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美学的审美意识论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春时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3-171,255,共10页
中华美学有关于审美意识的论述,但需要系统化,以便与现代美学沟通。中华美学认为,审美意识的要素包括审美理想——兴趣,审美想像——神思,审美情感——真情,审美直觉——妙悟等。审美意识的存在形式是意象,而意象区别于表象,具有主客同... 中华美学有关于审美意识的论述,但需要系统化,以便与现代美学沟通。中华美学认为,审美意识的要素包括审美理想——兴趣,审美想像——神思,审美情感——真情,审美直觉——妙悟等。审美意识的存在形式是意象,而意象区别于表象,具有主客同一、情感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美学 审美意识 意象
下载PDF
白先勇小说审美意识论 被引量:2
2
作者 罗义华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0-103,共4页
在白先勇独特、丰富自足的审美世界中 ,忧患意识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基因而存在 ;在审美个性、本能及童年经验、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 ,白先勇在审美心灵图式上表现出传统与反传统之间游走与抉择的心理态势和价值取向 ... 在白先勇独特、丰富自足的审美世界中 ,忧患意识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基因而存在 ;在审美个性、本能及童年经验、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 ,白先勇在审美心灵图式上表现出传统与反传统之间游走与抉择的心理态势和价值取向 ,在审美情感倾向上则表现出关注女性和文化乡愁的特征 ,并最终在作品中表现出阴柔之美和悲悯感伤基调的风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先勇 小说 审美意识 忧患意识 文学评论 审美心灵图式 审美情感倾向 审美个性 审美特征 阴柔美
下载PDF
中国现代作家审美研究的突破——评龙泉明著《中国现代作家审美意识论》
3
作者 赵学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77-78,共2页
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格局发生着重大变化,其特征表现为:一是对“史”和作家研究的较大修正和重新评估,它显示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逐渐与历史真实接近,开始真正走向科学研究实践;二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领域文化学研究的推... 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格局发生着重大变化,其特征表现为:一是对“史”和作家研究的较大修正和重新评估,它显示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逐渐与历史真实接近,开始真正走向科学研究实践;二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领域文化学研究的推助,极大地拓展了研究者的思维空间,它使学科本身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狭小天地,而成为一个与多种人文学科互相交叉、渗透、比较研究的阔深地带。在众多研究者辛勤耕耘的这块学术园地中,我们看到,真正从美学的角度对中国现代作家进行系统而扎实的研究,以显示着自己的实力和个性的,龙泉明的《中国现代作家审美意识论》(武汉出版社93年3月出版,以下简称《审美意识论》)不能不说是第一部。文学的美学研究,本身就是一个有相当难度的课题。在浩如烟海的美学、文学论著中,我们所看到的大体上都是以各自所专论的问题显示其优长,给人以启示。但这种从美学到美学,从文学到文学的思维定势仍有其不可避免的限制性,它往往给人一种将美学与文学“隔离”的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作家 审美意识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历史真实 文化学研究 人文学科 美学观 研究实践 作家研究 现实主义
下载PDF
当代历史小说审美意识论
4
作者 李运抟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5-70,共6页
历史题材在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当代历史小说的审美意识显示出耐人寻味的变化。本文从历史与政治、历史与个体、历史与文化、历史与批判这四个角度切入 ,描述了当代历史小说审美意识的具体表现 。
关键词 历史小说 审美意识 创作表现 审美特征
下载PDF
论生活审美意识的主体地位——审美意识论之二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健夫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85年第3期33-42,共10页
在《论作家对现实的审美认识活动》一文中,已论述了审美意识系统的形成,本文拟进一步探讨这种生活审美意识在心理建构中的主体地位与其心理力场的主力作用。
关键词 理想审美意识 主体地位 艺术审美 审美主体 社会生活 艺术作品 意识系统 心理力 审美境界 艺术表现
下载PDF
《文学审美意识论稿》序
6
作者 郁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1992年第8期45-48,共4页
