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古图》《重修宣和博古图》的青铜器纹饰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韩鼎 《艺术探索》 2016年第6期29-35,共7页
《考古图》和《重修宣和博古图》奠定了青铜器纹饰研究的基础,开创了诸多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并在纹饰定名、按纹饰对青铜器命名及分类、纹饰意义分析、依据纹饰断代、创立"标准器断代法"雏形、探索纹饰与器物功能的关系、探索... 《考古图》和《重修宣和博古图》奠定了青铜器纹饰研究的基础,开创了诸多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并在纹饰定名、按纹饰对青铜器命名及分类、纹饰意义分析、依据纹饰断代、创立"标准器断代法"雏形、探索纹饰与器物功能的关系、探索纹饰的组合意义以及分析纹饰铸造工艺等方面,切实推进了青铜器纹饰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图》 《重修宣和博古图 青铜器纹饰
下载PDF
《宣和博古图》作者及成书时代之辨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娜 《宋史研究论丛》 CSSCI 2018年第1期370-377,共8页
《宣和博古图》全称当为《宣和殿博古图》,它的撰者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本文认为是由宋徽宗御撰,一直藏于秘府之中,未流传于民间,后亡佚。现存的《重修宣和博古图》应即宋人所称的《宣和重修博古图》,《宣和殿博古图》和《宣和重修博古图... 《宣和博古图》全称当为《宣和殿博古图》,它的撰者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本文认为是由宋徽宗御撰,一直藏于秘府之中,未流传于民间,后亡佚。现存的《重修宣和博古图》应即宋人所称的《宣和重修博古图》,《宣和殿博古图》和《宣和重修博古图》没有关系,前者并不是后者重修的底本,后者可能是王楚所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和博古图 宋徽宗 《重修宣和博古图 王楚
下载PDF
《宣和博古图》乐钟定名考论
3
作者 徐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66,89,共8页
《宣和博古图》为古代搜集乐钟信息最多的金石谱录著作,其以文献文物相印证的方式系统而完整地呈现了北宋徽宗时期宣和殿所收藏的周汉古乐钟,为宋清之际人们理解周汉礼乐著作中乐钟的相关概念提供了重要的图文参考,其中乐钟的定名起到... 《宣和博古图》为古代搜集乐钟信息最多的金石谱录著作,其以文献文物相印证的方式系统而完整地呈现了北宋徽宗时期宣和殿所收藏的周汉古乐钟,为宋清之际人们理解周汉礼乐著作中乐钟的相关概念提供了重要的图文参考,其中乐钟的定名起到关键的辨识作用。本文聚焦《宣和博古图》的乐钟定名的问题,疏证书中乐钟的相关概念,呈现宋代金石学对乐钟观察与认知的独特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宣和博古图 乐钟 定名
下载PDF
明代《宣和博古图》的传播与古物观念的转变--以文王鼎为例
4
作者 李采恩 《西泠艺丛》 2023年第11期64-71,共8页
明代自上而下的各个阶层对三代古物和宋代金石著录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古物考证之风渐微,仿古玩古之风渐重。在宋代金石学家的观念中,本应高居郊庙祭坛之上的鼎彝礼器,在明代重新仿制,用于装点宫廷内府或文人书斋,而明人品评与仿制古器物... 明代自上而下的各个阶层对三代古物和宋代金石著录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古物考证之风渐微,仿古玩古之风渐重。在宋代金石学家的观念中,本应高居郊庙祭坛之上的鼎彝礼器,在明代重新仿制,用于装点宫廷内府或文人书斋,而明人品评与仿制古器物的样式指南就是《宣和博古图》。在15世纪上半叶,这种现象已然出现。上层官方对《宣和博古图》的推崇,引发了16世纪末《宣和博古图》的翻刻高潮。《宣和博古图》的普及、流通和大众化传播,继而影响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文人及民间文化圈中对待古物的态度。承载着“文王”意象的文王鼎得到了明代统治阶级的推崇,上层官方的偏好藉由《宣和博古图》下沉至民间文化圈,文王鼎被列“上赏”,并成为一种可以复制的图像和装饰纹样,由具象的器物变为一种图式和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和博古图 古物 观念 文王鼎
