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再谈新闻真实与客观形式的统一——答程天敏同志 |
陈力丹
|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3
|
|
2
|
区分理论回归形式客观说的合理性论证 |
亓乐
|
《区域治理》
|
2020 |
0 |
|
3
|
论假冒专利罪的客观要件 |
杨春然
胡乾坤
陈一凡
|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2
|
|
4
|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认识逻辑形式研究 |
聂清德
周明星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5
|
电子地图符号构成变量及其生成模式 |
曹亚妮
江南
张亚军
张晓楠
|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3
|
|
6
|
正犯概念的理论选择与规范建构——兼论对主犯条款的解释 |
张嘉轩
|
《南大法学》
CSSCI
|
2024 |
0 |
|
7
|
网络犯罪帮助行为共犯的归责挑战及应对 |
姜岚
|
《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
|
2024 |
0 |
|
8
|
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 |
樊萍
|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2007 |
1
|
|
9
|
试论仿拟的哲学思维特点 |
李鑫华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1 |
6
|
|
10
|
同题作文“空间”佳作展评 |
李雪松
|
《写作(中)》
|
2013 |
0 |
|
11
|
基于影评数据的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研究 |
郝媛媛
叶强
李一军
|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40
|
|
12
|
论新技术环境下作品独创性的判断——以“选择空间法”为视角 |
袁锋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5
|
|
13
|
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途径探讨 |
梁永鑫
|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14
|
区分制犯罪参与体系与“规范的形式客观说”正犯标准 |
张开骏
|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5
|
|
15
|
正犯与共犯之区别 |
郑泽善
|
《时代法学》
|
2014 |
10
|
|
16
|
拜物教为什么是“客观的思维形式”?——抽象视阈中的马克思拜物教批判再阐释 |
鲍金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7
|
浅析英语教学中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混用问题 |
张红
王华琴
|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2011 |
0 |
|
18
|
大陆法系正犯与共犯区分理论评述——兼谈对我国共犯形式客观说之反思 |
任海涛
|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
2006 |
9
|
|
19
|
“实行的着手”的判断标准——形式的客观说再提倡 |
孙文(译)
|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20
|
“共犯正犯化”立法质疑——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增设为视角 |
王兵兵
|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
2017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