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桂林山水诗的自然审美观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蔡文静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桂学研究》
2018年第1期272-278,共7页
-
文摘
桂林的山容水貌在诗人的书写下成了“人化的自然”,文人学士笔下的山水诗也由于政治历史、粤西自然地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自然审美观。本文从古代的桂林山水诗文本出发,在粤西文化视域下探讨桂林山水诗独特的自然审美观。古代诗人以山水为吟咏中心,白描直叙、比拟夸张,或赞或叹,将桂林的佳山秀水、奇山异水之景与诗词歌赋融合,由外向内,层层展现山水带来的美感,于文字中展现纯自然的独特审美价值,也从这种审美中获得感受诗人内在的情感志趣以及山水与世人内在的旨趣韵味的文学审美价值。
-
关键词
桂林山水诗
礼赞自然
情感激荡
审美顿悟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孔孚山水诗论
- 2
-
-
作者
邓继焦
-
出处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63-69,共7页
-
文摘
孔孚山水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发展序列,是杂多的统一,是渴望被理解和认识的心历路程的艺术呈述。 若从表现形态来看,孔孚山水可分为三类。一类靠意象经营,着重凸现自然山水“性情”的某一侧面,突出情趣,可称山水写生诗;一类是具象呈现的“有寄托诗”,这是他诗作的“重头戏”,也是他本真灵魂所在,可称山水写意诗;一类是以虚象呈现的山水象征诗。
-
关键词
孔孚
山水诗
超越的
具象
主体心灵
禅意
审美顿悟
正统文学
内摹仿
中国诗坛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书法的精神内原及现代性阐释空间
- 3
-
-
作者
刘思凯
-
出处
《中国书画》
2006年第1期142-145,共4页
-
文摘
中国书法的未来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缩影。当以科学与技术为内核的知识理性被冠以"现代性"而逐渐掌握社会生活,并且占据了社会话语中心权的时候,同时也就构成了我们文明危机的标识。那么,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熊秉明语)的中国书法,如何在这"危机"的场景中,既保持其诗意性文化的内在品质,又不失时机地提升其现代性艺术性表征,以切入当代社会审美思潮的主流,已成为未来书法文化意义构建的一种最为现实的关切。笔者曾就现代文化状态下书法意义进行过思考,拙文刊发在《书法》2004年第9期上。在此,还想就几个相关问题再做一些剖析与梳理。因而,走出书法本体定位倒错的误区,追问其文化表质及精神内原,进而寻绎和阐释其现代性可能表达空间便是本文的基本理路。
-
关键词
现代性
阐释空间
文化特征
熊秉明
中国文化发展
话语中心
表达空间
沃兴华
审美顿悟
书如其人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