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形是对客观景物的合理破坏——从简化处理到多级变形
1
作者 张悦群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02年第14期32-34,共3页
[升格导语] 人们为什么喜欢用另外的事物来写跟前的景物呢?德国表现主义者解释了这个秘密:“世界存在着,再去重复它就没有什么意义”,人们所表现的“不是事实,而是精神”。我们写景状物也不应该仅仅照实物临摹,而应该通过联想与想象的... [升格导语] 人们为什么喜欢用另外的事物来写跟前的景物呢?德国表现主义者解释了这个秘密:“世界存在着,再去重复它就没有什么意义”,人们所表现的“不是事实,而是精神”。我们写景状物也不应该仅仅照实物临摹,而应该通过联想与想象的手段合理地改变事物的本来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 客观景物 写景状物 舞蹈造型 睡莲 联想与想象 破坏 造型中心 德国表现主义 形象
下载PDF
王夫之论诗歌创作中主观和客观的辩证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颂喜 《船山学报》 1984年第1期110-113,128,共5页
王夫之是一位对我国古代诗歌理论发展卓有贡献的文学理论家。他敢于打破俗儒的陋见,独创新说。他关于诗歌创作中主观和客观关系的辩证思想,就是其诗论中最富创见性的精华。
关键词 诗歌创作 古代诗歌 情与景 神理 文学理论家 以意为主 创见性 辩证关系 客观景物 诗歌作品
下载PDF
杜甫景物诗中自我形象的前后变化
3
作者 刘友林 《杜甫研究学刊》 1989年第1期16-21,共6页
诗人观照外界景物,是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对客观景物进行审视并加入艺术想象,因此,诗人的主观感情,他对社会的认识和评价,必然会在作品中反映出来。即使是同一个人,由于前后经历、遭遇不同,其心理意识、审美情趣也会产生差异,... 诗人观照外界景物,是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对客观景物进行审视并加入艺术想象,因此,诗人的主观感情,他对社会的认识和评价,必然会在作品中反映出来。即使是同一个人,由于前后经历、遭遇不同,其心理意识、审美情趣也会产生差异,而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会在他的作品中打下烙印,透过这些烙印,我们可以看见诗人的自我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想象 自我形象 景物 客观景物 心理意识 杜甫 主观感情 认识和评价
下载PDF
读蒲松龄《<帝京景物选略>小引》
4
作者 李茂肃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1年第6期64-67,共4页
蒲松龄是我国清代初年的文艺大师,他的《聊斋志异》象一朵永不凋萎的鲜花,摇曳多姿地呈现在我国古代文学的文苑中。但是蒲松龄为我们留下的艺术理论不多,除了他的《与诸弟侄书》和《聊斋志异·新郑讼》中提出:“谁谓文章无经济哉!... 蒲松龄是我国清代初年的文艺大师,他的《聊斋志异》象一朵永不凋萎的鲜花,摇曳多姿地呈现在我国古代文学的文苑中。但是蒲松龄为我们留下的艺术理论不多,除了他的《与诸弟侄书》和《聊斋志异·新郑讼》中提出:“谁谓文章无经济哉!故志之以风有位者”等引人注意的言论外,散见于其他著作中的就很少了①;因此重读他的序跋文《【帝京景物选略】小引》,对进一步了解他的文艺思想,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帝京景物略》一书,是明代末年“竟陵派”作家刘侗和于奕正合写的一部地理专著,详细记载了北京城内及近郊的名胜古迹;但它不是一般地方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志异 景物描写 艺术特点 客观景物 文艺思想 古代文学 文言短篇小说 艺术观点 艺术风格
下载PDF
意悲而远 惊心动魄──论《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与生活态度 被引量:2
5
作者 郭自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生命意识 及时行乐 中国古代文学 悲秋意识 中国古代士大夫 功名富贵 活态 汉乐府民歌 客观景物
下载PDF
埋心不死留春色——论船山晚年的诗 被引量:2
6
作者 谭承耕 《船山学刊》 CSSCI 1991年第1期105-111,共7页
船山晚年的诗,指他六十岁以后写的诗,主要收集在《七十自定稿》和《姜斋诗分体稿》。其时正值所谓康熙盛世,清政府已彻底平定三藩之乱,又统一了台湾,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切实的适宜的措施。清朝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权得到了进... 船山晚年的诗,指他六十岁以后写的诗,主要收集在《七十自定稿》和《姜斋诗分体稿》。其时正值所谓康熙盛世,清政府已彻底平定三藩之乱,又统一了台湾,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切实的适宜的措施。清朝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思想统治也得到了空前的加强。船山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政治思想家。他不仅具有诗人的激情和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思想家 封建专制主义 比兴手法 斗霜傲雪 客观景物 平皋 兴寄 燕太子丹 自然美景 风雨之夜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咏物抒情小赋的移情现象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池万兴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79-86,共8页
