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轼人生的基质及审美度向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冬梅 苗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5-48,共4页
苏轼人生起伏剧烈,虽非潦倒,却也坎坷异常。对此, 人们多从儒、释、道传统文化思想的框架或性格因素方面予以解释,后者失于简单,前者则 不免科学主义的倾向。将苏轼置于文化历史传统与个体的人生遭际来探究其复杂的人生意蕴 ,... 苏轼人生起伏剧烈,虽非潦倒,却也坎坷异常。对此, 人们多从儒、释、道传统文化思想的框架或性格因素方面予以解释,后者失于简单,前者则 不免科学主义的倾向。将苏轼置于文化历史传统与个体的人生遭际来探究其复杂的人生意蕴 ,则发现其主体人格的塑型是在人生的现实性中完成的。在此过程中,超越性起着决定性的 作用,并促成了其自觉而丰富广阔的审美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人生基质 审美度向 超越性
下载PDF
论冰雪文化中审美维度创生的特点
2
作者 赵紫亮 方语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88-592,共5页
目的在提倡东北全面振兴的当下,深入地分析、理解和阐述“冰雪文化”,特别是冰雪文化中的艺术作品内蕴,是文化学者和文化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方法通过审美维度创生的角度,分析“冰雪文化”中审美的“具身性”现象。从而揭示出... 目的在提倡东北全面振兴的当下,深入地分析、理解和阐述“冰雪文化”,特别是冰雪文化中的艺术作品内蕴,是文化学者和文化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方法通过审美维度创生的角度,分析“冰雪文化”中审美的“具身性”现象。从而揭示出“冰雪文化”中独特的“历时性”审美过程,并最终完成对“冰雪文化”中“挽歌”审美特点的阐释。结论“冰雪文化”作为根生于东北的本土优秀文化,其审美的内涵无疑是丰富的。“冰雪文化”的审美阐释与发扬在当下显得极为迫切与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文化 审美创生 具身性 历时性 挽歌
下载PDF
“主体性”与左翼文学叙述的审美维度(1930-1937)
3
作者 陈红旗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19-125,共7页
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的政治潜能,不但在于其思想、语言对读者的直接影响,还在于其审美形式本身。左翼知识分子将根本变革现存体制的诉求和对统治阶级的否定,以明白直述或曲笔暗示以及运用语言和形象的方式表现在左翼文学作品中,这些想... 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的政治潜能,不但在于其思想、语言对读者的直接影响,还在于其审美形式本身。左翼知识分子将根本变革现存体制的诉求和对统治阶级的否定,以明白直述或曲笔暗示以及运用语言和形象的方式表现在左翼文学作品中,这些想象和叙述是左翼文学自身的感性、理性和反抗维度,即由审美形式构成的维度。在反帝反封建、反强权反专制的过程中,左翼文学的审美形式强化了其作为意识形态的认识功能,展现了它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潜力。左翼文学对现存现实及其经验的超越,打开了现存社会关系中物化和异化劳苦大众的精神枷锁,触动了反抗者的主体性潜能的复苏和再生,并以审美形式为本体开启了新的体验层面。依托审美形式上的正确性,左翼文学有效地反映了劳苦大众在专制体制下被奴化、被损害的状态和渴望自由求解放的政治诉求,这些诉求将激起人们征服苦难和释放主体性潜能的冲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学 “左联” 主体性 审美形式 审美
下载PDF
印象主义画派中的审美维度与美学范畴
4
作者 杨雅琴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1期81-83,共3页
印象主义画派通过对色彩、光影和主观感受的独特处理,颠覆了传统审美观念。其审美维度体现在对瞬间感受的强调,即强调画家个体直观感知的独特性。在美学范畴中,印象主义挑战了传统绘画对真实性的坚守,注重画家与自然的直接互动,使观者... 印象主义画派通过对色彩、光影和主观感受的独特处理,颠覆了传统审美观念。其审美维度体现在对瞬间感受的强调,即强调画家个体直观感知的独特性。在美学范畴中,印象主义挑战了传统绘画对真实性的坚守,注重画家与自然的直接互动,使观者能够深刻感知色彩和光影的变化。这一艺术运动通过对观众的参与方式和绘画技法的创新,为后来的艺术流派提供了深远的启示,成为现代艺术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象主义画派 艺术美学 审美
下载PDF
论艺术伦理学批评的审美维度 被引量:4
5
作者 徐习文 李仁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90,共4页
