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研人类生命中根身欲望与艺术审美的关系
1
作者 王峰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7-111,共5页
本文将研究视角专注于人性自身根身欲望的需求,并沿着社会形态进变的历史轨迹,乃至于其中所孕育出的人类所独有的艺术审美机能,以此去深入探研人类根身欲望与艺术审美的关系。
关键词 根身欲望 社会性审美 欲望审美
下载PDF
文学批评理论新收获——评罗瑞宁《审美与欲望的纠缠》
2
作者 潘文峰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罗瑞宁有关转型期中国文学研究新著《审美与欲望的纠缠》,以"审美"与"欲望"的冲突作为研究文学创作及文学与文化关系的中心环节,以"人学"作为基点,介入当下现实的思考与批判,这一学术视野和学术理路不仅... 罗瑞宁有关转型期中国文学研究新著《审美与欲望的纠缠》,以"审美"与"欲望"的冲突作为研究文学创作及文学与文化关系的中心环节,以"人学"作为基点,介入当下现实的思考与批判,这一学术视野和学术理路不仅对当代文化审美理论创新有一定裨益,也有助于改变以往僵化的文学批评模式,是当下国人人文学者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一次新的尝试和新的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欲望的纠缠》 转型期 文论(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 新收获
下载PDF
失范的心灵秩序:魏晋士人的意志自由与欲望审美
3
作者 王彦章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43-49,共7页
魏晋风度不仅仅作为人的自觉而载入文学史,如果结合儒家思想认同危机和社会整合功能失效去分析,那么魏晋风度实际上是作为社会控制结构功能的调适或者说反馈来生效的。这种调适依然是在儒家思想的正统和道家思想的互补结构以及当时外来... 魏晋风度不仅仅作为人的自觉而载入文学史,如果结合儒家思想认同危机和社会整合功能失效去分析,那么魏晋风度实际上是作为社会控制结构功能的调适或者说反馈来生效的。这种调适依然是在儒家思想的正统和道家思想的互补结构以及当时外来佛家思想的冲击之下整合的结果。其具体特征就是传统知识阶层的意志自由和欲望审美。儒家传统整合功能的危机应对机制的适时运作导致了"三教合一",最终影响了中国文化主体的演化与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风度 意志自由 欲望审美 儒学 内圣 外王
下载PDF
生命狂欢中的欲望审美和人性书写——谈莫怀戚《重庆性格之白沙码头》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晓琴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7-89,共3页
通过《重庆性格之白沙码头》,莫怀戚对人类的欲望和人性进行了透视,以粗犷、豪气的码头文化为基础,小说浓墨重彩地对人的欲望进行了张扬,对人类最本真的人性进行书写,由此实现了一场生命的狂欢。
关键词 莫怀戚 《重庆性格之白沙码头》 码头文化 欲望审美 人性书写
下载PDF
语文教育审美态度略论
5
作者 杨道麟 方芳 《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 2022年第7期3-7,共5页
语文学科是一门融基础性、人文性、审美性为一体的学科,作为审美主体的教师,理应启发另一审美主体的青少年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客体即语文的审美态度的端正融入其全过程。因此,教师在语文教育中要抓住课文即文字作品而引导青少年学... 语文学科是一门融基础性、人文性、审美性为一体的学科,作为审美主体的教师,理应启发另一审美主体的青少年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客体即语文的审美态度的端正融入其全过程。因此,教师在语文教育中要抓住课文即文字作品而引导青少年学生唤起强烈的审美欲望、满足基本的审美需求、形成特定的审美动机、知悉深层的审美意图,进而促使他们的审美态度得以端正,并为重塑新时代迫切需要的“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人才的“健全的人格”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 审美态度 审美欲望 审美需求 审美动机 审美意图
下载PDF
语文教育审美态度略论
6
作者 杨道麟 方芳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93-98,共6页