近几年我愈来愈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即:文学是审美意识的表现。文学的内核是审美意识。审美意识可以分为感性直觉的与理性抽象的。感性直觉的审美意识,它的传达需要通过形象的中介而与语言符号相沟通,产生的是文学作品;理性抽象的审美意识... 近几年我愈来愈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即:文学是审美意识的表现。文学的内核是审美意识。审美意识可以分为感性直觉的与理性抽象的。感性直觉的审美意识,它的传达需要通过形象的中介而与语言符号相沟通,产生的是文学作品;理性抽象的审美意识,其传达则直接与语言符号相联结,产生的是文学论著。文学研究说到底,是研究人的审美意识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意识也人皆有之,只是有自觉与不自觉之分罢了。然而文学审美意识的产生,不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始于对文学的爱好。有了文学爱好,才有文学创作,才有文学鉴赏,才有文学研究,文学审美意识也就随之逐渐形成。按照文坛一种流行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审美 审美意识 意识论 爱美之心 文学作品 转怒为喜 泥土气息 中学语文教师 启蒙者 不自觉
下载PDF
《中国现代作家审美意识论》
7
作者 李继凯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51-152,共2页
在当今不少人的心灵镜象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已经从那耀眼的虹桥的顶端滑向尚有几许风光的低谷。有幸的是,龙泉明的《中国现代作家审美意识论》(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以下略称为《意识论》),还带有经由那虹桥顶端的盛期而来的令人欣然... 在当今不少人的心灵镜象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已经从那耀眼的虹桥的顶端滑向尚有几许风光的低谷。有幸的是,龙泉明的《中国现代作家审美意识论》(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以下略称为《意识论》),还带有经由那虹桥顶端的盛期而来的令人欣然奋然的辉光,使身处低谷而犹望霓虹的人们得到了一点安慰和鼓励。至少,也给关心其命运的人留下了相当珍贵而又明媚的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作家 意识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审美 虹桥 审美意识 审关意识 浪漫主义 文化模式 武汉
下载PDF
艺术的主体精神与社会审美心理的贯通——审美意识论之八
8
作者 李建夫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89年第3期32-37,共6页
艺术本体不是向人显露出来的可以直观到的材料,而是隐藏在材料后面的人类生命冲动与主体精神涌动的潜流。这一潜流自古至今,汇集了无数生命流,形成了广阔汹涌的流势,开出了越来越宽阔的流道,在人的意识世界里澎湃激荡,涌向无限的未来。... 艺术本体不是向人显露出来的可以直观到的材料,而是隐藏在材料后面的人类生命冲动与主体精神涌动的潜流。这一潜流自古至今,汇集了无数生命流,形成了广阔汹涌的流势,开出了越来越宽阔的流道,在人的意识世界里澎湃激荡,涌向无限的未来。本文即从艺术家的一度审美与创造和欣赏者的二度审美与再创造过程透视艺术本体,揭示其潜在的主体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度审美 主体精神 审美意识 艺术家 审美过程 欣赏者 艺术作品 艺术本体 人性 主体性
下载PDF
论审美的内感外射原理——审美意识论之五
9
作者 李建夫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88年第4期62-69,共8页
在探讨自然审美同生活审美与艺术审美的共通性与相异性之后,我们发现,主体内部的审美意识,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交流、不断运动和创造表现的系统。这是一个存在于主体心身界的心理交流系统。这个系统总是遵循着恒定的运动规律,即心理的内感... 在探讨自然审美同生活审美与艺术审美的共通性与相异性之后,我们发现,主体内部的审美意识,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交流、不断运动和创造表现的系统。这是一个存在于主体心身界的心理交流系统。这个系统总是遵循着恒定的运动规律,即心理的内感外射原理。审美发生过程和审美意识运动就是心理的内感外射过程。本文拟从人类心理、社会生活与创造活动等方面考察内感外射的普遍效力,并指出审美发生过程和审美意识运动中的内感外射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识 外射 审美感受 生活意识 发生过程 审美意象 审美活动 意识系统 主体心理 交流系统
下载PDF
谨严·求新·潇洒——读《中国现代作家审美意识论》
10
作者 苏航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90-91,共2页
如果从国内近期渐趋时髦的后现代主义的“视界”,来看龙泉明的新著《中国现代作家审美意识论》(武汉出版社,1993年3月版。以下略称为《意识论》),或许觉得它不免过于严肃庄重了一点,在寻绎、透析中国现代作家审美意识的种种存在样态时,... 如果从国内近期渐趋时髦的后现代主义的“视界”,来看龙泉明的新著《中国现代作家审美意识论》(武汉出版社,1993年3月版。以下略称为《意识论》),或许觉得它不免过于严肃庄重了一点,在寻绎、透析中国现代作家审美意识的种种存在样态时,不大敢动用什么解构性的“游戏语言”。然而惟其如此,这部学术著作才更像一本真正的学术论著,保持住了它谨严深厚、精到细致的特征,体现出了著者在学术上的诚笃扎实、严肃认真的态度,从而以其频频出现的诸多睿智明敏之见,建构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格局,对本学科具有明显的建设意义。应该肯定,《意识论》是著者的又一个新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识 意识论 中国现代作家 九叶诗人 七月诗派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抗战诗 细部分析 虹桥 学术思考
