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我客体化的原因、结果及干预
1
作者
雷巧莲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1期70-77,共8页
自我客体化源于性客体化,女性在反复的性客体化中会渐渐内化外界的客体化标准,以“第三者”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身体自我并习惯性地对自己进行身体监控。自我客体化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媒体、外表焦虑、择偶动机和性客体化经历。自我客体...
自我客体化源于性客体化,女性在反复的性客体化中会渐渐内化外界的客体化标准,以“第三者”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身体自我并习惯性地对自己进行身体监控。自我客体化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媒体、外表焦虑、择偶动机和性客体化经历。自我客体化的后果包括会导致进食障碍、抑郁和物质滥用等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社交焦虑等人际交往问题。根据自我客体化产生的原因,降低自我客体化的干预措施可以借鉴非人化和身体监视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提升对目标对象的感知、增加互动以及自我怜悯干预来间接降低自我客体化。未来研究可以尝试结合非人化进一步探讨“客体化循环”的机制并加强干预研究,以进一步拓展客体化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
客体化
自我
客体化
客体化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性客体化与女性自我客体化
被引量:
52
2
作者
孙青青
郑丽军
郑涌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94-1802,共9页
性客体化通常指女性成为取悦或供他人使用的身体或身体部分的集合。生活中的性客体化无处不在,主要通过媒体、人际以及一些隐秘的环境表现出来。相比于男性,女性更容易成为性客体化的目标,而女性的自我客体化会影响到女性的心理健康,导...
性客体化通常指女性成为取悦或供他人使用的身体或身体部分的集合。生活中的性客体化无处不在,主要通过媒体、人际以及一些隐秘的环境表现出来。相比于男性,女性更容易成为性客体化的目标,而女性的自我客体化会影响到女性的心理健康,导致进食障碍、抑郁和性功能障碍等。文化吸引力标准的内化和社会比较是导致女性自我客体化的重要心理机制。未来应扩大研究群体、运用多种方法、探索干预措施、以及在我国文化背景下推进性客体化与女性自我客体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
客体化
客体化理论
女性自我
客体化
内化
社会比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亲密关系中的客体化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帆
钟年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6,共7页
客体化理论提出,女性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被他人凝视、在人际交往中被强调外表的重要,以及媒体信息对女性性吸引力的突出等信息,这些直接或者间接的因素导致了部分女性接受以"第三者"的观察视角来看待自己,看重自身的生理功能...
客体化理论提出,女性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被他人凝视、在人际交往中被强调外表的重要,以及媒体信息对女性性吸引力的突出等信息,这些直接或者间接的因素导致了部分女性接受以"第三者"的观察视角来看待自己,看重自身的生理功能而忽视了个人能力。当这种性客体化内化之后,其结果就是自我客体化。自我客体化会造成如抑郁、焦虑、身体羞耻感等情绪问题;进食障碍以及与性行为相关的行为障碍。最新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对象以及研究范围进行了扩展:在研究对象上,从女性群体扩展到男性群体,从异性恋群体扩展到同性恋群体;在研究范围上,从性客体化扩展到去人性的工具客体化。未来的研究需要从文化差异、性别趋同和配对研究三个方向进一步探讨亲密关系中的客体化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体化理论
性
客体化
自我
客体化
亲密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体像认知的影响
4
作者
赵梅
谭继镛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第3期56-60,共5页
研究者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了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体像认知的影响,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资料分析,抽象出包括媒体的直接影响、理性态度、媒体的间接影响、性别个性差异在内的核心类别。大学生在体像认知上受媒体文化的影响,可以用自我客...
研究者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了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体像认知的影响,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资料分析,抽象出包括媒体的直接影响、理性态度、媒体的间接影响、性别个性差异在内的核心类别。大学生在体像认知上受媒体文化的影响,可以用自我客体化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解释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像
自我
客体化理论
社会比较
理论
扎根
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如其衣:服饰影响穿戴者行为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潘孝富
邓嘉敏
何立冬
《心理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334-343,共10页
服饰对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影响一方面源于镜像他评,另一方面源于穿戴者自我感知。本文着力从穿戴者的自我感知和行为体验视角梳理服饰对穿戴者行为的影响。基于着装认知理论、角色理论、自我客体化理论、自我形象-产品形象一致性...
