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文学批评史重构——以评价范畴为依据的审美立场综观 被引量:10
1
作者 彭宣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81,共13页
以"评价理论"诸范畴作为元范畴,考察西方文学批评史上一些代表性学者和实践者对文学艺术在批评和审美观念上的评价取向,认为文学性就是评价性:文学是以评价为特点、手段和目的的互动话语和组织方式,包括情感、判断、鉴赏三类... 以"评价理论"诸范畴作为元范畴,考察西方文学批评史上一些代表性学者和实践者对文学艺术在批评和审美观念上的评价取向,认为文学性就是评价性:文学是以评价为特点、手段和目的的互动话语和组织方式,包括情感、判断、鉴赏三类态度、以及相应的介入和级差因素。其实,这些范畴早已散见于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国别的美学和文论中,一直是人们进行美学评判和文艺理论建构的基石,只是先前缺乏这种高度概括和明确认识罢了,也没有评价理论的范畴那么具体,评价的侧重点也因着眼点不同而存在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理论 情感 判断 鉴赏 介入 级差 文学批评史 审美立场
下载PDF
黎族宗教文化的间性审美立场 被引量:2
2
作者 亚根 《琼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21-24,共4页
本文从新实用主义美学的角度分析黎族宗教文化的间性走向,并深入肯綮其所选择的间性的视域融合、调合整一和开放性、多样性审美立场。
关键词 黎族宗教 外来宗教 文化间性 审美立场
下载PDF
“诗以识为主”——叶燮诗学中的贵识论思想与审美立场 被引量:1
3
作者 宋烨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149-156,共8页
古典诗歌艺术创作鉴赏到底以什么为主,这是历代诗论家都无法回避的一个根本诗学理论问题。叶燮作为中国诗学史后期出现的最杰出的诗学理论家,提出了他的诗歌"贵识论"思想。"贵识论"的归指就是"诗以识为主&quo... 古典诗歌艺术创作鉴赏到底以什么为主,这是历代诗论家都无法回避的一个根本诗学理论问题。叶燮作为中国诗学史后期出现的最杰出的诗学理论家,提出了他的诗歌"贵识论"思想。"贵识论"的归指就是"诗以识为主",这其实是一个自宋代就出现了的观念,直到清代叶燮那里达到了理论上的臻至。叶燮对他的"贵识论"做出了很多出色的论述,过往研究已经多有涉及,如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对诗歌艺术反映世界能力的空前拓展、对审美鉴赏之独立判断力的强调、诗歌内容之"变新"的重视、以及打破了诗歌时代崇拜的桎梏。然而叶燮的"贵识论"仍存在需要进一步澄清的地方,尤其在关涉诗句的"概念"与"意象"这两大审美构成元素之间关系的问题上,贵识论者该如何把握,以及由此推展而至的"唐宋诗之争"的经典立场问题,这关系到所谓的"识"这一审美能力其自身的审美原则问题,也关乎叶燮"贵识论"理论在今天来看是否最终达到清晰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叶燮 贵识论 审美立场
下载PDF
反抗与坚守:另一种价值取向与审美立场——评傅舒斌散文《白天黑夜》
4
作者 刘骁帆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3年第12期63-65,共3页
学者陈树义指出:“散文在90年代迈出了有力的脚步——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恢复了真诚的品格和自由自在的特性,同时获得了文体的自觉、理性的滋润。”湖南作家傅舒斌的散文集《白天黑夜》在这方面具有很强的探索性。
关键词 散文集 审美立场 价值 反抗 90年代 自由自在 湖南作家
下载PDF
用“审美立场”优化阅读教学
5
作者 孙婷 王国均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8年第3期29-32,共4页
路易斯·罗森布拉特提出的读者反应理论深深影响着美国的阅读教学。“审美立场”主要关注读者与文本在交互过程中体验到了什么。越是偏向“审美立场”的阅读方式,越能激起个人的情感。调动原初体验,形成统整思维,深化情感体验,... 路易斯·罗森布拉特提出的读者反应理论深深影响着美国的阅读教学。“审美立场”主要关注读者与文本在交互过程中体验到了什么。越是偏向“审美立场”的阅读方式,越能激起个人的情感。调动原初体验,形成统整思维,深化情感体验,用“审美立场”优化阅读教学,提高个人阅读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立场 阅读教学 原初体验
下载PDF
“书写中心主义”袪魅与龙门书风成因的审美立场辩证
6
作者 熊英凯 《书法教育》 2021年第12期10-21,共12页
一、引论从总体意义和相对意义上讲,书法终究是由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群体在他们特有的认知范畴及价值向度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或者从某种社会学的角度而言,我们也可以认为书法是某种共同话语空间内一种心照不宣的“游戏”。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人 书风成因 价值向度 话语空间 认知范畴 中心主义 审美立场