下载PDF
论作家对现实的审美认识活动——审美意识论之一
11
作者 李建夫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84年第0期37-53,共17页
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人人都知道外界事物使人动心的原理,但外界事物到底怎样感动人心,人身上发生了怎样的反应,大脑中留下了什么样的结晶?前人的研究尚不全面。本文试图对这种审美认识活动作一些探索。人对现实的... 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人人都知道外界事物使人动心的原理,但外界事物到底怎样感动人心,人身上发生了怎样的反应,大脑中留下了什么样的结晶?前人的研究尚不全面。本文试图对这种审美认识活动作一些探索。人对现实的审美认识活动的结果,集中表现于创造活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 认识活动 审美意识 审美感受 社会生活 审美价值 审美认识 托尔斯泰 现实生活 科学理论
下载PDF
近代侨乡建筑装饰审美意识初探——以广东五邑侨乡为例
12
作者 温为才 伍晓茵 张国雄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6,92,共7页
清同治至民国时期中国侨乡建筑装饰逐渐形成独特的乡村审美意识,它是华侨和侨乡民众接触西方文化后在审美层面主动作出的回应。基于五邑侨乡田野调查获得的装饰素材,结合民众生活方式,从审美趣味、审美题材、审美形式等方面分析,提出洋... 清同治至民国时期中国侨乡建筑装饰逐渐形成独特的乡村审美意识,它是华侨和侨乡民众接触西方文化后在审美层面主动作出的回应。基于五邑侨乡田野调查获得的装饰素材,结合民众生活方式,从审美趣味、审美题材、审美形式等方面分析,提出洋气美、工业美、杂糅美三种极具侨乡特色的近代审美意识。研究侨乡审美意识可丰富岭南乡村美学内涵,亦对构建以农民为审美主体的当代侨乡乡村美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装饰 审美意识 乡村美学 五邑侨乡
下载PDF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文艺副刊》文学文体审美意识形态
13
作者 刘鑫 宋诗瑶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1-107,128,共8页
延安时期创办的《解放日报·文艺副刊》是延安文艺审美意识形态凝聚化、物态化的表达方式。该刊将具有崇高性质的审美经验视为延安文艺精神中以民族生命力为实质依据与情感支持的首要特质。作为建构和传播审美意识形态的文艺媒介表... 延安时期创办的《解放日报·文艺副刊》是延安文艺审美意识形态凝聚化、物态化的表达方式。该刊将具有崇高性质的审美经验视为延安文艺精神中以民族生命力为实质依据与情感支持的首要特质。作为建构和传播审美意识形态的文艺媒介表达机制,《解放日报·文艺副刊》选取以蕴涵革命意志、民族理想及其审美经验的“革命诗歌、战斗小说、报告文学、新式戏剧”为核心的基础性文体样态,铸造出显现“崇高属性”的审美客体,传播人民大众认同的“模范英雄”及其战斗精神。重回《解放日报·文艺副刊》历史现场,深入分析其建构文艺审美意识形态的文体样态,可以深度理解该刊建构审美意识形态的主导逻辑和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日报·文艺副刊》 审美意识形态 文体样态
下载PDF
浸润农耕文化的审美意识——论南阳八景诗的审美意蕴
14
作者 卢富清 白金 《河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5-79,共5页
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文学在文化环境中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和渗透,表现出文化的内涵。在农耕文化环境中孕育而生的南阳八景诗,浸润着农耕时代的审美意识,带有典型的农耕文化特色。在审美对象上,农业... 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文学在文化环境中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和渗透,表现出文化的内涵。在农耕文化环境中孕育而生的南阳八景诗,浸润着农耕时代的审美意识,带有典型的农耕文化特色。在审美对象上,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业场景直接成为审美对象;在思想主题上,诗人们在诗歌中歌咏家乡,反复抒发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在美学趣味上,诗人们关注景观的功用价值,偏好和谐意境与田园牧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八景诗 农耕文化 审美意识 和谐意境
下载PDF
大数据智能化时代民族审美新认知——以旗袍审美意识的变迁为例
15
作者 郑亚楠 李正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2期99-103,共5页
旗袍起源于满族袍服,是具有中华民族鲜明特色的女性服饰,是中华服饰文化中璀璨夺目的瑰宝,在世界服饰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旗袍体现了东方女性之美,其审美意识的变迁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审美文化在顺应时代潮流中不断地发展变化。文章以不... 旗袍起源于满族袍服,是具有中华民族鲜明特色的女性服饰,是中华服饰文化中璀璨夺目的瑰宝,在世界服饰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旗袍体现了东方女性之美,其审美意识的变迁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审美文化在顺应时代潮流中不断地发展变化。文章以不同时代对旗袍审美的变化为脉络,结合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探究民族审美意识的变化与旗袍发展的紧密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旗袍 服饰文化 智能化时代 民族审美 审美意识