关键词 抒情小赋 咏物 成公绥 鹞雀赋 蝉赋 傅亮 客观景物 舞鹤赋 感情移入 移情作用
下载PDF
略论古代哲理诗
8
作者 郭令原 《兰州学刊》 CSSCI 1991年第3期53-57,共5页
“诗缘情以绮靡”,自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首次提出这一命题后,抒情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被肯定了下来。确实,纵观我国古代诗歌的创作实践,无论《诗经》、《楚辞》,抑或建安、太康诗歌,都是诗人抒发情感、吟咏性情之作。在... “诗缘情以绮靡”,自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首次提出这一命题后,抒情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被肯定了下来。确实,纵观我国古代诗歌的创作实践,无论《诗经》、《楚辞》,抑或建安、太康诗歌,都是诗人抒发情感、吟咏性情之作。在这些创作中,诗人是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客观世界,而不是用概念去分析、判断客观世界。正因为如此,诗歌才成其为诗歌,诗歌才具有了它自身的特征和价值。但是,世间的事物总是复杂的,它们既有区别和对立的关系,也有联系、依存的关系,诗人在抒发主观感情的同时,又包含着对客观生活的分析和判断,这主要表现在:一、诗人的感情是基于对客观生活理解和认识产生的,而这理解认识的过程本身,就是分析和判断的理性思维过程;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理诗 诗缘情 缚鸡行 客观生活 《文赋》 太康 客观景物 杜甫诗 哲理思辨 宇宙精神
下载PDF
桂林山水的两种意境美
9
作者 廖国伟 《学术论坛》 1988年第3期78-79,共2页
何谓意境,意境乃是客观景物在审美主体(人)心中唤起的某种意绪或情感,而审美主体的这种意绪或情感又与客观景物交融而构成一种境界,从而对审美主体产生一种深深的感染力。意境是客观景物(境)与主体意绪(意)的交融,是情与景的交融,二者... 何谓意境,意境乃是客观景物在审美主体(人)心中唤起的某种意绪或情感,而审美主体的这种意绪或情感又与客观景物交融而构成一种境界,从而对审美主体产生一种深深的感染力。意境是客观景物(境)与主体意绪(意)的交融,是情与景的交融,二者缺一不可。古人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①又说:“情景者,境界也。古云:境能夺人。”②清人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景物 意境美 境界 情与景 自然景物 清人 宗白华 自然山水 审美主体 桂林山水
下载PDF
盛唐山水田园诗
10
作者 王启兴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S1期26-38,共13页
盛唐的诗坛上,群星灿烂,很多有名的诗人和各种各样的流派都出现了。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高峰。 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派就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 先简单讲讲盛唐山水田园诗兴盛的原因: 中国的山水田园诗不始于唐代,... 盛唐的诗坛上,群星灿烂,很多有名的诗人和各种各样的流派都出现了。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高峰。 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派就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 先简单讲讲盛唐山水田园诗兴盛的原因: 中国的山水田园诗不始于唐代,六朝时就有了,还是比较成熟的山水田园诗。但六朝时的山水田园诗是公开的,以陶渊明为代表是写田园风光的;以谢灵运、谢眺为代表是写山水的。二谢的山水诗,按前人的评价是“有句无篇”,只有些好句子,没有整个篇章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孟浩然 终南山 山水田园诗派 唐山 辋川 山水诗 画家 客观景物 自然景物
下载PDF
叶芝诗歌中的悲剧意象赏析
11
作者 祝懿婷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Z期20-22,共3页