下载PDF
政治文化视角建构与文学审美立场的内在冲突——与朱晓进等先生商榷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锋杰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34,共7页
朱晓进等人著《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以政治文化与文学的关系替代原有的政治与文学的关系作为基本命题,全面探讨20世纪中国文学的政治性,是在政治概念理解上具有重... 朱晓进等人著《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以政治文化与文学的关系替代原有的政治与文学的关系作为基本命题,全面探讨20世纪中国文学的政治性,是在政治概念理解上具有重要突破的一部文学史论专著,主要涉及如下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与政治 内在冲突 审美立场 文化视角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世纪 文化关系 基本命题
原文传递
“披文入情”教学法的审美立场
8
作者 张青云 《江西教育》 2022年第26期15-18,共4页
“披文入情”出自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与此相应的“披文入情”教学法,就是从语言文字入手,从文字的幽微之处去探寻文章的情感,获得审美体验。“披文入情”教学法... “披文入情”出自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与此相应的“披文入情”教学法,就是从语言文字入手,从文字的幽微之处去探寻文章的情感,获得审美体验。“披文入情”教学法不是以前的“三步教学法”“导读法”之类的简单操作,它是一种介于理念和操作之间的教学法,既有操作方法的探究,也有理念的弘扬,它入手于语言,落点在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知音》 三步教学法 审美立场 披文入情 缀文者 沿波讨源 语言文字 审美体验
原文传递
山水审美:从“坐究四荒”到“坐穷泉壑”之变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谷香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0-94,133,共5页
经历了血雨腥风,魏晋南北朝的文士们完成了从积极参与到达观随遇,从人世的失落到山水的逍遥之转移。宗炳论山水时的"坐究四荒"其实质就是以玄对山水,即以超越于世俗之上的虚静之心对山水。而唐王朝的盛世强音,呼唤着士人们纷... 经历了血雨腥风,魏晋南北朝的文士们完成了从积极参与到达观随遇,从人世的失落到山水的逍遥之转移。宗炳论山水时的"坐究四荒"其实质就是以玄对山水,即以超越于世俗之上的虚静之心对山水。而唐王朝的盛世强音,呼唤着士人们纷纷从山林走向朝堂。宋代更是士大夫的黄金时代,身居庙堂的文人士大夫前所未有的多。这导致一种普遍的审美立场的转变。从宗炳的"坐究四荒"到郭熙的"不下堂筵,坐穷泉壑"反映了山水画的审美从隐逸立场到士大夫立场的转变。相应地,山水画追求的理想意境也从"无人之野"转向"可居、可游"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审美立场 理想意境
下载PDF
中国现代审美语境与评价体系的建构与转型——以1935—1936年伦敦中国国际艺术展览会为例
10
作者 尚莲霞 何政龙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53-59,共7页
作为20世纪上半叶中西方重大的文化活动,伦敦中国国际艺术展览会集中而全面地展示了中国的艺术与文化,在西方掀起了一股关于中国艺术收藏与研究的热潮。伦敦艺展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各国收藏家、汉学家、艺术史家以及政府与机构的通力合作... 作为20世纪上半叶中西方重大的文化活动,伦敦中国国际艺术展览会集中而全面地展示了中国的艺术与文化,在西方掀起了一股关于中国艺术收藏与研究的热潮。伦敦艺展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各国收藏家、汉学家、艺术史家以及政府与机构的通力合作,但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当时东西方视觉语境与社会文化的宰制,因而在其审美趣味、展览叙事及美学内涵等方面呈现出其独特的审美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敦艺展 美学 审美立场 艺术收藏 文化传播
下载PDF
民族的、现代的“荷塘”--《荷塘月色》审美再探
11
作者 赵文清 《中学语文》 2022年第33期54-56,共3页
