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唐代宣笔考辨
- 1
-
-
作者
文媛媛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202-206,共5页
-
文摘
唐代宣笔,因其使用特殊的制作材料——紫毫,而被称为紫毫笔;又有宣城诸葛氏世代做笔,且质量较高,远近闻名,因而宣笔又被称为诸葛笔。紫毫笔和诸葛笔成了宣笔的代名词。紫毫出自宣州溧水中山兔,而非汉赵之中山郡兔毫。宣笔的制作十分精良,使用宣笔的人群非常广泛,人们对其评价也很高。宣笔作为贡笔最晚当在唐玄宗天宝年间。作为贡笔的宣笔,在质量上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然而,经历了唐北宋的繁华后,宣笔因种种原因走向衰落。
-
关键词
唐代
宣笔
紫毫
诸葛笔
宣城
兔毫
-
Keywords
Tang Dynasty
writing brush from Xuanzhou
violet pekoe
Zhuge pen
decline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宣笔制作技艺传承及发展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旭
樊嘉禄
-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52-53,共2页
-
文摘
宣笔制作技艺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二千余载,历经起伏,流传至今。但在制作技艺传承和发展中,出现了如传承人老龄化趋势明显、前店后坊的作坊经营模式受限等问题。基于此,应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进程、健全完善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加强对生产性保护的规范与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力度等。
-
关键词
宣笔
技艺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建议
-
Keywords
Xuan writing-brush
inheritance of techniqu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protective suggestions
-
分类号
J528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宣笔纵横 蝉蜕龙变
- 3
-
-
作者
鄢志达
-
出处
《轻工集体经济》
1986年第5期28-28,共1页
-
文摘
泾县宣笔是安徽“文房四宝”之一,起源于秦时,晋代闻名于世,唐宋年间声誉大振,列为贡品和“御用笔”。新中国成立初期,仅有少数笔工零星生产。1967年泾县办起小型笔厂,产品畅销国内二十二个省市,并出口到日本和东南亚国家。82年轻工业部将泾县宣笔厂列入全国三个毛笔定点厂之一。82、83两年,宣笔有一百四十个品种赴港参展,受到好评。该厂现有职工一百五十余人,年产宣笔近百万支,二百多个品种,其中一、
-
关键词
宣笔
蝉蜕
文房四宝
轻工业部
品种
唐宋
安徽
晋代
贡品
新中国成立初期
-
分类号
F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宣纸与宣笔
- 4
-
-
作者
徐学林
-
出处
《江淮论坛》
1980年第5期117-119,共3页
-
文摘
宜书宜画的千年寿纸 产于我省宣城地区泾县的宣纸,质量优良。
-
关键词
宣纸
宣笔
宣城
质量
劳动人民
苏东坡
书画家
书法家
江南
唐宋时期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中国宣笔的制作技艺
- 5
-
-
作者
陈乔生
-
机构
不详
-
出处
《神州》
2017年第5期155-155,共1页
-
文摘
“宣笔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开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世人称其为点睛之笔。宣笔在文化事业上的贡献是被世人所称赞,本文为大家简单阐述宣笔的制作工艺。
-
关键词
宣笔
制作
选料
装饰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宣笔史话
- 6
-
-
作者
章翱
-
机构
天津职业技术示范大学
-
出处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12-113,共2页
-
文摘
煊赫于唐宋时期的宣笔,在许多人的眼里已如昨日黄花飘落而去,销声匿迹。实际上,它不仅溶进了那个时代的书画墨迹,也在文人的赞誉中留下了美名。元明清三朝,宣笔虽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制笔技艺却代代相传。建国后,更是枯木逢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可惜好景不长。
-
关键词
毛笔
宣笔
湖笔
-
Keywords
brush
Xuan pen
Hu pen
-
分类号
J212.6
[艺术—美术]
-
-
题名作品选
- 7
-
-
-
出处
《江淮文史》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
文摘
琳琅满目的宣笔产品。2008年,宣笔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真金手绘云龙纹粉蜡笺。2008年,纸笺加工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关键词
宣笔
制作技艺
国家级
-
分类号
J22
[艺术—美术]
-
-
题名论文化生态视野下唐宋宣笔的兴衰
- 8
-
-
作者
吴丽燕
姚丹
-
机构
天津财经大学
江南大学
-
出处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5年第9期126-128,共3页
-
文摘