服饰对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影响一方面源于镜像他评,另一方面源于穿戴者自我感知。本文着力从穿戴者的自我感知和行为体验视角梳理服饰对穿戴者行为的影响。基于着装认知理论、角色理论、自我客体化理论、自我形象-产品形象一致性理论进一步阐释服饰影响穿戴者行为的理论机制。同时发现,未来研究服饰对穿戴者行为影响在丰富内涵界定、细化象征意义、完善机制研究及发展服饰影响持续性等方面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
穿戴者
着装认知
理论
自我
客体化理论
自我-产品形象一致性
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青少年限制性饮食的关系: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斌
曾奕欣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8-394,共7页
为探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限制性饮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基于三重影响模型和客体化理论,采用问卷法对568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自我客体化、身体羞耻和限制性饮食两两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均...
为探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限制性饮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基于三重影响模型和客体化理论,采用问卷法对568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自我客体化、身体羞耻和限制性饮食两两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均与自我同情呈显著负相关;(2)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能通过自我客体化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自我客体化和身体羞耻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限制性饮食;(3)自我同情在链式中介路径中对自我客体化和身体羞耻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揭示了青少年限制性饮食形成的内部机制,研究结果拓展了三重影响模型和客体化理论,为青少年限制性饮食的干预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
限制性饮食
客体化理论
自我同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穿紧身的服装对女大学生身体不满意的影响
7
作者
江沂芯
陈红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15-20,76,共7页
基于客体化理论来探讨穿紧身的服装是否比穿合身的服装更能引发女大学生身体不满意.120名女大学生被试先想象自己穿着紧身或者合身的服装出现在特定场合中,再完成身体意象状态量表;同时,设计两类被试类型来考察特质性身体满意度的调节作...
基于客体化理论来探讨穿紧身的服装是否比穿合身的服装更能引发女大学生身体不满意.120名女大学生被试先想象自己穿着紧身或者合身的服装出现在特定场合中,再完成身体意象状态量表;同时,设计两类被试类型来考察特质性身体满意度的调节作用,为2×2的被试间设计.结果发现:在身体满意组内,紧身组的状态身体满意度显著低于合身组;在身体不满意组内二者的差异不显著.表明穿紧身的服装会提高女大学生身体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自我
身体不满意
客体化理论
自我
客体化
着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我客体化的原因、结果及干预
1
作者
雷巧莲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1期70-77,共8页
文摘
自我客体化源于性客体化,女性在反复的性客体化中会渐渐内化外界的客体化标准,以“第三者”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身体自我并习惯性地对自己进行身体监控。自我客体化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媒体、外表焦虑、择偶动机和性客体化经历。自我客体化的后果包括会导致进食障碍、抑郁和物质滥用等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社交焦虑等人际交往问题。根据自我客体化产生的原因,降低自我客体化的干预措施可以借鉴非人化和身体监视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提升对目标对象的感知、增加互动以及自我怜悯干预来间接降低自我客体化。未来研究可以尝试结合非人化进一步探讨“客体化循环”的机制并加强干预研究,以进一步拓展客体化理论。
关键词
性
客体化
自我
客体化
客体化理论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性客体化与女性自我客体化
被引量:
52
2
作者
孙青青
郑丽军
郑涌
机构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94-1802,共9页
基金
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研究团队项目(TR201206-1
6)
文摘
性客体化通常指女性成为取悦或供他人使用的身体或身体部分的集合。生活中的性客体化无处不在,主要通过媒体、人际以及一些隐秘的环境表现出来。相比于男性,女性更容易成为性客体化的目标,而女性的自我客体化会影响到女性的心理健康,导致进食障碍、抑郁和性功能障碍等。文化吸引力标准的内化和社会比较是导致女性自我客体化的重要心理机制。未来应扩大研究群体、运用多种方法、探索干预措施、以及在我国文化背景下推进性客体化与女性自我客体化研究。
关键词
性
客体化
客体化理论
女性自我
客体化
内化
社会比较
Keywords
sexual objectification
objectification theory
women's self-objectification
internalization
social comparison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C91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亲密关系中的客体化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帆
钟年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
出处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6,共7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5113010204)
文摘
客体化理论提出,女性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被他人凝视、在人际交往中被强调外表的重要,以及媒体信息对女性性吸引力的突出等信息,这些直接或者间接的因素导致了部分女性接受以"第三者"的观察视角来看待自己,看重自身的生理功能而忽视了个人能力。当这种性客体化内化之后,其结果就是自我客体化。自我客体化会造成如抑郁、焦虑、身体羞耻感等情绪问题;进食障碍以及与性行为相关的行为障碍。最新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对象以及研究范围进行了扩展:在研究对象上,从女性群体扩展到男性群体,从异性恋群体扩展到同性恋群体;在研究范围上,从性客体化扩展到去人性的工具客体化。未来的研究需要从文化差异、性别趋同和配对研究三个方向进一步探讨亲密关系中的客体化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
客体化理论
性
客体化
自我
客体化
亲密关系
Keywords
objectification theory: sexual objectification
self - objectification
intimate relationship
分类号
B840.9 [哲学宗教—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体像认知的影响