叶芝是爱尔兰伟大诗人,其作品由于对悲剧意象的有效运用而独具魅力,体现出深刻的寓意和极高的人文与哲学价值。本文对叶芝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剖析,对意象体现出的诗人情感和思想加以研究,以此管窥其诗歌创作规律。一、悲剧主题意象是诗人... 叶芝是爱尔兰伟大诗人,其作品由于对悲剧意象的有效运用而独具魅力,体现出深刻的寓意和极高的人文与哲学价值。本文对叶芝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剖析,对意象体现出的诗人情感和思想加以研究,以此管窥其诗歌创作规律。一、悲剧主题意象是诗人在诗歌中表现个人情感、抒发个人情怀的重要媒介之一,是诗人主观感受与客观景物的结合体,承载着诗人的艺术构想与人文关怀。解读意象是理解诗歌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叶芝 诗人情感 客观景物 悲剧主题 个人情感 人文关怀 梦中情人 登山者 散文诗集
下载PDF
李煜《长相思》赏析
12
作者 吕言侠 张冬梅 《希望月报(上)》 2007年第5期88-88,共1页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注释:1.烟水:烟雾迷蒙的水面;2.鞠花:菊花.鞠通菊;3.塞雁:边塞的大雁,也作“塞鸿”,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来,古人常以之表示对远离故乡亲人的...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注释:1.烟水:烟雾迷蒙的水面;2.鞠花:菊花.鞠通菊;3.塞雁:边塞的大雁,也作“塞鸿”,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来,古人常以之表示对远离故乡亲人的思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相思 塞鸿 秋怨 鞠通 情感活动 客观景物 王国维先生 与境 花开花落 早期作品
下载PDF
关于习作的话题(之五) 怎样写景
13
作者 杨桂华 《小学时代》 2003年第6期17-18,共2页
什么是写景呢?就是把你见过的景物用语言描述给人听,使人明白那儿是一个怎样的地方。通过你的叙述,在别人的头脑中产生了一个活生生的画面,就像人家看到你的照片一样,知道那儿有些怎样的山水、花草、树木、建筑……
关键词 客观景物 描写 语言描述 照片 叙述 形象 树木 建筑 画面 再现
下载PDF
浅谈散文情景交融的主要原则
14
作者 索明堂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 2015年第2期50-51,共2页
情景交融是间接抒情的方式之一,这种方法运用在散文的构思中,一般都是通过传神生动的景物描写来表露出浓厚的感情色彩,景由情牵,融情于景,营造一种情和景高度融合和统一的境界,达到"情语景语浑然一体"的高度。情景交融有两种表现形式... 情景交融是间接抒情的方式之一,这种方法运用在散文的构思中,一般都是通过传神生动的景物描写来表露出浓厚的感情色彩,景由情牵,融情于景,营造一种情和景高度融合和统一的境界,达到"情语景语浑然一体"的高度。情景交融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触景生情式,即作者触及客观景物而引起情思,情由景生,有感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艺术 景物描写 景语 情语 客观景物 景生 思乡之情 白杨礼赞 万斛泉源 自然景物
下载PDF
计白当黑 意趣无穷——谈国画中空白的妙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苏民 《艺苑(美术版)》 1992年第2期76-77,共2页
当我们同时欣赏一幅油画作品和一幅中国画作品时,往往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在审美感受上是完全不同的。不能说油画和国画孰优孰劣,只能说在表现技法上各有千秋罢了。西洋画家们追求的是光、色、明、暗,而中国画画家则把笔、墨、... 当我们同时欣赏一幅油画作品和一幅中国画作品时,往往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在审美感受上是完全不同的。不能说油画和国画孰优孰劣,只能说在表现技法上各有千秋罢了。西洋画家们追求的是光、色、明、暗,而中国画画家则把笔、墨、气、韵推为画之首要,除了这方面的差异之外,绘画工具、材料表现手法上两个画种本质上的差别,也是造成油画与国画不可能给观众以相同的审美感受的原因。一幅油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作品 计白当黑 表现技法 绘画工具 审美感受 材料表现 光色 象外 客观景物 艺术语言
下载PDF
刘勰论“情”与“景”的关系——《文心雕龙·物色》篇札记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长青 张会恩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1年第4期106-111,共6页
何谓“物色”?古籍上的解释各有不同。物,《说文》云:“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色,《说文》云:“颜气也。”据此,“物色”当指天地之间万物的色彩。但《周礼·司常》云:“杂帛为物。”王国维《释物篇》云:“古者谓... 何谓“物色”?古籍上的解释各有不同。物,《说文》云:“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色,《说文》云:“颜气也。”据此,“物色”当指天地之间万物的色彩。但《周礼·司常》云:“杂帛为物。”王国维《释物篇》云:“古者谓杂帛为物,盖物本杂色牛之名,后推之以名杂帛。”《礼记》又云:“仲秋之月,命宰祝察物色。”即察牺牲之毛色。后又引申为察访人物,也叫“物色”。《文心雕龙·物色》篇云:“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又云:“物色相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景物 文心雕龙 文学创作 王国维 文学理论 客观景物 作家心灵 文学作品 札记 物我交融