原文传递
《宣和博古图》作者与成书考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宏生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7年第3期50-54,共5页
《宣和博古图》是古器物学的重要著作,历来关于《宣和博古图》的作者及其成书颇有争议。论文通过对相关材料的考辨,认为《宣和博古图》有二,一为王楚所撰,以黄伯思《古器说》为据,其书已佚;一为宋徽宗集群臣所撰,以李公麟《考古图》为据... 《宣和博古图》是古器物学的重要著作,历来关于《宣和博古图》的作者及其成书颇有争议。论文通过对相关材料的考辨,认为《宣和博古图》有二,一为王楚所撰,以黄伯思《古器说》为据,其书已佚;一为宋徽宗集群臣所撰,以李公麟《考古图》为据,即今存之《重修宣和博古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和博古图 作者 成书
原文传递
《宣和博古图》的重新发现者为毕良史考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学艺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 CSSCI 2018年第1期242-250,共9页
《宣和博古图》作为宋代金石文献的代表作,对传统金石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北宋末年的战乱中,此书却曾短暂地流失民间,不为人所见.南宋初年,幸得宋臣出使北地,访得此书,《宣和博古图》才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本文结合史料,对此段... 《宣和博古图》作为宋代金石文献的代表作,对传统金石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北宋末年的战乱中,此书却曾短暂地流失民间,不为人所见.南宋初年,幸得宋臣出使北地,访得此书,《宣和博古图》才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本文结合史料,对此段历史进行了详细梳理,并考证出带归此书之'吴少董'实为当时的古董商毕良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和博古图 《鬳斋考工记解》 '吴少董'毕良史
原文传递
《宣和博古图》收录的几件南方风格商周铜磬、铜铙与镈钟
7
作者 孙明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22年第1期193-202,共10页
宋代金石家们所著的《宣和博古图》,对古代器物图其象,写其形,全面而科学地记录了古代器物的实况和形制,给后代治古器物者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该书收录的4件铜磬、9件铜铙、1件镈钟,器形、纹饰与南方地区出土的商周时期同类器物颇为相似... 宋代金石家们所著的《宣和博古图》,对古代器物图其象,写其形,全面而科学地记录了古代器物的实况和形制,给后代治古器物者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该书收录的4件铜磬、9件铜铙、1件镈钟,器形、纹饰与南方地区出土的商周时期同类器物颇为相似,其出土地点应在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和博古图 青铜乐器 南方地区 商周时期
原文传递
北宋东京的宣和殿及其所藏文物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建魁 《中原文化研究》 2019年第5期89-94,共6页
