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外物》精义
1
作者
张远山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08年第9期5-27,共23页
本文是"外杂篇精义"系列的第五篇。《外物》全篇结构缜密,各章照应精妙。郭象的篡改误断和曲解妄释,导致旧庄学认为《外物》"杂引博喻""文义不相属""颇琐碎",实属错失佳篇的严重误读。
关键词
《
外物
》疑为庄子再传弟子魏牟所撰
伪道主观想象的
外物
之虚假必然性
真道
客观
规定的
外物
之真实必然性
“处于陆”的庙堂“仁义”伪道戕害万民
“处于水”的江湖“道德”真道泽及万世
“得”庄子之“意”
“忘”庄子之“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现象与实在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
2
2
作者
胡军
《关东学刊》
2018年第1期139-147,共9页
本文认为哲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得到关于对象的认识。要形成这样的认识,就涉及到认识主体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而达到外物的。认识主体首先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来认知外物的。而感觉内容大致可分为正觉、幻觉、错觉、梦觉等...
本文认为哲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得到关于对象的认识。要形成这样的认识,就涉及到认识主体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而达到外物的。认识主体首先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来认知外物的。而感觉内容大致可分为正觉、幻觉、错觉、梦觉等。显然幻觉、梦觉、错觉是不能使我们正确认识外物的。本文通过对认识主体感觉器官的生理功能机制的分析并在其他相关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指出即便是正常的感觉内容也不能使我们客观地认识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
实在
感觉内容
客观外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寻中国文学理论的精神“原乡”——“物”的概念寻绎
3
作者
张丽青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0年第6期23-26,共4页
事物的本质应从事物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过程来研究。“物”作为人之身心感知、思维和想象的出发点,它是意义、思想的本源。探寻文学理论就要把观念世界和生活世界勾连起来,“物”作为文学的描写、表达对象和文学理论的观念、思想来源,...
事物的本质应从事物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过程来研究。“物”作为人之身心感知、思维和想象的出发点,它是意义、思想的本源。探寻文学理论就要把观念世界和生活世界勾连起来,“物”作为文学的描写、表达对象和文学理论的观念、思想来源,具有意义、观念生成的元问题意义。寻绎“物”的概念在古代文论中的演变历史,有助于我们探究文学理论观念的生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物
客观外物
心物交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物》精义
1
作者
张远山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08年第9期5-27,共23页
文摘
本文是"外杂篇精义"系列的第五篇。《外物》全篇结构缜密,各章照应精妙。郭象的篡改误断和曲解妄释,导致旧庄学认为《外物》"杂引博喻""文义不相属""颇琐碎",实属错失佳篇的严重误读。
关键词
《
外物
》疑为庄子再传弟子魏牟所撰
伪道主观想象的
外物
之虚假必然性
真道
客观
规定的
外物
之真实必然性
“处于陆”的庙堂“仁义”伪道戕害万民
“处于水”的江湖“道德”真道泽及万世
“得”庄子之“意”
“忘”庄子之“言”
分类号
B235.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现象与实在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
2
2
作者
胡军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关东学刊》
2018年第1期139-147,共9页
文摘
本文认为哲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得到关于对象的认识。要形成这样的认识,就涉及到认识主体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而达到外物的。认识主体首先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来认知外物的。而感觉内容大致可分为正觉、幻觉、错觉、梦觉等。显然幻觉、梦觉、错觉是不能使我们正确认识外物的。本文通过对认识主体感觉器官的生理功能机制的分析并在其他相关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指出即便是正常的感觉内容也不能使我们客观地认识外物。
关键词
现象
实在
感觉内容
客观外物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寻中国文学理论的精神“原乡”——“物”的概念寻绎
3
作者
张丽青
机构
集宁师范学院
出处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0年第6期23-26,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社会‘物’的文化审美张力研究”(项目批准号:15BZW036)阶段性成果。
文摘
事物的本质应从事物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过程来研究。“物”作为人之身心感知、思维和想象的出发点,它是意义、思想的本源。探寻文学理论就要把观念世界和生活世界勾连起来,“物”作为文学的描写、表达对象和文学理论的观念、思想来源,具有意义、观念生成的元问题意义。寻绎“物”的概念在古代文论中的演变历史,有助于我们探究文学理论观念的生成路径。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物
客观外物
心物交融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外物》精义
张远山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现象与实在之间的关系
胡军
《关东学刊》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探寻中国文学理论的精神“原乡”——“物”的概念寻绎
张丽青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