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方感与地方性的异同及其相互转化
被引量:
8
1
作者
宦震丹
王艳平
《旅游研究》
2015年第2期64-68,共5页
在体验经济背景下,地方感成为了旅游学界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同时,全球化趋势也在不断强调旅游地方性建设。两个因子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意味着在宏观层面上要强调旅游的地方性,避免同质化建设;而在微观层面以及软环境建设上,学者要重...
在体验经济背景下,地方感成为了旅游学界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同时,全球化趋势也在不断强调旅游地方性建设。两个因子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意味着在宏观层面上要强调旅游的地方性,避免同质化建设;而在微观层面以及软环境建设上,学者要重视开展对旅游地方感的研究。据此,文章描述了旅游地方感与地方性作为两个概念的各自发生语境,探讨了两个概念之间迄今之所以呈现彼此分离状态的原因,建构了有意义的相互关联及其转换。并以镇江西津渡为例,应用文章讨论所得到的理论观点,提出有益于此类古码头遗产旅游发展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感
地方性
客体指向
体验剩余
西津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带一路”战略下“跨界民族”概念及其逻辑连接
被引量:
2
2
作者
黎海波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29,共5页
对于跨越国界而居的"同一民族群体",基于其与"周边国家的纽带作用"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中"不可忽视的优势存量"。然而学术界对于"跨界民族"相关概念的模糊与混用并不利于其与"...
对于跨越国界而居的"同一民族群体",基于其与"周边国家的纽带作用"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中"不可忽视的优势存量"。然而学术界对于"跨界民族"相关概念的模糊与混用并不利于其与"一带一路"的逻辑连接。因此,有必要对跨界民族概念进行重新探讨。基于其客体指向与主体形成的不同理解,学术界围绕上述概念而展开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对于概念的选择、使用与界定最终还是要结合研究的实际对象、具体情境与内容来确定。结合中国知网的统计分析来看,"跨国民族"这一概念的认可度是最低的。结合已有研究实际来看,大多数研究者的研究对象仍主要是毗邻国界的同一民族。在明确了跨界民族的内涵及其特征之后,才更有利于其与"一带一路"的逻辑连接。结合"一带一路"的战略要求以及战略实施来看,跨界民族概念的使用是最为契合的。它既突出了地域与人文等联通优势,又强调了其国家认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跨界民族
主体形成
客体指向
逻辑连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方感与地方性的异同及其相互转化
被引量:
8
1
作者
宦震丹
王艳平
机构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公共管理分院
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出处
《旅游研究》
2015年第2期64-68,共5页
文摘
在体验经济背景下,地方感成为了旅游学界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同时,全球化趋势也在不断强调旅游地方性建设。两个因子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意味着在宏观层面上要强调旅游的地方性,避免同质化建设;而在微观层面以及软环境建设上,学者要重视开展对旅游地方感的研究。据此,文章描述了旅游地方感与地方性作为两个概念的各自发生语境,探讨了两个概念之间迄今之所以呈现彼此分离状态的原因,建构了有意义的相互关联及其转换。并以镇江西津渡为例,应用文章讨论所得到的理论观点,提出有益于此类古码头遗产旅游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地方感
地方性
客体指向
体验剩余
西津渡
Keywords
sense of place
placeness
object orientation
experience surplus
Xijin Ferry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带一路”战略下“跨界民族”概念及其逻辑连接
被引量:
2
2
作者
黎海波
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29,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境民族与边疆公共事务治理”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JJD630015)
文摘
对于跨越国界而居的"同一民族群体",基于其与"周边国家的纽带作用"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中"不可忽视的优势存量"。然而学术界对于"跨界民族"相关概念的模糊与混用并不利于其与"一带一路"的逻辑连接。因此,有必要对跨界民族概念进行重新探讨。基于其客体指向与主体形成的不同理解,学术界围绕上述概念而展开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对于概念的选择、使用与界定最终还是要结合研究的实际对象、具体情境与内容来确定。结合中国知网的统计分析来看,"跨国民族"这一概念的认可度是最低的。结合已有研究实际来看,大多数研究者的研究对象仍主要是毗邻国界的同一民族。在明确了跨界民族的内涵及其特征之后,才更有利于其与"一带一路"的逻辑连接。结合"一带一路"的战略要求以及战略实施来看,跨界民族概念的使用是最为契合的。它既突出了地域与人文等联通优势,又强调了其国家认同基础。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跨界民族
主体形成
客体指向
逻辑连接
分类号
D63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方感与地方性的异同及其相互转化
宦震丹
王艳平
《旅游研究》
2015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带一路”战略下“跨界民族”概念及其逻辑连接
黎海波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