语文学科是一门融基础性、人文性、审美性为一体的学科,作为审美主体的教师,理应启发另一审美主体的青少年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客体即语文的审美态度的端正融入其全过程。因此,教师在语文教育中要抓住课文即文字作品而引导青少年学... 语文学科是一门融基础性、人文性、审美性为一体的学科,作为审美主体的教师,理应启发另一审美主体的青少年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客体即语文的审美态度的端正融入其全过程。因此,教师在语文教育中要抓住课文即文字作品而引导青少年学生唤起强烈的审美欲望、满足基本的审美需求、形成特定的审美动机、知悉深层的审美意图,进而促使他们的审美态度得以端正,并为重塑新时代迫切需要的“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人才的“健全的人格”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 审美态度 审美欲望 审美需求 审美动机 审美意图
下载PDF
审美需要在现代美学范式中的地位
7
作者 李林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11-16,58,共7页
在古典美学范式和近代美学范式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审美需要这个概念。现代美学范式应该建立这个概念。本文试对这个概念进行初步探讨。 —、审美需要的生成过程和基本心理结构 对于现代哲学和现代心理学来说,这个事实是显而易见的,即人... 在古典美学范式和近代美学范式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审美需要这个概念。现代美学范式应该建立这个概念。本文试对这个概念进行初步探讨。 —、审美需要的生成过程和基本心理结构 对于现代哲学和现代心理学来说,这个事实是显而易见的,即人类的各种活动那是由一定的主体动力所推动,这种动力或者是显意识的,或者是潜意识的,或者是自然本能的,或者是上述两种或三种因素的综合体。现代动物心理学也通过大量的实验材料证明,很多高等动物的活动都受到某种心理能量(其核心是本能水平的生存需要)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需要 爱悦 范式 审美活动 现代美学 审美欲望 核心概念 审美反映论 心理结构 近代美学
下载PDF
浅谈语文教育审美态度
8
作者 邓丽雯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2年第7期63-66,共4页
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语文的教育教学需要更多地从基础性和人文性的角度出发,给学生一种提高思想道德素养的作用。语文教学不仅是教授学生一种语文知识,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在这个过程之中帮助学生能够掌握良好的文学素养,提高自己的... 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语文的教育教学需要更多地从基础性和人文性的角度出发,给学生一种提高思想道德素养的作用。语文教学不仅是教授学生一种语文知识,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在这个过程之中帮助学生能够掌握良好的文学素养,提高自己的审美态度。尤其是在青少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教学对于审美的界定和审美的培养能够更好地唤起青少年内心的审美欲望,让他们能够形成一个基本的审美观念。本文主要针对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这样的一个结合部进行相应的探讨就这些问题不断地分析,希望可以更好地促进语文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 审美态度 审美欲望 审美需求 审美动机 审美意图
下载PDF
抗洪新闻的审美价值
9
作者 江作苏 《新闻前哨》 1999年第2期3-4,共2页
“美在生活”是一个被普遍认同的美学命题。 但是,美是否存在于生活的紧要或危急关头?这并不是为所有人认同的一个命题。因为,照一般的审美规律而言,在人与对象的关系中,功利的关系要先于审美的关系。换句话来说,当对象威胁到人和社会... “美在生活”是一个被普遍认同的美学命题。 但是,美是否存在于生活的紧要或危急关头?这并不是为所有人认同的一个命题。因为,照一般的审美规律而言,在人与对象的关系中,功利的关系要先于审美的关系。换句话来说,当对象威胁到人和社会的安全时,人是难以产生审美欲望和审美意识的。 1998年的抗洪斗争,新闻传媒在危急关头进行了广泛、深入、持久的报道。抗洪新闻吸引了整个中国的注意力,它不仅牵动着公众的悲喜、引导着受众的情绪,而且抗洪新闻不知不觉地也成为了公众的一个巨大的、中心的审美对象。这是在充分信息化、传媒的影响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的社会条件下,审美活动由微观向宏观扩展、审美对象不断丰富所带来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作品 新闻传媒 审美对象 审美欲望 社会美 新闻规律 受众 审美意识 新闻记者 危急关头