艺术伦理学批评是从伦理学视角对具体的艺术文本、艺术现象进行分析、阐释和价值评判的一种艺术批评方法。艺术伦理学批评不能缺失艺术的审美维度,这既与艺术兼有实用和审美的特性有关,也与艺术伦理学批评需要考虑艺术创造和接受过程中... 艺术伦理学批评是从伦理学视角对具体的艺术文本、艺术现象进行分析、阐释和价值评判的一种艺术批评方法。艺术伦理学批评不能缺失艺术的审美维度,这既与艺术兼有实用和审美的特性有关,也与艺术伦理学批评需要考虑艺术创造和接受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审美发现、审美判断相关。艺术伦理学批评的美学兼容品格要求艺术伦理学批评注重艺术文本的审美创造,适当地借鉴、吸收其他艺术批评方法,在探讨艺术中的伦理问题时,更注重艺术伦理与艺术表达之间关系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批评 艺术伦理学批评 审美
下载PDF
性别:一种可能的审美维度——全球化视域里的中国性别诗学研究导论(1985-2005大陆)(下) 被引量:9
6
作者 万莲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9-94,共6页
“中国性别诗学”研究执意于在审美领域不把女性做社会少数族群“特殊化”处理,而是强调女性是人类的另一半,男女双性作为人“类”,人权首先是人身之主体地位和权利,从而与既有的诗学形态出现了某种历史链条中的断裂,从中滋生另一种可... “中国性别诗学”研究执意于在审美领域不把女性做社会少数族群“特殊化”处理,而是强调女性是人类的另一半,男女双性作为人“类”,人权首先是人身之主体地位和权利,从而与既有的诗学形态出现了某种历史链条中的断裂,从中滋生另一种可能的审美维度:性别,为人类的性别文化建设探索出一种不断“添加能量”的思想和行为。它将侧重A.本土中国性别诗学,B.西方性别诗学的本土化实践两方面的内容;既尊重性别诗学的基础性工作———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又要依赖性别诗学的集中表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更不忽略“和而不同”这一不为性别而性别的审美价值“越界”,正视性别诗学的历史的、现实的和将来的意义。性别诗学是一种从性别文化历史和现状思考出发,推而广之与全球文化伦理正义相关联的前景看好的文论。“中国性别诗学”则是应对“全球化”文化生态现实,又打上鲜明的本土文化色彩的个案之一,它表明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同样也对世界负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诗学 中国 审美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全球化
下载PDF
数字虚拟艺术的当代审美维度 被引量:11
7
作者 柳红波 《艺术探索》 2008年第5期129-130,共2页
文章阐述了数字虚拟艺术这种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相整合所产生的全新的艺术形态及其表征,并结合当代审美语境,从审美特征、审美体验、审美趣味及审美距离等方面对其审美维度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数字 虚拟艺术 审美
下载PDF
英美战争题材诗歌的政治审美维度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艳文 周忠新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19,共5页
英美战争题材诗歌是英美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治审美维度是理解其历史意义的核心要旨。从诗意化的政治隐喻、人性恶的反思和所折射出的诗人的政治审美情怀三个方面揭示其文艺的政治审美特性。
关键词 审美 战争诗歌 政治隐喻
下载PDF
哲学反思的审美维度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国有 《学海》 2001年第2期19-24,共6页
本文从人类的审美活动出发 ,对哲学的根本特性———反思性———进行了系统的本体论追问与论证 ,从而以新的理论视野阐释了哲学反思的生存论根据。本文认为 ,有必要从“审美维度”出发理解“哲学反思” ,因为“哲学反思”的根据是人的... 本文从人类的审美活动出发 ,对哲学的根本特性———反思性———进行了系统的本体论追问与论证 ,从而以新的理论视野阐释了哲学反思的生存论根据。本文认为 ,有必要从“审美维度”出发理解“哲学反思” ,因为“哲学反思”的根据是人的“存在” ,而人的“存在”在“审美”活动中本真地显现。从“审美维度”出发 ,就为更加深入地理解关注、守望人的“存在”的“哲学反思”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为敞开和确证“哲学反思”的合法性 ,为进一步建构、发展哲学提供本体性的生存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审美 哲学反思 本体论
下载PDF
性别:一种可能的审美维度——全球化视域里的中国性别诗学研究导论(1985-2005大陆)(上) 被引量:7
10
作者 万莲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45,共5页