《荷塘月色》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但自文本进入中学教材以来,关于文本主题内涵的解析就没有停止过.笔者不揣陋见,试图从《荷塘月色》中朱自清的审美立场这一角度出发,探究朱自清作为现代知识分子试图超越传统士人立场以及与这... 《荷塘月色》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但自文本进入中学教材以来,关于文本主题内涵的解析就没有停止过.笔者不揣陋见,试图从《荷塘月色》中朱自清的审美立场这一角度出发,探究朱自清作为现代知识分子试图超越传统士人立场以及与这种立场“纠缠”的矛盾,以展现历史转型期朱自清独特的审美个性,揭示文本内涵的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自清 《荷塘月色》 现代审美立场 士人立场
下载PDF
抒情传统与儒家诗教的结合——王夫之《古诗评选》选诗评诗论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玉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74-78,共5页
《古诗评选》是王夫之重要的诗学著作,选诗评诗,极具特色。在选诗方面,不仅诗人数量和诗歌数量众多,而且呈现出极不平衡的状态,同时还收录了八位女诗人的诗作。《古诗评选》所选诗歌主要来自汉代及魏晋南北朝,这些诗歌承载了王夫之独特... 《古诗评选》是王夫之重要的诗学著作,选诗评诗,极具特色。在选诗方面,不仅诗人数量和诗歌数量众多,而且呈现出极不平衡的状态,同时还收录了八位女诗人的诗作。《古诗评选》所选诗歌主要来自汉代及魏晋南北朝,这些诗歌承载了王夫之独特的诗学理想,其审美立场主要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传统和艺术特性同儒家诗教观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评选》 选诗 评诗 诗学理想 审美立场
下载PDF
简单而粗暴的道德批评——我看葛红兵的《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汝平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81-181,共1页
我们可以同意葛红兵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评价 ,但他这种总体评价的思维方式和论证角度却是错误的 ,他的失误在于用一种简单的道德评价来对待异常复杂的作家及文学评价 ,而他对道德的理解有时相当浮泛 ,有时又相当狭隘。
关键词 道德批评 审美立场 人格标准
下载PDF
“论语派”研究论纲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若涵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90-93,共4页
思维方式的单一 ,理论资源的匮乏 ,以及不愿或不能全面占有研究对象的全部资料 ,导致“论语派”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支离破碎情形。现提出以现代性的反思者为“论语派”定位 ,以文化批判视角讨论“论语派”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与政治生... 思维方式的单一 ,理论资源的匮乏 ,以及不愿或不能全面占有研究对象的全部资料 ,导致“论语派”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支离破碎情形。现提出以现代性的反思者为“论语派”定位 ,以文化批判视角讨论“论语派”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与政治生态的互动关系 ,以文学审美立场揭示“论语派”的价值系统、符号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派 文学流派 文学思潮 价值体系 现代文学 文学审美立场 社会批评 符号 感情 林语堂 文学研究
下载PDF
论蒋韵的文学追求 被引量:2
15
作者 戴红稳 《琼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0-82,79,共4页
本文从用文学构筑女性生命的终极关怀;主张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介入;对文艺创作个性的理解和坚守;坚持文艺本位论和毫不妥协的审美立场;注重古典感伤主义和强烈的生命悲情的表现等五个方面论述蒋韵的文学追求。
关键词 蒋韵 文艺创作 审美立场 文学追求
下载PDF
当代中国颓废主义研究的突破与路径
16
作者 薛雯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8-22,共5页
颓废主义进入中国以后,批评界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五四时期开始到文革前,颓废的研究受制于社会学批评的强大影响,颓废是作为一种负面的文学现象看待的。第二阶段从新时期开始,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取得了新的成果,主要... 颓废主义进入中国以后,批评界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五四时期开始到文革前,颓废的研究受制于社会学批评的强大影响,颓废是作为一种负面的文学现象看待的。第二阶段从新时期开始,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取得了新的成果,主要是超越社会学批评,开始从审美的视角看颓废主义,揭示了颓废主义的美学特征。颓废研究要想取得更大的突破,就是坚持审美的研究立场,并将颓废主义视作一种独立的文学思潮批判地分析,才有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颓废主义 社会学批评 审美立场 现代性