下载PDF
四川地区汉代乐舞俑形态阐释与审美意识
16
作者 杜兰朵 郭瀚繁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2-108,共7页
乐舞俑是汉代俑文化的重要部分,它以雕塑这一艺术语言表现两汉时期乐舞内容,展示出背后蕴藏的两汉乐舞文化与社会活动风貌。四川是汉代俑像出土的重要地区,其乐舞俑更是别具炉锤,彰显了蜀地丰厚灿烂的文化,为研究两汉乐舞文化提供了重... 乐舞俑是汉代俑文化的重要部分,它以雕塑这一艺术语言表现两汉时期乐舞内容,展示出背后蕴藏的两汉乐舞文化与社会活动风貌。四川是汉代俑像出土的重要地区,其乐舞俑更是别具炉锤,彰显了蜀地丰厚灿烂的文化,为研究两汉乐舞文化提供了重要物证。本文以四川地区的汉代乐舞俑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在汉代历史大背景下,四川地区乐舞俑像之艺术形态特征及其背后所蕴含的蜀地人民审美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地区 汉代乐舞 乐舞俑 审美意识
下载PDF
田园治愈剧的审美意识探析——以《去有风的地方》为例
17
作者 任春阳 《今传媒》 2024年第6期86-89,共4页
田园治愈剧《去有风的地方》讲述了一群失意的人在云南相遇与互愈的故事。不同于青春偶像剧、古偶剧、历史剧以及献礼剧,该剧不再拘泥于固化的审美模式、单一爱情叙事的审美意向、传统价值导向的审美意识,而是通过对叙事内容的创新、叙... 田园治愈剧《去有风的地方》讲述了一群失意的人在云南相遇与互愈的故事。不同于青春偶像剧、古偶剧、历史剧以及献礼剧,该剧不再拘泥于固化的审美模式、单一爱情叙事的审美意向、传统价值导向的审美意识,而是通过对叙事内容的创新、叙事风格与节奏的有序杂糅,以及对受众审美心态转变的总体预测与主流价值观的精准融合,呈现出了一种新的田园治愈电视剧风格。本文对该剧的审美意识进行了简要分析,探讨它在叙事层面的审美意识表现,旨在为田园治愈剧的叙事与审美提供一种新的创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有风的地方》 叙事 审美意识 主流价值观
下载PDF
苏轼词中的自然审美意识
18
作者 刘汉君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3-61,共9页
苏轼的词作中有许多对自然万物及自然审美活动的描写,蕴含着作者的自然审美意识,主要表现为天然标格与内在生命力是自然万物颇为重要的审美属性;欣赏自然需要保持超然的审美心境;自然如同家园般的存在,自然审美是抒发归隐思绪、体会居... 苏轼的词作中有许多对自然万物及自然审美活动的描写,蕴含着作者的自然审美意识,主要表现为天然标格与内在生命力是自然万物颇为重要的审美属性;欣赏自然需要保持超然的审美心境;自然如同家园般的存在,自然审美是抒发归隐思绪、体会居家之感的重要途径。苏轼在词中表现了自然审美意识,充分彰显出他“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这在北宋词体革新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词 自然审美意识 “以诗为词”
下载PDF
以现代审美意识开掘经典
19
作者 张旭光 《中国书画》 2024年第4期125-125,共1页
我一直认为,在中国各个艺术门类之中,书法最具有哲学的意味。正如林语堂所言,中国书法给了中国人以基本的美学。因为书法太抽象,所以它的外延太广大,它的内涵太丰富,它对一切艺术都具有奠基和提升境界的作用。当然它也有陶冶性灵、提升... 我一直认为,在中国各个艺术门类之中,书法最具有哲学的意味。正如林语堂所言,中国书法给了中国人以基本的美学。因为书法太抽象,所以它的外延太广大,它的内涵太丰富,它对一切艺术都具有奠基和提升境界的作用。当然它也有陶冶性灵、提升人格的作用。中国的儒、释、道在书法上都能表现出来;或者反过来说,弄懂了书法,就能从书法中理解儒家的中和、道家的自然、佛家的禅意和妙悟。如此说来,书法难道不是把中国的哲学贯穿起来了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审美意识 提升人格 艺术门类 林语堂 陶冶性灵 提升境界
下载PDF
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方法探究
20
作者 屈丹 《学周刊》 2024年第21期146-148,共3页
美术课堂是学生审美意识的孵化期,在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用眼睛去发现美,用心灵去感受美,用手去创造美。因此初中美术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放在突出位置,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和表达能力,进... 美术课堂是学生审美意识的孵化期,在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用眼睛去发现美,用心灵去感受美,用手去创造美。因此初中美术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放在突出位置,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和表达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发展。文章主要论述了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现状,以及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意义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美术 美术课堂 审美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