4
作者
赵梅
谭继镛
机构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出处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第3期56-60,共5页
文摘
研究者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了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体像认知的影响,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资料分析,抽象出包括媒体的直接影响、理性态度、媒体的间接影响、性别个性差异在内的核心类别。大学生在体像认知上受媒体文化的影响,可以用自我客体化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解释成因。
关键词
体像
自我
客体化理论
社会比较
理论
扎根
理论
Key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body-image
self-objectification theory
grounded theory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如其衣:服饰影响穿戴者行为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潘孝富
邓嘉敏
何立冬
机构
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
出处
《心理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334-343,共10页
基金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2018 ZD0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创新团队项目(SWU2019106)。
文摘
服饰对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影响一方面源于镜像他评,另一方面源于穿戴者自我感知。本文着力从穿戴者的自我感知和行为体验视角梳理服饰对穿戴者行为的影响。基于着装认知理论、角色理论、自我客体化理论、自我形象-产品形象一致性理论进一步阐释服饰影响穿戴者行为的理论机制。同时发现,未来研究服饰对穿戴者行为影响在丰富内涵界定、细化象征意义、完善机制研究及发展服饰影响持续性等方面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关键词
服饰
穿戴者
着装认知
理论
自我
客体化理论
自我-产品形象一致性
理论
Keywords
dress
wearer
the enclothed cognition theory
the self-objectification theory
the self-image product-image congruity theory
分类号
B84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B842.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青少年限制性饮食的关系: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斌
曾奕欣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心理系
出处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8-394,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6CSH048)
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1ZDB016)
+2 种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XSP21YBZ092)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2YBA123)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1A0252)。
文摘
为探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限制性饮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基于三重影响模型和客体化理论,采用问卷法对568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自我客体化、身体羞耻和限制性饮食两两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均与自我同情呈显著负相关;(2)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能通过自我客体化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自我客体化和身体羞耻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限制性饮食;(3)自我同情在链式中介路径中对自我客体化和身体羞耻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揭示了青少年限制性饮食形成的内部机制,研究结果拓展了三重影响模型和客体化理论,为青少年限制性饮食的干预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青少年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
限制性饮食
客体化理论
自我同情
Keywords
adolescent
passive social networking site use
restricted eating
Objectification Theory
self-compassion.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穿紧身的服装对女大学生身体不满意的影响
7
作者
江沂芯
陈红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出处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15-20,7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771237)
文摘
基于客体化理论来探讨穿紧身的服装是否比穿合身的服装更能引发女大学生身体不满意.120名女大学生被试先想象自己穿着紧身或者合身的服装出现在特定场合中,再完成身体意象状态量表;同时,设计两类被试类型来考察特质性身体满意度的调节作用,为2×2的被试间设计.结果发现:在身体满意组内,紧身组的状态身体满意度显著低于合身组;在身体不满意组内二者的差异不显著.表明穿紧身的服装会提高女大学生身体不满意.
关键词
身体自我
身体不满意
客体化理论
自我
客体化
着装
Keywords
physical self
body dissatisfaction
objectification theory
self-objectification
clothing
分类号
G842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我客体化的原因、结果及干预
雷巧莲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性客体化与女性自我客体化
孙青青
郑丽军
郑涌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亲密关系中的客体化研究
张帆
钟年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体像认知的影响
赵梅
谭继镛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人如其衣:服饰影响穿戴者行为的研究进展
潘孝富
邓嘉敏
何立冬
《心理研究》
CSSCI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青少年限制性饮食的关系: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
张斌
曾奕欣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穿紧身的服装对女大学生身体不满意的影响
江沂芯
陈红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