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向作为审美文化批评的艺术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董龙昌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25,共5页
西方人类学的艺术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依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大致划分为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三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兴盛,人类学的艺术研究开始出现学科建构的迹象,其显要标志是艺术人类学的诞生,这... 西方人类学的艺术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依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大致划分为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三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兴盛,人类学的艺术研究开始出现学科建构的迹象,其显要标志是艺术人类学的诞生,这是一门介于美学/艺术学和人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内在地具有审美和文化两大属性,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艺术人类学还应走向作为审美文化批评的研究范式,这一研究范式采取一种"间性"的思维方式,将对艺术的考评放在审美与文化之间,在它们的双向交流互动中把握艺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田野工作基础上的文化诗学方法;而努力发挥其介入现实、介入生活的文化功能是作为审美文化批评的艺术人类学研究的目的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艺术 艺术人类学 审美文化批评
下载PDF
当代审美文化批评的批评
2
作者 张姝君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4年第1期119-121,共3页
当代审美文化批评话语以其强烈的实践性品格介入当下文化活动,在克服了传统美学过分形而上的弊端方面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对当代审美文化批评的话语特征分析透视是很有必要的。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多元化;同质化;情绪化;滑向文化,背... 当代审美文化批评话语以其强烈的实践性品格介入当下文化活动,在克服了传统美学过分形而上的弊端方面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对当代审美文化批评的话语特征分析透视是很有必要的。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多元化;同质化;情绪化;滑向文化,背离审美;热衷解构,忽略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文化批评 多元化 同质化 情绪化
下载PDF
审美文化研究三题 被引量:3
3
作者 蒲震元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2-25,共4页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审美文化”研究已逐渐成为热门话题交引起了中国学界和社会的关注。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文化对话与交流的历史语境中,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先进文化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审美文化具有非常重...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审美文化”研究已逐渐成为热门话题交引起了中国学界和社会的关注。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文化对话与交流的历史语境中,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先进文化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审美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我国当今审美文化建设,从重视审美文化研究、倡导审美文化批评、开展审美文化教育等三个方面对如何进一步深化审美文化研究问题提出了看法,并呼吁学界通力合作,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文化学学科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学科形态 审美文化研究 审美文化批评 审美文化教育
下载PDF
“复杂批评”还是“简单批评”?——关于社会需要“简单批评”的几点说明
4
作者 黄也平 李德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9-113,共5页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当代的文学批评就出现了一种历史性的"分裂"。一方面,"市场批评"在社会文学生活中逐渐走到了前台,并形成了铺天盖地之势;一方面,曾经主导了"新时期"前10年的"文化审美批评"...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当代的文学批评就出现了一种历史性的"分裂"。一方面,"市场批评"在社会文学生活中逐渐走到了前台,并形成了铺天盖地之势;一方面,曾经主导了"新时期"前10年的"文化审美批评",却自此走上了"边缘化"的道路。从"90年代批评"到今天的"新10年批评",在近30年的时间里,"文化审美批评"几乎从社会的公共文学生活中消声匿迹了。于是,在普通民众的文学生活中,似乎在任由着"市场批评"横行。这种由"市场批评"营销文学的情况所以会出现,实际上与以学院批评为主体的"文化审美批评"的不负责任,与学院批评把批评活动"复杂化"直接相关。要想调整好"市场批评"与"文化审美批评"间的关系,要想平衡好社会文化产业发展与民众文化审美间的关系,要想使"文化审美批评"尽到对社会的"义务",把本来被"复杂化"的批评"简单化",以简单方式进行社会文学批评活动,是一种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批评 文化审美批评 学院批评 简单批评 复杂批评 互动批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