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新认识美的客观社会性
1
作者 郑保国 《云梦学刊》 2006年第6期114-116,共3页
美的“客观社会性”说虽有一定的价值,但亦有十分明显的缺陷。。只讲客观不讲主观;只讲一般、整体的社会性,不讲个别、具体的社会性,是不全面的。美不是一种社会存在,而是主客观相遇合后的一种创生。
关键词 美的品质 客观社会性”说 客观与主观统一”说
下载PDF
教育管理审美价值再论 被引量:3
2
作者 孙玉丽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7-20,共4页
管理审美价值的本质内涵是人的自由本性以感性的和谐形式在有关教育的协调活动中的显现与确证 ,其基本特征是客观社会性、自由创造性、和谐有序性、情感愉悦性、功利实用性 ,是客观性 (审美价值的共同本性 )和辩证性 (教育管理审美价值... 管理审美价值的本质内涵是人的自由本性以感性的和谐形式在有关教育的协调活动中的显现与确证 ,其基本特征是客观社会性、自由创造性、和谐有序性、情感愉悦性、功利实用性 ,是客观性 (审美价值的共同本性 )和辩证性 (教育管理审美价值的特殊本性 )的统一 ,表现形态是和谐有序、个性化、公正平等、高效、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管理 审美价值 内涵 特征 表现形态 客观社会性 自由创造性 和谐有序性 情感愉悦性 功利实用性 辩证性 人性 效率
下载PDF
美学和艺术学的若干基本问题——数篇美学论文的比较研究
3
作者 凌继尧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8-142,共5页
世界美学史上第五种审美(美的本质)的理论模式——客观社会性模式,是1956年由国内外两位青年美学家提出的。文章对这两位美学家的相关论文进行比较研究,考察作者们是怎样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在论证过程中涉及到哪些美学和艺术学的... 世界美学史上第五种审美(美的本质)的理论模式——客观社会性模式,是1956年由国内外两位青年美学家提出的。文章对这两位美学家的相关论文进行比较研究,考察作者们是怎样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在论证过程中涉及到哪些美学和艺术学的基本问题,从而分析这些问题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艺术学 艺术学理论 客观社会性 艺术对象 哲学基础 审美
下载PDF
审美意识形态:对一个核心概念的溯源和辨析
4
作者 凌继尧 《艺术学界》 2022年第2期23-36,共1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大量文学理论教材,大多都把“审美意识形态”作为核心概念和逻辑起点。这个概念来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崛起的苏联审美学派,审美学派把艺术的本质说成审美的,它由反映的特殊对象——现实的审美属性所决定。审...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大量文学理论教材,大多都把“审美意识形态”作为核心概念和逻辑起点。这个概念来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崛起的苏联审美学派,审美学派把艺术的本质说成审美的,它由反映的特殊对象——现实的审美属性所决定。审美学派对现实的审美属性的理解,与他们对美的本质的理解密切相关。他们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自然的人化”概念,在世界美学史上第一次论证了美的客观社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学派 美的客观社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