“中国性别诗学”研究执意于在审美领域不把女性做社会少数族群“特殊化”处理,而是强调女性是人类 的另一半,男女双性作为人“类”,人权首先是人身之主体地位和权利,从而与既有的诗学形态出现了某种历史链条 中的断裂,从中滋生另一种... “中国性别诗学”研究执意于在审美领域不把女性做社会少数族群“特殊化”处理,而是强调女性是人类 的另一半,男女双性作为人“类”,人权首先是人身之主体地位和权利,从而与既有的诗学形态出现了某种历史链条 中的断裂,从中滋生另一种可能的审美维度:性别,为人类的性别文化建设探索出一种不断“添加能量”的思想和行 为。它将侧重A.本土中国性别诗学,B.西方性剐诗学的本土化实践两方面的内容;既尊重性剐诗学的基础性工 作——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又要依赖性别诗学的集中表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更不忽略“和而不同”这一不为 性别而性别的审美价值“越界”,正视性别诗学的历史的、现实的和将来的意义。性别诗学是一种从性别文化历史 和现状思考出发,推而广之与全球文化伦理正义相关联的前景看好的文论。“中国性别诗学”则是应对“全球化” 文化生态现实,又打上鲜明的本土文化色彩的个案之一,它表明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同样也对世界负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诗学 中国性别诗学 审美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全球化
下载PDF
当代中美励志电影的审美维度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白姣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6-18,共3页
无论中美,都有大量励志电影活跃在银幕上。励志电影不但为大众提供娱乐,还展现了人类不屈向上的精神,因而深受观众欢迎。由于时代背景、文化传统与审美习惯的不同,中美励志电影又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维度。对这些区别进行分析,将有助于进... 无论中美,都有大量励志电影活跃在银幕上。励志电影不但为大众提供娱乐,还展现了人类不屈向上的精神,因而深受观众欢迎。由于时代背景、文化传统与审美习惯的不同,中美励志电影又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维度。对这些区别进行分析,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中美文化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在影像化道路上的呈现方式。文章从精神维度——民族精神之别,教化维度——权力话语之别,理性深度——"反励志"的思考三方面,比较当代中美励志电影的审美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电影 励志题材 审美
下载PDF
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化主体性及其现代审美维度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式宪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2年第4期108-112,共5页
作为多民族的文化共同体,中国的少数民族电影镜像源自不同少数民族的民族志,凸显出唯少数民族所独有的人文原生态景观及其地域风情与风俗,赋予中国银幕以文化多样性的巨大魅力,这恰恰是中国银幕所拥有的一种文化"软实力"。我... 作为多民族的文化共同体,中国的少数民族电影镜像源自不同少数民族的民族志,凸显出唯少数民族所独有的人文原生态景观及其地域风情与风俗,赋予中国银幕以文化多样性的巨大魅力,这恰恰是中国银幕所拥有的一种文化"软实力"。我国多民族电影的创作,无论素材的搜集,还是题材的开掘、主题的提炼,都不能游离于对主人公命运与性格的发现与创造,反映历史或现实矛盾的无限多样性,透过人的性格而抒写民族的"心灵史"。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理应站在精神高原上发出呼唤,表现出其对锐意提升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并开拓电影的现代审美之维的渴望。新世纪刚走过它的第一个十年,我们需要以开放性的思维来面对现实,以中华文明的原创性来提升我国少数民族电影的精神品格,推动中国多民族共有的电影产业健康而可持续性地发展,不断拓宽我国民族电影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并使其以文化的尊严自立于世界电影之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语境 民族电影 人文原生态 文化主体性 现代审美
下载PDF
论商品包装的审美维度与价值追求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和平 谭文俊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89-95,共7页