文章通过对唐宋文人士大夫诗歌和笔记中宣笔记载的系统梳理,发现宣城紫毫笔和诸葛笔是其关注的焦点,从中折射出当地制笔世家以产销为基础,文人士大夫的使用、品评和赠送为核心的宣笔文化生态,从而有助于辨清当时制笔原材料的供给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转移是制约其兴衰的因素之一,更为重要和具体的是揭示北宋末年书风的转变以及因战乱导致其文化生态被破坏才是衰败症结所在。研究结论得出文化生态的建构与解构才是影响宣笔兴衰的关键力量。
-
关键词
文化生态
宣笔
文人士大夫
诸葛氏
-
Keywords
Cultural ecology
Xuan Brush
Scholar-bureaucrat
Surname of ZhuGe
-
分类号
J0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中国宣笔史话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吴世新
-
机构
安徽省泾县经济委员会
-
出处
《文献》
1987年第2期240-245,共6页
-
文摘
一、宣笔的产生宣笔是我国传统的"文房四宝"之一,历史悠久,技艺精湛,驰名中外。据专家们研究: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彩陶花纹就是用毛笔描绘的,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上的文字、也有用墨书朱字的痕迹。
-
关键词
宣笔
新石器时代
文房四宝
书法艺术
甲骨文
制笔技艺
毛笔
历史悠久
宣州
殷商时期
-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泾县宣笔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陈波
-
出处
《人与自然》
2016年第9期106-111,共6页
-
文摘
宣笔历史悠久,始于秦代,产于泾县。因泾县时属宣州总管府所管辖,属制毛笔又主要集中于宣州集散,故因地得名曰“宣笔”。
-
关键词
文教用品
毛笔
宣笔
宣州
-
分类号
TS951.1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宣笔制作工艺的传承问题与对策研究
- 11
-
-
作者
王政洋
朱敦诚
-
机构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大观(论坛)》
2019年第12期144-145,共2页
-
基金
安徽大学2018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项目“关于徽州国遗之泾县宣笔的制作工艺继承和发扬的研究”(201810357465)
安徽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计划项目“安徽省民间美术教学实践”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宣笔制作的历史悠久,制作精良,为历代文士、书画家所喜爱。宣笔制作工艺的传承、保护当前面临着现实的挑战。文章立足宣笔发展的现状,以泾县三兔宣笔厂和张苏笔庄为研究个案,对其制作工艺和经营发展状况进行考察分析,也力求为宣笔制作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以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一定参考。
-
关键词
宣笔制作工艺
非遗
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
分类号
TS951.1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宣州制笔业的兴衰及其成因探析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樊嘉禄
张程
姚超
-
机构
黄山学院
安徽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97,共4页
-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安徽文房四宝技艺综合研究>(2008SK222)
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地区传统技艺保护利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09030503054)
中科院九八五创新经费资助项目<传统工艺的调查与综合研究>(KACX2-YW-0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宣笔在中国毛笔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是唐宋时期毛笔的杰出代表,而且对湖笔等毛笔制作技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宣笔兴起的主因是拥有原料优势,持续蓬勃发展的动力是掌握核心技艺和不断推陈出新,最终走向衰落则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变迁的影响。
-
关键词
宣笔
文房四宝
传统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
Keywords
writing brush made in Xuanzhou
four treasures of the study
traditional technique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culture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闻名遐迩的安徽文房四宝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佳父
-
机构
安徽省出版局
-
出处
《东南文化》
CSSCI
1991年第2期49-54,共6页
-
文摘
“文房四宝”这一专有名词流行于宋代,来源于当时的徽州城(今歙县徽城镇)建的“四宝堂”.《明一统志》载:“四宝堂”在徽州府治,以郡出文房四宝为义.”经考证,北宋苏易简著《文房四谱》,介绍了笔、墨、纸、砚的历史和发展情况.南宋洪适在做徽州知州时,对当时徽州地区传统的文房四宝工艺产品的生产十分重视,并加以扶持推广.绍兴三十年(1160),他在州城建了个类似今人所说的展览馆,专门陈列徽地生产的笔、墨、纸、砚产品.同时又将苏易简的《文房四谱》书于展室四壁,取室名为“四宝堂”,遂使“文房四宝”一名正式流传.
