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文学理论中审美本位观的反思
1
作者 罗伟文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28-31,共4页
新时期以来,文论家们精心建构了一种以审美特性为核心的文学本位观念,这一文学观念在反拨文学工具论时无疑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由于审美本位观被绝对化和封闭化,它所内隐的学理局限也日益突显。为促进文学理论学科建设的发展,须对这种... 新时期以来,文论家们精心建构了一种以审美特性为核心的文学本位观念,这一文学观念在反拨文学工具论时无疑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由于审美本位观被绝对化和封闭化,它所内隐的学理局限也日益突显。为促进文学理论学科建设的发展,须对这种文学观念进行深入的反思。具体的反思策略可从审美自律、审美静观、审美本位观的困境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审美本位 反思
下载PDF
审美本位导向下高校学生现代文学课程阅读意识培养:功能、问题及对策
2
作者 王玉珠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94-99,共6页
在现代文学教学回归审美本位的导向下,阅读意识的培养对学生审美能力与专业素质的提升以及“人的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功能意义。然而泛娱乐化与功利化文化心理的影响,学生审美力的缺失,教师课堂示范的偏误,导致学生普遍缺乏自主阅读... 在现代文学教学回归审美本位的导向下,阅读意识的培养对学生审美能力与专业素质的提升以及“人的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功能意义。然而泛娱乐化与功利化文化心理的影响,学生审美力的缺失,教师课堂示范的偏误,导致学生普遍缺乏自主阅读与严肃阅读的意识。解决这些问题,应引导学生重建文学信念与阅读理想,通过教师富于审美格调的课堂浸染使学生自觉追寻高级审美,在基于学生主体性的多向度对话中培养学生内生性的审美冲动与阅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教学 审美本位 高校学生 阅读意识
下载PDF
中西艺术眼光的审美本位略谈
3
作者 王昌景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7-13,共7页
真正的艺术是跨越一切障碍的鸿沟以达到它本能的永恒。它也时常超越各种领域的界限和旧有的凝固物,通过艺术家的“独具慧眼”,而以它独特的艺术形式语言告诉人们那点美的存在。 美是艺术存在的基础,美的存在、美在艺术上的揭示总是以点... 真正的艺术是跨越一切障碍的鸿沟以达到它本能的永恒。它也时常超越各种领域的界限和旧有的凝固物,通过艺术家的“独具慧眼”,而以它独特的艺术形式语言告诉人们那点美的存在。 美是艺术存在的基础,美的存在、美在艺术上的揭示总是以点的形式存在,以面的形式扩展,给人类以最大的审美主动性的启迪与享受,进一步显示它应有的规范及价值。当然这种存在的美是有层次角度的,它是环境、时代、人类现存文化所影响或和谐的产物。人们投射于物体的限光角度不同,而最终导致的艺术实践结果(特别在艺术形式上)也将大相径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眼光 审美本位 中西艺术 艺术家 审美意识 西方艺术 审美情趣 庄子 美学观点 理性
下载PDF
构筑越剧审美本位
4
作者 蓝凡 《上海艺术家》 1996年第1期4-5,共2页
当人们不经意地将传统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戏曲艺术与“危机”划上了等号,并且由于说顺了嘴而成为我们的思维定势的时候,随着二十世纪的逼近,便给戏曲艺术带来了更多的烦恼:如果说戏曲艺术,甚至是包括了成了今天议论的近现代才从民间中... 当人们不经意地将传统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戏曲艺术与“危机”划上了等号,并且由于说顺了嘴而成为我们的思维定势的时候,随着二十世纪的逼近,便给戏曲艺术带来了更多的烦恼:如果说戏曲艺术,甚至是包括了成了今天议论的近现代才从民间中成熟起采的地方戏曲剧种——越剧,相对与时代和观众已经变得是双料的式微,那么,它们岂非是已经是走完或即将走完其自身的全部历史而面临末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剧 审美本位 民间文化艺术 剧种 正统文化 信仰色彩 戏曲艺术 观众 民间小戏 生命活力
下载PDF
在道德与审美之间——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
5
作者 陆茹 钟明华 《岭南学刊》 2018年第4期112-116,共5页
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警惕道德本位主义和审美本位主义两种思潮的影响。道德本位主义来源于古典理性主义哲学,后来演变成"文以载道"的思路,其高峰是革命文艺;审美本位主义来源于近代伦理学... 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警惕道德本位主义和审美本位主义两种思潮的影响。道德本位主义来源于古典理性主义哲学,后来演变成"文以载道"的思路,其高峰是革命文艺;审美本位主义来源于近代伦理学的美学化趋势,主张个人为自己立法,拒绝统一、客观的道德准则,在实践中容易滑向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新时期应对文艺进行细致的、辩证的归类和分析,在总体宽容的方针下,建设道德与审美兼顾的社会主义文艺大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社会主义文艺 道德本位主义 审美本位主义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阐释框架
6
作者 罗宏梅 周帆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4-166,224,共13页
一部文学史即是一种文学的阐释形态。因此,从"阐释框架"入手,可更好地理解和反思既有文学史得以形成的依据。综观近百年林林总总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述,主要有以"政治"和"审美"为本位建构的两类阐释框架... 一部文学史即是一种文学的阐释形态。因此,从"阐释框架"入手,可更好地理解和反思既有文学史得以形成的依据。综观近百年林林总总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述,主要有以"政治"和"审美"为本位建构的两类阐释框架。前者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它侧重于从政治角度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突显政治对文学转型的主导作用;后者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它以"去政治话语"、突显文学的审美属性为特征。两类阐释框架各有特点,各自切合了文学内涵之一端,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由此可引发我们关于建构"文学本位"文学史阐释框架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阐释框架 政治本位 审美本位 文学本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