北宋东京宣和殿初建于哲宗时,后作为宋代宫廷文物的收藏之所,颇得徽宗青睐,常就宣和燕息与赏玩。宣和殿在徽宗大观年间曾进行整修,并在宣和元年更名为保和殿。对宣和殿文物的鉴赏在徽宗朝已盛极一时,徽宗敕令修撰《宣和博古图》等,使今... 北宋东京宣和殿初建于哲宗时,后作为宋代宫廷文物的收藏之所,颇得徽宗青睐,常就宣和燕息与赏玩。宣和殿在徽宗大观年间曾进行整修,并在宣和元年更名为保和殿。对宣和殿文物的鉴赏在徽宗朝已盛极一时,徽宗敕令修撰《宣和博古图》等,使今人得以获知宣和殿所藏多已不可得见的古器物之大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和殿 保和殿 皇宫博物馆 宣和博古图
下载PDF
论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的象尊 被引量:3
9
作者 周亚 《上海文博论丛》 2004年第2期44-51,共8页
象尊是商周时期祭祀礼仪中的盛酒礼器之一,《周礼·春官·司尊彝》记载:"春祠夏禴,裸用鸡彝、鸟彝,皆有舟;其朝践用两献(牺)尊,其再献用两象尊,皆有罍,诸臣之所昨(酢)也。"以后的经学家们可能未见过这些礼器的实物,... 象尊是商周时期祭祀礼仪中的盛酒礼器之一,《周礼·春官·司尊彝》记载:"春祠夏禴,裸用鸡彝、鸟彝,皆有舟;其朝践用两献(牺)尊,其再献用两象尊,皆有罍,诸臣之所昨(酢)也。"以后的经学家们可能未见过这些礼器的实物,所以在注疏中多望文生义,如郑玄注说:"鸡彝、鸟彝,谓刻而画之为鸡凤皇之形,"并引郑司农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尊 兽面纹 鸡彝 吉美博物馆 商周时期 牺尊 宣和博古图 青铜文化 商代晚期 羊尊
下载PDF
饕餮纹 被引量:1
10
作者 申夏 《南方文物》 1992年第2期7-7,共1页
商周时期青铜器物上常能见到一种图案化的兽面纹饰——饕餮纹,也称兽面纹;最先采用饕餮纹这个名称的是宋代的《宣和博古图》。饕餮为传说中的一种贪食的恶兽,也比喻贪婪凶恶之徒。《吕氏春秋·先识览》一书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 商周时期青铜器物上常能见到一种图案化的兽面纹饰——饕餮纹,也称兽面纹;最先采用饕餮纹这个名称的是宋代的《宣和博古图》。饕餮为传说中的一种贪食的恶兽,也比喻贪婪凶恶之徒。《吕氏春秋·先识览》一书载:“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左传·文公十八年》中也有记载:“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杜预注:“贪财为饕,贪食为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饕餮纹 兽面纹 缙云氏 宣和博古图 不知纪极 商周时期 贪食 图案化 货贿 吕氏春秋
下载PDF
高山仰止 小器大作——宋官窑青绿釉琮式笔洗赏析
11
作者 律海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4年第7期100-103,共4页
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北宋官窑瓷器造型丰富,大体可分为四类:一类是宫中陈设瓷,如瓶、炉、花盆等。二类是日常生活用瓷,如碗、盘杯、壶、洗等。三类是作为国家礼器的"礼器"瓷。这... 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北宋官窑瓷器造型丰富,大体可分为四类:一类是宫中陈设瓷,如瓶、炉、花盆等。二类是日常生活用瓷,如碗、盘杯、壶、洗等。三类是作为国家礼器的"礼器"瓷。这类瓷造型通常以仿青铜器、玉器为主,是当年宋徽宗"新成礼器"的一部分,以徽宗诏敕编纂的《宣和博古图》为造型蓝本,也即依"名古器"为造型依据,作品件件有典,禀赋深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釉 宣和博古图 徽宗 官瓷 燕闲清赏笺 诏敕 此器 宋代五大名窑 中国陶瓷史 装饰手法
下载PDF
宋代大量制造仿古青铜器的原因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佐 《黑龙江史志》 2015年第13期9 11-,11,共2页
