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室上性心动过速行房室旁道射频消融术后复发 |
汤洪
于军
陈万强
薛成相
杨瑞金
王菲
|
《临床误诊误治》
|
2007 |
1
|
|
2
|
房室结双径路与房室旁道并存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电生理特性及临床意义 |
申万红
刘子文
熊望琼
|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2002 |
2
|
|
3
|
射频消融左侧显性房室旁道治疗顺传型室上性心动过速中几点体会 |
诸宁
宋冠英
崔克俭
钱杰
张蕾
胡丽霞
|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4
|
经房室慢旁道逆传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表现及射频消融治疗 |
丁旵东
|
《中国医药指南》
|
2013 |
1
|
|
5
|
低功率射频消融房室旁道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3例 |
张敏州
朱纯石
伍卫
翁书和
王景峰
陈锡龙
|
《新医学》
|
1998 |
0 |
|
6
|
房室多旁道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射频消融 |
曾知恒
邓家强
朱立光
钟国强
唐尔闻
郑剑光
|
《实用心电学杂志》
|
2007 |
0 |
|
7
|
室性早搏诱发间隔旁道参与的房室环形运动性心动过速 |
万进
江磊磊
何安霞
朱蕾
王光耀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8
|
频率依赖性隐匿性房室旁道伴发的心动过速及射频消融 |
刘书旺
李红梅
李晓梅
李洪稳
尚爱英
周继新
靳荣芬
|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
2004 |
5
|
|
9
|
左侧隐匿性房室旁道频率依赖性室房传导及心动过速特点 |
詹贤章
吴书林
李海杰
杨平珍
陈泗林
方咸宏
钱卫民
林纯莹
阮小薇
|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1999 |
3
|
|
10
|
双旁道逆传的两种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
李忠杰
屈百鸣
吴立萱
车贤达
王慧
|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2000 |
5
|
|
11
|
食管导联R-P’_E对左、右侧房室旁道伴顺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定位价值 |
晋从海
徐岩
章鸿
牛求鼎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
2000 |
2
|
|
12
|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旁道传导性质对心动过速发作特征的影响 |
王福兴
蒋超旦
蒋建东
杨松
张丰富
|
《海南医学》
CAS
|
2004 |
1
|
|
13
|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50例右侧旁道射频消融治疗的体会 |
陈样新
江建军
方崇峰
薛迎生
丁燕生
|
《心脏杂志》
CAS
|
2007 |
2
|
|
14
|
间隙性逆传阻滞房室旁道参与的心动过速及射频消融 |
邢杨波
郭航远
游斌权
裘宇芳
彭放
|
《心脑血管病防治》
|
2007 |
1
|
|
15
|
射频消融房室旁路及房室结慢径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 |
许春萱
陈林
吴卫
林锋
王五一
邓玉莲
胡锡衷
陈孟杨
|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
1995 |
1
|
|
16
|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P波向量与旁道位置的关系 |
吴素华
马虹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
1999 |
1
|
|
17
|
腺苷终止房室结和房室旁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心内电生理评价 |
郑勇
蔡洪斌
林明
|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2003 |
2
|
|
18
|
房室旁道和房室结双径引起的折返性心动过速初次发病年龄和因素分析 |
涂远超
许大国
杨汉东
党书毅
王崇全
张群林
邢海燕
王俊峰
|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2000 |
1
|
|
19
|
窄QRS波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逆P在旁道定位中的价值 |
常荣
陈刚
王方正
|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
2006 |
2
|
|
20
|
伴隐匿性希氏束旁道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附1例报告) |
王均志
姜国湖
范作文
杜日映
孟宪章
陈超
|
《齐鲁医学杂志》
|
2002 |
1
|
|