴。对大自然的审美实现的研究,可以对青少年的美育和旅游工作有所裨益。众所周知,人们欣赏大自然的美,可以使精神愉悦,得到美的享受;可以开阔胸襟,陶冶性情;可以唤起对生活的热情,激发对人生、对祖国山... 审美实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美学范畴。对大自然的审美实现的研究,可以对青少年的美育和旅游工作有所裨益。众所周知,人们欣赏大自然的美,可以使精神愉悦,得到美的享受;可以开阔胸襟,陶冶性情;可以唤起对生活的热情,激发对人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可以开拓视野,启迪科学和艺术的创造。正因为自然有如此多方面的审美功能,中外教育家、美学家常把大自然称为“无字之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景观 审美实现 自然美 形式美 联想和想象 “表现” 艺术素养 审美功能 大自然 艺术素质
下载PDF
论电视民生新闻的审美实现
9
作者 刘莉 《记者摇篮》 2018年第6期42-43,共2页
电视民生新闻展现百姓生活的原生态,通过平民视角恰当反映客观事物的形象美,外化新闻事实的哲理与情感,唤起人们的审美共鸣。本文试图在分析观众审美感受的基础上,探讨电视民生新闻的审美实现过程。
关键词 民生新闻 审美感受 审美实现
下载PDF
浅析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功能及其实现途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静 《教师》 2009年第16期69-70,共2页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中学音乐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始终存在着严重的割裂、脱节现象。此文尝试在探讨中学音乐教育审美功能内涵和要素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当前中学音乐审美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中学音乐教学中审美...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中学音乐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始终存在着严重的割裂、脱节现象。此文尝试在探讨中学音乐教育审美功能内涵和要素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当前中学音乐审美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中学音乐教学中审美功能的实现途径进行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音乐 教育 审美功能:实现途径
下载PDF
个人因素与文学创作中审美超越的实现
11
作者 周国清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7-11,50,共6页
文学创作中审美超越的实现,其创作主体个人因素的作用十分重要;且有它足以体现主体个人能动性与创造性等本质力量的、自由自觉而又合乎规律的作用特征和运动程序;因而要正确把握和充分发挥其正面效应。
关键词 个人因素 审美超越的实现 文学创作
下载PDF
科普教育电视节目创作中的审美把握——以《身边的科学》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晓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56-59,共4页
科普教育电视节目创作中的审美把握,就是要对事物的内涵进行美学上的审视,使感性审美向理性审美转化。研究创作表现科学美的节目,应包括创作主体对科学真善美的追求,要善于发现和评价科学美,并在创作中利用各种技艺规律加以形象表现。
关键词 科普教育 电视节目创作 真善美 科学美 审美实现
下载PDF
论广告诉求及其唯美实现——一种艺术现象学的视野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贤根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6,共6页
广告艺术以其诉求的功利性区别于纯粹艺术,广告诉求通常以审美的方式去实现自身的功利目标。诉求的审美化涉及情感,并由此制造了真善美的幻象。在极端的审美化与唯美主义的语境下,广告使人们的消费欲望得到了空前的刺激,而消费主义在根... 广告艺术以其诉求的功利性区别于纯粹艺术,广告诉求通常以审美的方式去实现自身的功利目标。诉求的审美化涉及情感,并由此制造了真善美的幻象。在极端的审美化与唯美主义的语境下,广告使人们的消费欲望得到了空前的刺激,而消费主义在根本意义上规定了大众文化。因此,通过现象学的方式,如何让广告艺术回归存在与美的生活世界自身,这无疑是广告文化批判的一个独特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诉求 审美实现 现象学批判
下载PDF
“最美人物”现象的受众审美心理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黄闽倩 《戏剧之家》 2019年第31期229-229,231,共2页
近年来,“最美人物”现象层出不穷,他们也逐渐成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楷模。在这类现象中,受众会产生复杂的审美心理过程,即审美期待、审美实现、审美回味三阶段。在审美期待过程中,受众产生“最美人物”的审美认识。在审美实现过程中,受... 近年来,“最美人物”现象层出不穷,他们也逐渐成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楷模。在这类现象中,受众会产生复杂的审美心理过程,即审美期待、审美实现、审美回味三阶段。在审美期待过程中,受众产生“最美人物”的审美认识。在审美实现过程中,受众感知、体验和理解“最美人物”。在审美回味过程中,受众揣摩“最美人物”,从而得到审美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美人物" 审美期待 审美实现 审美回味
下载PDF
文本的审美实观之路──在接受美学与艺术符号学之间
15
作者 田忠辉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1994年第1期17-18,7,共3页
