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需要”和“欲望”:正确理解“审美无利害性”必须分清的两个概念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元骧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5-41,共7页
康德把审美判断的特征从"质"的契机上界定为"无利害关系的自由愉快",其用意在于借助审美来抵制人的思想行为受"欲望"所支配,从而使人具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表明审美乃是"作为一个人的人&qu... 康德把审美判断的特征从"质"的契机上界定为"无利害关系的自由愉快",其用意在于借助审美来抵制人的思想行为受"欲望"所支配,从而使人具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表明审美乃是"作为一个人的人"所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需求。但这一思想从王国维把"美学"介绍到我国的那一天开始,就遭到我国美学界的曲解和误解,以致对"需要"与"欲望"不加区分、把"需要"也当作"欲望"来加以否定,从而造成我国现代美学研究领域的所谓"人生艺术化"而实际上却是与现实人生分离的一种高蹈的理论。由此,在区分"需要"与"欲望"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可以看到美与"作为一个人的人"的生存活动的不可分离性,即美是人的生存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王国维 需要 欲望 审美无利害性
下载PDF
由康德的“审美无利害性”说起……
2
作者 杨增菊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21-24,共4页
自从哥尼斯堡大哲学家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这部美学论著中将"审美无利害性"的命题作了系统、完整地论述后,"审美无利害性"就成为美学家的热门话题.审美有无功利性问题也成为美学界争论不体的话题.有人认为&q... 自从哥尼斯堡大哲学家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这部美学论著中将"审美无利害性"的命题作了系统、完整地论述后,"审美无利害性"就成为美学家的热门话题.审美有无功利性问题也成为美学界争论不体的话题.有人认为"审美无利害性"从根本上对审美知觉与非审美知觉作出区别,为美学创立了一个新的核心,从而将"美"的领域从"美即和谐"的领域扩展到"审美"的领域;也有人认为"审美无利害性"概念是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分水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判断力批判》 美学论著 审美无利害性 功利问题 审美知觉 审美知觉 美学哲学
下载PDF
唯美主义与康德美学——“审美无利害性”概念的确立与“为艺术而艺术”命题的提出
3
作者 汪涛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42-45,共4页
康德美学所提出的“审美无利害性”概念在理论上给当时的文学艺术极大的启发 ,文学艺术转向自身的价值追求 ,开创了西方现代批评的先锋。文中通过分析康德对审美无利害性的阐释 ,以及唯美主义思潮是如何吸收康德美学思想、进而提出“艺... 康德美学所提出的“审美无利害性”概念在理论上给当时的文学艺术极大的启发 ,文学艺术转向自身的价值追求 ,开创了西方现代批评的先锋。文中通过分析康德对审美无利害性的阐释 ,以及唯美主义思潮是如何吸收康德美学思想、进而提出“艺术无功利”和“为艺术而艺术”等惊世骇俗的理论口号 ,并厘清它与康德美学的关系 ,从而更准确地把握这一文艺思潮的历史意义 ,及其在文学史中应有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判断力批判》 审美"无利害" 唯美主义 文艺思潮 美学 "艺术无功利"
下载PDF
剖析林风眠艺术功能论中凸现的中西文化冲突
4
作者 代海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5-76,共2页
特定的时代、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心理使林风眠在接受西方“审美无利害说”的同时,以双重身份,从双重视角看待艺术的功能,并试图整合“为人生”和“为艺术”的双重价值。但当“审美利害说”成为主流,艺术自律性受到桎梏时,身为艺术家的... 特定的时代、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心理使林风眠在接受西方“审美无利害说”的同时,以双重身份,从双重视角看待艺术的功能,并试图整合“为人生”和“为艺术”的双重价值。但当“审美利害说”成为主流,艺术自律性受到桎梏时,身为艺术家的林风眠再也无法调和“为人生”和“为艺术”之间的矛盾,转身进入了“象牙之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风眠 为人生 为艺术 审美无利害性 艺术的社会功用
下载PDF
现代美学的激进之路与中国生命美学 被引量:1
5
作者 妥建清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9-143,共15页
现代美学强调审美是主体建构的主要面向,并将其与认识和道德区别开来。康德通过反思判断力为审美无利害性寻找到普遍性的根据,把审美限定为与主体愉悦感直接相关的活动,以此保证审美自由的合法性。浪漫主义以自然与故乡等诗化家园的建... 现代美学强调审美是主体建构的主要面向,并将其与认识和道德区别开来。康德通过反思判断力为审美无利害性寻找到普遍性的根据,把审美限定为与主体愉悦感直接相关的活动,以此保证审美自由的合法性。浪漫主义以自然与故乡等诗化家园的建构扩张审美自由,唯美主义则以“绝对美”为指引,寻求主体自由的无限性。现代美学以真善美元价值的独立与分化为前提,然而美是真与善相统一的中介和对二者的超越,绝对独立于真、善等元价值的美必然耗尽美的根基,造成以问题美学为代表的审美虚无主义危机。真、善、美元价值统一于主体精神世界的建构才是超克审美现代性困境的根本出路。不同于西方思辨化、二元化的美学体系,中国美学始终以“生命”为中心,中国“真善美”统一的生命美学为走出审美现代性的困境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可以进行创造性转化。此种转化即是诠释激活,将古人的生命审美经验置于现代性的视域下,以主体审美困境的问题解决为导向,融会贯通古今生命审美经验。传统生命美学的诠释激活之路,首先,是要关注保存“生命”思想的历史文献。其次,需要关注保存“生命”思想的非文本形态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是要将“生命”思想融入现代实践活动,使其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自由 审美无利害性 康德美学 浪漫主义 唯美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