下载PDF
意象本质上不是比喻、象征、寄托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外岑 《文艺研究》 1986年第3期107-112,共6页
对于意象,人们还习惯地把它理解为“寓情于景”、“以景托情”,甚或说成是“使客观景物作为主观情思的象征”等。其实这纯粹是用一种“拟物”主义的方式来理解意象,即把它降低为一种寄托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法。有的则将意象和喻象完全等... 对于意象,人们还习惯地把它理解为“寓情于景”、“以景托情”,甚或说成是“使客观景物作为主观情思的象征”等。其实这纯粹是用一种“拟物”主义的方式来理解意象,即把它降低为一种寄托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法。有的则将意象和喻象完全等同起来,如说:“意象是心意在物象上通过比喻、象征、寄托而获得的一种具象表现”。在这些同志看来意象就是一种在“比”或“寓”中的情感(实即观念)的“具象表现”。但是比喻、象征、寄托等本来就不能离开具体形象而存在,因此比喻、象征、寄托等也就是他们所理解的“意象”了。闻一多先生早在《说鱼》一文就曾说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象征 比喻 具象表现 艺术手法 主观情思 客观景物 具体形象 思想感情 “比”
下载PDF
论杜甫题画诗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启兴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4年第1期53-58,69,共7页
【正】 唐代不仅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而且也是绘画、书法、音乐、舞蹈、雕塑等艺术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其中尤以绘画和诗歌关系至密,不少诗人写了一些优秀的咏画、题画诗,这些诗篇是唐代诗坛上鲜艳芬芳的奇葩。伟大的现实主... 【正】 唐代不仅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而且也是绘画、书法、音乐、舞蹈、雕塑等艺术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其中尤以绘画和诗歌关系至密,不少诗人写了一些优秀的咏画、题画诗,这些诗篇是唐代诗坛上鲜艳芬芳的奇葩。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十分欢喜绘画珍品,对绘画艺术有很高的鉴赏力,无论是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他都加以品题。杜集中有咏画、题画诗二十多首,这在盛唐诗人中是非常突出的。杜甫所题画图,除韩干的画马外,其余的早已不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画诗 绘画艺术 美学思想 绘画美学 现实主义 客观景物 山水画 美学观点 艺术创作 人物画
下载PDF
刘长卿诗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3
19
作者 房日晰 《求是学刊》 1984年第4期66-70,共5页
关键词 刘长卿 诗的艺术 兴在象外 客观景物 诗篇 送别诗 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歌艺术 垂杨 含蓄蕴藉
下载PDF
试论游记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景行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53-58,共6页
我国游记作为山水文学之一种,虽比山水诗晚出,但仍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东汉时期,便出现了马第伯的《封禅仪记》,这篇文章虽然主要记叙的是汉光武帝刘秀登泰山举行祭祀天也的封禅礼仪,但其中有几个段落完整而形象地描述了作者攀登泰山... 我国游记作为山水文学之一种,虽比山水诗晚出,但仍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东汉时期,便出现了马第伯的《封禅仪记》,这篇文章虽然主要记叙的是汉光武帝刘秀登泰山举行祭祀天也的封禅礼仪,但其中有几个段落完整而形象地描述了作者攀登泰山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读来真切感人。陈柱在《中国散文史》中说,两汉的写景散文“唯东汉马第伯《封禅仪记》为最善”。国内一些学者也据此认为:我国的山水游记起源于东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记 文学性 游记散文 基本特征 文体 客观景物 山水游记 作品内容 登泰山 基本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