下载PDF
论“个人化写作”叙事立场及其审美风格
10
作者 陈璐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90-94,共5页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骤然兴起,一种面对个体生命自身的意义和价值的"个人化写作"在90年代成为突出的文学现象,它对当时的文学秩序和平庸的写作予以激烈的抨击,表达了自身的文学理想和纯粹的创作理念:拒绝普遍意义的话语实践,疏...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骤然兴起,一种面对个体生命自身的意义和价值的"个人化写作"在90年代成为突出的文学现象,它对当时的文学秩序和平庸的写作予以激烈的抨击,表达了自身的文学理想和纯粹的创作理念:拒绝普遍意义的话语实践,疏离意识形态化的重大题材和时代的共同主题,更重视个体感受力和想象力,以个人性、主观性、内在性为表现特征,以自言人身份进行书写的个人化叙事;"个人化写作"的创作实践试图通过对日常生活还原式的客观呈现来刺穿"常人"的坚硬外壳,表达了对经验遮蔽下人类生存的哲理化追问;但是在日渐强势的消费文化影响下,标榜"忠于自我"的"个人化写作"为我们呈现出的却是一种几乎无可避免的欲望化奇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化写作” 叙事立场 还原生活 欲望审美风格
下载PDF
青春偶像剧的大众文化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红 《东南传播》 2009年第9期100-102,共3页
随着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介的兴盛,为广大观众所消费的电影、电视剧作品成了大众文化的主力军,青春偶像剧作为当前电视剧类型中的一种新兴艺术样式,其具有的消费性、娱乐性、重复性等特征无疑成为了大众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
关键词 青春偶像剧 大众文化 情感消费 审美欲望 道德表达
下载PDF
两性审美和欲望的焦点--论18世纪英国诗歌中的中国瓷器 被引量:6
12
作者 任晓晋 侯铁军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104,共10页
18世纪英国诗歌中的中国瓷器是两性审美和欲望的焦点所在。男性将瓷器类比成女性,将女性物化为瓷器,在这个瓷器的女性化与女性的瓷器化过程中,女性被降格成男性审美和欲望的客体;而女性则通过索取、观看和消费瓷器,将自己的审美和欲望... 18世纪英国诗歌中的中国瓷器是两性审美和欲望的焦点所在。男性将瓷器类比成女性,将女性物化为瓷器,在这个瓷器的女性化与女性的瓷器化过程中,女性被降格成男性审美和欲望的客体;而女性则通过索取、观看和消费瓷器,将自己的审美和欲望外化于精美的中国瓷器之上,彰显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并通过赋予瓷器多种性别属性和多元形象,消解和超越了男性中心话语下"陶/男"和"瓷/女"的二元对立。18世纪末,中国瓷器在英国日渐衰落,这使得它从上述焦点走向边缘,被其他的物品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世纪英国诗歌 中国瓷器 两性审美欲望的焦点
原文传递
戏剧的文学性与剧场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明 《福建艺术》 2019年第10期11-17,共7页
戏剧可以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来研究,此时称为戏剧文学.文本阶段的戏剧文学只停留在文字层面上所产生的审美效果,这种效果的产生是创作者将事物进行描绘,激活自己的想象力和文字组织能力,以自己的生活积累、经验积淀、情感激发诉诸文字,... 戏剧可以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来研究,此时称为戏剧文学.文本阶段的戏剧文学只停留在文字层面上所产生的审美效果,这种效果的产生是创作者将事物进行描绘,激活自己的想象力和文字组织能力,以自己的生活积累、经验积淀、情感激发诉诸文字,以期让读者获得相同或相似的心理感受,组建起预设的想象画面,激荡起或幽微或彰显的情感波澜.沉浸于这样的文字中可获得各式各样的审美体验,满足读者审美欲望的需求.然而,戏剧的属性决定了它不只是停留在文字的层面上,它必须进入剧场才能完成它的最后使命.戏剧文学进入剧场后,通过戏剧语汇(包括道白、肢体、音乐、舞美等)的展示,还原了许多创作者预设的想象画面,直观而形象地表达了文学层面上的情感意绪.剧场对于文学的加工和再创造使观众进入了另一个审美场域,从而产生了新的预设想象画面和新的情感意绪以及新的意境氛围,也产生了戏剧的另一个属性——剧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激发 戏剧文学 想象画面 审美场域 审美欲望 文学层面 文学性 审美效果
下载PDF
观众在影视中“审”什么?
