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被认识”问题与客体能动性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毛卫平
-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
-
出处
《求索》
CSSCI
2001年第5期67-69,共3页
-
文摘
本文指出了“被认识”问题在今天的普遍性和紧迫性 ,主张把“被认识”作为一个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加以研究。同时说明了研究这一问题的具体科学基础以及这一问题需要研究的基本内容
-
关键词
认识论
被认识
客体能动性
-
分类号
B02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论客体能动性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孙世明
-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2-35,共4页
-
文摘
客体也有自身的能动性。本文从分析与“能动”处于同等程度上的“主动”、“自动”、“主导和决定”等相关概念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从主体受动性与客体能动性、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能动性、自觉能动性和未觉能动性着手进行对应性分析,证明客体能动性的存在。本文还对物质世界中的不同层次的客体分别作了分析和考察,以凸现客体能动性的存在。本文还考释了客体能动性的各种表现形式:主体化、反主体化、作用与反作用及局部性存在,表征其客观性。
-
关键词
意识的能动性
客体能动性
论客
物的能动性
主体能动性
受动性
人的能动性
旧唯物主义
反主体化
作用者
-
分类号
B0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客体能动性之说值得商榷
- 3
-
-
作者
姜保志
-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69-72,共4页
-
文摘
关于客体的特性,苏联学者P·B·加尔科文科提出:“客体在主体——客体的物质实践关系中是加入这种关系范围内的一定部分的客观实在、物质现象,同时也是物质,作为客体的物质自己运动的表现。”(《主体一客体》《一九八三年主体和客体问题讨论会论文选》第303页)“
-
关键词
客体能动性
讨论会
主体
自己运动
物质实践
文科
论文选
相互作用
苏联
自觉能动性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论客体的能动性
- 4
-
-
作者
林栩
-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马列室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9-43,共5页
-
文摘
在国内学术界学人的心目中,能动性仿佛仅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认识论辞典》)其实,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能动性是指事物内部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是存在于事物内部,引起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能力。当我们讲事物的“自我运动和发展”,“世界按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和发展”时,就是承认一切客体的能动性。
-
关键词
客体能动性
社会客体
自然客体
精神客体
论客
社会存在
相互作用
社会主体
内在规律
物活论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认识客体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李校利
-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政法系
-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5期57-62,共6页
-
-
关键词
认识客体
认识主体
实践对象
客体能动性
自然客体
实践活动
实践客体
物质世界
认识活动
客体范畴
-
分类号
B02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认识客体的本质属性及其存在形式
- 6
-
-
作者
卞敏
-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3期13-16,共4页
-
文摘
认识的客体与主体是认识论研究中的一对基本范畴.哲学基本问题既具有本体论意义,又具有认识论意义,物质与精神、思维与存在作为抽象程度最高的哲学基本问题的范畴,与认识的客体与主体范畴不能简单地等同起来.本文试图对认识客体的本质及其存在形式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
关键词
认识客体
客体能动性
列宁
认识的客体
存在形式
本质属性
对象性
客观性
内在能动性
本质世界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认识客体的几个问题
- 7
-
-
作者
李校利
-
机构
汉中师范学院政法系
-
出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6-10,共5页
-
文摘
认识客体作为哲学认识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人们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息过,近年来的理论兴趣更是有增无减。其中,认识客体的定义,认识客体的结构和特征等问题意见分岐较大,误区也多,因而仍有辩析、讨论的必要。
-
关键词
认识客体
实践对象
认识主体
客体能动性
实践活动
认识的客体
实践客体
物质世界
认识活动
几个问题
-
分类号
B02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积极发挥认识客体的能动性
被引量:2
- 8
-
-
作者
毛卫平
-
机构
中央党校哲学部
-
出处
《理论前沿》
1998年第23期9-10,共2页
-
文摘
对于认识客体的能动性问题,人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盲目到自觉、从扭曲到科学、从少数领域到全面展开的过程。实践和认识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对这一问题展开哲学的探索。在过去漫长的人类历史上,人们对这一问题缺乏明确的认识,更缺乏自觉的行动。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
-
关键词
认识客体
积极发挥
表达客体
人的能动性
表现客体
公共关系学
认识主体
客体能动性
理想形象
内部联系
-
分类号
D
[政治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