以商品外衣、附属物出现和存在的包装,其作用与意义除基础的物理功能之外,主要在于其视觉美基础上的价值认同。包装的视觉美兼具生活美学、技术美学双重属性,其设计创意离不开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和智慧方案的提供等三个维度;其发掘与撷... 以商品外衣、附属物出现和存在的包装,其作用与意义除基础的物理功能之外,主要在于其视觉美基础上的价值认同。包装的视觉美兼具生活美学、技术美学双重属性,其设计创意离不开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和智慧方案的提供等三个维度;其发掘与撷取应坚持审美视野全球化原则,消费需求与审美心理双重变化原则,承载文化传承、创新与转换使命原则,致力于包装问题治理原则,科学技术集成运用原则;为最大限度实现其价值追求,必须正确处理好商品与包装、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自主设计与自觉设计三重关系。唯有如此,商品包装之美的创造才能与时俱进,体现人类社会生活共同的价值追求,达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包装 视觉美 审美 价值追求
下载PDF
乡土散文新的审美维度的构建——论刘亮程散文的言说方式 被引量:2
14
作者 万年春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6年第4期65-66,共2页
刘亮程身处遥远辽阔的西部,将青春和心灵凝固于一个乡村之中,在“现在进行时”中建构起心灵与乡村的对话、精神与万物的融合。其散文的时间和空间都是主观化的意象,是虚构的话语存在,村庄本身也被主观化了,是经过心灵体验后的村庄,他在... 刘亮程身处遥远辽阔的西部,将青春和心灵凝固于一个乡村之中,在“现在进行时”中建构起心灵与乡村的对话、精神与万物的融合。其散文的时间和空间都是主观化的意象,是虚构的话语存在,村庄本身也被主观化了,是经过心灵体验后的村庄,他在现在进行时的状态下完成自言自语式的言说;他在诗意化的描写中遮蔽了乡村生活的困顿和艰辛、荒凉和闭塞,从卑微的生存环境和动植物中,发现伟大、升华哲理,被命名为“乡村哲学”或曰“新乡村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散文 审美 构建 刘亮程 言说方式
下载PDF
戈尔·维宾斯基奇幻电影的审美维度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蕾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7-99,共3页
在《指环王》《阿凡达》《哈利·波特》等电影掀起全球"奇幻热潮"的当下,电影市场上冠以奇幻之名的电影泛滥成灾,质量参差不齐。戈尔·维宾斯基执导的《加勒比海盗》三部曲、《独行侠》等奇幻影片,在诸强林立中仍会... 在《指环王》《阿凡达》《哈利·波特》等电影掀起全球"奇幻热潮"的当下,电影市场上冠以奇幻之名的电影泛滥成灾,质量参差不齐。戈尔·维宾斯基执导的《加勒比海盗》三部曲、《独行侠》等奇幻影片,在诸强林立中仍会被观众念念不忘,足见其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文章从奇幻人物——对传统英雄人物的解构与重塑,奇幻题材——对海盗题材的创新与突破,奇幻电影的文化功能三方面,分析戈尔·维宾斯基奇幻电影的审美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尔·维宾斯基 奇幻电影 审美
下载PDF
英雄·悲壮·崇高:中国电视剧叙事的审美维度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莹杰 张一扬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5-178,182,共5页
中国电视剧通过艺术再现不同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表现中国脊梁式的英雄们刚烈悲壮、九死不悔的斗争精神,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英雄叙事传统,形成一种以崇高悲壮为主格调的美学风格,极大推动电视剧艺术的蓬勃发展,显示出独具魅力的... 中国电视剧通过艺术再现不同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表现中国脊梁式的英雄们刚烈悲壮、九死不悔的斗争精神,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英雄叙事传统,形成一种以崇高悲壮为主格调的美学风格,极大推动电视剧艺术的蓬勃发展,显示出独具魅力的审美价值,为新世纪社会主义电视文艺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艺术 悲壮 崇高 英雄 中国电视剧 审美
下载PDF
文化间性:生态审美的一个重要维度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松乔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86,共5页