下载PDF
老舍女性意识浅谈
17
作者 张崇玲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4-37,共4页
和同期现代作家相比,老舍的女性意识更具有传统性,他欣赏恪守妇道、聪明贤惠、任劳任怨的古典女性,对现代女性则不感兴趣,对所谓时髦张狂女性,更是深恶痛绝,其审美范式与其女性形象构成一种特殊的因果关系,也为解读其人其文提供了一种... 和同期现代作家相比,老舍的女性意识更具有传统性,他欣赏恪守妇道、聪明贤惠、任劳任怨的古典女性,对现代女性则不感兴趣,对所谓时髦张狂女性,更是深恶痛绝,其审美范式与其女性形象构成一种特殊的因果关系,也为解读其人其文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内在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女性意识 传统女性 现代女性 审美立场
下载PDF
“底层写作”如何现实主义
18
作者 郭芳丽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99-101,共3页
近年来"底层写作"创作界蔚为壮观,并且其中绝大部分都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并不必然保证"底层写作"的成功,目前的作品大多依然缺少丰满现实品格和实践力量,显得苍白单薄。底... 近年来"底层写作"创作界蔚为壮观,并且其中绝大部分都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并不必然保证"底层写作"的成功,目前的作品大多依然缺少丰满现实品格和实践力量,显得苍白单薄。底层文学"写现实"并不意味着必然要返回"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更重要的是继承现实主义的思想遗产,即坚持感性审美立场,努力发现和表达被主导语言所压抑的社会无意识;并努力构建个体化"现实观",对现实整体作出深入的观察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写作 审美立场 个体化“现实观”
下载PDF
文学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学术表达——读《论文学是文学》
19
作者 胡焕龙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7-31,共5页
《论文学是文学》以人性与人道主义为切入点考察中国当代文学。大胆质疑、不懈追问以及强烈的历史意识,是本专著突出特点。在具体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研究中,作者坚持从细读文本出发,同时又以哲学、历史、文化的宏观视野为平台,对... 《论文学是文学》以人性与人道主义为切入点考察中国当代文学。大胆质疑、不懈追问以及强烈的历史意识,是本专著突出特点。在具体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研究中,作者坚持从细读文本出发,同时又以哲学、历史、文化的宏观视野为平台,对所考察的审美对象进行理性审视。使其研究成果既体现出文学研究中应有的审美特性,又具有相当高的学术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 审美立场 宏观视角 质疑与追问 历史意误解
下载PDF
论中国当代文学对建构先进文化的作用
20
作者 张化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46-248,共3页
20世纪“新时期文学”参与先进文化的构建,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责任。作为一种文化实践和创造,文学的审美立场和精神内质决定其介入现代化主题时,必然会保持独特的“文学性”姿态,坚持价值理性的向度,同时,不断从自己的文化传统中... 20世纪“新时期文学”参与先进文化的构建,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责任。作为一种文化实践和创造,文学的审美立场和精神内质决定其介入现代化主题时,必然会保持独特的“文学性”姿态,坚持价值理性的向度,同时,不断从自己的文化传统中汲取精神资源,在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中弘扬传统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髓,丰富和拓展本民族的先进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先进文化 审美立场 现代化主题 传统民族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