14
作者 丁广师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06-108,共3页
关键词 弗洛伊德 审美欲望 观众心理 审美因素 性本能 电影审美 遗传基因 快乐原则 死本能 基因决定论
下载PDF
社会批评的电影空间——用社会学解析《太阳照常升起》
15
作者 刘倩 《天府新论》 CSSCI 2008年第3期157-158,共2页
在常规生活中,电影只是一个叙述观点的载体,在《太阳照常升起》中,导演提出了论题,在片中没有述说任何对社会的不满,但我们细细思考后会发现在梦一样的场景下藏匿着中国特有的不可复制的社会史,就社会学角度来分析电影,也是对中国文革... 在常规生活中,电影只是一个叙述观点的载体,在《太阳照常升起》中,导演提出了论题,在片中没有述说任何对社会的不满,但我们细细思考后会发现在梦一样的场景下藏匿着中国特有的不可复制的社会史,就社会学角度来分析电影,也是对中国文革时期社会的客观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记忆 欲望审美 社会学解析
下载PDF
谈歌曲的表意抒情特性
16
作者 陆晖 《昌吉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69-70,共2页
歌曲作品具有文学性和音乐性双重特点,本文概括地浅述了它们二者之间相辅相成、融汇贯通、情意交溶的表情抒情的特性,以便于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注意到情与意的充分表达,从而达到审美愉悦的目的。
关键词 歌曲 表意抒情 审美心境 审美感受 审美联想 审美欲望
下载PDF
畸变的城市,叠加的灵魂——城市小说《蒂凡尼的早餐》的精神走向
17
作者 李睿 蔡庆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9年第7期135-136,共2页
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城市小说《蒂凡尼的早餐》冲破斯文小说的传统,带给读者另一种欲望审美体验和近乎超现实的精神启迪。本文针对小说书写的城市和城市边缘人的精神走向进行探讨,以呈现卡波特建构的给心灵以家园的欲望审美... 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城市小说《蒂凡尼的早餐》冲破斯文小说的传统,带给读者另一种欲望审美体验和近乎超现实的精神启迪。本文针对小说书写的城市和城市边缘人的精神走向进行探讨,以呈现卡波特建构的给心灵以家园的欲望审美叙事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蒂凡尼的早餐》 精神走向 心灵家园 欲望审美叙事
下载PDF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当代审美文化反思
18
作者 张红军 《成人高教学刊》 2009年第3期25-29,48,共6页
本文从反思当代审美文化的角度分析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通过分析当代审美文化的特征,指出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根本缺陷,并探讨构建健康审美文化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当代审美文化 审美 审美欲望 人的全面发展
原文传递
语文教学审美过程分析
19
作者 朱丽梅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2年第13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过程 审美注意 审美欲望 审美趣味 审美想象 审美判断 审美知觉 审美认识 审美教育
原文传递
发现儿子欣赏“美女”
20
作者 方仑 《少年文摘》 2006年第4期76-77,共2页
面对孩子青春期的骚动及社会环境中性信息的大量涌入,该如何引导儿子去应对青春期对性的好奇、烦恼和冲动?
关键词 青春期 社会环境 性信息 发现 引导 性冲动 好奇 审美 烦恼 审美欲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