生态审美是一种秉持间性姿态的审美活动,文化间性是生态审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它要求我们在生态审美活动中,从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等几个主要方面来正确对待不同文化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文化”这一导致生态... 生态审美是一种秉持间性姿态的审美活动,文化间性是生态审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它要求我们在生态审美活动中,从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等几个主要方面来正确对待不同文化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文化”这一导致生态危机的深层次上铲除人和自然关系被异化的根源,使人类栖居的地球永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美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审美 文化间性 审美
下载PDF
从“昭陵六骏”看艺术的审美维度、功能及中西交融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涛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28-331,共4页
从艺术、历史、文化角度分析"昭陵六骏"独特的审美维度、意思识形态功能和初唐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成果.认为"昭陵六骏"不仅是唐代雕塑艺术的珍品,更是研究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藏;宣扬了大唐史诗... 从艺术、历史、文化角度分析"昭陵六骏"独特的审美维度、意思识形态功能和初唐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成果.认为"昭陵六骏"不仅是唐代雕塑艺术的珍品,更是研究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藏;宣扬了大唐史诗般的英雄气概,展示了其文治武功."昭陵六骏"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堪称古代纪念碑式雕刻的不朽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陵六骏 中西交流 审美 意识形态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译论的语言、审美、伦理三个维度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思永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96-101,共6页
中国现代译论的建构离不开对中国传统译论的挖掘和整理,文章探讨了中国传统译论的三个维度——语言维度、审美维度和伦理维度。从历时方面看,这三个维度的生成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关联性,即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实践类型造就了维度的... 中国现代译论的建构离不开对中国传统译论的挖掘和整理,文章探讨了中国传统译论的三个维度——语言维度、审美维度和伦理维度。从历时方面看,这三个维度的生成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关联性,即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实践类型造就了维度的不同侧重;从共时方面看,这三个维度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译论的立体的主体框架。同时指出,中国传统译论与中国现代译论存在某种程度的同构性,这就为我们对中国传统译论进行现代转化,使之成为中国现代译论建设的重要理论资源做了理论上的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译论 语言维 审美 伦理维
下载PDF
论旅游二度审美构成中导游员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婧 张培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05年第3期39-41,共3页
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时,需要领悟审美价值,产生审美体验,达到获得审美享受的目的。在旅游者的旅游审美活动过程中,作为旅游服务中“人”的因素的导游员起着重要的传递作用、引导作用、调节作用,以帮助旅游者满足审美需求,实现深层次的审... 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时,需要领悟审美价值,产生审美体验,达到获得审美享受的目的。在旅游者的旅游审美活动过程中,作为旅游服务中“人”的因素的导游员起着重要的传递作用、引导作用、调节作用,以帮助旅游者满足审美需求,实现深层次的审美享受。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二审美 导游员 作用 传递引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