-
关键词
宣笔
宣纸
文房四宝
徽州
遐迩
制墨
砚石
胡开文
安徽
徽城
-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9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诸葛笔考
- 14
-
-
作者
肖建新
-
机构
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
南京审计学院博物馆
安徽师范大学
-
出处
《文化遗产》
CSSCI
2015年第4期139-146,共8页
-
基金
南京审计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项目编号:NSRC131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诸葛笔是宣笔的杰作,也是非物质文化的一种载体。它自晋至宋尽显风采,在北宋前期登峰造极。诸葛笔包括紫毫、散卓、鼠毫、鸡距等名品,是诸葛氏尤其诸葛高的不断完善和创新的结果。但因自身不足、外在挑战以及熙宁以后书法风格之变,诸葛笔逐渐趋向衰落,直至北宋末年"顿息"。诸葛笔的兴衰及其成就,既展现媒介工具的继承和创新,也反映书风之变以及文化传播的心理。
-
关键词
诸葛笔
宣笔
唐宋
诸葛高
-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
-
题名毛锥子论
被引量:2
- 15
-
-
作者
齐鲁滨
-
出处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4-26,共3页
-
文摘
毛笔是中国人独特的书画工具,历史久远。本文通过古籍和考古发现的相互印证,清晰地梳理出毛笔的出现、毛料的选择、造笔工艺、种类的历史发展,从另一角度揭示了书法风格与毛笔相互依存的关系。
-
关键词
造笔
宣笔
湖笔
-
分类号
J29
[艺术—美术]
-
-
题名“蒙恬造笔”与毛笔的历史
- 16
-
-
作者
萧天籁
-
出处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53-53,共1页
-
文摘
毛笔是我国传统的书写作画工具,关于它的起源,旧说常归结于秦将军蒙恬的创造,传说中有“蒙恬造笔”的故事,历史上素有“陆笔伦纸”之说,于是陈陈相因,流传至今。其实毛笔的历史远早于秦代,见于文献记载的,如《庄子》“舐笔和墨”,《韩诗外传》“墨笔操牍”。考之以实物,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些彩陶上的花纹明显可见用笔的痕迹。
-
关键词
蒙恬
造笔
毛笔
宣笔
墨笔
兔毫
《韩诗外传》
画工
彩陶
《庄子》
-
分类号
C
[社会学]
-
-
题名话说毛笔
- 17
-
-
作者
天雁
-
机构
轻工业部
-
出处
《轻工集体经济》
1987年第2期48-48,共1页
-
文摘
毛笔是我国特有的书画用具,兼有书写和绘画两项主要用途。据考古专家的发现,最早的毛笔出现于三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传说秦国大将蒙恬造笔,看来是不确切的。大概因为蒙恬的夫人卜香莲是浙江吴兴县善琏镇人,而善琏又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湖笔的发祥地,因此有了这样一个传说。
-
关键词
毛笔
主要用途
文房四宝
湖笔
战国时期
传说
宣笔
发祥地
绘画
出现于
-
分类号
F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图片新闻
- 18
-
-
-
出处
《江淮文史》
2020年第1期F0002-F0002,F0004,共2页
-
文摘
宣笔,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宣州而得名。其制作历史悠久,源于秦代,盛于唐宋,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宣笔以选料严格、精工细作著称,传统手工制作的宣笔,主要以精选的皖南山区的兔毛、羊毛、黄狼尾毛、石獾毛等为毫,经过八大工序100多个环节精心制作而成。宣笔软硬适宜,书写流畅,收发自如,既能蓄墨又不肥滞。
-
关键词
皖南山区
宣笔
精工细作
文房四宝
羊毛
选料
-
分类号
TS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
-
题名书写用“黑土”
- 19
-
-
作者
汪娟媛
洋洋兔(图)
七七(图)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奇妙博物馆》
2020年第12期7-11,共5页
-
文摘
宣笔的制作一向以选料严格、精工细作而著称。据考证,只有采用成年雄兔脊背上那一小撮最有弹性的毛才能制成上等的宣笔,这样的毛笔才能达到“尖、齐、圆、健”的要求。
-
关键词
精工细作
宣笔
毛笔
选料
-
分类号
TS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
-
题名毛笔的演变
- 20
-
-
作者
胡志鹏
杨燕
-
出处
《书画世界》
2004年第4期43-44,共2页
-
文摘
一、笔的发明历史悠远根据出土的文物和有关的历史记载,在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一些花纹用肉眼就能看出用毛笔画花纹的笔锋,人们能自如地在陶器上画出粗细不同、流畅美观的各种线条,这或许可以推断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毛笔。
-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毛笔
历史记载
演变
苏东坡
花纹
出土
宣笔
笔杆
彩陶
-
分类号
J292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