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常生活审美化抑或审美符号化——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的质疑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海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期107-108,共2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这几年国内学术界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然而,各种论说在不质疑这一命题的前提下,反复执著于对审美与生活关系问题的讨论。尽管也有人指出其命题的不成立,却也难以述清其理。如果将其放入西方文化的理论背...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这几年国内学术界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然而,各种论说在不质疑这一命题的前提下,反复执著于对审美与生活关系问题的讨论。尽管也有人指出其命题的不成立,却也难以述清其理。如果将其放入西方文化的理论背景与其生成的特定语境中,或许可以看出这一命题的常识性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 媒介人 审美符号化 感觉审美
下载PDF
谈消费主义文化冲击下的审美符号化趋势
2
作者 高路 《魅力中国》 2008年第26期103-103,共1页
在当今消费主义文化在各个领域内的迅速蔓延的趋势下,文化领域的审美符号化趋势也日渐增强。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并在保持一个清醒认识的前提下对其展开分析研究是学术界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通过审美主体和消费价值的转化、文化权... 在当今消费主义文化在各个领域内的迅速蔓延的趋势下,文化领域的审美符号化趋势也日渐增强。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并在保持一个清醒认识的前提下对其展开分析研究是学术界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通过审美主体和消费价值的转化、文化权威的颠覆和导致审美符号化的背景因素等方面来接要阐述消费主义文化对审美符号化趋势产生的巨大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文 消费价值 审美符号化
下载PDF
社交媒体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探究
3
作者 马宜筱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3期250-252,共3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诞生于后现代文化及消费社会的背景中,20世纪60年代被首次提出。在这种审美现象中,艺术走下神坛,与大众文化融合,审美被纳入日常生活的范畴。作为与社会理论和文化研究相关的重要命题,日常生活审美化在20世纪中后期得到... 日常生活审美化诞生于后现代文化及消费社会的背景中,20世纪60年代被首次提出。在这种审美现象中,艺术走下神坛,与大众文化融合,审美被纳入日常生活的范畴。作为与社会理论和文化研究相关的重要命题,日常生活审美化在20世纪中后期得到更频繁的讨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文化与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理论命题在中国的出现提供了现实契机,“美”已经渐渐进入现实生活,融入人们的日常情境里。当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把这种对现实生活美的审视延伸至更宽广、更自由的虚拟空间中。21世纪初,中国美学界、文艺理论研究界曾围绕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展开探讨,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美学命题的提出,对美学的内涵和原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出现与发展给审美日常化的进程带来了新变化。视觉文化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导致审美浅表化;社交媒体形成的审美化图像具有重构现实的功能;表层美更容易被符号化、被建构,美因而趋向于模板化。在这种语境下,社交媒体与美学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日常生活审美 虚拟 审美符号化
下载PDF
美学的实践转向与语言学转向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玉能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3-128,共6页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的"现代实践转向"到"后现代实践转向",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语言学转向。语言学转向是实践转向的内在必然逻辑,它由现实的实践转向话语生产,话语生产就是符号化生产。话语生产不仅是从物...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的"现代实践转向"到"后现代实践转向",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语言学转向。语言学转向是实践转向的内在必然逻辑,它由现实的实践转向话语生产,话语生产就是符号化生产。话语生产不仅是从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的中介,而且是艺术生产的主要方式,也是人的主要存在方式,它直接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审美和艺术就是一种话语生产,也是人的一种符号化生存方式。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必须使语言学转向在现实中充分实现,即高度发展人的话语生产,从而以符号化审美实践对人进行审美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的实践转向 语言学转向 话语生产 符号审美实践
下载PDF
音乐审美心理学视阈下的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 被引量:1
5
作者 肖益清 孙克霞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39-240,共2页
音乐审美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音乐审美行为中心理活动的新兴学科。用音乐审美心理学来指导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考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如何使音乐知识更直观、更生动地表现等问题,使学生以审美的态度投入到课堂内外,发挥... 音乐审美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音乐审美行为中心理活动的新兴学科。用音乐审美心理学来指导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考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如何使音乐知识更直观、更生动地表现等问题,使学生以审美的态度投入到课堂内外,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更好地接受和领悟该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审美心理学 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 审美认知心理 审美情感符号 审美表演 心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