青铜器主要见于三代,而后世大规模仿造青铜器则始于宋代。这一时期,不仅有政府敕令铸造的官仿青铜器,发展到南宋在民间也兴起了,仿造青铜古物的浪潮。究其原因,可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这三个角度分析。一、宋代仿古青铜器出现的政治原... 青铜器主要见于三代,而后世大规模仿造青铜器则始于宋代。这一时期,不仅有政府敕令铸造的官仿青铜器,发展到南宋在民间也兴起了,仿造青铜古物的浪潮。究其原因,可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这三个角度分析。一、宋代仿古青铜器出现的政治原因(一)礼制的要求礼制是我国古代历朝历代所遵循的社会价值规范,这是维护封建的有力保障,宋王朝在礼制方面所做得努力,更是超越了前代。经历了五代十国封建割据的动乱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王朝 价值规范 政治原因 宣和博古图 宋太祖赵匡胤 三礼图 商周 宋代社会 礼典 出土器物
下载PDF
宣德炉之谜
13
作者 刘锡荣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第17期28-33,共6页
《红袖添香夜读书》院中腊梅几支花,案头宣炉一炷香。红泥火盆映雪夜,琴瑟娇娘暖玉堂。宣德炉从一诞生,就成了千古之谜。人们对宣德炉甚是宠爱,并尊敬为“文房首器”,即便是近六百年后的时下,亦是趋之若鸳,若想寻得一尊称心如意的好炉,... 《红袖添香夜读书》院中腊梅几支花,案头宣炉一炷香。红泥火盆映雪夜,琴瑟娇娘暖玉堂。宣德炉从一诞生,就成了千古之谜。人们对宣德炉甚是宠爱,并尊敬为“文房首器”,即便是近六百年后的时下,亦是趋之若鸳,若想寻得一尊称心如意的好炉,已经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古语就有“百家诸器易得,宣炉佳器难寻”的慨叹,以至于自古就没有停止过仿造,乃至于宣德炉的真假新老,甚是难辨。以至于宣德炉的存世数量,更是无法说得清楚,成了千古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德炉 宣炉 千古之谜 红袖添香 古玩指南 玉堂 百家 文人雅士 礼器图 宣和博古图
下载PDF
商代猪形铜磬及相关问题研究
14
作者 顾万发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8年第7X期45-46,共2页
1.商代晚期的铜磬,学术界关注得并不多,只有几篇有限的学术讨论。实际上这类材料非常重要,蕴含着非常重要的信息。2.一般认为这类铜磬为猪形,也有认为其为龙形的。我们认为总体应视为猪形,其猪的特征非常明显。不过猪喙造型与夏商周时... 1.商代晚期的铜磬,学术界关注得并不多,只有几篇有限的学术讨论。实际上这类材料非常重要,蕴含着非常重要的信息。2.一般认为这类铜磬为猪形,也有认为其为龙形的。我们认为总体应视为猪形,其猪的特征非常明显。不过猪喙造型与夏商周时期有的龙嘴之喙类似是确实存在的,耳朵与饕餮首的龙也相似。3.若像有关学者所认为的那样,铜猪磬很难形成编磬,主要是由于铜铸,其音不易于精确区别。4.该类铜磬猪形上端有的有一鸟,有的为羽翅纹,都可同时代表猪的钢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明兽 大气光象 红山文化 太阳神 商代晚期 蹲踞式 良渚文化 晋侯墓地 宣和博古图 玄鸟生商
下载PDF
岭南广府传统祭祀建筑正脊类型演变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赖瑛 杨星星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第12期118-120,共3页
岭南广府传统祭祀建筑的正脊大致上经历了灰塑脊、陶塑脊、灰塑与陶塑叠加脊的发展过程,这是一种层进式的演变,而非替代性的演变,反映出不同时代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民众审美追求的变化。引言岭南广府区域水网密布、农业手工业发达、生... 岭南广府传统祭祀建筑的正脊大致上经历了灰塑脊、陶塑脊、灰塑与陶塑叠加脊的发展过程,这是一种层进式的演变,而非替代性的演变,反映出不同时代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民众审美追求的变化。引言岭南广府区域水网密布、农业手工业发达、生活相对富裕,现存了大量类型丰富、形制多样的传统建筑,其中,祭祀建筑因拥有普众的祭祀人群而在规模、工艺、装饰等方面颇为考究,成为村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塑 演变分析 花窗 佛山祖庙 府人 康王庙 广裕祠 石湾 宣和博古图 西江流域
原文传递
饕餮与楚族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专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3-66,共4页