文本的审美实观之路──在接受美学与艺术符号学之间田忠辉接受美学对读者的地位、作用高度重视,它强调读者在文本即文学作品的审美实现中的决定性作用。它认为文本是一个多侧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审美实现就是读者的期待视野对文本... 文本的审美实观之路──在接受美学与艺术符号学之间田忠辉接受美学对读者的地位、作用高度重视,它强调读者在文本即文学作品的审美实现中的决定性作用。它认为文本是一个多侧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审美实现就是读者的期待视野对文本的再造过程。没有读者的阅读,没有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艺术文本 符号学 审美实现 期待视野 审美价值 文学文本 客观性 文化心理结构 审美态度
下载PDF
文学创作中心理定势与审美超越之互动
16
作者 周国清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42-46,共5页
关键词 审美超越的实现 心理定势 作家艺术家 创作主体 文学创作 审美价值 创作活动 主体性 文艺创作 审美心理结构
下载PDF
大庆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学刍议
17
作者 何长仁 耿家林 《大庆社会科学》 2017年第6期29-32,共4页
大庆精神作为石油文化灵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爱国"是大庆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复调;"创业"是大庆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自由;"求实"是大庆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大庆精神作为石油文化灵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爱国"是大庆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复调;"创业"是大庆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自由;"求实"是大庆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智慧;"奉献"是大庆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审美智慧 审美实现
下载PDF
何曾只道是寻常——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研究综述
18
作者 汲安庆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年第6期50-59,共10页
因为种种浅读、误读,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的独特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正本清源,祛蔽扬美的研究从来没有中断过。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1.范围:涉及语文教育多领域;2.方法:"肉""骨""神"兼备;3.... 因为种种浅读、误读,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的独特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正本清源,祛蔽扬美的研究从来没有中断过。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1.范围:涉及语文教育多领域;2.方法:"肉""骨""神"兼备;3.追求:价值重构,多维阐扬。这对重塑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的经典地位,使之更加有力地指导当下的语文教育实践,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本体 读者意识 正本清源 审美实现
下载PDF
史诗剧:审美效果与道德效果双重实现的“伟大形式” 被引量:1
19
作者 邹元江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3-63,共11页
布莱希特的史诗剧一直被人误解为“道德讲坛”剧。木文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本文认为 ,布莱希特正是试图用他所创立的“辩证剧”来反对以席勒为代表的“道德讲坛”剧。布莱希特虽然非常关注社会问题 ,但他总是以审美效果、从剧场艺术来... 布莱希特的史诗剧一直被人误解为“道德讲坛”剧。木文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本文认为 ,布莱希特正是试图用他所创立的“辩证剧”来反对以席勒为代表的“道德讲坛”剧。布莱希特虽然非常关注社会问题 ,但他总是以审美效果、从剧场艺术来审视社会问题的。这正是他与皮斯卡托剧场政治的根本分歧点。史诗剧的道德效果终究是要以审美效果为依托的。布莱希特创造了史诗剧的“伟大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诗剧 道德效果 审美效果双重实现
原文传递
山水美欣赏与心理距离
20
作者 陈望衡 《社会科学家》 1986年第2期39-45,共7页
“心理距离”是英国心理学家布洛用来解释审美心理的一种理论。他曾用海上遇雾作例子说明:海上起了大雾,这对于在海上航行的人来说,是极为伤脑筋的事。然而,航行者如果暂时摆脱功利性的考虑,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欣赏海雾,那么,海雾就会变... “心理距离”是英国心理学家布洛用来解释审美心理的一种理论。他曾用海上遇雾作例子说明:海上起了大雾,这对于在海上航行的人来说,是极为伤脑筋的事。然而,航行者如果暂时摆脱功利性的考虑,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欣赏海雾,那么,海雾就会变成奇妙的美景,让你感到欢快愉悦。为什么同一海雾引起截然不同的情绪呢?布洛认为这牵涉到心理距离的问题。以实用的态度对待海雾,心理距离太近了,不可能产生美感;只有超越实用的态度,舍物质功利于度外,纯然观照事物形象本身,即与实际生活保持一个恰当的心理距离,才能产生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美 审美期待 心理距离 审美实现 海雾 功利性 出乎其外 自然山水 入乎其内 桂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