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媒体艺术的“现场”审美
1
作者 刘世文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96-99,共4页
新媒体艺术强烈冲击着传统艺术创作方式,召唤着接受者以自身的实践方式和行为方式建构作品,追求"此时此刻"或"身临其境"的"在现场"的审美体验,主要表现为"在场"和"临场"两种形式。... 新媒体艺术强烈冲击着传统艺术创作方式,召唤着接受者以自身的实践方式和行为方式建构作品,追求"此时此刻"或"身临其境"的"在现场"的审美体验,主要表现为"在场"和"临场"两种形式。考察新媒体艺术的"在场"性和"临场"性艺术体验及其实践,窥见新媒体艺术的"现场"审美特征,这一新的审美特征消解着传统的艺术审美方式和审美观念,彰显着深刻的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在场 临场 现场审美
下载PDF
阅读:抵达审美现场
2
作者 於德甫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1年第29期30-32,共3页
阅读,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要摆脱测试性阅读的束缚,引领学生穿越文字营造的生命图景,抵达文本创设的审美现场,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关注普遍的人性,感受作品中的情调、情趣、情味,让语文教学回归本源,让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人... 阅读,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要摆脱测试性阅读的束缚,引领学生穿越文字营造的生命图景,抵达文本创设的审美现场,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关注普遍的人性,感受作品中的情调、情趣、情味,让语文教学回归本源,让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审美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现场 理论依据 主要途径 教学素养
下载PDF
“非遗+”短视频传播路径浅析
3
作者 赵林蔚 《全媒体探索》 2024年第9期66-67,共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中,随着历史的演进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它扎根乡土,根植生活,具有显著的审美价值、精神价值、文化价值。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介资源的融合发展为非遗传承保护提供了更多的可...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中,随着历史的演进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它扎根乡土,根植生活,具有显著的审美价值、精神价值、文化价值。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介资源的融合发展为非遗传承保护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让非遗成为古今对话的桥梁、文化自信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短视频 文化价值 生活现场 审美现场 话语现场
下载PDF
重读《红高粱》:战争修辞话语的另类书写 被引量:4
4
作者 谭学纯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00-104,共5页
《红高粱》是战争修辞话语的另类:其非宏大、非高调叙事,引导了关于战争的另类想象。对强悍生命的修辞书写,召唤着民族的刚健之魂,并接续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尚“力”传统。莫言的时间修辞改写了战争叙事流程。作家在战争现实之外,重... 《红高粱》是战争修辞话语的另类:其非宏大、非高调叙事,引导了关于战争的另类想象。对强悍生命的修辞书写,召唤着民族的刚健之魂,并接续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尚“力”传统。莫言的时间修辞改写了战争叙事流程。作家在战争现实之外,重建了一个关于战争的审美现场,也重建了战争修辞话语的审美价值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高梁》 战争修饰 审美现场
下载PDF
对当代中国生态电影批评的反思——基于中西方比较下的思考 被引量:6
5
作者 宋眉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6-169,共4页
通过对西方生态电影批评发展历程的概观以及对其科学规律的抽绎,同时基于对中国生态电影批评现状的分析,本文意在阐明,当代中国生态电影批评唯有坚守"现实性"品格,注重"审美现场"和"电影生态",才能生发活... 通过对西方生态电影批评发展历程的概观以及对其科学规律的抽绎,同时基于对中国生态电影批评现状的分析,本文意在阐明,当代中国生态电影批评唯有坚守"现实性"品格,注重"审美现场"和"电影生态",才能生发活力,走出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电影批评 现实性 电影生态 审美现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