商周钟鼎彝器上那以两眼为中心,形状奇诡、神态狞厉的组合造型,宋人《宣和博古图》定名为饕餮。穷原竟委,可以发现它与楚族源问题至为相关。
关键词 宣和博古图 彝器 商周 三苗 安阳小屯 穷奇 人面纹方鼎 司母戊鼎 族源 神异经
原文传递
摩挲钟鼎,亲见商周:晚明语境中的张叔珮墓出土铜鼎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笑石 《美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35,共10页
晚明士人张叔珮墓出土了一件商代方鼎和一件战国圆鼎,为研究晚明古铜器鉴藏提供了宝贵的出土实例与个案。本文从明代认知和赏玩古铜器的方式入手,讨论它们在明人眼中的年代、"大小"和铭文内涵,探寻随葬铜鼎之于墓主张叔珮的意... 晚明士人张叔珮墓出土了一件商代方鼎和一件战国圆鼎,为研究晚明古铜器鉴藏提供了宝贵的出土实例与个案。本文从明代认知和赏玩古铜器的方式入手,讨论它们在明人眼中的年代、"大小"和铭文内涵,探寻随葬铜鼎之于墓主张叔珮的意义,从而发现张叔珮及其随葬铜鼎在晚明古物鉴藏语境中有何代表性和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铜器 鼎大小 宣和博古图 《遵生八笺》
原文传递
汉代带柄方身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毕洋 申歆梦 唐静 《边疆考古研究》 2020年第1期279-303,共25页
在汉代器物中,有一种形制较为特殊的铜器,大体而言,器身主体为长方形,上有一近方形的柄;柄上再接一首;身、柄、首各部施有各种纹饰图案。铜制之外,见有少量铁制同类器。一般通长10~19厘米,宽4~7厘米。此类器物的著录始见于北宋王黼的《... 在汉代器物中,有一种形制较为特殊的铜器,大体而言,器身主体为长方形,上有一近方形的柄;柄上再接一首;身、柄、首各部施有各种纹饰图案。铜制之外,见有少量铁制同类器。一般通长10~19厘米,宽4~7厘米。此类器物的著录始见于北宋王黼的《宣和博古图》,对其形制、尺寸等有过简要描述,并称之为"压胜钱"[1]。在清代,又有李佐贤的《古泉汇》[2]、冯云鹏和冯云鹓的《金石索》[3]、梁诗正等编撰的《钦定钱录》[4]也收录有这类铜器,亦沿用王氏的称谓并将其归入钱币一类,均认为是专门用于墓葬中镇墓辟邪的"压胜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胜钱 钦定钱录 冯云鹏 李佐贤 王黼 纹饰图案 梁诗正 宣和博古图
原文传递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宋元明清铜器撷英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鹏亮 《文物天地》 2015年第6期72-77,共6页
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向以先秦三代器为尚,对于宋元明清各朝的铜器则多视之为仿古品,较少关注。然而自宋以来的千年时光中孕育的诸多铜器绝非"仿古"两字可以完全概括的,其中蕴含的种种人文关怀与精雅风尚。
关键词 大都会博物馆 宋元明 元明清 宣和博古图 宣炉 龙泉窑琮式瓶 人文关怀 吉州窑 景德镇青白瓷 金银器
原文传递
宋代仿古风气佛造像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丞 《收藏家》 2016年第6期79-84,共6页
《汉传佛像时代与风格》一书中将苏州灵岩寺出塔的两尊观音菩萨定为了宋仿唐,同时将首都博物馆收藏的北周保定元年款观音菩萨像定为了宋仿北周。这让我们在认知了宋代仿古青铜礼器、玉器等器物之外,又拓展了新的研究视野,那就是宋代"... 《汉传佛像时代与风格》一书中将苏州灵岩寺出塔的两尊观音菩萨定为了宋仿唐,同时将首都博物馆收藏的北周保定元年款观音菩萨像定为了宋仿北周。这让我们在认知了宋代仿古青铜礼器、玉器等器物之外,又拓展了新的研究视野,那就是宋代"仿古"佛造像。但是关于"宋仿"这的具体内容,书中并没有展开说明,也没有将这两组造像的宋仿风格进行细致的分析,也仅仅使用了"风气"这一词汇去形容这种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造像 十一面观音像 青铜礼器 首都博物馆 艺术风格 虎丘 唐时期 上海博物馆 灵岩寺 宣和博古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